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
努力推进水务工作跨越式发展
全市水务系统以学习为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动力,深入学习和领会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的各项决策部署;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全面落实重点治理各项措施;以水资源配置管理为核心,严格水权落实,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市水务工作呈现出良好开局。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政策精神。中央1号文件发布到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全市水务系统迅速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持续采取集体学习、分组研讨、撰写心得体会、深入基层宣讲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和解读,深刻领会精神实质。通过学习,全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普遍认识到: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中央名义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是继今年中央1号文件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对水利工作作出动员部署的重要会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是对基本国情、基本省情和基本水情的准确把握,是对长期治水经验的提炼总结,是对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的科学判定,是新形势下开展水利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有利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对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推动武威水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开展调查研究,配套完善地方性政策。重点抓住中央和省上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计提使用土地出让收益、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支持水利的优惠政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等关键问题,会同财政、发改、建设、农办和农牧等相关部门,深入基层对土地出让、规费征收、水权配置、结构调整等开展了调查研究。初步起草了贯彻落实《决定》和《实施意见》的意见、武威市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地方性政
1
策。
三是抢抓政策机遇,全面加快重大项目进展速度。为进一步提高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调蓄调度能力,巩固和拓展重点治理成果,我们重点开展了杂木河毛藏寺水库工程、红崖山水库淤积治理项目、景电二期向民勤调水渠延伸工程和黄花滩移民开发区骨干工程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这些项目的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并经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初步审查和讨论。同时,杂木河毛藏寺水库工程、红崖山水库大坝加高项目我们已上报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要求列入全国“十二五”中型水库建设规划,给予立项支持。景电二期向民勤调水渠延伸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具备了开工条件。
四是转变发展理念,狠抓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掌握和了解国家政策和投资导向,不断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扎实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天祝县金强河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石羊河干流段等防洪治理工程、天祝县柏林水库等中小型病险水库和凉州区西营渠首冲沙闸等大中型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工程、凉州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等110多个项目的前期工作。部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设报告已经通过省发改委和省水利厅的初步审查,部分项目已做好了开工准备。同时,筛选上报了石羊河流域重点项目、枢纽及水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节水示范等14大类2012年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概算总投资246489万元。
五是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全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狠抓工程建设管理,严格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工作责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快重点治理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已完成昌宁、黄羊、古浪河、古丰4个灌区2011年度节水改造项目的规划申报工作,部分工程已开工建设。止目前,已累计完成温室滴灌7.9842万亩,衬砌渠道50公里,完成渠灌0.65万亩、管灌0.3万亩、大田滴灌0. 23万亩,安装计量设施596套。同时,开展了重点治理项目的验收工作。近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调整实施方案通
2
过水利部审查。
六是注重民生水利,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的治水方针,注重民生水利,强化服务宗旨,提升服务质量,全力加快饮水安全、河道防洪、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及梯田建设工程进度,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至7月16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已完成资金3223万元;古浪县大靖河、凉州区杨家坝河等防洪治理工程完成资金3628万元;凉州区、天祝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完成资金3162万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0.6万平方公里,完成梯田建设0.8858万亩。同时,抗旱防汛减灾工作稳步推进,争取中央特大抗旱补助费800万元,专项购置了抗旱应急设备,储备了防汛抢险物资,制定了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提升了抗旱防汛减灾服务能力。
七是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分调水任务逐步落实。积极落实石羊河流域上中下游分水方案,强化水资源的调度管理。至7月16日,蔡旗断面过水总量已达12811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少1905万立方米。其中,凉州区向蔡旗断面分水4771万立方米,景电二期工程调水4036万立方米,天然河道来水4004万立方米,占年度目标任务2.5亿立方米的51.244%。
八是落实水资源配置方案,严格用水总量控制。2011年全市水资源配置总量为16.13亿m3,其中地表水量11.18亿m3,地下水控制开采量4.95亿m3。至7月16日,全市用水总量为6.0614亿立方米,其中,引用地表水3.778亿立方米,占分配水量的33.8%;开采地下水2.2834亿立方米,占控制指标4.95亿立方米的46.1%。
九是确定三条红线,全面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今年4月中旬,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顺利通过了水利部中期评估验收。验收组认为: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制度建设与实施为重点,在用水总量控制、用水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地下水开采控制、用水方式转变、用水效益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期我们根据省水利厅水资源座谈会的精神,初步确定了市
3
级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已部署开展了县区三条红线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十是加强两员培训,认真开展水利普查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部署及甘肃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总体方案的要求,我市成立水利普查办,组建了业务普查组,明确了普查职责。目前,全市共抽调水利技术骨干32名,落实普查经费226.4万元,培训基层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1144人。清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市共确定清查对象数量为31913个,发放清查表量为6142个,目前填报数量为6059个。水利普查基层登记台账管理系统及虚拟专网调试运行正常,数据录入有序进展,上报审查顺利通过,清查数据质量抽查工作基本完成。
水利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形势严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的颁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把握这一机遇,主动出击,迎接挑战,抓好各项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吃透中央、省上的政策精神,针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投入机制建立、水利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关键问题,抓紧研究制定地方配套政策措施,最大程度地发挥政策效力。
二是加强对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研究,以破解水利发展难题为主旨,积极筹划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力争使会议具有针对性,政策具有前瞻性,措施具有操作性,将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精神落到实处,将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紧紧围绕巩固“两大约束性指标”,确保蔡旗断面过水量保持在2.5亿立方米以上目标,全力加快重点治理远期的黄羊等4个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尽快开工建设景电民调渠延伸工程、生态移民试点等工程。同时,实施好大靖河、马家磨河、杨家坝河等防洪
4
治理工程,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提升防洪减灾能力。
四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争取力度,以项目增加水利投入,以项目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推动水利改革发展。扎实做好水源调蓄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立项建设杂木河毛藏寺水库、红崖山水库淤积治理工程项目等,着力增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调蓄调度能力。
五是进一步深化水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和完善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快市、县区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纳污总量控制“三条红线”的确立,加快水权水市场建设,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六是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调度管理,争取景电二期工程尽可能多调水;积极组织本流域分水工作,优化分水方案,加强联合调度,加大输水流量,提高输水效率。加强分调水期间全程巡回检查和监测计量等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分调水任务。同时,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遏制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七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1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km2,完成梯田建设3万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改善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强化防汛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汛期安全监督检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是细化落实水利普查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加大对存在问题的整改力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九是认真组织开展 “提质增效年”活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工作措施,增强责任意识,抓好工作落实。从思想观念上、工作落实上、制度遵守上主动寻找差距,找出薄弱环节和突出
5
问题,制定改进的措施办法,确保年度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武威市水务局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四日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