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

来源:伴沃教育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作业参考答案

1、什么叫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的主要组成是什么?

环境:⼴义的环境⼀般来说是指除⽣物圈之外的其他圈层是⼴⼤⽣物赖以⽣存的⾃然环境。狭义的环境是指以⼈类为中⼼,⼈周围的⼤⽓、⽔、⼟壤、岩⽯、动植物等⾃然环境,是⼈类的环境。农业环境:农作物(或以农业⽣产)为主题的周围环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农业环境可以由两部分组成:⾃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主要组成要素如下:

(1)⼤⽓环境农作物⽣长过程中,通过叶⽚吸收空⽓中的CO2,借助于叶⽚中的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碳⽔化合物中的化学能,从⽽共给植物⽣长。⽽植物在这⼀过程中产⽣O2释放到⼤⽓层中。

(2)⽔体环境⽔是各种⽣物赖以⽣存的宝贵资源。,可为⼈类所利⽤的淡⽔资源确实很少,今年由于农业的发展,⽔体污染严重,污染物质主要分为有机污染物合物及污染物两⼤类。

(3)⼟壤资源环境近年来我国⼟地资源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主要有:a、⼟地沙漠化。b、⽔⼟流失问题。c、⼟地盐碱化。d、⼟壤污染问题。

(4)聚落环境聚落环境是⼈类聚居的场所,活动的中⼼。聚落环境根据其性质、功能和规模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镇环境。

2、⽬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个⽅⾯:

(1)污⽔灌溉;(2)⼟壤退化;(3)农药污染;(4)畜禽粪便、⽣活垃圾;(5)焚烧秸秆;(6)社区—庭院垃圾;(7)⼤量施⽤化肥;(8)乡镇企业污染;(9)地膜对⼟壤的危害;(10)⾮农业占地3、⾃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是什么?⾃然资源的分类:

1、⾃然资源原⽣性⾃然资源,如太阳能、空⽓等;

2、次⽣性⾃然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可回收的⾮再⽣资源,如⾦属;3、不可回收的⾮再⽣资源,如⽯油;

4、可更新资源,如动物、植物、微⽣物、⽔等⾃然资源的特点:

(⼀)普遍性的特征:(1)⾃然资源的系统性;(2)数量的有线性和潜⼒的⽆限性;(3)资源的变动性;(4)资源得多⽤性;(5)资源的地域性和国际性

(⼆)我国⾃然资源的特点(1)资源总量⼤,种类齐全,堪称资源⼤国;(2)⼈均占有量低,资源相对紧缺;(3)资源质量相对悬殊,低劣资源⽐重偏⼤;(4)⽔、⼟资源与⼈⼝组合错位;(5)能源南北差异悬殊;

4、什么是⽔资源?调查你所居住的城市(或乡镇)⽔资源的现状如何?每⼈每年平均⽤⽔量是多少?

⽔资源:⾃然界的⽔是⼈类⽣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然资源,也是⽣态环境的基本要素之⼀。⽬前⽔资源缺乏所构成的⽔危机已威胁到世界上的绝⼤多数国家,使各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都⾯临着严峻考验。5、什么叫⽣物多样性?引起全球⽣物资源频危的原因有什么?我国⽣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有哪些?

⽣物多样性是指在⼀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物)的种类、变异及其⽣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它通常包括三个层次的互相关系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态系统多样性。

引起全球⽣物资源频危的原因有以下⼏个:(1)⽣境的丧失;(2)过度开发(3)单⼀化栽培和驯养;(4)环境污染,滥⽤农药;中国⽣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制定⽣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战略和⾏动计划;制定保护⽣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加强⽣物多样性保护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作;⼴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员培训⼯作。

6、什么是⽣态系统?它是有那⼏部分组成的?⽣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态系统是在⼀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形成的统⼀整体。⽣态系统的组成:(1)⾮⽣物环境;(2)⽣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

⽣态系统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功能;2、具有⾃动调节能⼒;3、⽣态环境是⼀种开发的动态系统。

7、根据你的体会,谈谈什么是⽣态农业?应当怎样发展⽣态农业?

