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卷第2期 2015年4月 DOI编码:10.16259 ̄.cnki.36—1342/s.2015.02.008 南方林业科学 Vo1.43.No.2 Apr.,2015 South China Forestry Science 油茶幼林不同液态肥施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左继林 ,占志勇 ,周文才 ,黄建建 ,龚春 ,王玉娟 ,蓝萍 (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2.赣州市宝葫芦农庄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江西赣州341 1 1 1) 摘要:开展幼林油茶不同液态施肥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初步结果表明:①采用淋灌+100%施肥量和滴 灌+60%施肥量的施肥方式均能有效提高油茶幼林林地土壤的pH值,且淋灌+100%施肥量效果显著;两种处理方式下 林地表层土壤的pH值分别比滴灌不施肥高0.57和0.16;而深层土壤pH值分别比滴灌不施肥高O.41和O.39。②滴灌+ 60%施肥量能显著改善油茶林地的土壤含水量,且林地表层、深层土壤含水量较滴灌不施肥表层、深层土壤的含水量分 别提高1.1O%和1.18%。③淋灌+1o0%施肥量和滴灌+60%施肥量的施肥方式均能显著降低林地土壤容重和全N、全P 含量,且滴灌+60%施肥量的效果优于淋灌+100%施肥量;两种措施的表层土壤容重较滴灌不施肥方式分别降低0.03 g/ em 和0.04 g/cm。;而深层土壤容重则分别降低0.04 g,cm3和0.06 g,cm3。④滴灌+60%施肥量能显著提高油茶幼林地土 壤孔隙度与速效N、速效P和速效K,表层和深层土壤孔隙度则分别提高4-31%和5.oo%,深层土壤中速效N、速效P 和速效K增幅分别达到42.8%、88.9%和19.7%。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方式能显著改善油茶幼林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 关键词:油茶幼林;液态肥;施肥方式;土壤理化性质 分类号:¥7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818(2015)02—0024—04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by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ethods of liquid fertilizer in young forest of Camellia oleifera Zuo Jilin。,Zhan Zhiyong ,Zhou Wencai ,Huang Jianjian ,Gong Chun ,Wang Yujuan ,Lan Ping (1.Jiangxi Academy of Forestry,Nanchang Jiangxi 330013,China; 2.Ganzhou Baohula Farm Camellia ole ra Development Co.,Ltd.,Ganzhou Jiangxi 331 1 1 1,China) Abstract: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by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ethods of liquid fertilizer in young forest of Camellia ole ra was carried out,preliminary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 two fertilization methods,leaching irrigation+100%fertilizing amount and drip irrigation+60%fertilizing amount.both of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raise the pH value of c olelyet'a forestland soil and the effect was obvious for the former.The pH value of forestland soil in surface with both two treatments was 0.57 and 0.16 higher than that under the method of drip irrigation+no fertilizer;and pH value of deep soil was 0.41 and O.39 higher likewise.( drip irrigation+60%fertilizing amount signiifcantly improved soil moisture and the water content of soil in surface and deep layer increased by 1.10%and 1.1 8%compared to the method of drip irrigation+no fertilizer.⑧leaching irrigation+100%fertilizing amount and drip irrigation+60%fertilizing amount signiifcantly reduced soil bulk density and total N,P content in the forestland and the effect was obvious for the latter.The soil bulk density of the surface layer under the two measures decreased by O.03 g/cms and O.04 cm ,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he method of drip irrigation+no fertilizer,while soil bulk density of the deep layer decreased by 0.04 g,cm and 0.06 g/ cm .