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样题-计算机组成原理

来源:伴沃教育
样题-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样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共10分)

1.在补码不恢复余数除法中,()。 ①余数为正商1 ②余数为正商0

③余数与除数同号商1 ④余数与除数同号商0 2.在浮点运算中,左规操作是将()。 ①尾数增大,阶码增大②尾数增大,阶码减小 ③尾数减小,阶码增大④尾数减小,阶码减小 3.采用隐式I/O指令,是指用()实现I/O操作。 ①I/O指令②传送指令③通道指令④硬件自动

4.为了减少指令中的地址个数,有效的办法是采用()。 ①寄存器寻址②立即寻址③变址寻址④隐地址 5.在同步控制方式中,()。

①每个时钟周期长度固定②各指令的时钟周期数不变 ③每个工作周期长度固定④各指令的工作周期数不变 6.微程序存放在()。

①堆栈中②主存中③控制存储器中④磁盘中 7.动态RAM依靠()存储信息。 ①电源电流②电容电荷③触发器④寄存器 8.半导体存储器常采用()。 ①直接存取方式②顺序存取方式 ③半顺序存取方式④随机存取方式 9.CPU响应DMA请求是在()。

①一个时钟周期结束时②一个总线周期结束时 ③一条指令结束时④一段程序结束时

10.在写磁盘过程中,适配器向主机发出DMA请求是在()。

①寻道完成时②启动磁盘时③扇区缓冲器空时④扇区缓冲器满时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针对下列各小题的题意,

判断其正/误。

1、磁带存储器采用随机访问方式。()

2、CPU执行完一段程序后才能响应中断请求。() 3、串行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一般采用串行传送格式。() 4、组合逻辑控制器通过硬件逻辑产生微命令。() 5、在原码运算中操作数用原码表示,符号位参加运算。()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总线 2、隐地址 3、同步控制方式 4、DMA方式 5、浮点数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微程序控制方式的基本思想。

2.试举两例说明同步控制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变化。

3.在DMA方式的初始化阶段,CPU通过程序传送哪些初始化信息?

4.与转子相比,中断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试举两例说明。 5.堆栈位于主存储器内,访问堆栈是否采用随机存取方式?为什么?

五、存储器设计(15分)

设计一个容量为9KB的半导体存储器,其中ROM区4KB,选用EPROM芯片(4K ×8位/片);RAM区5KB,选用SRAM芯片(4K×4位/片和1K×8位/片)。已知地址总线A15~A0(低),数据总线D7~D0(低),读/写线R/W,片选低电平有效。

1. EPROM芯片和SRAM芯片各需多少片? 2.各芯片应分别连入哪几根地址线?

3.写出各片选信号的逻辑式。

六、拟定指令流程与微命令序列(15分)

已知模型机转子指令JSR -(R1);根据模型机数据通路结构, 1.用寄存器传送语句(如PC→MAR)拟出该指令的流程,子程序入口采用自减型寄存器间址方式获得。

七、显示器设置(10分)

某CRT字符显示器,其分辨率为20行×40列字符,字符区点阵8×12。

1.显存VRAM的内容是什么?容量有多少字节(不考虑字符属性)?

2.需设置几个同步计数器?各计数器分频关系如何安排(可以不考虑回扫及屏幕边缘过量扫描所需的时间)?

3.何时访问VRAM?何时发一次水平同步信号?何时发一次垂直同步信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补码不恢复余数除法中,(③)。 ①余数为正商1 ②余数为正商0

③余数与除数同号商1 ④余数与除数同号商0 2.在浮点运算中,左规操作是将(②)。 ①尾数增大,阶码增大②尾数增大,阶码减小 ③尾数减小,阶码增大④尾数减小,阶码减小 3.采用隐式I/O指令,是指用(②)实现I/O操作。 ①I/O指令②传送指令③通道指令④硬件自动