中国的⽣态农业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总结和吸收了各种农业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态学原理,应⽤现代科学技术⽅法所建⽴和发展起来的⼀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产体系。⽣态农业是⼀种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是⼀条保护⽣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发展⽣态农业的对策:1、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3、提⾼⾷物⽣产和保障⾷物安全;4、可持续利⽤农业资源;5、切实保护农业⽣态环境。

8、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谈谈可以使⽤、推⼴哪些⽣态农业⼯程核技术?1、⽣态⼯程技术,包括农业的主体种植、养殖,⾷物链结构的⼯程技术;2、能源开发技术,包括沼⽓、太阳能开发和利⽤3、⼩流域综合管理技术

4、有害⽣物综合防治技术4、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技术6、农业⽣产资料的⽣态化改造技术。1、我国农村能源有何特点?存在什么问题?你认为如何去解决?我国农村能源的特点:

(⼀)需求量⼤⽽分散(⼆)经济发展,改变了传统能源结构(三)农村能源建设成绩显着(1)推⼴应⽤的农村省柴节煤、沼⽓、太阳能热利⽤技术。(2)创建了⼏种适应不同区域、以沼⽓为纽带的能源⽣态⼯程模式(3)推⼴应⽤清洁能源(4)初创了⼀条具有中国特⾊的“县级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多种模式我国农村能源存在的问题:1、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结构性污染互为因果;2、能源利⽤效率低;3、资⾦不⾜

我认为农村能源问题的解决⽅法:

要解决农村能源,今后仍需重视对⽣物质能源的开发利⽤。开发的重点⼯作是:⼤⼒发展薪炭林、推⼴节柴灶、稳步发展沼⽓,特别是发展以沼⽓为纽带的农业⽣态经济;因地制宜地开展⽣物质⽓化、⽣物材料成型燃料、新型液体燃料等的研究和推⼴⼯作,以及⼤⼒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微⽔能等新能源。2、什么是以沼⽓为纽带的能源⽣态⼯程?他与农业的持续发展有何关系?

以沼⽓为纽带的能源⽣态⼯程是利⽤⽣态学原理,对养殖业、沼⽓⼯程和种植进⾏合理配置,⼯程周边有适当的农⽥、鱼塘和⽔⽣植物塘,⽤农⽥、鱼塘或⽔⽣植物销纳沼液和沼渣。

这种养殖—沼⽓⼯程—种植业所构成的⾷物⽣态链,实现了养殖场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最终达到系统内粪污的“零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态和环境效益。

3、⽬前有哪些新能源?你认为哪种能源的前景最好?

太阳能、地热资源、风能资源等。各种能源都有⾃⼰的特点,应根据本地情况开发新的能源。4、我国⽔污染防治的主要对策和原则。

为控制⽔体污染,改善⽣态环境,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国制定和实施了⼀系列重⼤⽅针、政策,其中包括《全国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标,《“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程规划》。我国近期⽔污染防治的原则和对策:1、流域或区域进⾏⽔污染综合防治2、⼯矿企业造成的⽔污染进⾏积极防治3、城市污⽔加强治理4、农村⽔污染治理

4、污⽔⼟地处理系统有哪些⽅法?主要⼯艺参数有哪些?

⽔的⼟地处理系统是指在⼈⼯调控及⾃我控制的条件下,利⽤⼟壤—微⽣物—植物组成的⽣物系统对废⽔中的污染物进⾏⼀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神物的进化过程,使废⽔的⽔质得到净化和改善;并通过系统的营养物质和⽔分的循环利⽤,使绿⾊植物⽣长繁殖,从⽽实现废⽔的资源化、⽆害化和稳定化的⽣态系统⼯程。根据处理地区⼟壤渗滤速度的⼤⼩,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快速渗滤系统:也称RI系统,适⽤于渗透性良好的沙⼟和⼟壤⼟。⼟地上不⼀定要有植物。这⼀处理实际是⽤⼟壤作柱层析,主要⽤⼟壤过滤来净化污⽔。净化后的再⽣⽔可补充地下⽔,或⽤井抽⽔上来再⽤。我国需要补充地下⽔的地区,可适⽤这种⽅法。

