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病理生理学“三层三步式”教学方案探讨

来源:伴沃教育
基础医学教育,2017年1月,第19卷第1期 ・27・ 病理生理学“三层三步式’’教学方案探讨 赵利军,门秀丽,吴 静,李 兰 (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唐山063000) 摘要:在临床专业本科生病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中应用“三层三步式”教学方案,统计并分析学生的课堂全勤率、期末总成 绩和成绩及格率。研究发现“三层三步式”教学方案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水平。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3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450(2017)Ol一0027—03 BOI:10.13754/j.issn 2095—1450.2017.01.O9 Research of“three-layers and three-steps style’’in teaching pathophysiology ZHAO Lijun,MEN Xiuli,WU Jing,LI Lan(Department ofPathophysiology,Basic Medical College,Ⅳ0 China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063000,Chia)n Abstract: “Three・layer and three—step”teaching style has been applied in teaching pathophysiology theory in clss for clainical pro— fessional undergraduates.By analysis of the students’attendance rate,the final exam scores and the pass rate,it Was found that “three—layer and three-step style’’teaching scheme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sand improve the pathophysiol- .ogy teaching. Key words:pathophysiology;teaching method;teaching reform 病理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阐 述疾病基本发生机制并阐明疾病本质的学科,是医 学真正的科学_1 J。其较强的理论性和内容的抽象 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严峻的挑战。目前, 国内大多数病理生理学教材由多位编者按章节分工 编写拼接而成,各部分间重复内容相对较多[2]。多 年实践证明,在遵循教材编排顺序按部就班的教学 按培养方案体系,病理生理学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 使用教材为《病理生理学》(唐朝枢主编,第3版)。 采用多媒体授课,理论授课总时数40学时,每学时 50 min,每次授课2学时,该专业全体学生的授课教 师为同一人。按照自然班级为单位,1—4班120人 为对照组,5—8班l18人为实验组。两组所用教学 大纲、考试试题及阅卷标准均相同。 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未达到最佳状态,教学 效能并未实现最大化。本课题紧扣我校本科生病理 1.2实施内容对照班按照病理生理学教材编排 的顺序和内容格局,按章节进行传统授课。实验班 实施“三层三步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大纲范围 内,对病理生理学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和框架优 生理学教学大纲,不偏离既定教学体系,对传统病理 生理学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和重新布局,优化整 体教学内容框架,教学全过程分三个层次和三个步 骤进行,即“三层三步式”教学方案。“三层”指内容 重组的层次性,“三步”指教学实施过程的阶段化, 层和步分别一一对应。 1研究方法 化,将整体教学内容分以下的三层和三步,学时分配 比例为3:13:4。 第一层(第一步):基础知识铺垫。讲授病理生 理学绪论与疾病概论的内容,简要介绍各章标题内 涵及基本内容构成。概括和提炼各章节共性的内容 并加以标记。用图表形式展示各章内容框架及相互 间的联系。对关乎整章内容理解或有承上启下作用 1.1研究对象选择我校2013级本科临床专业 的知识点详细讲授,其余内容稍加点拨后留给学生 自学预习。此阶段占教学计划6学时。 238人为研究对象,年龄均为19—21周岁。所有学 生均为国家全日制本科统招生,入学时随机分班。 第二层(第二步):专题提高巩固。以专题形式 基金项目: 华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基金资助项目(Y1362—32) ・28・ Basic Medical Education,Jan.2017,Vo1.19 No.1 讲授病理生理学的主体内容,每次授课自成一个独 立专题,包括:①应激时机体两大神经内分泌系统的 形式集中阅卷,主观题按照制定的得分点严格评判, 每种题型固定一名评分教师。每种题型双人核分并 功能活动及意义。各章所述发病原因对机体而言都 是应激原,应激反应是机体各种病理生理学变化的 签名。两组学生的成绩登记、平均成绩计算和成绩分 析均采用URP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两人一组互相监 督。成绩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基础。应激是贯穿病理生理学全篇的主线。②几大 体液调节系统对内环境的影响,包括抗利尿激素、肾 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呼吸和肾脏对酸碱 平衡的调节等。③发热的信息传递主线,阐述发热 的病理生理学机制。④血液微循环及灌流障碍的机 制,组织细胞在缺氧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⑤凝血 与抗凝血失平衡的机制及表现。⑥缺血再灌注损伤 的作用机制。⑦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衰竭 及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⑧几个传统的难 点内容,包括滤过分数增大在水肿发生中的作用、钙 超载的发生机制、阻塞性通气不足与各型呼吸困难 的机制等。此段占教学计划26学时,是病理生理学 教学的主要阶段。 第三层(第三步):病例分析应用。布置综合病 例4个,包含第二阶段学习过的典型的病理过程。 学生需在课前进行充分复习与内容编排,课上5—8 名学生为一组展开小组讨论。每组推举代表做总结 发言,阐述病例中出现的病理过程及其原因、发病机 制、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等,其余同学补充或回答其 他组同学及老师的问题。教师积极鼓励组间辩论并 适时引导和点评。最后由全班同学集体评选先进队 组,现场获得适当奖励。