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传统消费习惯的抑制、过高的文化产 品价格、文化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以及对 未来的不确定性。孟华、李义敏(2012)结 合“消费文化”范式的新应用,依据人口 统计变量划分文化消费群体,结合上海都 陕西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 占绍文教授李慧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710055) ▲ 基金项目:榆林市联合基金项目:榆林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WL011—18) 市居民的调研数据,分析得出年龄、教育、 职位及收入等因素对文化消费产生不同的 影响作用。刘恩猛(2012)从浙江省城镇 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出发,应用随机效应 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得出,收入、价格、休 闲时间和文化素质对文化消费有显著影响。 上述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制约文化消费 的因素,并针对如何提高文化消费水平,进 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进步,提出了许多 创造性见解。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 设“由东往西”发展的独特性,大多数学 者的眼球被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 成就吸引,对西部的关注相对不足。随着 ◆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用、鉴赏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秦开凤 内容摘要:为了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 消费水平,转变消费结构,提升居民福 利水平,本文从收入、总消费、储蓄三 个方面分析了陕西省文化消费的现状 与问题。并且,基于陕西省11年的统计 数据,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文化消费 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 示:除了收入水平外,城镇居民的生活 水平、文化素质、消费观念及公共文化 服务也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增加居民收入、提 (201 1】提出文化消费就是指对精神文化 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 受和使用等。冯享j;(2012)认为文化消费 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文化 西部开发向纵深推进,西部的发展尤其是 西部文化的发展对学者来说还有很大的研 究空间。 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活动。 陈雷(2013)对文化消费的界定是:文化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收集了陕西 省2001—2011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定性 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协整 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 神需要的一种消费活动,主要包括教育、文 化娱乐、体育健身、观光旅游等方面。 (二)文化消费研究综述 理论对影响陕西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主 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层次较低的现状提供一 些建议。 O 0 O 0 O O O如 加 升生活水平、转变消费观念、扩大公共 文化服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 文化消费 影响 因素 要因素进行分析,力求为改变陕西省城镇 2O世纪50年代末,美国以及欧洲地区 出现了相对富裕的劳动力,具备了追求精 神层面消费的能力,文化消费成为一个重 要课题。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根据调查数 据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人类社会将进入 截至2011年末,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口 已达1770万人,占到陕西省总人口的近一 陕西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 状分析 陕西省地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明显不及沿海地区。但是,陕西省是文化资 源大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灿烂的革命 文化、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较为先进的 半。然而,陕西省城镇居民的年人均文化 消费支出为1851 7元,仅占人均总消费支 出的13.4%,处于较低的水平。陕西省拥 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人文气息, 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阶段的结论。之后,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指出,必须将文化消 费置于社会阶层中去理解,文化消费总是 和社会等级相联系,构成社会区分的独特 模式。 具备提升文化消费水平的良好环境。同时, 如何提升陕西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 研究对其他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近年来,文化消费的影响因 素一直是研究热点,占绍文、杜晓 ,厂 / \ Y 』 示范及引导作用。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 的现实意义。 芬(2014)采用问卷调查法,以 ./ 、数理分析的方式,对农民工这一 特殊群体的文化消费现状进行了 分析,得出农民工文化消费主要 受文化认同、收入水平、受教育程 度、工作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李惠 芬(2010)基于2002 2005 ./\ / 理论述评 (一)文化消费的概念内涵 文化消费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 指的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商品化、社会 化的过程;第二层含义指的是人们的文化 需求得以实现的过程,即消费者产生文化 消费需求,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采用适 应的消费方式,最终进行商品消费或服务 消费的过程。