④Under the method of drip irrigation+60%fertilizing amount,soil porosity,available N,available P and available K of the forest land were signiifcantly improved on the young forest of C.oleif ̄ra,in addition,soil porosity of surface and deep layer were increased by 4.31%and 5.00%,respectively,and available N,available P and available K in deep soil layer increased by 42_8%,88.9%and 19.7%,respectively.In conclusion,the pattern of integr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in young forest of C oleire Key words:young forest of CameUia ole ra;liquid fertilizer;fertilization pattern;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收稿日期:2014一l1—17 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厅星火项目“油茶高效种植技术集成示范及产业化建设”(20123BBF61134) 作者简介:左继林,男,副研究员,从事林业技术推广。E—mail:zjl691011@163.conr t通信作者:龚春,女,研究员,从事经济林研究与开发利用。E-mail:gclhy@263.net 第2期 左继林等:油茶幼林不同液态肥施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25 油茶(CameUia 0le m Abe1.)是我国特有的食用 cm以内各处理的自然土壤.3个处理表层(0 20 cm) 和深层(20~40 cm)的土壤随机多点采集,分别混拌 油料树种Ⅲ.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湖南、江西、广西 等18个省[2]。油茶幼林阶段主要进行营养生长以便 形成庞大的根系和完整的树体.为进入生殖阶段开花 结果奠定基础.因此.对油茶幼林进行水肥管理是丰 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 研究水肥管理对油茶幼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 影响.有助于在实际生产中针对油茶树的生长周期科 成混合土样带回实验室。样品在无日光、通风环境中 经自然风干。取样研磨,分别过1 mill、0.25 mm土筛, 充分混匀后用四分法分成两份装到小封口袋中作为 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备用。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不同处理,处理1(CK)滴灌不施肥、 学点对点高效施肥.可促进其早日完成营养生长和树 处理2淋灌+传统沟施、处理3滴灌+60%施肥量。 冠增长 间种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发现 在油茶幼林林地间种花生和红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土壤的水分含量,但提高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微 生物含量.从而促进了油茶新梢和树高的生长.增加 了林地的经济效益[引。然而.当前油茶水肥管理多采 用树蔸浇水、沟施肥料等采用传统方法,这种水肥管 理方式费时费工、经济成本高昂,水肥利用率低下,且 易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改善 油茶幼林水肥管理措施。提高水肥利用率,节省成本 是油茶企业和种植大户日益关心的问题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种植业生产的一项综合 水肥管理措施,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环保等优 点 水肥一体意为滴灌和施肥结合.是针对具体的灌 溉形式,又有滴灌施肥、喷灌施肥、微喷灌施肥等[4_。 水分和肥料互相影响 适宜的灌水可以促进肥料转 化吸收利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而适宜的施肥也可 以调节水分利用过程。提高水分利用率_5_:且水肥一 体可明显促进植物生长与提高经济林果产量E ̄l1] 但 关于不同施肥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相对 较少。因此,本研究针对油茶幼林测定不同施肥方式 (主要为水肥一体化及沟施)对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 的影响.以期寻找最适宜油茶幼林林地管理的最佳液 态施肥方式,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高产油茶适生 区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江西省赣州市宝葫芦农庄油茶开发有 限公司。试验地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9℃.