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可授权公开

来源:伴沃教育
可授权公开

世界银行 文件

报告编号:ICR 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外高桥火电厂项目3.726亿美元贷款

项目竣工报告 (IBRD-41970) 2007年6月25日

交通、能源以及采矿局 可持续发展部 东亚及太平洋地区

货币兑换

(2006年12月31日生效的汇率)

人民币(RMB)=货币

货币单位=元 ¥1.00=$0.125美元

¥0.01=1分 $1.00美元=¥8.00

财务年度

(1月1日-12月31日)

缩略语

A/FM 会计与财政管理 O&M 运作与维护 CAS 国家援助战略 PA 项目协议 EMP 环境管理计划 PDO 项目发展目标 ERP 企业资源管理 PPF 项目准备设施 FGD 管道气体脱硫化 QAG 质量评价组 g 克 QSA 监测评价质量 gce 煤炭克当量 RAP 拆迁行动方案 GDP 国内生产总值 SAR 员工审核报告 GWh 十亿瓦特/小时 SDK 石洞口火电站 I&C 测试与控制 SEPA 国家环境保护局 ICR 项目竣工报告 SMEPC 上海市电力公司 IERR 内部经济回报率 SO2 二氧化硫 ISR 完成状态报告 SP 中国国家电力公司 JBIC 日本国际合作银行 T&D 运输与分配 km 千米 TA 技术支持 kV 千伏特 T/G 涡轮发电机 kW 千瓦 VAT 增值税 kWh 千瓦/小时 WB 世界银行 M&E 监测与评价 WGQ 外高桥发电厂 MOF 财政部 WGQ I 外高桥发电厂一期 MW 兆瓦特 WGQ II 外高桥发电厂二期 NDRC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WPGC 外高桥电力公司 NOx 氮氧化合物 Y/tce 煤炭吨当量/元 副总裁: James Adams 项目领导: Ranjit Lamech 中国局局长: David R. Dollar ICR 项目领导: Noureddine Berrah

部门经理: Junhui Wu

中国

外高桥火电厂项目

内容

数据资料

A. 基本信息 B. 主要日期 C. 评级要点

D. 部门以及主题代码 E. 银行职员 F. 结果框架分析

G. ISRS中的项目绩效评定 H. 重新建构 I. 支付情况

1.项目内容,发展目标及设计……………………………………………………1 2.执行及产效的主要影响因素…………………………………………………..4 3.产效评定…………………………………………………………………………7 4.发展产效风险评定………………………………………………………………12 5.银行及借款人绩效……………………………………………………………12 6.经验教训…………………………………………………………………………15 7.贷款方、执行机构、合作方提出的有关各种问题的意见……………………16

附录1 项目成本及融资…………………………………………………………17 附录2 以组成部分来衡量的产出…………………………………………………18 附录3 经济及财务分析………………………………………………………….21 附录4 银行借贷及执行支持、监测过程……………………………………….27 附录5 受益者调查结果…………………………………………………………….29 附录6 利益相关者研讨会报告及结果…………………………………………30 附录7 借款者的ICR总结及/或针对ICR草案的评论………………………..31 附录8 共同资助者、其他合作者及利益相关者的评论………………………34 附录9 支持性文件的清单………………………………………………………….35

地图:IBRD 地图编号 28487

A.基本信息 国家: 项目ID: 项目竣工报告时间: 中国 P044485 06/25/2007 项目名称: L/C/TF 号: 项目竣工报告类型: 借款方: 上海外高桥 IBRD-41970 核心项目竣工报告 SIL 借贷工具: 最早承诺借款额度: 4亿美元 环境类型: A 执行机构: 上海电力公司 外高桥第二发电厂 共同资助者及其他外部合作方: 支付额度: 3.726亿美元

B. 主要日期 进程 概念审查: 评估: 同意: 日期 05/24/1996 03/14/1997 06/24/1997 进程 有效性: 重新构建: 中期审查: 结束: 最初日期 02/04/1999 实际 / 修订后 日期 02/04/1999 01/31/2006 12/31/2006

C. 评级要点 C.1 项目竣工报告的绩效评估 产效: 发展产效的风险: 银行绩效: 贷款方绩效: 满意度 低或忽略不计 满意 满意

C.2 (项目竣工报告中)关于银行和贷款方绩效的详细评定 银行 评定 贷款方 开始时质量: 评定 比较满意 满意 监测质量: 总体银行绩效 满意 政府: 执行机构 贷款方总体绩效 非常满意 满意 满意

C.3 开始及执行过程中绩效指标的质量 执行 指标 绩效 项目潜在问题 任何时间 (是/否): 无 QAG 评定 (如果有) 开始时质量 (QEA): 监测质量 (QSA): 评定 无 非常满意 任何时间的问题项目(是/ 否): 无 完成/非活跃状态前评定: 满意

D. 部门以及主题代码 部门代码 (以全部银行资助的百分比来表示) 电力 最初 实际 100 100 主题代码 (主要/次要) 气候变化 分散化 其他财政及私人领域发展 污染管理及环境健康 规章制度及竞争政策 主要 次要 主要 主要 主要 主要 次要 主要 主要 主要

E. 银行员工 职位 副主席: 国家主管 部门经理 项目领导 ICR 团队领导 ICR 主要作者 ICR中 James W. Adams David R. Dollar Junhui Wu Noureddine Berrah Ranjit J. Lamech Noureddine Berrah Ivy H. Cheng Weigong Cao 提议阶段 Jean-Michel Severino Nicholas C. Hope Richard G. Scurfield Hsiao-Yun Elaine Sun

F. 结果框架分析

项目发展目标(从项目评价文件)

最初的目标是:a 通过建设两个900兆瓦特的燃煤超临界热能单位来增加电力供应,以缓解上海地区的严重电力短缺。b 通过开发这个项目第一次在中国把“气泡概念”运用到上海地区的成本有效型空气质量管理。c 通过重组上海电力公司来支持正在进行的电力领域的改革战略,通过电力公司的清单来增加私人领域的介入,并且调整关税水平,以适应更加严格的二氧化硫排放标准。d 促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创新型的和多样化的融资模式,改善电力企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渠道。

修订后的项目发展目标(已由最初的审核机构批准)