张谨(2009)指出文化消费 是消费主体对文化产品的购买、占有、使 16商业经济研究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一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速% 图1 陕西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文化消费支出增速比较图 表1 陕西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增速与居民收入增速 年份 2005 2006 2007 年以来南京市城镇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272 9268 10763 增速% 10.4 12.0 16.1 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元) 1097.5 1203 l329.2 增速% 6.3 9.6 10.5 居民文化消费现状 的分析,指出了当下 导致其文化消费水 平偏低的原因主要 有公共文化投入不 2008 2009 20lO 20l1 12858 14129 l5695 18245 19.5 9.9 l1.1 l6.2 1358.26 1472.76 1627.64 1851.7 2.2 8.4 l0.5 l3.8 (曾更名《商业时代》)201 5年11期 4 2 0 8 6 4 2 0 O O O 0 0 0 现代文化,具有丰富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 长的幅度基本一致。但 表2 陕西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 年份 总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 2005 2O06 2007 2008 6656.46 7553.28 8427.06 9772.07 1097.5 1203 1329.2 1358.26 16.5 l5.9 15.8 13.9 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然而, 在丰富的文化资源环境下,陕西省城镇居 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却处于较低的层次。 (一)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支出与收 入增长的关系分析 是,除了在2010年城镇 居民文化消费占居民总 消费支出的比例与2009 年基本持平外,2005— 201 1年的其他年份此比 例却是在逐年减小。如 表2、图2所示,文化消 2009 20lO 2011 10705.67 ll821.88 13783 1472.76 1627.64 l851.7 l3.8 13.8 13.4 2005—201 1年,陕西省城镇居民收入 逐年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 年为8272元,至2011年已增加到18245 元,增幅达到120.6%(见表1】。在经济高 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城 费占总支出的比例从2005年16.5%下降 到201 1年的13.4%,整体呈现下降态势。 (三)居民储蓄与文化消费支出的比较 收入越多、生活水平越高,其文化消费的 需求也就越旺盛。从供给的角度看,政府 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及文化产品价格是影 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支出(以下简称 2005—201 1年陕西城乡居民人民币 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也逐年增加,从2005 储蓄存款逐年增加,2005年人均储蓄为 年的人均1097.5元增至201 1年的人均 9577元,2011年则到达了24447元。城 1851_7元,增幅为68l7%。收入的增加虽 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在2010年即超过2万 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文化消 元,且是2005年的2.2倍,总体上升速度 费支出,但是,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增速 快,增加金额多。虽然城镇居民的文化消 却整体地低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见 费支出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小, 图1】,即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并没有有 自2005年的1 097.5元仅增加至201 1年的 效地带动其文化消费支出的相应增长,文 1851l7元,人均仅增加754.2元。另外,城 化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小于1。 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城乡居民年末储蓄 (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与居民 存款的比重虽然在2006年有轻微波动,但 总消费支出的关系分析 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见表3、图3)。 2005—2011年,陕西省城镇居民的 总消费支出呈逐年增加的态势,201 1年已 陕西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实 经到达人均13783元,相较于2005年的人 证分析 均6656.46元,增幅达107.1%,与收入增 (一)文化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 18.0 量的指标选择 16.0 14.0 —- 影响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可 12.0 10.0 以归结为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 8.0 6.0 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城镇居民的 4.0 2.0 文化消费受到收入水平、生活水 0.O 2005 2006 2007 20o8 2009 2010 201l 平、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等因素 一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 的制约。文化消费不同于一般的 圄2 陕西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图 食品、住房等物质消费.而是一种 精神消费。因此,城镇居民文化消 ———————\ 费的需求力度会受到居民文化素 \ 质、消费观念等认知层面因素的 影响。