2.污⽔慢速渗滤系统:也称SR系统,适⽤于慢速渗滤的⼟壤。⼟地需要整理成垄沟,上⾯有作物⽣长。我国的污灌就是这种形式。

3.污⽔地表漫流系统:也称OF系统,是使污⽔在有植物的⼟壤坡⾯漫流,主要应⽤于透⽔性不好的黏⼟上。这实际是⼤⾯积的薄层层析。污⽔通过表⼟、表⼟上的微⽣物、植物、阳光和空⽓作⽤来净化。作后⽤⼀排⽔沟收集后再利⽤或排⼊⽔体。6、你的家乡周围⽔域⽔质好不好?有没有污染现象?如果有,试调查是怎么造成的?我的家乡周围⽔域⽔质不好,有⽐较严重的污染现象,主要有这么⼏类:⼀、点污染源

1.⽣活污⽔:来⾃家庭、商业、机关、学校旅游服务业及其他城市公⽤设施,包括厕所冲污⽔、厨房洗涤⽔、洗⾐机排⽔、淋浴排⽔及其他排⽔等。

2.⼯业废⽔:⼯业废⽔源⾃⼯业⽣产过程,⼀般可分为⼯艺废⽔、设备冷却⽔、原料或成品洗涤⽔、设备和场地冲洗⽔以及由于跑、冒、滴、漏产⽣的废⽔等。⼆、⾯污染源

包括农村灌溉⽔形成的径流、农村废⽔、地表径流和其他污染源。7、⼆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对植物危害的特点是什么?

⼆氧化硫:初期主要在叶脉间出现⽩⾊斑点,轻者只是在叶背⽓孔附近,重者则丛叶背到叶⾯均出现伤斑。后期叶脉也褪成⽩⾊,叶⽚脱⽔,逐渐枯萎。

氮氧化物:危害症状表现为在叶脉间或叶缘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渍班,,逐渐坏死,⽽后⼲燥变成⽩⾊、黄⾊或黄褐⾊斑点,逐渐扩展到整个叶⽚。

氟化物:危害症状主要表现为,从⽓孔或⽔孔进⼊植物体内,顺着导管向叶⽚尖端和边缘部分移动,在那⾥积累到⾜够浓度,并与叶⽚内钙质反应。⽣成难溶性氟化钙,使得遭受破坏的叶⾁因失⽔⼲燥变成褐⾊。当植物在叶尖、叶缘出现症状时,受害⼏⼩时便出现萎缩现象,同时绿⾊消退,变成黄褐⾊,⼆、三天之后变成深褐⾊。

光化学烟雾:危害主要是从叶背⽓孔侵⼊,通过周边细胞、海绵细胞间隙,达到栅栏组织,使其⾸先受害,然后再侵害海绵细胞,形成透过叶⽚的密集的红棕⾊、紫⾊、褐⾊或黄褐⾊的细⼩坏死斑点。同时,植物组织机能衰退,⽣长受阻,发芽和开花受到抑制,并发⽣早期落叶、落果现象。8、⼤⽓的防治原则和主要措施有哪些?

1.防治规划,实现“⼀控双达标”根据《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标》规定“九五”期间,城市环境保护应实现“⼀控”、“双达标”。“⼀控”即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双达标”是指所有⼯业污染物都要达标排放。2.调整⼯业结构,推⾏清洁⽣产3.改善能源结构,⼤⼒节约能源4.完善城市绿化系统5.加强城市⼤⽓环境质量管理(1)强化对⼤⽓污染物源的监控(2)实施城市空⽓质量的周报和⽇报

9、观察分析你⽣活的周围是否存在着⼤⽓污染?若有,分析是怎么产⽣的?提出你的治理⽅案。是的。根据污染物的发⽣类型,⼤⽓污染主要分为以下⼏类:

⼯业污染源:⼯业⽤燃料燃烧排放的废⽓及⼯业⽣产过程的排放⽓等。

农业污染源:农⽤燃料燃烧的废⽓、某些有机氯农药对⼤⽓的污染,施⽤的氮肥分解产⽣的NOx等。

⽣活污染源:民⽤炉灶及取暖炉燃煤排放污染物(烟尘和有害⽓体),焚烧城市垃圾的废⽓,城市垃圾在堆放过程中由于厌氧分解,排放⼆次污染物。

交通污染源:交通运输⼯具燃烧燃料排放污染物,如⼀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1、塑料薄膜对⼟壤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