项目发展目标未修订

a 项目发展目标的指标 目标年完成后的初始目标价值 正式 指标 基线价值 (从批准文件开始) 修订后的目标价值 所达到的实际价值 指标 1 : 计划内的计划外的兆瓦特级用电限制/兆瓦特计算的总需求量 (记录下的峰值承载以及用电限制(load shedding)) 定性或者定量 14.5% (1000/6916) 价值 9.3% N/A 1.3% (260/19,800) 12/31/1995 12/31/2006 12/31/2006 12/31/2006 完成日期 评价 大规模超越的目标(13.2% 实际降低 vs. 5.2% 目标降低) (百分比来评价成果) 指标 2 : 外高桥2期单位的可达到性 定性或定量价2个单位的基准 2个单位85% 值 85% 完成日期 评价 (百分比来评价成果) 指标 3 : 12/31/1995 N/A 12/31/2006 单位 1:90.7% 单位 2:83.9% 12/31/2006 12/31/2006 单位 1:超越目标达 6.7%; 单位 2: 因主要的预先计划的维护原因,接近目标,略有1.3%的不足 . 燃料利用率 煤炭消费 (煤炭克当量/千瓦时) 定性或定量价348煤炭克当量/千瓦时值 (上海电力公司平均) 完成日期 12/31/1995 295煤炭克当量/千 N/A 瓦时 (外高桥各单位) 12/31/2006 12/31/2006 296.2煤炭克当量/千瓦时 12/31/2006 评价 (百分比来评价同目标计划几乎相同 成果) 指标 4 : 百分比表示的平均电力价格/LRMC 定性或定量价 值 83.4% 100% 12/31/1995 完成日期 评价 (以百分比评价超越目标 成果) 指标 5 : 二氧化硫排放减少量 12/31/2006 修订后的目标日直到发电产值的有效分离日 12/31/2005 116% 12/31/2005 定性或定量价石洞口地区二氧化硫值 排放量减少48,000-49,000吨 正面价值 . 46,075吨. 净减9,275 吨 12/31/2006 12/31/1995 12/31/2006 12/31/2006 完成日期 评价 气泡概念在二氧化硫减排中是有效的 (百分比评价成果) 指标 6 : 上海电力公司资产回报率 定性或定量价 15% 15% (基准) 值 完成日期 评价 (以百分比评价成果) 指标 7 : 定性或定量价值 12/31/1995 由于再安排导 致的指标减少 N/A 12/31/2006 12/31/2006 12/31/2006 附加的财务协议不再有关,应该被剔除并作为法定补充协定的一部分 提供的培训(员工月) 807.5 (基准) 807.5 (基准) n.a. 12/31/2006 1,008 12/31/2006 12/31/1995 12/31/1996 完成日期 评价 (以百分比评价超越目标,125%完成任务 成果) 指标 8 : 重建和财务管理的技术支持 定性或定量价 提供技术支持 完成的技术支持 N/A 值 技术支持完成 12/31/1995 12/31/2001 12/31/2003 12/31/2003 完成日期 评价 目标达到,尽管内容为了适应改变的需要有更改。目标日推迟,原因是不断进(以百分比评价行的重建及技术支持的扩展 成果) b 中间产效指标 指标 基线价值 初始目标价值 正式 目标年完成后的所(从批准文件修订后的目标达到的实际价值 开始) 价值 指标 1 : 二氧化硫减排量 定性或定量价 值 48,000吨二氧化硫 完成日期 评价 (以百分比评价成果) 指标 2 : 鉴定中没有提到 12/31/1995 正面价值 12/31/1995 评价中没有定义 12/31/2005 重建和融资管理的技术支持 定性或定量价 不适用 值 重建完成。融 资管理升级到 ERP. 执行进完成 步 12/31/2002 12/31/2004 完成日期 评价 (以百分比评价 12/31/1995 评价中没有定义 G ISRS中的项目绩效评定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ISR完成日期 08/29/1997 05/07/1998 11/17/1998 06/13/1999 12/24/1999 06/15/2000 12/28/2000 06/26/2001 12/17/2001 05/23/2002 12/12/2002 04/10/2003 05/27/2003 12/17/2003 DO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IP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实际 支付 美元 0.00 0.00 0.00 38.16 38.78 39.85 44.55 59.39 121.32 167.09 240.07 277.54 283.20 303.66 15 16 17 18 19 20 06/11/2004 11/18/2004 05/10/2005 12/02/2005 04/18/2006 10/25/2006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满意 326.89 331.82 343.43 351.30 353.87 364.74 H. 重建(如果有)

不适用

I. 支付情况

原 修改后 现百万美元

1.项目内容,发展目标以及设计 1.1 评价阶段的内容

评价中发现,中国的电力部门出现了严重的短缺。中国正面临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不足、转型瓶颈、电力大规模供应的不足、价格体系转型及电力领域实体部门之间关系不明晰的问题。同时,自从1993年颁布公司法及1996年颁布电力法以来,这个领域正在适应一个新的法律和管理框架。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公司正在努力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特别在上海这个中国工业、商业和金融中心。省属和直辖市的电力企业无法进入金融市场,因此主要依赖国内的商业银行来满足它们的金融需要。私人投资正在试验中,但贡献仍然有限。环境意识正在上升,而且上海市政府采取了比国家标准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

世界银行资助这个项目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a 示范效应—— 第一次在上海引进两个大型的超临界单位能促进先进的、环境友好型的技术的推广。b 推进改革—— 上海市政府对于政策改变采取了接受态度,并加快了改革进程。c 试验“气泡概念”1—— 这个创新性的方法能导致对于资源的更优化或更理想的利用,以缓解环境影响。d 利用商业融资的可能性。

下面是具体的细节,项目在下面的几方面是很成功的。

1.2 最初的项目发展计划以及主要的指标

1

气泡概念的引入的目的是有效地减少一个地区总体二氧化硫排放量。当一个新型的火电厂建造起来以后,气泡概念要求潜在的脱硫化在一个替代的(或现存的)火电站的实施,以使得每个单位二氧化硫去除率耗费更低。主要的筛选地址的标准包括:a 在选择的地区上,预计的二氧化硫减排量至少要能抵消从新的电厂中预期的排放量。b 这个替代方案耗资更少

最初的项目发展计划:a 通过首次在上海建造两个900MW燃煤超临界热能单位来增加上海的电力供应,以缓解上海地区的严重电力短缺。b通过开发这个项目第一次在中国把“气泡概念”运用到上海地区的成本有效型空气质量管理。c 通过重组上海电力公司来支持正在进行的电力领域的改革战略,通过电力公司的清单来增加私人领域的介入,并且调整关税水平,以适应更加严格的二氧化硫排放标准。d 促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创新型的和多样化的融资模式,改善电力企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渠道。

对于项目监测、产效及影响力的主要指标包括用电限制的降低、外高桥发电厂二期单位的可用性、改进的燃料利用率、平均消费关税的充足、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净减少、国家资本在上海电力系统中占有率的减少、上海电力公司的资产回报率、完成的培训以及对于重组和融资管理技术支持的实现。

1.3 修订后的项目发展目标及主要指标(由先前审批权威机构认可)

项目发展目标其实并未修订,只是项目的所有权从上海电力公司转移到外高桥发电公司后,绩效指标适应了这样的调整2。主要的变化包括a平均系统内的电力税收2005年后不再成为阻力,因为作为系统的执行者,上海电力公司不再参与项目,而且上海地区的平均税收出于补偿公司达到更严格的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的目的已经高于长期边际成本。b在法律协定补充进以后已经实现了对于外高桥电力公司的融资监控。

1.4 主要受益者

上海电力公司在员工评价报告(SAR)中被确认为直接受益者。明确的是,执行机构从各种技术支持和培训项目中得到了很多利益及实现的系统,并通过这样的系统来提高他们的运行和管理系统,并提供更加可靠的服务来支持增长并服务消费者。回顾起来看,上海地区的电力消费者长期遭受电力供应不足及不断恶化的空气质量的危害,因此他们也应该被确认为这个项目的最终受益者。

1.5 最初的组成部分

项目最初包括以下组成部分:a 在浦东(外高桥二期)建造两个900兆瓦特级燃煤超临界热能单位,b 完成石洞口火电厂管道气体脱硫化设施3,c 建造两个500千伏特的转换线和附加的分电站(2电路×50千米),d 建造管理和工程服务设

2

外高桥电力公司在2000年成立为一个独立的公司。作为外高桥电力公司的控股公司,上海电力公司继续作为项目所有者发挥作用,而且领导了执行的工作。随着部门重组的继续,上海电力公司成为中国国家电力公司的主要部分,到2002年,外高桥电力公司被分离出来,组成了一个独立的电力公司法人。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电力公司持有的外高桥电力公司的股票被转移到其他国有或省属电力投资公司。项目所有权、义务以及执行责任因此都被转移到外高桥电力公司。外高桥电力公司的三个股东部分地参与到了国际或地区金融市场。 3

外高桥二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36800吨/年)被控制在中国国家标准和世界银行标准内,因此不需要脱硫化设备。但是上海市政府环境法规规定必须在所有的新建热能发电厂中安装脱硫化设施。通过应用气泡概念,计算出通过在石洞口热能电厂安装脱硫化设施能在最少的费用(是在外高桥二期安装脱硫化设施所需要费用的三分之一)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二氧化硫排放(9910吨/年)。上海市长支持这个方案,并提供了豁免政策。

施,e 实现现代会计和金融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f 为部门重组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g 管理发展及培训项目。

1.6 修订后的项目组成部分

由于总体运行环境的改变,b、c两个组成部分都有微小的变动,这对整个项目发展目标没有影响。

b部分:石洞口火电厂的管道脱硫化设施。随着煤炭市场的开放,石洞口火电厂获准购买含硫量更少的煤炭。因此,石洞口火电厂的管道脱硫化设施在气泡概念下不再是最具成本有效性的。上海电力公司的一个研究报告指出在外高桥火电厂一期安装管道脱硫化设施,加上使用石洞口火电厂含硫更低的煤,能达到几乎一样的有利环境的效果4。争得作为项目组成部分赞助方世界银行及日本国际合作银行的同意,修订过程得以实现。

e部分:针对会计和融资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最初的组成部分包括体系研究及推荐的组织改进和会计和融资管理系统的实施。为了响应公司不断升级的重组,技术支持的范围扩大到了一个完整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执行。技术支持范围的扩大由上海电力公司提供资金(附录2e)。

