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师负责制在班级后进生转化方面的实践研究
作者:谢汉苏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36期
摘 要:后进生是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保证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利用课程教师负责制这一新型教育模式,解决后进生的学习困难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机械工程系部分班级的后进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 管理 课程教师负责制
课程教师负责制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新方式,采用全员育人的新型教育理念。将班级管理工作由课程教师负责制团队教师协助共同完成,能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课程教师负责制中的教师更多应以公平公正的态度与学生之间建立有效沟通,更好的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一、班级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学校以及教师带来的影响
学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与生活的场地。从根本上来讲,学校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具有直接的影响。在职业教育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训练,同时还需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理解能力,真正做到首脑并举,一同发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无论他们个人品行有多么优秀,一般都会被认为是后进生。由此传统教育方式并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班级学生存在个体差异
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中大多数后进生形成原因并非是因为智力,甚至他们智商与学习好的学生相比并没有相差很多,但是这些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点是自控能力较差,对学习兴趣较低,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学习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在长时间的积累下成为逐步成为后进生。由此来看,学生成为后进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们个人因素所造成的。 (三)家庭教育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与一个学生成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不同学生家庭环境不同,因此每个学生在对生活的态度、处理事情方法上都有较大区别。进而影响学生品德、学习态度。由于学生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造成学生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学生对学习逐渐减少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社会上一直以来对职业教育的片面认识,加剧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难度,学生的个人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班级管理利用课程教师负责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 (一)课程教师负责制实践工作的开展
第一步,采用后进生扶持对策,利用系部的《德育导师工作手册》,由课程教师负责制团队中的教师确定后进生名单,教师选择后进生的主要原则为学习成绩较差,但学生仍具有十足的上进心,由此才能进一步完成后进生转化方案。在教师安排上,合理配置教师队伍,坚持新老结合,突出能力培养。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以为年轻教师提供宝贵经验,同时,鼓励年轻教师勇于担当,真正做到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进一步了解后进生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为后进生制定成绩提高计划,在开展计划的过程中,若后进生无法适应,教师应及时调整方案。比如开展的交谈活动,教师与后进生共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比如针对学生家庭教育,教师应引导家长从后进生角度出发,帮助后进生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当家长为其施加学习压力,教师应及时了解情况,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确态度面对家长。若家长对孩子过份溺爱,不在乎学生学习成绩,从而导致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应该做好家长与学生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重要性。对部分学生特殊情况学生,比如留守、单亲家庭学生而言,教师应给予生活上帮助,消除学生产生的消极对抗心理。
第二步,应及时对后进生辅导计划记录成册,比如将交谈内容主要记录,为进一步提高后进生工作实施方案提高重要依据。记录内容应不仅是学生的每次成绩,教师的辅导内容,还包括学生的收获与不足,教师的心得体会与下一步改进方案等。由此才能有效确保后进生转化工作顺利有效进行。
第三步,系部应给予专课程教师负责制的教师一定的支持,帮助教师将后进生转化工作顺利开展。比如提供给教师与学生辅助教室,为教师与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由此才能确保后进生有效转化,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给予辅导教师一定的工作量,激发参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等,由此在带动系部其他老师一起参与,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二)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首先教师要尊重后进生,加强与后进生之间的联系。为其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教师可以开展针对性教育,帮助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性,促使学生更加信赖教师。班主任与课程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才能增加学生之间交流促使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进一步提高后进生的自信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次,课程教师负责制的教师利用多样化评价方式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对后进生开展鼓励教育,对后进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方法建议。若后进生成绩进步,教师应给予表扬。同时帮助后进生正确认识自身不足,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及时改正。
最后,教师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做好榜样。有时候后进生不仅是学习差,在个人品行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班级管理中,为保证班级管理顺利开展,课程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学习,才能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若想要学生的行为举止文明,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行为,能尊重学生,能做学生的听众,对后进生持尊重的态度。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组织学生相互合作,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方式,将学生分组,能促使学生形成学习意识,同时教师应定期组织竞赛活动,在提高学生竞赛意识的同时,增强后进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后进生若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向教师寻求帮助,既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教师负责制在班级后进生转化工作方面进行了不少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师尊重学生,为后进生重塑自信心,同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后进生一起进步成长。 参考文献
[1]赵珂平.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6(24):30. [2]曹小敏.初中班主任对后进生转化问题的行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