一般而言,文化素质高的城 镇居民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理解 力更强,其消费观念更加开放,对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l 一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城乡居民人均储蓄的比例% 精神层面也有更高的需求,因而 图3 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的比重图 其文化消费的需求力度越大。另 表3 陕西居民储蓄与文化消费支出的比较 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 年份 城乡居民年末储 城镇居民文 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城乡 层次论,在满足了最基 蓄存款余额(元) 化消费支出 届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的比重% 2005 9577 1o97.5 l1.5 础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 2006 lo996 1203 10.9 求的基础上,人们才倾 2007 l1525 1329.2 l1_5 2O08 14753 1358.26 9 2 向于追求更高层次地需 2oo9 18063 1472.76 8.2 要。因此,文化消费也必 2010 21263 1627.64 7.7 然受到城镇居民收入水 2011 24447 1851.7 7 6 平和生活水平的制约, 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政府公共文化服 务投入的多少不仅直接关系到文化产品的 供给,由于其公共性,公共文化服务还间 接地影响居民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 文化产品的价格一方面影响了文化产品及 服务供给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影响了消 费者的购买能力。 由于我国统计改革的力度较大,为保证 统计口径基本一致,不宜选择时间跨度过长 的数据,并且实证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 当前,因此,选取2001—2011年陕西省11 年的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作为 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2002--2012的《陕 西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网站。 由于消费函数理论及前人研究都表明, 收入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因此本 研究不再将其纳入模型。考虑到数据的实 用性和可获得性,以恩格尔系数表示居民 生活水平,以居民文化消费倾向(城镇居 民文化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表示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念,以娱乐教 育文化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示文化产品 价格,以教育事业和文体广播传媒等财政 支出表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投入。 最终,本文选择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 被解释变量(Con,元),选取居民生活水 平(eg,%)、居民文化消费倾向(APC, %)、娱乐教育文化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下简称文化消费价格指数,P,以2000 年为1。O的定基价格指数)和政府公共文 化服务支出(Sec,亿元)为解释变量。 (二)模型建立和实证分析 在文化消费模型建立的过程中,为了 消除异方差的问题,减少变量的变动,先 对时间序列取自然对数,即有LnCo 、 Lneg、LnAPC、LuSec和LuP。建立多元线 性回归模型如下: LnCon= n+ fLneg+芦,LnAPC+ LnSec+fl4LnP (1】 为了防止时间序列变量由于不稳定产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17 生“伪回归”,在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前, 先利用ADF检验法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 间较为理想的回归模型,协 整方程的回归结果与经验判 表4单位根检验结果 序列 检验形式 ADF检验值 1%临界值 Lncon Lneg Dlneg 596I斑界值 1 096临界值 结论 —1.988198 一l_6OO14 非平稳 3.259808 2 771129 平稳 平稳 检验,借助Eviews6.0软件,得出单位根 检验的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的检验结果可知,原时间序列 断基本一致。作为生活水平 的测量指标,恩格尔系数每 下降一个点,城镇居民文化 (c,t.1) fi.090425 (c.t。0) 0.678034 (c,t,1) 2.96k;217 2.84725 2.81674 4.582648 D1ncon (c,t,0) 6 050022 —4.420595 —1.982344 —1.601144 非平稳 3.320969 —2 801384 【JnAPC LnSec IJ1lP DLr (c.t,0) 一1.628418 —2.81674 3.23993 4.420595 2.8】674 4.420595 —1.982344 1.631144 非平稳 平稳 平稳 LnP不平稳,经过一阶差分后的数列仍然 不平稳,因此,将此变量剔除。而时间序 列LnCon、Lneg、LnAPC、LnSec经过一 消费就增加1.907个单位, 回归系数接近2,表明城镇 居民生活水平与文化消费存 DLrlAPC (c,t。0) 3.259808 —2.771129 3.259808 —2.771129 (c,t。0) 2.73288 (c,t。0) 一1.726485 (c,t,0) 2.465921 —1.982344 —1.601144 非平稳 1.982344 1.601144 非平稳 2.771129 非平稳 DLnSec (c,t,0) ~3 318442 —2.81674 4 420595 —3.259808 阶差分后,新的时间序列都是平稳的,所 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居民文 以各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各 化消费倾向对文化消费的影响非常显著, 个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 消费倾向每增加~个单位,文化消费就会 系。利用协整检验可以判定变量问的长期 增加1 224个单位。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支 均衡关系,由于序列符合基于回归残差平 出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呈显著的正相 稳性检验方法(EG检验)的条件,故本文 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 513。 