1.7 其他重大变化

项目所有权:项目所有权及其执行责任从上海电力公司转移到外高桥电力公司(参见脚注2)。虽然这个改变在法律上、财务上和人员立场上有重大意义,但是这样的转变在项目执行上影响有限。

执行计划及贷款期限:项目的完成推迟了1年半。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对可行性研究批复的延迟,因为一个新的火电厂(2.2 c)的建设在亚太金融危机后被延期偿付。委托期间,不可预见的系统连接问题关系到实现手段和控制,同时还使得额外的供应协调和绩效试验成为必要(5.2 b)。结果是,贷款期限被推迟了11个月到2006年12月31日。

项目成本:项目最终花费12.748亿美元,比基线成本高出将近13%,加上提议阶段的14.38亿美元的征税支出(附录1a)。设备成本比预计的要少15%5。电厂建设的土地征用和道路修建比评价中的预计要少将近一半,因为一个更为细致的设计被改进了(2.4)但是,这可能部分地会被更高的社会工作支出所平衡,后者比评价中的预计高出了90%。设备成本的减少主要得益于设备价格的降低(亚太金融危机后,全球对于工业设备的需求量减少)、比预计的比例更大的地方内容、以及有效的建设管理。社会工作的增加是由于价格上升以及—更重要的—比预计更加困难的基础规划。因此,偶然性并未被使用,而资金需求在执行过程中

4

外高桥发电厂一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预估是石洞口火电厂减排的百分之二十九。实际的成本可能是预计的百分之六十七。总体二氧化硫净减排,包括石洞口低硫煤的使用,大概是9275吨/年(差不多是原计划的94%) 5

考虑到偶然性因素,项目所有开支可能会比评价中的预计低23%

得到了调整。

项目资金:实际的资金需求达到了13.453亿美元,差不多比预计的减少了29%。因为锅炉和涡轮的价格比预计的低,世界银行的贷款被用来涵盖比预计更多的设备,包括执行和控制(I&C)以及灰尘处理成套设备。在最初的4亿美元的世界银行借款中有二千七百四十万美元的未支付平衡在结束后被取消。修订后的管道气体脱硫化组成部分也导致了对于平行资助需求的降低。(脚注4,附录1b)。

2 影响执行和产效的主要指标

2.1 项目准备,设计和初创阶段质量

项目开发目标同1997年的国家援助战略(CAS)的两个主题相一致——基础设施发展和环境保护。项目组成设计成可直接应对这些主要的问题。对于分部门的研究的发现以及建议,中国电力部门改革的战略选择(1993)和部门报告中国电力部门改革:面向竞争,改善绩效(1994)被纳入到考虑范围。早先运作的经验教训通过更好地聚焦项目管理、改善环境和项目准备中的重新安置研究、贷款方对于项目的更强贡献以保证改革的承诺以及在锅炉设计中对于煤炭质量和标准给予更多的协助被纳入到项目设计中。

这个项目包括了很多创新的元素,它们都是首次被运用到中国:a 引入巨大的超临界燃煤热能发电单位来改进煤炭的利用和燃料效率,b 试验气泡概念在成本有效型环境保护中的作用,c 保证资金来源的多样化来支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来自已经存在的技术合作信用的资金被利用来请国际咨询师执行一个综合性的可行性研究,根据最佳的国际和工业实践来保证1996年项目中技术上的有效。在借款批准以前,国际工程学咨询师也投入进来,支持方案的定稿、完成、工程学以及设计连接协调。政府的投入以及从执行机构的角度来理解的所有权意识是很高的。世界银行确保非强制性拆迁和环境评估很好地实践了。在评估阶段,四种主要的风险(电需求、价格、成本和运行绩效)被确认和评价。总的风险被认为是中等和可管理的。假说和风险降低手段很明显在SAR中被清除了。

初创阶段的质量令人满意。两个质量评价小组(QAG)1998年和2006年监测质量的报告把初创阶段的质量评为非常满意。

2.2执行

1997-98亚太金融危机在几个方面影响到了项目:a 设备价格因为全球范围的需求减少而降低,b 市场环境的恶化使得电力企业介入到股票交易市场中更加困难(3.2c)。c 政府对于电力需求在1999/2000年之间的暂时性下降的反应是推迟新的火电厂的建设。后者推迟了设备的采购,导致合约管理出现主要难题。这推迟了政府的批复和项目的有效性。

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为使项目执行推迟的影响最小化采取了积极措施,包括以下行动:a 派代表团到世界银行,在项目生效前迅速说明并坚持采购和项目的通过等问题,b 依赖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在获取所有的政府批复以前,冒着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开始了建设准备和社会工作,c 一旦建设重新开始,项目团队通过对于合约管理、日程建设以及成本控制的特别关注得到加强。结果,2年的拖延减少到了半年。

如两个质量评估小组监测报告中提到的那样,监测质量两次被评估为非常满意(5.1b)。

2.3 监测与评价设计,执行与运用

在引入记录框架方法或结果框架之前,项目就已经于1997年进入准备阶段。但是,项目发展目标的实现和项目绩效是在可被量化的绩效指标在项目准备中开发后监测的,并且是在逻辑框架方法在1997年8月被引进后才确认的。这些指标通常以底线和目标价值为参考来监测。随着运行环境的进化,许多指标随着对于项目发展目标的不断关注而修改(1.2-1.3)另外,对于环境管理计划(EMP)的执行常规性地由执行机构和独立的环境机构监测。周期性的报告被审核、评价,接着便是在监督行动中世界银行的作用。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的财务报告对于财务准则的遵守,以及报告要求也同样处在经常性的监督中(3.3)。

监测与评价的考虑也同样被纳入到管理设计、财务和运营系统中。例如上海电力公司的企业资源计划(ERP)、运营控制和外高桥电力公司的连续环境监测。指标经常用来监测所有上海电力领域的运营、环境和效率。

2.4 保障与信托遵守

拆迁:拆迁行动被认为是非常满意,并且完全符合拆迁行动方案(RAP)以及上海市的有关规定。就外高桥二期的厂址而言,拆迁行动涉及327户、1000多人、16个单位和16家企业。一个变电站涉及了11户人家的搬迁和94名农民的经济补偿。最终土地的获得比拆迁行动方案少了34%左右,这是由于对于建筑区域需求量的减少。接下来由外部监测团队发表的报告表明,土地的获得和拆迁完全符合国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有关政策,并且也符合世界银行的政策。项目结束时,所有受到影响的个人和单位都能恢复或者超越他们之前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

环境:外高桥电力公司执行环境管理计划的方式是令人满意的。具体的缓解环境矛盾的措施被完全执行了。所有的外高桥二期产生的飞尘和矿渣都被用来进行水泥生产建造材料。灰尘收集的绩效和低氮氧物燃烧物超过了环境管理计划规定的标准。外高桥一期的管道气体脱硫化的运行是设计效率的90%或以上。硫酸钙副产品被卖掉。总的来说,气泡概念对于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都是有益的。但是外高桥电力公司并没有按照计划安装并运行自己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2002年,公司安排上海环境监测中心从已有的环境监测站以半年为单位提供数据。从2003年到2005年的数据表明,空气质量的改变并没有多少能归结到外高桥二期的运

行。虽然不是最佳,这样的方法仍然能服务世界银行追求的环境监测的要求。

采购:在项目开端,采购的管理小组在上海电力公司内部确立起来以方便各项准备工作。采购的准备是有效率的,并且同世界银行的规定相一致。执行机构在延期支付和试运营时期的连接性问题中,在克服合约管理难题上表现出了效率(2.2,5.1b)。世界银行的监管和在各个阶段的近距离介入,包括两个以采购为中心的行动,确保了采购的透明性,并且以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对所有者的执行艺术水准做出了贡献。

财务管理: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对于项目保持了极高水准的描述,并且以半年为期准备项目和公司财务说明。年度审计报告按时送到了世界银行,由于时间耽搁造成的一些小的记录不一致的地方得到了及时的跟进,以及合理的协调。详细的关于项目描述的报告和审计确认了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是健康和充裕的。

2.5 完成后的运作/下一个阶段

项目完成后,外高桥二期进入商业运作已经超过1年的时间。公司在第一年中的技术、管理和财务表现表明电厂的运作(参见附录3B中的指标和财务声明总结)是健康有效的:公司达到或者超过了所有的技术和财务指标(除在附录2中指出的那一个,)。转变时期关于商业运作的安排是健康和全面的,涵盖了运作、维护和燃料购买。所有的操作手册以及维护过程都已经到位,而且他们同国家最佳实践标准以及生产商的推荐相一致。培训和管理职业发展,以及技术人员获得了特别的关注,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企业在日益崛起的华东电力市场上占据竞争优势。外高桥电力公司打算坚持执行从2005年就开始使用的项目监测与评价系统。

