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在基本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多诵读、多感悟。把握诗歌描写的形象和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词的国度。辉煌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丽国宝,是古人用生命写成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生活、工作、活动和学习的一面镜子,更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镜子。如果说黄皮肤、黑头发是中国人血统的特征,那么古诗词就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特征。
二、整体感知:
1、《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所创作的抒情短诗。非一时一人所作,大都出自东汉末年。因南朝萧统将其编为一组,收入《文选》,总题为《古诗十九首》,故名。
2、《古诗十九首》语言朴素自然,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失意郁闷心情;在艺术上,都属比较成熟的五言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叙事言情反复低回,余韵不尽,对后世诗歌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3、学习生字:
皎皎(jiǎo) 擢素手(zhuó) 札札(zhá) 间(jiàn) 脉脉(mò) .....
4、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三、细读品味: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用想象手法写出织女隔着银河远望牛郎。
2、“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明确:“泣涕零如雨”是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织女思念牛郎的悲切。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银河看起来既清又浅,相隔又能有多远呢?
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条浅浅的河流,就把牛郎织女隔开了。这两句生动地写出了凝视对岸、悄然无语、 极平静而内心极凄苦的思妇形象。
四、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本诗的结构?
明确:结构上,全诗难分段落,一句深入一句,一层深进一层,层层深入,一气呵成,感情深挚、真切、自然。
五、教师小结:
本诗的联想十分丰富,写人、写情、写感,几乎句句明写织女,而句句不离牛郎。抒情和写景相结合,也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诗不仅注重直接刻画牛郎和织女之间的心情感受,也注重和景物描写相结合,通过“皎皎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等景物的衬托和渲染来达到抒情的目的。
全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遇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七、板书设计:
迢迢牵牛星
人物刻画(神态及情感)——环境描写
————由远而近,由物及人(痛苦、忧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