4.为了减少指令中的地址个数,有效的办法是采用(④)。 ①寄存器寻址②立即寻址③变址寻址④隐地址 5.在同步控制方式中,(①)。

①每个时钟周期长度固定②各指令的时钟周期数不变 ③每个工作周期长度固定④各指令的工作周期数不变

6.微程序存放在(③)。

①堆栈中②主存中③控制存储器中④磁盘中 7.动态RAM依靠(②)存储信息。 ①电源电流②电容电荷③触发器④寄存器 8.半导体存储器常采用(④)。 ①直接存取方式②顺序存取方式 ③半顺序存取方式④随机存取方式 9.CPU响应DMA请求是在(②)。 ①一个时钟周期结束时②一个总线周期结束时 ③一条指令结束时④一段程序结束时

10.在写磁盘过程中,适配器向主机发出DMA请求是在(③)。 ①寻道完成时②启动磁盘时③扇区缓冲器空时④扇区缓冲器满时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针对下列各小题的题意,

判断其正/误。

1、磁带存储器采用随机访问方式。(X)

2、CPU执行完一段程序后才能响应中断请求。(X) 3、串行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一般采用串行传送格式。(X) 4、组合逻辑控制器通过硬件逻辑产生微命令。(∨) 5、在原码运算中操作数用原码表示,符号位参加运算。(X)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总线: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信息传送线路。 2、隐地址:隐含约定,不出现在指令中的地址。 3、同步控制方式:各操作受统一时序信号控制。

4、DMA方式:直接通过硬件在主存和外设之间传送数据,传送期间不受CPU 程序控制。

5、浮点数:小数点位置不固定,可随需要浮动的数称为浮点数。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微程序控制方式的基本思想。

答:一条微指令包含若干微命令,控制一步操作;一段微程序包

含若干微指令,解释执行一条机器指令;微程序事先存放在控存中。

2.试举两例说明同步控制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变化。

答:例1:不同指令所占用的时钟周期数可以不同;例2:总线周期中可以插入延长周期。

3.在DMA方式的初始化阶段,CPU通过程序传送哪些初始化信息?

答:传送方向、主存缓冲区首址、交换量、外设寻址信息。 4.与转子相比,中断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试举两例说明。 答:具有随机性。例1:有意调用,随机请求与处理的事件,如调用打印机;

例2:随机发生的事件,如处理故障或按键。

5.堆栈位于主存储器内,访问堆栈是否采用随机存取方式?为什么?

答:不采用随机存取方式。因为每次只能访问栈顶单元,不能访问堆栈区中的任意单元。

五、存储器设计(15分)

设计一个容量为9KB的半导体存储器,其中ROM区4KB,选用EPROM芯片(4K ×8位/片);RAM区5KB,选用SRAM芯片(4K×4位/片和1K×8位/片)。已知地址总线A15~A0(低),数据总线D7~D0(低),读/写线R/W,片选低电平有效。

1.EPROM芯片和SRAM芯片各需多少片? EPROM芯片1片,SRAM芯片3片。 2.各芯片应分别连入哪几根地址线? 4K:A11~A0, 1K:A9~A0 3.写出各片选信号的逻辑式。

CS0=A13 A12 CS1=A13A12 CS2=A13 A12 A11 A10 六、拟定指令流程与微命令序列(20分)

已知模型机转子指令JSR -(R1);根据模型机数据通路结构, 1.用寄存器传送语句(如PC→MAR)拟出该指令的流程,子程序入口采用自减型寄存器间址方式获得。

2.列出该指令在各周期所需的微命令序列(可以不考虑时序转换)。

解:指令流程 FT:M→IR PC+1→PC

ST:R1-1→R1、MAR M→MDR→C ET:SP-1→SP、MAR PC→MDR MDR→M C→PC、MAR

七、显示器设置(10分)

某CRT字符显示器,其分辨率为20行×40列字符,字符区点阵8×12。

4.显存VRAM的内容是什么?容量有多少字节(不考虑字符属性)?

内容是字符编码。容量为20×40=800字节。

5.需设置几个同步计数器?各计数器分频关系如何安排(可以不考虑回扫及屏幕边缘过量扫描所需的时间)?

4个同步计数器。点计数器: 8:1 字符计数器:40:1 线计数器: 12:1 行计数器: 20:1

6.何时访问VRAM?何时发一次水平同步信号?何时发一次垂直同步信号?

一个点计数循环访问一次VRAM,一个字符计数循环发一次水平同步信号,一个行计数循环发一次垂直同步信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