3.产效评估

3.1 目标相关性,设计和执行

相关性评级:高

尽管在全球背景下存在诸如亚太金融危机及其后果,以及国家优先考虑的改变、电力系统的重组等问题,项目开发目标在完成时仍然保持高度相关性。在2006年发布的国家合作战略中,项目直接同五个主题中的三个直接联系:a 应对资源稀缺和环境挑战,b 资金支持可持续和有效的发展,c 改善公共和市场机制。这也同样对世界银行的社会、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在项目完成时期占据主流地位的信用要求保持了一致。随着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增加,对于高效的燃煤发电厂的投资在当今全球背景下显得更加重要。

3.2 项目发展目标的实现

评级:满意

项目基本上达到了所有的发展目标。项目成功构建了高效的、环境友好型的设施来帮助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介绍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气泡概念,在有效地提高能力的同时最小化了环境影响。尽管作为重组以及扩大电力部门的试验,这个项目同时成功地贯彻了创新型的财务模式,其具体成就如下:

缓解了上海地区严重的电力短缺:2个900兆瓦特级的超临界燃煤热能单位,以及相关的500千伏特转换线和变电站成功创建。从2004年运转以来,所有设备的运作都令人满意。自2004年夏至2006年外高桥二期对于上海地区发电总量的贡献率分别是15.2%、13.5%和12.2%。在2006年,外高桥发电量占上海电网高峰时间负荷的9.5%。用电限制从1995年14.5%的基准线降到了2006年的1.3%。单位1和单位2在2006年的可利用率分别达到90.7%和83.9%,就第一例而言是超过了项目结束时设定的85%的基准,就第二例而言是基本达到了这个目标。2006年平均的煤炭消费是296.2克当量/千瓦时,基本达到了基准要求的295。(具体的项目开发目标成绩可在附录2中找到)。

在上海展示了气泡概念:气泡概念(脚注1)对于成本-有效型的二氧化硫的减排通过外高桥一期的管道气体脱硫化设施和石洞口发电厂使用含硫量更低的矿石得到了成功的试验。两个湿石灰石管道气体脱硫化单位被安装在外高桥一期,两个单位现在都已经进入商业运作。通过在外高桥一期安装管道气体脱硫化设备和如石洞口使用含硫量更低的矿石,项目达到了二氧化硫每年减排46075吨的目标,不仅仅是抵消了外高桥二期的每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

支持上海电力公司的重组,私人领域投资进入公共领域的增加,以及适应更加严格的二氧化硫减排的关税调整:上海电力公司根据国家电力系统的改革战略成功地进行了重组。到项目结束时,公司已经转化了自己的政府职能,并且脱去了自己的发电资产,成为一个商业为导向的市级电力公司。它的主要关注点在于上海地区的传输、分配和派遣。更加重要的是,外高桥发电厂作为一个独立的、商业基础上运作的发电厂被建立起来。项目的技术支持使得改革更加顺畅,并且帮助两家公司建设自己的制度能力、为一个商业的和竞争不断加强的环境做准备(3.5b)。项目名义下提供的技术支持是为了改善部门重组,技术支持的角色在附录2f中得到了描述。

亚太金融危机后的国际市场条件不断恶化,这在几个方面影响到了项目:a 在项目准备期间,假定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改善了的制度环境能够促进私人在该领域的介入。虽然制度环境极大地改善了,而且上海私营部门的介入也比较多,但私人投资并没有象预期的那样增加,因为就全球范围来说,私营部门介入到电力部门的趋势是在减少的。b 之前预见的几个被褪去公共职能的电力公司直接在海外上市的计划被推迟,最后被取消了,因为中国决定使一些更大,金融上更强的企业在海外上市,而不是个别的电力企业。在外高桥的例子中,这个目标通过它的3个控股公司的上市被部分的实现了。

促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创新性,财务的多样性模式,以及电力单位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的便利条件:项目成功地在中国的电力行业试验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

财务多样化模式,同世界银行的其他项目相比,国际私人商业平衡金融在没有国家和世界银行担保的情况下就得到了保障,而且给予了以优良的资产负债表进入金融市场的便利条件。平衡金融包括来自亚洲发展银行 Amro涡轮发电机合同的1.31亿美元,以及来自日本国际合作银行给予外高桥一期管道气体脱硫化单位的3千4百万美元借款。

绩效指标的完成:就主要的绩效指标而言,项目完成得很好。正如项目数据中的结果框架分析指出的那样,7个绩效目标(1个指标被正式取消)都达到了。煤炭消费比预计多0.4%,第二个单位的低利用率并不是十分显著,并且处于可接受的差异内:

 项目在两点超越了目标

 项目在另三点上达到了目标

 项目在一点上99.6%完成了目标

 总的来说,外高桥一期100%达到了目标,二期98.7%达到了目标

3.3 效率

评级:满意

经济分析:一个涵盖了1997-2028年的成本最低化拓展研究确认了该项目是第一个最优化开发项目。计算结果表明内部经济回报率是19.3%(石洞口的管道气体脱硫化是18.2%)。使用相同的方法,对项目完成的再分析表明内部经济回报率是25.9%(外高桥一期的管道气体脱硫化是20.7%)。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平均电力价格高于估算和运行时间超出预计(附录3:A)

成本比较:外高桥二期的单位成本(包括连接外高桥一期的电力网和管道气体脱硫化设施的成本)预估在747美元/千瓦。相比其他国家供应商的数据,这更有优势:要建造相同的、带管道气体脱硫化的燃煤单位,德国是1400美元/千瓦,美国是1060美元/千瓦

财务分析:项目的财务回报率并没有在评价中被估计。相反,财务核算集中在对于上海电力公司(后来是外高桥发电公司)生存能力以及公司对于财务合同的遵守方面。执行机构的绩效总结在附录3B中。

上海电力公司:财务合同包括:a 债务服务涵盖率任何时候都不低于1.5%,b 资产回报率在1998年至1999年之间不低于8%,2000至2001年之间不低于10%,2002年到2003年之间不低于12%,2004年以后不低于15%,c 递交年度审计报告,d 每年递交滚动的8年期财务计划。除b以外所有的合同条款都基本得到遵守。部门会计实践中的不正常现象,如低估收入的和分期偿还期短,扭曲了资产回报率。2002年分类记价后,这样的影响更加显著,因为大体上更加赚钱的

发电资产被褪去了。合同约定的回报率,相比电网利用的大体回报,显得太高了。当上海电力公司觉得把所有的贷款转移给外高桥电力公司后,合同不再相关,因此世界银行也同意放弃合同。但是项目协议直到部门重组于2005年完成以前都没有修订。

外高桥电力公司:外高桥二期的第一次全年运行是在2005年。这同新项目协议中的财务合同时间框架相吻合:a 债务服务涵盖率从2005年的1.1%,2006年的1.3%到2007年以后的1.5%,b 年度审计报告的递交,c 滚动8年期财务预计的年度递交。项目结束时,给电网的暂时电力销售价格是充裕的。2005年到2006年,运营收入涵盖了运营、维护、贬值以及财政收费的所有的成本,并分别创造了9100百万美元和6700万美元的净收入。根据最新的2006年至2013年的预计,外高桥电力公司仍能保持预期的生命力。头两年中,所有的合约都已经完成,并且在可预计的将来也能够达到。随着贬值比率高至7.7%,在整个被预计的时期内,资产的平均FRR能达到11.3%。

3.4 总体产效评级的理由

评级:满意

评级的依据是:a 最初项目发展目标的高关联性和项目竣工报告的设计,b 项目开发目标的主要成就,c 整体上的高效率,上面已经提到,附录3B还将会再提到。

3.5 主题,其他产效和影响

a 贫困的影响,性别因素以及社会发展

这个项目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消贫主题。但是,据信项目对于上海地区的高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能对减少贫困和增加政府对于社会项目的投入产生贡献,并且大量的建设活动也为劳动者创造了就业机会。上海地区的GDP增长了2倍多。政府针对缓解物价上涨对贫穷阶层影响的社会项目在1995年至2005年之间大幅度增加,社会福利项目从涵盖30万到涵盖将近50万。

b 制度变化/加强

通过准备阶段的技术支持、培训、同高水准的咨询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在建设阶段同国际顶级设备供应商的互动,机构协调、管理复杂运行的能力极大的提升了。项目的成功也似乎强烈刺激了效仿的兴趣。项目结束时,差不多有12个类似的发电单位,包括一个在外高桥厂址上随后的开发阶段,已经进入了准备和建设的阶段。