用EG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构建将LnP剔除后的新的方程 结论及建议 如下: 本文通过对陕西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 LnCon=p 、+8 Lneg+9 2LnAPC+/3 现状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 L Sec (2) 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生 故利用最4\-乘法(OLS)对上述方程 活水平、文化素质、消费观念、公共文化 式(2 J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服务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认为,为了提 LnCon=8.449866—1.906793Lneg+ 高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促进消费结构 (1.622410)(一1.238074) 升级、提升居民福利水平,要在收入的增 1.2243 1 8LnAPC+O.5 12687LnSec (3) 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的加强、消 (1.820207) (4.355029) 费观念的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支出的增加 方程拟合度Rz为0.945,F检验值为 等几方面并重。因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40.41,P值为0,各个变量显著,方程能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总体消费 够较好地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解释 能力,进而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 因变量。 消费水平。首先,要推进工资性收入、经 另外,需要对方程的残差作平稳性检验。 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稳步 设E为回归模型的残差,如方程式(4): 提高,最终增加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其次, E:LnCon一8.449866+1.906793Lneg一 针对居民收入偏低项目进行调整,建立合 1.2243 1 8LnAPC-O.5 1 2687LnSec (4) 理有效地工资增长机制,确保超过一定的 对E的水平值作ADF检验,发现残差 物价膨胀水平,消除由政策原因造成的收 ADF值为一5.644019,明显小于1%显著 入制约因素。 水平下的临界值一4.582648。因此,变量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生 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 活水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满 (三)从模型估计结果得出的结论 足了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基础 由于LnP时间序列没有通过平稳性检 上,人才倾向于追求更高层次地满足。城 验,因此不能利用协整模型检验其与文化 镇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必须建立在 消费水平的关系,然而,这并不代表文化 生存和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因此,应 消费价格指数(P)不会影响城镇居民的文 当继续完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 化消费水平。一方面,由于统计口径的变 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居民的未 动、统计误差的存在,数据可能不准确;另 来不确定性预期,提升居民当期生活水平, 一方面,基于文化消费自身的特殊性质,价 振奋居民的消费信心,改变“高储蓄、低 格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复 消费”的现实情况。并且,针对文化消费 杂性与不确定性。本研究里,不对此做重 这一项目给予专项定额补贴,并采取公益 点探讨。回归模型通过了方程显著性F检 性文化消费帮扶措施。 验,即居民生活水平(eg)、居民文化消费 转变消费观念,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政 倾向(APC)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支出 府帮助、引导并规范文化产业企业的经营 (Sec)能够建立与文化消费支出(Con)之 运作,提高其经营水平,鼓励生产、提供 18商业经济研究(曾更名《商业时代》)201 5年11期 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居民 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文化消费需求,同 时,在产业方面为文化消费的可持续性发 展提供支撑。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培养 消费主体高尚的消费品位,转变居民传统 的消费观念,从而提高文化消费的边际文 化消费倾向。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提供高质 量的文化基础设施。近年来,陕西省出台 了多项惠民政策,各项民生工程、基础建 设工程在大力实施。为了提高城镇居民的 文化消费水平,应当继续贯彻落实各项政 策措施,确保惠民政策的有效执行,增加 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加大对图书馆、博 物馆、纪念馆、文化广场等的公共文化基 础设施的投入,新建高科技、有特色、高 品位的现代化文化消费场所。改革和完善 公共文化投入体制和体系,引导社会资本 和生产要素流向公共文化领域,形成政府 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益文化发 展新格局。彝 1.张谨 关于文化消费的理性思考U]. 理论与现代化,2009(11) 2.秦开凤.文化消费内涵辨析U].经济 研究导刊,2011 3.冯纬.北京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实 证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生毕业论 文.2012,7 4.陈雷.城镇文化消费现状及影响因 素分析U】.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 5.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 新华出版社,1 984 6.李全生.布迪厄的文化消费理论U】. 社会,2002(5) 7.占绍文,杜晓芬.农民工文化消费 现状调查U】.城市问题,201 4(5) 8.李惠芬.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研 究f7】.江苏商论,201 0(2) 9.孟华,李义敏.上海城镇居民文化 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U】.预测,201 2 1 0.刘恩猛.浙江省城镇居民文化消 费的实证分析U】.消费经济,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