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知识点

来源:伴沃教育
第8课 百家争鸣

知识点一 老子 1、老子简介

(1)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2、老子的思想

(1)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民应顺应自然。 (2)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3)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知识点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简介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核心思想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3、治国主张

(1)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2)反对苛政。 4、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孔子是我国创办私学的第一人),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2)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3)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5、文化成就

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6、深远影响

1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三 百家争鸣 1、背景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2、主要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派别 代表人物 墨子 (创始人) 思想主张 ①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対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②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①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墨家 儒家 荀子 道家 庄子 孟子 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儒家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①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②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①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 ②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成、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法家 韩非 (集大成者) 兵家 孙武 孙膑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继承并发展了孙武的军事理论,提出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思想 3、百家争鸣的含义

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4、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

2

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