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完美的图形__圆圆的周长第一课时教案

来源:伴沃教育


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2.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推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

3. 通过了解圆周率的史料,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课前准备

圆形物体、自制圆片、直尺、绳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人 授课时间

一、创设情境 提供素材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美丽的图形——圆,今天咱们一起到北京的天坛公园去看看,那里有很多的圆形建筑呢! 2、多媒体出示天坛图:

谈话:瞧,这是北京天坛公园的祭天台,由三层组成。仔细阅读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信息:祭天台上层直径30米,中层直径50米,下层直径70米。 3、学习圆周长的概念

谈话:祭天台上层、中层、下层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的长度?谁能上来指一指? 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 4、测量周长

1

教师引导交流:怎么能得到祭天台的周长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教师引导交流:老师手中有一个圆形的卡片,你能测出它的周长吗?老师这儿有绳子和直尺等工具,你能上来测一测吗? 5、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用的方法都不错,可是要得到高大的建筑物的周长,用这样的方法去测量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种简单的求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二、积极思考 大胆猜想

谈话:根据你的观察或者你学习长、正方形周长的经验,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可能和圆的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三、合作交流 验证猜想

1、谈话:周长和直径到底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测几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研究一下好吗?

测量对象 周长(毫米) 直径(毫米) 圆1 圆2 圆3 圆4 2、小组合作,动手测量。 (1)谈话:

出示实验要求:组长分好工,将信封中的四个圆片每人一个,用细绳和直尺测出圆片的周长和直径。组长把每人测得的数据统计在表格中。

(2)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求出圆1、圆2、圆3、圆4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3)收集数据。

3、小组讨论:通过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四、分析关系 总结公式 (一)分析关系

2

1、全班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发现的成果?

谈话:我们测量的圆片的大小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各个小组的数据不太一样,这是由于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了误差。老师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屏幕动画演示:

直径是10厘米的圆,周长是31厘米多一点。 2、认识圆周率。

(1)谈话:这个比值(3倍多一些),其实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我们伟大的数学家们称之为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一段关于“π”的小故事,听完后同位之间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2)屏幕出示关于圆周率的知识。 谈话: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3、反馈练习: 判断:

(1)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2)π>3.14

(3) 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 (二)推导公式:

谈话:根据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你能写出圆的周长、直径之间的关系吗? 谈话: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你能写出已知直径求周长的公式吗? 学生交流,师板书 c=πd 五、应用公式 解决问题。 (一)基本练习:

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59页自主练习第1题) 谈话:你能说出半径与周长的关系式吗? 生介绍。

谈话:我们把它简写成c= 2πr (二)发展练习:

1.右图是古代人们用来磨面的石碾。如果石碾的半径是1.2米, 那么绕石碾走一圈至少是多少米?(59页自主练习第3题)

3

2.课件:钟表图

钟表分针的长度是12厘米,你能算出分针行走一圈针尖走过了多少路程吗?如果从12时到12时15分分针的针尖走过了多少路程?到12时30分呢? 3. 60页自主练习第7题

依墙而建的鸡舍围成半圆形其直径为5米。 (1)需要多长的篱笆才能把鸡舍全围起来?

(2)如果将鸡舍的直径增加2米,需要增加多长的篱笆?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在汇报交流时让学生了解周长与直径的变化规律。)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直径×π (圆周率π≈3.14) C = d ×π=πd C = 2r ×π=2πr 课后札记:

后记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学业进步。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