年平均降雨 量1 459 mm。无霜期300 d以上。试验地土壤多为石 英砂岩、板岩、砂质板岩等母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山地 黄红壤为主。土层深厚,厚度在80~100 cm。pH值为 4.8~6.0。试验地海拔220~300 m.坡度23o_40o 1.2试验材料与采样 试验林分为2010年5月营造的赣无系列油茶 林,密度为3.0 mx2.5 m。取样油茶幼林植株根部3O 2013年11月底调查不同处理下油茶幼林林地土壤 理化性质 表1 不同处理下油茶幼树施肥管理 Tab.1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young tre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处理 具 体 操 作 1(CK) 滴灌不施肥 2 淋灌+100%施肥量(淋灌+传统沟施) 滴灌+60%施肥量(施肥量比处理2减少40%,水 肥一体化) 1.4测定指标与方法 3个不同处理的土样理化性质测定项目有DH 值、土壤含水量、容重、孔隙度、全N、全P、速效N、速 效P和速效K等9项.其测定方法依照冯薪硕方法I12] 1.5数据分析 采用Excel及SPASS 1 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处理下油茶幼林地土壤物理性质 不同处理下油茶幼林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测定结 果如表2所示。3个处理下的土壤pH值均是表层土 壤的DH值高于深层土壤。处理2及处理3的表层土 壤pH值分别比处理1(CK)高出0.57、0.16;深层土壤 的pH值分别比GK高出0.41、0.39。处理2表层和深 层土壤的pH值比处理3分别高出0.41和0.02 对土壤中含水量进行分析.发现各处理中均是深 层土壤的含水量高于表层土壤含水量 CK、处理2和 处理3的深层土壤含水量分别比表层土壤含水量高 出1.09%、1.03%和1.17%。与CK相较.处理2表 层和深层土壤的含水量分别提高0.1156%、0.055 %;处理3表层、深层土壤含水量则分别提高1.10% 和1.18%。 表2还显示处理2、处理3的表层土壤容重较CK 分别降低0.03 g/cms和0.04 m ;而深层土壤的容 重较CK则分别降低O.04 g/cm,和0.O6 g,cm3。因此, 油茶幼林地经过水肥一体化管理之后.林地土壤容 重得到显著改善,效果优于传统沟施 南方林业科学 第43卷 各处理下油茶幼林林地土壤孔隙度的调查数据 显示,在经过水肥一体化(处理3)管理后,林地表层 和深层土壤的孔隙度得到明显改善 处理3表层土 壤孔隙度较CK提高4-3l%,深层土壤孔隙度提高 5.00%,其提升幅度高于处理2,表明水肥一体化能 改善林地土壤的孑L隙度和调整土壤物理结构 表2 不同处理下油茶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结果 Tab.2 Results ofphysics properties ofC oleifera forestland soil under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2.2不同施肥处理下油茶幼林地土壤物理性 质方差分析 对不同处理下.表层土壤的各物理特性进行方差 分析(表3),结果显示:油茶幼林施肥方式会对林地 表层土壤的pH值、土壤含水量及孔隙度造成显著性 影响(p<0.05);而对表层土壤的容重无明显影响(P >0.05)。表3显示在3种处理方式下。油茶林地表层 土壤的pH值、土壤含水量在处理3下其结果受到的 影响最大 ・ 进一步分析各处理方式对油茶幼林林地深层土 壤各项物理性质的影响,深层土壤的pH、土壤含水量 及孔隙度存在显著差异,其P值均小于0.05。各物理 特性的多重比较结果(LSD)显示:深层土壤的pH值 在CK与处理2、处理3之间存在差异,而处理2和 处理3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土壤含水量在3个处 理之间均存在差异。且处理3影响最大(表3)。土壤 孔隙度在3个处理之间均存在差异.且处理3的影响 最大(表3)。 2.3不同施肥处理下油茶幼林地土壤化学性质 对不同处理下的油茶幼林林地土壤的化学性质 进行测定.其结果如表4所示。在CK及各处理中。土 壤表层的全N、P及速效N、P、K的含量均比深层土 壤中的含量要高.结论与淳长品等_l3]的研究结论相一 致。 进一步比较处理2、3与CK(即处理1)的N、P含 量可发现,各处理土壤中的全N、P及速效N、P的含 表3不同处理下表层土壤(O~20 era)物理性质方差分析结果 Tab.3 The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physisc properties in surface soilf0—20 cm)amongdiferenttreatments 物理性质来源方差和自由度均方差 F值P值 量均比CK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处理3对油茶幼林林 地土壤的N、P、K等成分提高的效果最为明显,达到 极显著水平(p<0.01),而处理2达到显著水平(P< O.05)。如处理3表层土中的全N、P比CK分别提高 O.18 g,l【g、0.11 g,kg,增幅分别为23%和21.6%;深 层土中的全N和全P则比CK中分别提高0.35 kg 和O.19 g/kg.增幅分别为67.3%、48.7%。 对各处理土壤中的速效N、速效P及速效K含 量与CK进行对比。处理3对表层土中的速效N、速 效P及速效K的增幅分别为39.5%、55.6%、11_3 %;对深层土中的速效N、速效P及速效K的增幅则 分别为42.8%、88.9%和19.7%;处理2对表层土中 的速效N、速效P及速效K的增幅分别为2.3%、 28.2%、2.9%;对深层土中的速效N、速效P及速效 K的增幅分别为6.9%、28.9%和5.5%。 