塑料薄膜对⼟壤的危害:塑料薄膜⼤多是烯烃类的⾼分⼦聚合物,其中烷基链含碳数不同的各类酞酸(PAES)约占2/3。据研究,⾼浓度⼆正丁酯(DNBP)对⼟壤脲酶有⼀定的激活效果,但对蔗糖酶有较强抑制效果。胡萝⼘块根、⽩菜茎叶、⼤⾖及⽔稻籽实中均可⾃⼟壤中富集DNBP。⼈⾷⽤PAES超标的⾷物后,PAES 转化为酞酸酯后易引起肝肿⼤,致畸、致突变倾向。防治措施:

1、从价格和经营体制上优化和改善对对废塑料制品的回收和管理,并建⽴⽣产粒状再⽣塑料的加⼯⼚,有利于废塑料的循环利⽤。

2、研制可控光解和热分解等农膜新产品,以代替现⽤⾼压农膜,减轻农⽥残留负担。

3、尽量使⽤分⼦最⼩,⽣物毒性低相对易降解是塑料增塑膜,并加强其⽣化降解性能和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2、化肥对⼟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化肥对⼟壤的危害:化肥对⼟壤和环境的影响,除了化肥中所含的重⾦属元素、放射性元素的影响外,化肥施⽤通过反馈过程对⼟壤环境以及对⽔、⽓环境也发⽣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壤的性质的变化,⽔环境的富营养化,以及⼟壤⽓体对⼤⽓圈的影响。

1、化肥对⼟壤重⾦属污染

2、施⽤化肥对⼟壤性质的影响,长期施⽤化肥对⼟壤的酸度的影响。

减少化肥对⼟壤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1、调整化学肥料结构2、普及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料3、有机⽆机肥混合施⽤4、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损失5、合理灌溉,减少化肥流失6、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科作物的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量

3、农药对⼟壤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

喷洒在农作物上的农药,约有⼀半散落在农⽥上。农药被⼟壤吸附后,表现为失活或解毒。但是,更多吸附状态农药在⼀定条件下可恢复其原有的⽣物毒性,这是⼟壤中农药残留的⼀种形式。

防治措施:1、利⽤综合害⾍防治系统以减少农药的施⼊量2、农药的安全合理使⽤3、制定农产品的允许残留量标准4、采⽤合理耕作制度,消除农药污染5、发展开发新农药

4、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途径是什么?技术政策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途径:1、完善和改善⽣产⼯艺2、发展物质循环⼯艺3、进⾏综合利⽤4、进⾏⽆害化处理和处置控制固体废弃物的技术政策:

我国提出了“资源化、⽆害化和减量化”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发展。由于受资⾦、技术和其他原因使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的发展趋势采⽤⽆害化为先导、资源化为⽬的,进⾏减量化。

特点是:⽆害化是指将固体废物通过⼯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减量化是通过适宜的⼿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

资源化是采⽤⼯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的物质和能源或者通过⼀定的技术措施达到固体废物重新利⽤的⽬的。5、垃圾填埋有哪⼏种⽅法?各有什么特点?

卫⽣填埋主要有三种⽅法:平⾯作业法、斜坡作业法、沟填作业法。

1、平⾯作业法:在平地或坡度平缓的⼟地上,做好基础防渗、引流和导⽓⼯程后,将垃圾平铺后压实,再⽤薄层⼟壤覆盖再压实,作为初始填埋单元的屏蔽,开始建设⼀个⼈⼯⼟坝。

2、斜坡作业法:利⽤场地的⾃然斜坡地形进⾏填埋作业。先在最低部位开平场地,做好防渗、导流、导⽓的⼯程后,将垃圾直接铺在斜坡上,压实后⽤⼯作⾯前直接得到的⼟壤加以覆盖,然后再压实。该法不需要从场外运进覆盖材料,因此斜坡法⽐平⾯作业法更能有效地利⽤处置场地。

3、沟填作业法:根据填埋场的⽔⽂地质条件及其填埋压实机械的⼤⼩,预先挖开填埋沟槽,⼀般沟宽

5~10m,沟长3~120m,沟深1~2m。沟槽开挖出的⼟作为垃圾填埋层上的覆盖⼟使⽤,此法⼀般⽤于天然⼟防渗的地区。

6、调查⾃⼰家庭中每天的垃圾量和种类有哪些?应该如何做才符合环境要求?