随着部门的重建以及电力生产部门同电网部门的分开,改革的进程获得了很大的

动力,而且上海现在已经是华东地区最具活力的电力市场了。

c 其他非预设的产效和影响 (积极的和消极的)

通过对于项目准备、贯彻以及运行的积极参与,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员工获得了广泛的知识、实际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内部、外部的再分配和促进,获取的知识得到了有效的传播。随着时间推移和其它几个世行资助的发电厂项目的同时进行,这个项目被认为是该领域新一代领导人的孵化器。

3.6 受益者调查的发现总结,以及利益相关者讨论会

不适用

4.发展产效的风险估计

评级:可忽略或很低

项目结束后,外高桥二期已在称职的员工的成功运作下超过1年了。新技术经证明是有效的、可以依赖的,并且是有益环境的。上海-华东地区的电力需求仍然增长很快。暂时同意了的关税足以涵盖运行和维护成本,承担贬值和债务服务,并且为外高桥电力公司产生可观的利润(附录3B)。上海电力公司认为ERP系统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并且是支持自身的战略目标的。在广义层面,经济的、政府和电力部门对于改革的投入仍然很强。因此,开发项目的总体风险很低。

5.对于银行和贷款方绩效的评估 5.1 银行绩效

a银行绩效对于确保开始阶段的质量(即借款阶段的表现)

评级:满意

项目同国家援助战略目标、政府发展战略以及部门优先目标保持了一致。它对于上海地区高涨的电力需求做出了反应。在准备阶段,项目团队帮助贷款方设计项目来达到世行的技术、财务、经济和信托标准。团队同时还设计了技术支持和培训计划来强化贯彻机构的制度能力。具体讨论了贯彻、安排、监测评价,并获得了同意。风险评估是健康的,并且减少风险的措施是充足的。根据所谓的双轨方案,通过利用借款项目来进一步贯彻部门改革和通过政策对话来实现制度变化,项目的改革因世行同中国电力部门的广泛合作而受益。一个合格的评价团队成立起来,涵盖了项目的所有方面,包括经济、能源、工程、财务、法律、电力系统

重组、拆迁和环境。同执行机构的工作关系是基于相互的尊重和建设性的对话。正如在2.1中谈到的,确保开始阶段质量的银行绩效是令人满意的(质量评价小组在监管评价质量的2和7中的评价是“非常满意”)。

b 监督质量

评级:满意

早期的监督集中在采购,尤其是主要设备的复杂两阶段竞标。随后,监督团队监测了有关建设、试验以及试运营的技术问题,并且与合同商、供应商采取的解决连接问题的补救措施保持了近距离的接触。EMP和RAP的贯彻得到了定期的监测。另外,团队近距离、大范围地遵循了政策和制度要点,这些政策和制度要点同部门分类记价、关税改革、寻找资源、煤炭定价和空气质量监测密切相关。团队还近距离地监测了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的财务表现,还在不断变化的运营环境和主导的会计实践聚焦下审查了财务合同的合适性。随着环境变化,世界银行在贷款程序的再分配、财务合同的修订以及采用替代性计划贯彻管道气体脱硫化和技术支持成分等方面表现出了灵活性。贷款方和贯彻机构的工作关系是和谐的,并且提供援助很及时。

监督的质量两次接受质量评估小组审查,两次都被评为非常满意。在2006年8月的审查中,“发展效率、监测投入和过程聚焦”被评价为非常满意,同时信托保障及ISR质量等被评为满意。审查小组认为监督是务实的、重点突出的,并且是以开发解决方案为导向的,并且同贷款方之间的关系也是有效的。尽管监督小组一直将项目贯彻的评价定为满意,质量评估小组有时感觉到报告没有充分描述获得的成功,并且建议一些评价应该被升级。

c 银行总体绩效评级的理由

评级:满意

开始阶段的质量和监督的质量都是令人满意的,因此世界银行的总体绩效也是令人满意的。

5.2 贷款方的绩效 a 政府绩效

评级:比较满意

中央政府: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支持了项目的设计,并且通过参与到关键的准备工作表现出了对项目的投入。财政部同样支持上海电力公司保证私营部门融资,并且有效地协调了各金融机构的活动。相比之下,政府推迟澄清项目可行性研究,对于之后的建设的延期支付(2.2和3.4)导致项目中断2年。由于这样的缺点,中央政府的表现被认为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上海市政府和地方政府:上海市政府非常支持该项目,特别是在解决有关延期支付的问题上。政府的务实、对于新观念的开放,以及协调管道气体脱硫化地址选择方面表现出了的灵活性对于气泡概念的成功试验贡献很大。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到了RAP和EMP的制订中,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十分努力与配合。这个层面的政府表现被评级为满意。

b 执行机构的表现

评级:非常满意

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对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奉献很大,这从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指导委员会来协调项目准备可以看出。另外,项目所有权和贯彻责任转移的进行没有被干扰。上海电力公司对于解决启动阶段的推迟和相关的复杂采购问题采取了积极态度(2.2)。建设中,他们近距离对所有问题的观察使得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最值得称道的是,外高桥电力公司很善于处理连接性问题。他们的努力最终导致了设计的修订以加强锅炉的结构,并征得了供应商的同意来安装这些机器。在发电厂试运营当中,外高桥电力公司成功地协调并监督了供应商克服复杂的监督与控制连接性问题的讨论和行动。最终,项目能够弥补一些失去的时间,并且能把开支控制在预算内,而获得的经验也有效地在贯彻第二个单位的过程中得到运用。其他项目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完全贯彻,而所有的信托保证都得到了遵守,并且几乎所有的财务合同都被满足了(2.2-2.3)规则运行的过渡时期安排在贷款截止的一年之前就已经结束。监测与评价安排是综合性、可操作的,而且财务的绩效也十分出色,其出色程度有望能够一直贯穿整个发电厂的寿命期。

c 贷款方总体绩效评级的理由

评级:满意

除了项目启动阶段和结束6阶段的推迟,执行过程是出色的。考虑到中央政府的绩效评价是比较满意的,市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绩效也被评为满意,执行单位的绩效被评价为非常满意,贷款方的总体绩效也被评级为满意。

6.经验教训

a 具体到中国的电力领域

实际执行:复杂项目的成功执行的主要参考指标包括:i 贷款方的强烈奉献精神,ii 工程学,设备供应,安装和试运营方面的全面计划,iii 合格所有者的田野监督;这样的监督能够及时地确认和改正问题。这些重要指标应该在以后的项目中被给予特别的重视。

建设管理:执行机构的内部专家管理建设是有效的,而来自国际咨询师的援助是

6

考虑到危机在邻国的影响力,政府在亚太金融危机后对批准新的燃煤项目采取了谨慎态度是能理解的

很有限的。在有需要的基础上使用外部支持被证明是成本-有效的(相比原先的计划在整个过程中使用外部专家)。这个项目以及在中国的其它近期完成的项目说明有执行机构执行的建设管理是成功的。任何世界银行未来的项目应该给予技术强、富有执行经验的机构恰当的考虑,并在他们的设计工程学和建设管理技术支持中更多的赋予责任。

投资计划:指导一个巨型火电厂的建设需要长远的计划。短期的电力需求浮动(如推动政府延期支付的那个)应避免影响到长远的发展计划。

b 总体的运用

试验项目对于今后的改革来说,很可能会成为取得成功的手段:项目公开宣称目的是为了以最低代价满足环境要求、重组电力系统,以及利用私营部门资金设计新方法。项目试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这样的改革也可以被复制到有改革决心的其他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必须对可能的中断保持警惕。

项目监控:世界银行一些积极的、系统的经验教训为质量评价小组所确认:a 一个富有经验的、知识型的、有凝聚力的团队对于项目的贯彻而言是有益的;b 连贯性对于确保有效的监管和建立同事之间的亲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c 一个国家中,或者一个领域中,由同一个团队来监督多个项目经证明是成本有效的。中国的能源团队应该继续在最近的其他项目中应用这样的原则。这样的方法也可以被移植来监督地方上的能源项目。