此阶段约占教学计划8学 时。 1.3效果评价①全勤率:在全程教学过程中,无 任何干扰学生出勤的群体客观因素存在。指定课题 组成员随堂听课,并对每次上课的学生进行入门和 出门的全程考勤,20次均在教室全程听课者记为全 勤。课堂出勤情况与学生评优等利益或考试成绩无 关联。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课堂全勤率。②考试 成绩:理论课授课结束两周后,两组学生均参加学校 教务处组织的病理生理学期末理论闭卷考试,试题 A、B两套均来自病理生理学试题库的电脑随机抽 取,满分100分,由教务人员盲法抽取一套用于考试, 答题时间100 min。考试结束后试卷统一密封,由病 理生理学系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一线教师采用流水 2结果 2.1 两组学生课堂全勤率统计汇总结果 对照组 和实验组学生的课堂全勤率分别为84.2%和 95.3%,(其中t=2.58,P=0.028)。实验组的课堂 全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 2.2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汇总统计结果 两组 学生的考试成绩均属正态分布。对照组和实验组学 生的考试及格率分别为86.3%和97.5%,平均成绩 分别为77.15和88.49(其中t=2.16,P=0.026)。 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目前,我国医学高校病理生理学的传统分章授 课,未能完全开发课堂授课的最大效能,也不利于培 养或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亟待改革 。面向 21世纪国内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医学专 业人才培养方案,以2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历 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课题组提出“三层三步 式”教学方案。此方案未删减传统教学内容,也未 偏离原有的教学目标,已获本校教务部l'-J ̄tt,准,具有 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课题组教师充分研读病理生理学各版本教材, 对整体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提炼和重组,遵循由浅人 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原则,把授课内容分为三个层 次,继而将教学过程分成对应的三个阶段。首先,在 基础知识铺垫阶段,学生可对病理生理学建立概况 性的认识,简要了解各章节的基本框架及其顺序,可 避免学习的信心受琐碎、复杂枯燥的具体内容的困 扰而削减或丧失。病理生理学课程往往开设在大一 基础医学教育,2017年1月,第19卷第1期 ・29・ 或大二年级,即初涉疾病的黄金学习期,此时学生探 观实际反馈。 求疾病的兴趣和热情浓烈,若能由此建立长期而稳 定的学习激情,则意义深远_4j。其次,专题提高阶 段是病理生理学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掌握本门课 病理生理学“三层三步式”教学方案可大大增 强学生学习及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可促进“要我学” 向“我要学”学习模式的重大转变,有积极的现实意 程主要内容的重要阶段。相对独立而完整的经典专 题配以教师水到渠成的详细讲解,可满足学生求知 的强烈欲望和好奇。学生可牢固掌握重要病理过程 的基本机制,并可自然过渡到对疾病临床表现及诊 治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最后,在病例分析应用阶段, 对典型病例的病理生理学分析和讨论,可实际检验 学生对疾病基本机制的理解和记忆l5 J,尤其当其中 的某几条理论知识科学、实际地分析了学生身边亲 人或朋友的某个具体疾病时,自信和进一步探索的 欲望便会油然而生,对于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 越发牢固。这契合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专家组在 《医学教育全球标准认证在中国的试点性评估》中 提出的“在教育模式上,进一步减少说教式教学,腾 出时间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学习”的主张 .6 J。 在现阶段,考试成绩仍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 而客观的标准,本研究中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 绩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平均分和及格率均高于对照 组,是“三层三步式”教学方案可行并成功的强有力 证明。与强制约束纪律的中小学不同,对于大学的 课堂授课,学生的兴趣和对教学的认可度是决定课 堂出勤率的绝对因素…,实验组全勤率明显高于对 照组,也是学生对本教学方案给予肯定和认可的客 义和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雅莉,骆亚莉,舍雅莉,等.“支架式”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 教学改革中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108— 109. [2] 师婷,高胜利,宋维芳.双主教学模式应用于病理生理学教学 的尝试[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5):331—333. [3]唐群,张熙,雷久士,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中医院校病理生理 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5):96— 97. [4] 初元,王守彪,黄涛.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础医学教育 阶段培养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 (3):333—335. [5] 李清初,谷翠芝,吴秋慧.情景案例互助学习法在病理生理学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89— 90. [6] 谢宗豹,吴永平.本科l临床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与基本状态检测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 [7]邹丰.病理生理学中的不同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考试周刊, 2012.(49):167—168. 作者简介:赵利军,女,1975—07生,硕士,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6—1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