答:有塑料袋、⽣活垃圾等。不可再⽣的垃圾应集中起来,让村⾥建好固定,每家每户备好垃圾桶,由村⾥⽤车统⼀运⾛,可再⽣垃圾按分类⽤途安排回收。

7、什么是环境监测和农业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针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

环境监测:就是利⽤多种科学⽅法和⼿段,监测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并⽤它解释环境现象,为环境管理和科研提供科学依据的全部过程。此过程应包括:资料研究和现场调查、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含质量保证和质量认证)、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系列活动。

农业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环境监测的理论和⽅法,对农业⽣产环境的质量现状及变化规律和趋势进⾏监测活动。农业环境监测是政府⾏为。

环境监测的⽅针:“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

任务:就是服务,除为环境管理服务,还为环境科学服务,为农业持续发展服务,为全社会服务。8、什么是环境标准?分为⼏类?

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进⽣态良性循环,合理利⽤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依照环境基准、环境保护法律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排放源的污染物的限量阀值和配套措施所作的技术规定。(⼀)环境标准按⽤途分类: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境设备、仪器标准。(⼆)按环境要素分类的环境标准⽔质标准、空⽓环境质量标准、⽣物环境标准和⼟壤环境质量标准。

(三)环境标准分级(1)按环境管理分级为:国家级、地⽅级(2)按标准适⽤范围分级为:国家标准、地⽅标准、⾏业标准

1、如何进⾏清洁⽣产?其关键和核⼼是什么?

清洁⽣产即对产品和产品的⽣产过程采⽤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

从企业层次来说,实⾏清洁⽣产有以下⼏个⽅⾯的⼯作要做:1、进⾏企业清洁⽣产审计;2、开发长期的企业清洁⽣产策略计划;3、对职⼯进⾏清洁⽣产的教育和培训;4、进⾏产品全⽣命周期分析;5、进⾏产品⽣态再设计;6、研究清洁⽣产的替代技术。其中,进⾏企业清洁⽣产审计是推⾏企业清洁⽣产的关键和核⼼。2、中国清洁⽣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近⼏年围绕⼏⽅⾯开展⼯作的?

中国清洁⽣产存在的以下⼏个主要问题:治理投资和运⾏费⽤⾼,⽽经济效益很⼩,企业缺乏积极性。

资源、能源得不到有效利⽤,⼀些本来可以回收利⽤的原材料变成了“三废”⽽被处理掉或排⼊环境,造成浪费与污染。由于偏重末端治理忽视全过程控制,使得⼯业⽣产管理中的环境与⽣产“两张⽪”的状况难以改变。

近⼏年我国清洁⽣产主要围绕以下⼏个⽅⾯开展⼯作:1、改⾰⼯艺流程和技术设备2、实现资源综合利⽤,降低“三废”的排放3、绿⾊⾷品产地的主要环境和调控措施。绿⾊⾷品产地的主要环境是:⼟壤、⼤⽓和⽔。

绿⾊⾷品产地环境条件的调控:业⽣产系统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形式:⼀是原⽣环境污染。⼆是次⽣环境污染。三是外源污染问题。

原⽣环境问题主要通过⼤的⽣态⼯程措施来解决。这些⽣态⼯程措施包括荒漠治理⼯程、⽔⼟流失治理⼯程、盐碱地改造⽣态⼯程、草地保护⽣态⼯程、矿区复垦⽣态⼯程等。

次⽣环境是绿⾊⾷品产地环境条件调控的主要内容,主要措施包括:(1)⼟壤培肥与作物平衡施肥,即根据作物需要和⼟壤性状,合理配施有机、⽆机肥料。(2)以沼⽓为纽带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即将⼯农业⽣产中的废弃物通过厌氧发酵的⽅式实现能量和物质的⾼效综合利⽤。(3)⾷⽤菌⽣产与秸秆综合利⽤,以⾷⽤菌为纽带,实现秸秆的增值利⽤。(4)污⽔净化和农业综合利⽤,利⽤农业措施,既处理净化了污⽔,⼜有其中的养分加以回收利⽤。(5)⼩流域综合治理。(6)旱作农业技术等。

对于外源污染问题,主要应加强产地周围的环境管理,利⽤污染控制技术对废弃、废⽔和固体废弃物进⾏处理和处置,防⽌对基地环境可能产⽣的危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