采购:对于大型项目而言,分别购买商品能促进竞争,并对更低的竞标价格和更低的最终价格做出贡献。但是,这样的方法要求执行机构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特别是在处理连接点处的不可避免的冲突和问题的时候,并且只有在很强的内部能力存在的时候才有可能。在成套购买中,潜在的价格优势和风险之间保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7.贷款方、执行机构,以及合作者提出的建议 a 贷款方和执行机构

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同意项目竣工报告的内容。他们没有提出十分实质性的问题。执行机构投入的总结囊括在附录7中。

b 共同出资方

资助了管道气体脱硫化组成部分的日本国际合作银行同世界银行是平行的,没有提出评论。

c 其他的合作者和利益相关者

不适用

附录1:项目组成的产出

a 以组成部分表示的项目成本(美元/百万)

百分比栏由系统自动生成 组成部分 评价的估价 (美元/百万) (US$ million) 实际/最近估价 (美元/百万)1/ 评价中所占百分比 准备工作 征地以及补偿 社会工作 交通工作 建设管理 工厂设备和材料 传输线 管道气体脱硫化以及环境保护设备 工程服务 环境保护 技术支持 培训 所有底线成本 实际可能支出费用 价格可能的支出 税收和责任 所有项目成本 项目准备和设施 全程支出 IBRD 建设过程的利息 所有需要的资金 1.9 58.2 149.4 49.9 65.8 761.7 65.2 77.3 2.5 0.04 5.0 2.8 1,239.9 83.6 135.0 198.1 1,656.6 – – 241.4 1,898.0 18.4 29.0 282.2 18.1 38.9 649.2 158.4 51.9 20.7 0.04 5.6 2.5 1,274.8 – – – 1274.8 – – 70.5 1,345.3 9672/ 50 189 36 59 85 2433/ 67 8304/ 102 111 89 103 – – – 77 – – 29 71 注解:

1 组成部分成本包括可能性支出、税收和责任

2 范围扩大,因为一些准备工作在之前被纳入到社会工作范畴内。地方劳动和材料支出增加。 3 评价中的成本仅包括进口材料和设备的成本,实际成本包括由上海电力公司内部渠道完全负担的商品、工作和服务

4 包括设计费用。设计费用之前没有被包括进评价估价。

(b) 资金提供 评价 实际/最近 资金来源 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 IBRD 平行资金 共同资助的类型 本地贷款 估价 (美元/百万) 998.0 400.0 500.0 1,898.0 估价 (美元/百万) 807.37 372.6 130.96 34.37 1345.3 评价百分比 81 93 33 71 出口信用,双边贷款 附录2:组成部分的产出

a 建设中国第一批两个900兆瓦特燃煤超临界热能单位

2个900兆瓦特燃煤超临界热能发电单位被安装在外高桥2期。第一个发电单位2004年4月试运营,第二个单位2004年9月试运行。一号单位和二号单位分别于2004年11月和2005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虽然项目经历了一年半的执行延期,外高桥二期的建设和试运行仍然是非常成功的,并且最终的成本根据国际标准仍然是偏低的。建设和安装的质量很好。启动阶段的问题,包括非常复杂的超临界锅炉和涡轮单位的实行和控制,在试验阶段进入处理程序。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满意和及时的处理。涡轮发电机和锅炉都达到了技术运作和保证指标。两个单位运作良好。从试运行开始,两个单位累计发电26364GWh,其中2006年发电10800GWh。2006年,单位1和单位2的运行率分别达到90.7%和83.9%。单位1的可利用率超过了项目结束时设定的85%的基准目标,而单位2的可利用率接近了这样的标准。这种微小的不足是因为2006年计划中的维护,第一个单位自试运行以来一直控制在可接受的措施误差之内。1号单位的强制损耗率被控制在0.045%,2号单位则是0,这表明运行管理是充足的,发电单位的情况也很让人满意。外高桥2期发电厂2006年的负载系数是78%,这主要是由于系统限制。结果,2006年平均煤炭消耗是296.2gce/kWh,这比基准目标的295略微高一点点(但也在可接受的措施误差范围内)。而如果系统分配能力能够得到提升的话,那么在提高发电厂承载因素和平均煤炭消费方面,仍然存在改进的潜力。

b 外高桥一期发电厂两个管道气体脱硫化单位的安装

两个湿石灰管道气体脱硫化单位安装在外高桥1期,这在气泡概念下提供了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部分减少。两个单位都已经进入商业运作。在石洞口使用含硫成分更低的煤炭,以及在外高桥一期安装管道气体脱硫化使得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46075吨/年,不仅是抵消了外高桥2期的年二氧化硫排放量。

c 建设两个500千伏传送线的建设(2个线路×50千米),以及配套的变电所

传送部分,包括500千伏GULU变电所(2×1000MVA)以及500千伏双线路杨行-外高桥-洋皋线路(55千米),2004年3月进入商业运行。在外高桥二期试

运行以前完成传送部分的目标实现了。传送线以及配套的变电所自此运行正常,并且能评估外高桥二期的整个发电能力。另外,附加的传送线完成了上海地区的双线路环连接,这极大地提升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d 建设管理及工程服务

工程学和建设管理的咨询服务由本地和国际咨询师共同提供。这些服务对项目的出色设计,以及充分解决所有建设和早期运营时期启动问题的及时解决贡献很大。考虑到这个项目是第一个在中国设计的大型燃煤超临界热能发电单位,咨询师的参与对项目的进程提供了极大的贡献,这其中包括:项目准备期到具体设计、技术规格的最终化、主要电厂设备的采购活动、建设期间的连接管理、建设日程、质量控制以及信息整理等。来自电厂主要设备供应商的专家服务也为主要电厂设备的安装监督及试运行时期和最初运行阶段的启动问题的及时解决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支持。结果,电厂最终达到了很高的质量标准。

e 建立现代会计和财务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

根据最初的技术支持组成部分,上海电力公司应该执行会计和财务管理(A/FM)系统研究,以及执行被推荐的组织改进和体系。随着公司的重组,技术支持的范畴被修订和延伸来覆盖整合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的贯彻。公司把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ERP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决定是审慎的,也是有充分理由的。这个过程和阶段性执行比预料的耗时更长,因为a 项目的计划表被修改以达到政府改革的日程表的要求,b 设计和执行ERP非常地复杂,上海电力公司表明,ERP的系统化方法能提升预算准备和控制,集中化的债务支付和协调,以及建设管理。同时还能帮助消灭拖延和重复,提升内部控制和信息流。作为结果的集中化实时数据库能够进行数据保持、恢复、分析,并进行连贯的、可追踪的和及时的内部报告。在项目准备期间已经超越目标的系统在促进公司的运行效率和保证系统能更好地利用自身的人力和财务资源方面被认为是有益的。经过一年的运营以后,上海电力公司认为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对于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有支持作用。这些发展结果非常可能取得持续性。

f 部门重组执行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是提供给上海电力公司的。上海电力公司成功的重组达到了政府2002年发布的国家电力系统改革项目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发电、传输和电力分配的区分。上海电力公司被重组为一个多重的电力企业,主要业务包括传输和电力分配,以及上海地区的配电。一个竞争性的电力市场在中国的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市建立起来。上海电力公司现在正努力成为一个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实体。上海电力公司的大多数发电资产被转移到已有的发电企业中,其中一些脱离并部分地融入到了上海证券市场。外高桥二期被转移到新近成立地外高桥电力公司。项目资助下地所有资产,包括跟项目相关的责任都从上海电力公司转移到了外高桥电力公司。项目准备期间,相关方认为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拥有充分的制度环境能够刺激私

营部门介入电力系统。虽然制度环境有很大改善,而且上海是中国私营部门介入比较成熟的区域,但是由于私营投资没有像预料的那样增加,因为全球范围内私营部门对电力领域介入正在减少,不过这不在是项目范畴内。

g 管理发展和培训

项目设计的管理发展和培训计划旨在提升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的管理、法律、技术和财务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外高桥二期的建设和上海电力公司及外高桥电力公司的重组,以适应电力系统的改革战略。从2000年上半年到2005年,上海电力公司为管理层和员工提供了一系列的海外和国内培训(包括电力市场计划和改革,能力执行培训,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并为技术人员提供了项目相关培训。到2005年8月底,总共为管理人员和员工提供了1008个月的培训。这保证了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与高速扩张的、对高技能人力资源的要求保持同步。项目的成功贯彻达到的目标有:a 增强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专业员工的能力,为新建立的传输公司达到职业化和操作化的程度。b 建立充足的、高素质的、内部技术团队来满足建设和运行中国第一个900兆瓦特燃煤超临界热能单位所需要的要求。c 为上海地区的市场化运作发展做好商业上地准备。d 改善财务管理以及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的公司重组。综合的人力管理项目的贯彻不仅为上海电力公司及外高桥电力公司的新结构和新责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得两个机构在引进专家方面更具有吸引力,因此使得员工的素质更上了一个层次。

