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保育工作实施的首选途径是( )
A.托幼机构的生活活动
B.家庭生活活动
C.社会集体生活活动
D.医疗机构的宣传教育
【解析】A
2.下列选项中,关于生活活动中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父母与学前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途径
B.可以帮助学前儿童熟悉并掌握班级的生活常规
C.促进学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的发展
D.为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
【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活活动中进行保育的意义。
在生活活动中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是保教人员与学前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途径。故A项的说法错误。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晨间活动学前儿童的保育要点的是( )
A.准备好跌打损伤药品
B.帮助学前儿童脱衣、换衣
C.注意安全问题,引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D.根据需要为学前儿童垫上吸汗巾
【解析】A
4.对幼儿进餐的保育要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进餐的环境应安静、整洁
B.提醒幼儿细嚼慢咽
C.及时纠正用左手拿筷子或勺子的幼儿
D.不允许幼儿吃汤泡饭
【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进餐环节的保育要点。
科学研究表明,左手的运动能促进右脑的发育。因此,进餐时若发现个别学前儿童用左手拿勺或筷子,不必刻意要求他们改用右手进餐。
5.下列关于进餐环节保育要点描述错误的是( )
A.鼓励学前儿童独立进餐
B.鼓励学前儿童加快速度进餐
C.要求学前儿童细嚼慢咽
D.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就餐姿势
【解析】B
6.每个学前儿童在托幼机构的饮水量一般不少于( A.500ml
B.600ml
C.650ml
D.800ml
)【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饮水环节的保育要点。
通常情况下,要保证每个学前儿童在托幼机构的饮水量不少于600ml。特殊情况下,如身体不适、运动后出汗过多、天气炎热等要适当增加饮水量。
7.保教人员在学前儿童如厕时的帮助与指导不正确的是( )
A.分批组织如厕
B.观察学前儿童大小便情况
C.大便完后,保教人员要帮助学前儿童擦屁股
D.在小班,保教人员要教孩子擦屁股的方法
【解析】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厕环节的保育要点。
在中大班,保教人员要教孩子檫屁股的方法,让他们自已擦拭屁股,保教人员也要适时地检查一下,看看他们是否擦干净了,对于个别需要帮助的学前儿童,要用和蔼的态度来帮助他们。
8.对幼儿睡眠活动的保育要求是( )
A.及时纠正吸吮手指等不良习惯
B.保证光线明亮
C.可以趴着睡
D.保温不开窗
【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幼儿睡眠的保育要点。
保教人员要加强对学前儿童午睡的巡视和观察,发现个别学前儿童吸吮手指、棉被或枕头时,不可大声呵斥,及时帮助他们纠正。故本题应选A项。
二、名词解释题
9.生活活动
【解析】生活活动指满足学前儿童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它主要包括入园,进餐睡眠、盥洗、如厕、整理、离园等环节。
三、简答题
10.简述晨间接待的保育要点。
【解析】
(1)安抚好学前儿童的情绪。
(2)把握教育契机,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3)有效进行家园沟通。
11.简述培养学前儿童良好进餐行为的意义。
【解析】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及时为儿童提供所需要的营养是促进其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保证,良好的进餐习惯是营养合理摄入的重要前提。要使儿童保持旺盛的食欲,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必不可少的。进餐是托幼机构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学前儿童健康的重要保障。养成良好的进餐行为不仅有助于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促进良好进餐习惯的形成,而且进餐环节的各项常规要求孩子们掌握一定自我服务技能,这是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时机。此外,进餐常规是班级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良好的进餐行为、构建良好的班级进餐秩序是构建班级良好生活常规的重要内容。同时,让他们懂得爱惜食物,按需摄取食物,感激为他们提供食物的人,这也将有助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12.简述饮水环节的保育要点。
【解析】
(1)为学前儿童提供健康、足量、温度适宜的水。
(2)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喝水的重要性。
(3)培养学前儿童自主喝水的习惯,建立饮水常规。
(4)组织托班儿童饮水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不愿意主动喝水,因拥挤而发生碰撞等。
(5)饮水环节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四、论述题
13.试述在生活活动中进行保育的意义。
【解析】
首先,在生活活动中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是保教人员与学前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途径。保教人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学前儿童对托幼机构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是学前儿童在集体生活中获得愉快体验的重要基础。
其次,在生活活动中进行保育可以帮助学前儿童熟悉并掌握班级的生活常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的发展,进一步适应集体生活。
最后,在生活活动中进行保育可以直接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从入园的晨间检查的开展,到饮食进餐环节营养均衡的考虑,到盥洗环节卫生安全的强调,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能为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14.试述离园环节的保育工作。
【解析】
(1)清理学前儿童衣物用品,做好学前儿童离园的整理工作。在离园活动中,保教人员要引导、帮助学前儿童对一天的集体生活和自己的物品进行整理。引导和帮助学前儿童
将自己的物品放进书包内,整理着装,提醒学前儿童安静地在教室里进行离园前的活动,等待家长的到来。
(2)稳学前儿童情绪,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盥洗和整理活动结束后,保教人员要与学前儿童进行亲切的互动,帮助他们回顾一天中快乐的事情,稳定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让他们获得愉悦的情绪和成功的体验。
(3)主动与家长交流当日学前儿童在园情况,把好离园最后一关。在离园时间,保教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主动告诉家长孩子的相关信息,这样提高了沟通的有效性,还能照顾到更多的孩子。
(4)做好个别特殊学前儿童的交接。保教人员要主动向生病的、当天表现异常的学前儿童家长描述他们在园的生活及活动情况,并提出希望得到家长们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和具体方法。个别家长因为特殊原因或突发状况不能及时来园接孩子的,保教人员要做好学前儿童的安抚工作,陪伴他们或跟他们玩一些小游戏,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以免他们产生焦虑情绪。保教人员还要关注迟接的学前儿童的个别活动与交往,必要时及时介入,给予适时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小冲突。
(5)做好次日各项活动准备。待全部孩子离园后,保教人员可以开始第二天的准备工作。
(6)做好离园前的检查工作。保教人员在离园之前,要做好相应的记录,还要确保班级门、窗、水电全部都关好,贵重物品放置安全妥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