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复方五倍子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

来源:伴沃教育
2016年l2月第17期 149 复方五倍子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 黎桂燕 (梧州市中医院广西梧州543002) 摘要:目的:对复方五倍子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方法:使用薄层析硅胶GF2.54制板,利用展开荆和氨熏一三氯化铁显色,观察层析情况。 结果:复方五倍子的有效成分为鞣质、没食子酸、槲皮素、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最大。另外发现有效成分抑茵活性顺序为 没食子酸、蒽醌、黄芩苷、槲皮素、鞣质。结论:不同药液的配对显示出不同作用,为复方五倍子抗茵剂组方的合理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复方五倍子;有效成分;分离鉴定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79(2016)17-0149—01 临床中关于中草药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我国水产养殖规模 2.2各有效成分的联合用药情况分析研究发现,没食子酸与葸醌、黄 不断扩大的当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水 芩苷、槲皮素分别有协同、累加、累加的作用,葸醌与黄芩苷有累加作 产养殖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鱼类细菌性疾病发病快,感染率高, 用。见表2。 十分容易造成鱼类的死亡。以往针对鱼类疾病主要是采用抗菌化学 表2各有效成分的联合用药情况分析 类药物,虽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也给养殖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带来 了隐患。相关研究显示,五倍子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介于此,本 文对五倍子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现具体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中药材:五倍子、大黄、黄芩、没食子酸、1,8一二羟基葸醌、大 黄素、芦荟大黄素、黄芩苷、槲皮素等。试验菌种:柱状黄杆菌、温和气 3讨论 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 越来越多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单味中药在抑制鱼类疾病方面有独 1.2方法制备样品液:进行总有效成分样品液、各单体成分样品液、菌 特的效果 。五倍子作为一种囊状虫瘿,其主要成分是鞣质以及没食 液的制备。进行复方有效成分的分析:将之前制备的各单体成分样品 子酸等。鞣质作为五倍子的主要成分,含量可以达到6o%一70%,属 液进行薄层分析,了解复方样品R值是否有新物质的产生与消失。 于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多酚类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鞣质可以水解成 取复方提取液进行薄层分析,对比复方中各样品点和标准品R值确 为没食子酸,而没食子酸鞲具有抑菌、抗病毒、清除自由基等作用。但 定样品成分。首先进行薄板的制备,然后完成点样、层析、显色。进行 是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鞣质的抑菌作用直径为零,这一点结果可能提 柱层析分离复方有效成分,包括样品制备、装柱、上样、洗脱、收集。进 示五倍子的水解鞣质并无抑菌作用。从中药的药理活性进行分析发 行各个成分的抑菌试验:使用无菌棉签将浓度为1.5亿/IIIl的温和气 现,其有效成分是决定其药理活性的关键,本次研究显示复方五倍子 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液全部均匀的涂抹在普通固体 抗菌剂的有效成分分别为鞣质、没食子酸、槲皮素、黄芩苷、芦荟大黄 培养基上,将柱状屈挠杆菌均匀的涂抹在固体胰胨培养基上,使用直 素等。有相关研究发现,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 径为6mm的无菌圆形玻璃管打孔,吸取3O 注入孔中,然后将其放 强的抑菌活性。在复方五倍子中,其他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槲皮素和黄 置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h,达到规定时间将其取出使用卡尺测量抑 芩苷,通过对槲皮素的研究发现,槲皮素的MIC值在0.325—0.25iag/ 菌圈的直径,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测量5次取平均值。进行联 InI之间。有相关研究发现,松萝酸和槲皮素联合使用时对表皮葡萄 合药敏试验:使用无菌棉签将浓度为1.5亿/nll的温和气单胞菌液均 球菌具有协同抑制作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链球菌等有相加 匀的涂抹在普通固体培养基上,然后使用直径为6mm的无菌圆形玻 抑制作用。还有研究发现两药合用之后其抑菌作用比单一使用药物 璃管打孔在固定培养基上,同样注入30 对应药液。将其放置在 要更加明显 j,本次研究中没食子酸与蒽醌联合产生协同作用,没食 37℃恒温箱中培养24h,达到规定时间后将其取出观察联合用药之后 子酸与黄芪干、槲皮素产生累加作用,蒽醌与黄芩苷产生累加作用,并 抑菌环交界处形状。 无拮抗作用的发生。有研究显示黄芩苷能够减轻金黄色葡萄球菌外 1.3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五倍子抗菌剂各有效成分的抑菌作用。协同 毒素诱发的病理损害可能是通过阻断细胞的信号通讯通路而发挥 作用川。 作用:两药抑菌交界区平直;累加作用:两药抑菌交界区钝角;无关作 用:两药抑茵交界角尖锐;拮抗作用:两药抑茵区交界呈切割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复方五倍子的有效成分为鞣质、没食子酸、槲 2结果 皮素、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最大。另外发现有效 2.1五倍子抗菌剂各有效成分的抑菌作用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迟缓爱 成分抑菌活性顺序为没食子酸、蒽醌、黄芩苷、槲皮素、鞣质。 德华菌最敏感,豚鼠气单胞菌的耐药性最强,而没食子酸的抑菌活性 综上所述,不同药液的配对显示出不同作用,为复方五倍子抗菌 最强,鞣质未出现抑菌环。见表1。 荆组方的合理性提供了参考。 衰1复方五倍子备有效成分的抗菌作用分析f衄) 参考文献 [1]郑曙明,黄建军,昊青,等.复方五倍子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抑 茵活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0,23(1):57—64. [2]张雅丽,李建科,刘柳,等.五倍子没食子酸研究进展[J].食品工 业科技,2013,29(10):386—390. [3]杨义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的研究进展[J].亚太传 统医药,2008,29(7):29~34. [4]李忠琴,关瑞章,汪黎虹,等.六种中药及其复方对鳗鲡致病性气 单胞茵的体外抑制作用[J].水生生物学报,2012,33(1):85—92. 作者简介:黎桂燕(1963年7月一),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西省梧州 2016年11月1日收稿 市;职称:主管药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