附录3:经济与财政分析

A 经济分析

对于外高桥火电厂项目的经济分析在评价阶段的执行证实了它在经济上的生存能力。接下来是两个步骤。一,执行了一个成本最优的发电扩张研究,使用最优化模型来决定最佳容量和发电混合,以期用最低代价满足需求。二,建立成本-利润分析以补充成本-效益方法。计算表明内部经济回报率在不考虑环境效应的情况下是19.3%,考虑环境效应的话是18.2%。使用同样的方法,在项目竣工报告出台时重新计算得出的内部经济回报率比项目准备期预计的更高,尽管煤炭价格从Y372/tce涨到项目结束时的Y490/tce:不考虑环境效应的话是25.9%,考虑环境效应的话是20.7%。增长主要是由上海市电力价格带动的:a Y0.501/kWh(销售关税减去传输关税),相比之下,评价时的电力价格是Y0.47/kWh;b 发电容量的利用达到平均7000小时/年;相比之下,评价时是5570小时,因为中国的电力系统在经济配给上正在做出努力。

表格A3.1. 外高桥火电厂项目内部回报率计算(ICR)

发电

项目成本 利润 纯利润

资本成本

GWh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28 Total

运行成本 O&M 燃料

---------------------------------------百万元-------------------------------------

5.80 14.65 40.82 320.01 586.86 795.02 2,502.78 2,849.36 3,048.30 236.21 215.29

总共成本

0 0 0 0 0 0 0 0 4,632.8 10,593.5 10,439.4 10,800.0 12,600.0

506.37 345.08 675.93

0 0 0 0 0 0 0 0 637.68 1,622.03 1,519.52 5.80 14.65 40.82 320.01 586.86 795.02 2,502.78 2,849.36 4,192.35 2,203.32 2,410.74 0 0 0 0 0 0 0 0 2,321.01 5,307.32 5,230.12 -5.80 -14.65 -40.82 -320.01 -586.86 -795.02 -2,502.78 -2,849.36 -1,871.34 3,104.00 2,819.38

318.45 1,566.43 1,884.88 5,410.80 3,525.92

318.45 1,827.50 2,145.96 6,312.60 4,166.64

12,600.0 318.45 1,827.50 2,145.96 6,312.60 4,166.64 299,355.6 10,615.09 43,475.23 62,623.67 149,977.14 87,353.47

15,671.55

17,682.60

37,486.21

60,878.35

23,392.13

NPV 2006

内部经济回报率=25.9%

主要的假设 年利用小时 愿意支付 (Y/kWh) 运作与维护成本 煤炭价格 煤炭消费率 折扣率 7000 0.501 3.0% 490.0 296.0 0.12 2010年后 (不含增值税) 资本成本 Y/tce gce/kWh 敏感性和风险分析在项目竣工报告中试验了项目对于经济合理性的优势,下面是评价中采取的相同方法。

敏感度分析

在基本案例中,环境效应(项目中被认为是消极的)没有被考虑进去,内部经济回报率会减少,以考验12%的折扣率。在下面这些情况中:a 煤炭价格增长170%,达到1320/tce;b 电力销售价格减少38%,达到Y0.378/kWh(不含增值税,相比较,目前的价格是Y0.610/kWh);c 发电厂的运作减少到2100小时。

就环境效益而言,类似的敏感度分析表明,在下列情况下,如果考虑到环境效应,内部经济回报率会减少到12%:a 煤炭价格增长100%,达到982/tce;b 电力价格减少22%,达到Y0.476/kWh(不含增值税,相比现在的销售价格是Y0.610/kWh);以及c 发电厂的运作减少到3360小时。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也在基本研究中提前形成了,以使用随机方法来评价可见风险因素的影响,包括煤炭价格,年发电/利用时数,愿意支付的电价,以及项目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同样的方法被运用在评价中。表格A3.2呈现价值区间以及ICR中运用的可能性分布。 No. 1 变量 煤炭价格 可能性 分布 离散 减少 20% 减少 10% 假设的价值 * 增长 10% 2 发电 离散 减少 20% 减少 10% 假设的价值 * 10% 10% 60% 10% 可能性 20% 20% 50% 3 愿意支付的电价 离散 减少 20% 减少 10% 假设的价值 * 20% 20% 50% 25% 50% 25% 4 运营维护成本 离散 投资的2% 投资的3% *假设的价值代表在决定论经济分析中所采取的 3.5% of investment

根据1000Monte Carlo模拟,结果总结在表格A3.3和图表A3.1中

表格A3.3 预期的内部经济回报率和变量

预期的内部经济回报率 23.5% 标准差 3.2% 最少 15.3% 最多 31.0% 变量系数 0.137 消极产出的可能性 0.0%

图表A3.1 项目风险

内部经济回报率的可能性分布

内部经济回报率的积累可能性

敏感度分析和风险分析都表明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很高,并且风险很小

B 财务分析

1,在评价中,上海电力公司的财务和执行机构得到了评估和分析。从历史上来看,公司的财务表现被认为令人满意。虽然公司股票的回报率在当时是一般的(1995年和1996年是6%),但是却高于中国电力领域的全国平均水平。它的财务结构被认为是保守的,负债率是总负债和净资产的45%。在项目准备期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假设基础上,财务上的反映表明上海电力公司在经济上具有生存能力,并且如果所有的指标能在1997-2005年之间得到改善,公司应能维持和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财务地位。

2,为了能促进持续的、审慎的财务管理以及充分的关税水平,有四个财务协定在项目框架之下得到同意:a 债务服务覆盖率在任何时候都不低于1.5%;b 1998-1999年之间的资产回报率不低于8%,2000-2001年之间的资产回报率不低于10%,2002-2003年之间不低于12%,2004年之后不低于15%;c 每年提交审计报告;d 每年提交滚动8年期财务预计。项目还包括了技术支持和培训部分来帮助发展和改进上海电力公司的会计和财务管理(参考附录2的主要报告)。

3,在项目执行期,除b以外所有的协定都基本得到实现。虽然上海电力公司的财务一直很健康,但是它的资产回报率一直没有达到协定的标准。部门会计实践中的一些奇怪现象,例如对于贬低收入(消费贡献不反映收入)和夸大支出(每年资产贬值率高达7%-8%,可用寿命是30年或更长),这使得上海电力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很虚弱。2002年的部门分类记价之后,很明显,之前的上海电力公司脱离了更加赚钱的资产,而成为了一个电力传输和分配公司,转化后的资产回报率太高了。同时,上海电力公司还表明自己希望能把债务和执行责任转移到外高桥电力公司,这需要修改项目合同。在贷款方的要求下,世界银行同意放弃这个条款,项目合同的最终处理是在2005年。这时部门重组已经完成。

4,在把项目资产和责任转移到外高桥电力公司之后,外高桥电力公司和世界银行之间签订了一个新的项目合同,双方约定了一系列同之前的项目合同类似的财务约定。它涵盖了最低债务服务覆盖率,年度审计报告的提交,以及8年期滚动财务预计。因为新公司早期的现金流很紧张,因此约定债务服务覆盖率条款逐步从2005年的1.1倍,到2006年的1.3倍,直至2007年的1.5倍。

5,外高桥二期的第一个全年运作是在2005年,这同新的项目合同中的财务约定的时间框架相重合。在表格A3.4中已经总结,对于2005年和2006年而言,收入水平足以涵盖所有的运行、维护、贬值以及财务收费支出,并且两年都能为公

司创造利润。约定完全达到了。项目完成时可用的财务预计是2006-2013年的。对于预测期的主要财务指标以及用于预测的主要假设也总结在表格中。

表格A3.4 外高桥电力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和用于预测8年期财务预计的主要假设,