表4 不同处理下油茶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结果 Tab.4 Resulst of chemic properties of C oleifera forestland soil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第2期 左继林等:油茶幼林不同液态肥施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27 3结论与讨论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N、P、K是其生长所必 须的营养元素:同时氮肥、磷肥和钾肥也是植物栽培 中常用的肥料。已有研究证明施肥方式是影响根系 油茶幼龄期.促进高产油茶早实丰产。 参考文献: [1]张日清,丁植磊,张助,等.油茶育种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 吸收养分的重要因素[143。且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土壤中 营养元素的影响。对减少肥料损失、提高肥效和减少 环境污染均具有重要意义。 1)在本试验中处理2、3能使林地表层土壤的pH 究,2006,24(4):1—8. f2]刘跃进,欧日明,陈永忠.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J].林业科技开发,2007,21(4):1—4. [3]陈永忠,王玉娟,王湘南,等.间种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 质及幼林生长量的影响f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值分别增加0.57和0.16,使深层土壤的pH值分别高 出O.41和O.39:使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分别提高0.115 6%和1.10%.使深层土壤的含水量分别增加0.055% 和1.18%:且处理3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处理2。表明3 种处理方式中均能调整油茶幼林林地土壤的pH值 版,2011,35(5):117—120. [4]关泉杰.概论水肥一体化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 41(5):44—46. [5]侯占领,牛银霞,苗小红.喷灌条件下冬小麦施肥肥效及养 分吸收的研究[J1.中国农技推广,2012(12):7—9. [6]石玫莉,陆兴伦,宾士友,等.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与提高林地含水量。 2 在改善油茶幼林林地容重和孑L隙度的土壤结 构方面.处理3使表层容重较CK降低0.04 g/cm,深 层土壤容重较CK降低0.06 m3;土壤孔隙度较CK 试验研究[J].广西农学报,2012,27(2):11-14. [7]林阿典,黄玉芬,陈志诚,等.广东冬种马铃薯水肥一体化 技术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7):46—47. [8]李严坤,张忠学,仲爽,等.水肥处理对玉米叶片水分利用 提高4.31%.深层孔隙度较CK提高5.00%,而处理2 效率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 flo):15—19. [9]夏志颖,刘军,任长青,等.设施蔬菜基地滴灌模式下水溶 肥试验分析[J].天津农林科技,2013(3):4—5. 『lO3涂攀峰,邓兰生,龚林,等.香蕉水肥一体化技术——按叶 则降低0.03 g/c1',113,深层土壤容重较CK降低O.04 g, cm3。 3)在对油茶幼林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方面. 表层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均高于深层的 处理3对 林地土壤中的N、P提升最为明显,达到极显著水平; 与CK相比.处理3在表层土中全N、P分别增长 23%和21.6%:深层土中全N和全P分别增长 67.3%、48.7%;速效N、P、K的增幅为39.5%、55.6%、 l1-3%(表层)和42.8%、88.9%和19.7%(深层)。 片数滴灌施肥[J].广东农业科学,201 1(2):59—61. [11]张建国,盛伟彤,熊有强.施肥对盆栽杉木苗土壤养分含 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6,42(4):44—50. 『12]冯薪硕.主要林下参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及林下参的 RAPD分析[D].延吉:延边大学,2009. [13]淳长品,彭良志,凌丽俐,等.撒施复合肥柑橘园土层剖面 综合结果表明处理3(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施肥 模式能显著改善油茶幼林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效果 中氮磷钾分布特征[J].果树学报,2013,30(3):416--4-20. [14]王秀茹,薛进军,杨青芹,等.苹果不同施肥方式对铁的吸 最佳,有利于油茶幼树的营养生长和树体发育.缩短 收/运输与分配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6,33(3):597—600. (上接第14页) [5]冯丽贞,陈远征,马祥庆,等.濒危植物沉水樟扦插繁殖[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27(4):333—336. [6]孔运甫.沉水樟茎尖培养试验初报[J].江西林业科技,1984 (2):19. [J].河南林业科技,2004,24(3):4—5. [8]段艳芳.利用体细胞变异培育沉水樟抗寒品种研究[J].河 南林业科技,2008,28(2):10—12. [7]翟晓巧,翟翠娟,康伟玲.沉水樟体外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