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外卖市场不容小觑
对市场来说,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的人口量已超过5亿,在线外卖人口数实际超过1.5亿。预计2020年前后,6亿人会成为在线外卖的消费用户,而O2O外卖市场交易额也将突破7000亿。
对商家来说,外卖帮助餐饮行业提高效率、改变成本结构,让它越来越接近零售。成本结构的巨大变化,带来的是盈利空间显性放大。
面对迎面而来的外卖趋势,
各路商家纷纷使出浑身解数,
用各自独特打法来争夺致胜高地。
餐饮外卖飞速发展
日前发布2017年第2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第2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459.5亿元人民币,环比上涨28.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81.8%。
互联网技术裹挟下,外卖成为餐饮行业不可逆转的新潮流。以深圳为例,外卖行业的总规模约为180亿,相当于深圳所有商超、购物中心的总规模。
巨大的商机理所当然成为企业们挖掘的蓝海,引得各大品牌餐企纷纷布局战略高地。
面对如此形势,外卖行业有哪些趋势和发力点?而餐饮商家又该如何打好这场战?
一、“懒人时代”
社会的进步就是让一切都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方便,换句话说,就是在培养越来越多的“懒人”。
周末消费往往是周一消费量的1.3倍,再加上客单价高,周末外卖市场已成为一周交易量的一个小高峰。
二、消费时空多元化
从空间上来看,餐饮消费场景趋向于多元化,订单越来越多走进办公室、网吧、KTV、医院、酒店、健身房等场景里,借助外卖形式,餐饮对各行各业的渗透率越来越高,这其中蕴藏无限机遇。
从时间上来看,除了正餐外卖订单大,在非正餐时段,比如下午茶、夜宵,甚至零售都在逐步发力。从2017年开始,下午餐与夜宵的订单增速逐渐开始高于中晚正餐,消费多元化趋势明显。
三、一线城市持续增长
外卖这种便捷经济与城市化进程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看似外卖市场已经饱和,其实仍然以每天新增1万的速度增长,预计北京、上海的外卖用户还可以翻一番。
四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相比,在线外卖的渗透率并没有差太多。在很多人口二三十万的小县城,每天都能做两三千单。
一、外卖升级
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到今年年中分别是2.9万、3.1万、3.4万,3.7万,最高增速为2016年的10%一直保持稳定上升;而居民的在线外卖消费客单价增速为29%,远高于可支配收入速度。
在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大家对自己的生活品质要求会越来越高,更注重餐点的品质。
从外卖平台后台数据也能一眼看出,评价高的、品质有保证的商户的业绩表现是一般商户的两倍甚至更高。
二、效率升级
对外卖来讲,尤其在用餐高峰时段,“效率”二字至关重要,谁的出品效率高谁就能获得更多的盈利和更好的顾客口碑,才能够在外卖红海中决胜而出。
三、模式变更
餐饮一旦打开零售的大门,从此便进入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不久前海底捞还投资5000万进军方便火锅,在正餐外卖化的基础上又迈进一步,做到正餐零售化,从餐饮到零售,进入了一个新的广阔天地,实现了以更多渠道触达消费者。
传统老牌烤鸭店金百万则走的是一条“智能炒锅+准产品+U味儿APP+社区”之路。
总结:
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大势,保持敏锐触角,精准把握未来消费的发展趋势,在线下体验,线上交易,线上线下打通融合的趋势中不要掉队,在便捷、品质、互动等方面,打造良好的、让消费者“停不了、忘不掉”的体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