2006-13 预计平均 指标 实际 实际 2007–13 2005 2006 运行收入 (人民币/百万) 运行比率 (运行成本/运行收入) 平均关税 分/千瓦时 (包括了增值税和管道气体脱硫化的 1.5 分/千瓦时) 净收入(人民币/百万) 纯固定资产回报率 百分比表示的债务,资产的债务 债务服务覆盖率 (倍率) 用于预计的主要假设 发电量 (外高桥二期的两个单位) p.a. 通涨率 美元表示的汇率 利息率和财务收费 燃料-煤炭 石油 贬值 收入税以及其他税 可接受的帐户 可支付的帐户 获得收入的分配

4,064 77% 38.4 4,141 78% 40.3 3,871 81% 40.5 728 8.7% 58% 2.2 541 6.9% 55% 1.6 404 7.3% 44% 2.8 10,075 GWh 2.0% p.a. 8.07 参照借款合同 Y 465/吨 Y 5,400/吨 7.7% p.a. 参照政府政策 1 月 详细目录的1% 加上5%的燃料 当年后100%,可支付 6,使用的主要假设被认为是合理和现实的。根据预计,外高桥电力公司日怕能保持财务上的健康状态,所有的财务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可以达到的。

附录4:银行借贷以及执行支持/监察过程

a 任务团队成员

姓名 借款 Hsiao-Yun Elaine Sun Noureddine Berrah Shigeru Kataoka Junhui Wu Bernard Baratz Ranjit Lamech Clifford Garstang Tomoko Matsukawa Patricia Brereton-Miller Tosun Arincanli Jianping Zhao Norma Leon 职务 任务经理 首席能源专家 电力工程咨询师 电力工程师 首席环境专家 重组专家 法律顾问 共同资助官员 运行官员 咨询师 能源专家 项目助理 单位 EA2IN EA2IN EA2IN EA2IN EMTEN IENPD LEGEA CAPPF EA2DR EA2IN RMC EA2IN 责任/ 专长 任务团队领导 能源专家 电力工程 电力工程师 环境 重组 法律 财务 拆迁 监督/项目竣工报告 Bernard Baratz Noureddine Berrah Weigong Cao Ivy H. Cheng Nina Eijima Clifford Garstang Mohammad Farhandi Ranjit Lamech Haixia Li Chau-ching Shen K. Sheorey Hsiao-Yun Elaine Sun Masaki Takahashi Junhui Wu Zhu Youxuan Jianping Zhao Cristina Hernandez 咨询师 法律能源专家 咨询师 咨询师 律师 律师 执行部门主管 部门领导 财务管理专家 财务管理专家 咨询师 运行经理 电力工程师 部门经理 咨询师 高级能源专家 项目助理 EASTE EASTE EASTE EASTE EASTE EASTE EASTE EASTE EAPCO LOAG2 EASTE EACCF ETWEN EASTE EASTE EASTE EASTE 环境 任务团队领导(监督) 电力工程师 财务分析师 法律 法律 任务团队领导(ICR) 财务 财务 采购/技术 任务团队领导 技术 拆迁

b 成员时间和成本

项目阶段循环 借出 FY96 FY97 监督/ICR FY97 FY98 FY99 FY00 FY01 FY02 FY03 FY04 FY05 FY06 FY07 共计: 成员时间和成本 (仅用于银汉预算) 员工周号码 美元/千元(包括 旅行和咨询) n.a n.a. 共计: 125.04 264.80 389.84 n.a. n.a. n.a. 6 4 5 4 3 3 1 2 28 5.50 29.87 71.97 82.87 49.31 162.76 102.41 57.51 69.41 55.20 62.64 749.45

附录5:收益方调查结果

附录6:利益相关者研究报告和结果

附录7:贷款方的项目竣工报告以及项目竣工报告草案的评论 项目准备

内部项目审批: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和来自上海电力公司的领导下,项目于1992年开始电厂主要设备的选择以及国外资本的利用。1995年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后,项目获建议向世界银行贷款。国家发改委于1997年5月批准了最后的项目计划。

项目准备、评价和批准。早在1996年,在财政部资助下,上海电力公司利用世界银行技术合作信用来准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组织考察了美国、日本及欧洲,收集关于大容量燃煤发电单位的信息。在一番彻底的技术调查之后,上海电力公司选择了较新的技术,即900兆瓦特双座综合发电单位。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应用这样的技术。

1996年3月,一个世界银行的团队拜访了上海,探讨了有关项目和上海电力公司改革的各个方面,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实验性的贷款计划时间表。1996年6月,世界银行代表团再次访问了上海,并高度评价了所取得的进步。项目在1996年11月得到赞扬, 1997年3月再次得到赞扬。贷款于1997年7月获得通过。在1年半的准备期间,所有的条件都得到了满足。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表明了一个大型的、世界银行资助的项目如何在中国进行准备。它也证明上海电力公司和世界银行之间的合作是富有成效和效率的。

项目执行和成就

在1999年2月,国家发改委同意了可行性研究报告。锅炉和涡轮的主要合同月生效。上海电力公司在说服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加快项目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尽管在部门改革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变数。自从外高桥电力公司同上海电力公司于2002年拆分之后,外高桥电力公司成为项目新的所有者。但是,两个公司都继续对项目建设负责,并且它们一同克服了很多困难,使得以项目成功完成。

发电厂的主要成就包括:

a 完成时间表同评价的日程安排基本一致 b 项目质量在中国获得了多项工业奖项

c 同世界上类似的单位相比,电厂的成本更低(不到750美元/kW) d 到2006年年底,累计发电量达到28700GWh

由于电厂在缓解上海电力紧缺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发电厂被华东和上海电网连续几年命名为“高峰用电先进单位”。

作为项目的一部分,上海电力公司修建了两个500kV电路(杨行-外高桥-顾路)及顾路转变电所。这保证了发电厂发电的成功传输。500kV双线路组也极大地增强了上海电网的安全和稳定性。

就征地和拆迁而言,项目完全遵守了上海市政府和世界银行的相关规定和原则。涉及到拆迁的居民和企业已经恢复并重建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生产和生活水平保持了下来,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改善了。项目组成部分达到了目标,而且土地征用的效果是积极有利的。

就系统改革而言,上海电力公司邀请了外国咨询专家来执行国家电力系统改革要求基础之上的公司改革研究。在改革的早期阶段,一些发电企业成为合资企业,并且成为独立的、拥有法律地位的、在国际或国内登记的公司。根据中央政府的指示,上海电力公司于2002年从所有的发电企业中分离出来。改革过后,上海电力公司成为一个改善了透明度和标准化的商业企业。

在执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组成时,为了整个公司,上海电力公司决定使用贷款基金来帮助发展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一个世界知名的国际咨询公司被选来执行一个试验。完整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2005年结束并投入运作。这极大地提升了上海电力公司的效率,且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除了支持电力系统的改革,以及为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项目同时为以下方面做出了贡献:

a 标准化——项目遵循了世界银行的采购规范,并且严格遵循了国际实践。这确保了质量,也降低了成本

b 创新型的合同管理——管理良好的进度跟踪和支付保持了建设按照进度,并且成本在预算之内

c 注意环境保护——所有相关的表现指标通过了国家检查,并且符合世界银行的要求

d 高效的单位——外高桥二期发电厂达到了100%的自动化,而设计发电煤炭消费量283g/kWh在中国是很罕见的

e 富有成效的员工培训同公司的需求相匹配——项目结束时,许多人才的培训已经达到了可以参加正在中国建设中的1000兆瓦特规模的项目 f 国内电力设备生产工业容量的升级

g 项目结束后的优良管理,为以后的大型发电厂建设提供了一个模范

项目评价

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同世界银行的项目团队合作时间超过10年。所有的世界银行的项目团队成员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在评价和监督

阶段。合作是富有成果的,我们对于项目的执行和达到的有益成功感到十分满意,我们对于世界银行的工作和努力也十分满意。总结起来,我们希望能通过在各个方面的优秀运作继续对上海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坐作出努力。

附录8:共同出资方和其他合作者、利益相关者的评论

附录9:支持性文件清单

 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的项目总结报告

 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关于外高桥火电厂项目征地拆迁行动方案

执行的总结报告

 上海电力公司和外高桥电力公司关于外高桥火电厂项目环境保护计划执行

的总结报告

 项目进程报告

 项目文件,包括所有关于项目准备的记录,以及监督备忘录和报告

 外高桥二期未来运作计划(2005-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