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带注音注释《诗经》学生背诵3首

来源:伴沃教育
诗 经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只有题目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jīɡǔ

击 鼓

jīɡǔqítánɡ yǒnɡyuèyònɡbīnɡ tǔɡuó

击 鼓 其 镗 , 踊 跃 用 兵 。 土 国

chénɡcáo wǒdúnánxínɡ

城 漕 , 我 独 南 行 。

cónɡsūnzizhònɡ pínɡchényǔsònɡ bùwǒ

从 孙 子 仲 , 平 陈 与 宋 。 不 我

yǐɡuī yōuxīnyǒuchōnɡ

以 归 , 忧 心 有 忡 。

yuánjūyuánchù yuánsànɡqímǎ yúyǐ

爰 居 爰 处 ? 爰 丧 其 马 ? 于 以

qiúzhī yúlínzhīxià

求 之 ? 于 林 之 下 。

sǐshēnɡqìkuò yǔzǐchénɡshuō zhízǐ

死 生 契 阔 , 与 子 成 说 。 执 子

zhīshǒu yǔzǐxiélǎo

之 手 , 与 子 偕 老 。

yújiēkuòxī bùwǒhuóxī yújiē 于 嗟 阔 兮 , 不 我 活 兮 。 于 嗟

xúnxī bùwǒxìnxī

洵 兮 , 不 我 信 兮 。

【译文】: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赏析】: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 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 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quánshuǐ

泉 水

bìbǐquánshuǐ yìliúyúqí yǒuhuái

毖 彼 泉 水 , 亦 流 于 淇 。 有 怀

yúwèi mírìbùsī

于 卫 , 靡 日 不 思 。

luánbǐzhūjī liáoyǔzhīmóu chū 娈 彼 诸 姬 , 聊 与 之 谋 。 出 yú jǐ yǐnjiànyúmí

于 泲 , 饮 饯 于 祢 ,

nǚzǐyǒuxínɡ yuǎnfùmǔxiōnɡdì 女 子 有 行 , 远 父 母 兄 弟 。 wǒzhūɡū suìjíbózǐ

我 诸 姑 , 遂 及 伯 姊 。

chūxiǔyúɡàn yǐnjiànyúyán zǎi 出 宿 于 干 , 饮 饯 于 言 。 载 zǎixiá huánchēyánmài

载 辖 , 还 车 言 迈 。

chuánzhēnyúwèi bùxiáyǒuhài

遄 臻 于 卫 , 不 瑕 有 害 ? wǒsīféiquán zīzhīyǒnɡtàn sī 我 思 肥 泉 , 兹 之 永 叹 。 思 yǔcáo wǒxīnyōuyōu

与 漕 , 我 心 悠 悠 。

jiàyánchūyóu yǐxiěwǒyōu

驾 言 出 游 , 以 写 我 忧 。

xiǔ

宿

wèn

zhī

xū须

【译文】:泉水汩汩流呀流,一直流到淇水头。梦里几回回卫国,没有一日不思索。同姓姑娘真美丽,愿找她们想主意。出嫁赴卫宿在济,喝酒饯行却在祢。姑娘长大要出嫁,远离父母兄弟家。回家问候我诸姑,顺便走访大姊处。出嫁赴卫宿在干,喝酒饯行却在言。抹好车油上好轴,回转车头向卫走。赶到卫国疾又快,大概不会有妨害。我一想到那肥泉,不禁连声发长叹。想到须邑和漕邑,我心忧郁不称意。驾好车子去出游,姑且消除心中愁。

【赏析】:思乡是对家园的依恋。谁都会说家乡好。这是人类普遍的心态。衡量家乡好的标准,显然不是物质条件,而是那份梦绕魂牵 的亲情。家乡完全可能很穷,很落后,很寒伧,没有丰富的物产 和妩媚的山水,但这些对思乡人来说都不重要,都可以被忽略。

重要的是,生于斯、长于斯、铭刻在心灵深处的人生体验,以 及由此产生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这些体验和亲情对个人来说一生 只有一次,既不可重复,也不可替代。哪怕是一些极小的细节,比 如曾经采摘邻居的花朵而遭到责骂,背着父母下河洗澡,爬上屋顶恶作剧,放学路上漫无目的地游荡和东张西望,都可能随着岁 月的流逝而在脑海里突现出来,变成思乡恋情中的一部分。

有家不能回的忧愁,丝毫都不亚于无家可归的悲哀。在人遭 受痛苦磨难的时候,家园家乡常常取代神灵上帝而成为人们精神 上的支柱和依靠,成为人们在痛苦磨难中坚持下去、与之抗争的 力量源泉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愁是可贵的。

xuánniǎo

玄 鸟

tiānmìnɡxuánniǎo jiànɡérshēnɡshānɡ zháiyīn

天 命 玄 鸟 , 降 而 生 商 , 宅 殷

tǔmánɡmánɡ

土 芒 芒 。

ɡǔdìmìnɡwǔtānɡ zhènɡyùbǐsìfānɡ 古 帝 命 武 汤 , 正 域 彼 四 方 fānɡmìnɡjuéhòu yǎnyǒujiǔyǒu

方 命 厥 后 , 奄 有 九 有 。 shānɡzhīxiānhòu shòumìnɡbùdài zài 商 之 先 后 , 受 命 不 殆 , 在 dīnɡsūnzi

丁 孙 子 。

wǔdīnɡsūnzi wǔwánɡmíbúshènɡ 武 丁 孙 子 , 武 王 靡 不 胜 。 qíshíchénɡ dàchìshìchénɡ

旂 十 乘 , 大 糦 是 承 。

bānɡjīqiānlǐ wéimínsuǒzhǐ zhào 邦 畿 千 里 , 维 民 所 止 , 肇 bǐsìhǎi

彼 四 海 。

sìhǎiláijiǎ láijiǎqíqí

四 海 来 假 , 来 假 祁 祁 。 jǐnɡyuánwéihé yīnshòumìnɡxiányí 景 员 维 河 , 殷 受 命 咸 宜 , lùshìhé

禄 是 何 。

wǔ武

ónɡ

bǎi百

l

【译文】: 天帝发令给神燕,生契建商降人间,住在殷地广又宽。当时天帝命成汤,征伐天下安四边。昭告部落各首领,九州土地商占遍。商朝先王后继前,承受天命不怠慢,裔孙武丁最称贤。武丁确是好后代,成汤遗业能承担。龙旗大车有十乘,贡献粮食常载满。千里国土真辽阔,百姓居处得平安,四海疆域至极远。四夷小国来朝拜,车水马龙各争先。景山外围大河流,殷受天命人称善,百样福禄都占全。

【赏析】: 从文学角度看,此诗成功地应用了对比、顶真、叠字等修辞手法,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其成熟性令人惊奇。先写神圣的祖先诞生和伟大的商汤立国,目的是衬托武丁中兴的大业,以先王的不朽功业与武丁之中兴事业相比并,更显出武丁中兴事业之盛美。“宅殷土芒芒”毕竟虚空,不及“邦畿千里”之实在;“正域彼四方”只是商汤征伐四方事业的开始,而武丁时却是“肇域彼四海”,四夷来归,疆域至广。这看似重复的语句,却有根本上的差别,其妙用令人啧啧叹赏。诗中“武丁孙子”,重复一遍形成转折,这是颂歌转折的关键,把中心转到了“武丁”身上,并表明了武丁是伟大的商汤后裔,中心开花,承上启下,结构上极其整饬。最后几句中,“四海来假,来假祁祁”顶针与叠字修辞并用,以补充说明四方朝贡觐见之众多,渲染武丁中兴事业之成功,也有曲终奏雅、画龙点睛之效。此外全诗善以数字作点染,“四方”、“九有”、“十乘”、“千里”、“四海”、“百禄”云云,各尽其妙。

此篇为祭祀颂诗,整诗写商的“受天命”治国,写得渊源古老,神性庄严,气势雄壮。由此来设想这一祭祀场面的话,当是何等的声势浩大,音调宏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