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来源:伴沃教育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1.工程概况

拟建江北糖厂大坑厕所由[JSDW]筹建,[SJDW]设计,委托我[KCDW]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拟建工程位于[GCDD],勘查工作于[GCKGRQ]开始,于[GCWGRQ]结束,建筑物的主要数据和特点见表1:

表1 拟建工程概况 建筑物名称 ** 地上地下建筑面积总高度基础埋置 结构类型 荷载情况 2(m) (m) 层数 层数 深度(m) ** ** ** ** ** ** ** 其它特征 ** 本次勘察的任务和要求: 查明场地地层,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情况;

查明滑坡、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采空等不良地质现象;

提供地基承载力,强度与变形参数,单桩承载力,桩的端阻力和侧阻力; 判定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地震液化; 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对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提出建议; 对基坑开挖和地下水控制提出建议;

进行基础沉降估算,分析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协同作用; 提出对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意见; 提出地基处理方案。

2.勘察工作

2.1勘察工作量

根据勘察的任务和要求,本次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表2: 表2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勘察单位 数量 技术要求 项目 探井 个 直径**~**m,[支护] 钻 一般孔 个 直径**~**mm,深度**~**m,[干钻,冲洗液钻进] 孔 控制孔 个 直径**~**mm,深度**~**m,[干钻,冲洗液钻进] 鉴别孔 个 岩芯盒样间距**cm,[变层加取,及时描述记录] 取样孔 个 岩芯盒样间距**cm,[变层加取,及时描述记录, 每隔**m取土试样一个,在砂土中做标准贯入试验,间距**m] 钻孔总数 个 取 原状土样 个 [普通取土器,薄壁取土器,双层单动取土器,双层 双动取土器,水压活塞取土器,压入取土器,击入取土器][,密封] 样 扰动土样 个 [密封,不需密封] 水样 个 数量**ml,[玻璃瓶装,密封,加大理石粉] 原 标准贯入 次 [按规范标准规格,自动落锤] 位 静力触探 个 [单桥,双桥,三桥],锥尖直径**mm,摩擦筒面积 **cm2,[连续贯入,自动记录,自动数据采集处理] 测 动力触探 个 [轻型,重型,超重型] 试 波速测试 次 [单孔法,跨孔法,面波法,激振方式**,拾振仪器 型号**] 载荷试验 次 压板面积**cm2,试验标高**m 十字板剪次 板头尺寸为高**mm,宽**mm,[做厚状土和扰动 切试验 土强度试验] 微振动 次 试验深度为**mm,仪器型号为** 室 颗粒级配 个 [筛分法,比重计法,移液管法] 附注 内 试 验 物理性试验 固结试验 剪力试验 水质分析 个 个 个 个 按国家标准 勘察册 报告 图 张 表 2.2勘察依据 (1)勘察合同;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2.3勘察进程

(1)准备工作:**年**月**日~**年**月**日 (2)野外作业:**年**月**日~**年**月**日 (3)室内试验:**年**月**日~**年**月**日 (4)资料整编:**年**月**日~**年**月**日 (5)提交报告:**年**月**日~**年**月**日

[按国家标准,快速法]最大压力为P0+300kPa 直剪,三轴剪,UU试验,CU试验,快剪,固结快剪] 为判定水对砼的腐蚀性,试验项目为PH 值,Ca2+,Mg2+,Cl-,SO42-,HCO3-,游离CO2,侵蚀CO2,全硬度,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总矿化度 3.场地条件

3.1位置和地形

场地位于[GCDD2],地面绝对标高为**m,由**向**倾钭,坡度为**%,地形**。地上现有**. 在地貌上场地属于** 3.2地层

本次勘察查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属**。现分述如下: 地层编号 地层名称 地层描述 ① 杂填土 层厚0.200~1.700m。 ② 细砂 层厚3.400~5.000m。 ③ 粉土 层厚1.100~1.200m。 ④ 细砂 层厚1.100~9.200m。 3.3地下水

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有一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属上层滞水,属承压水] 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为**~**m,承压水的水头为**~**m;

据调查,场地水位年变化幅为**~**m,估计丰水期水位可达**m;

据调查,场地历史上地下水最高水位为**m,近**年来最高水位为**m; 由于地下水位较深,对本工程的建设没有影响;

由于水位高于基础,设计和施工时应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 上层滞水分布不均,水位不一,季节性变化很大; 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地下水,**;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水质分析报告,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有**腐蚀性,应采取抗腐蚀措施]。

3.4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见附录**,各层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

各层土的原位测试成果见附录**,综合成果如下:

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4.1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和地基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4.2地基方案

4.2.1天然地基方案

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及场地地基条件,除**外,均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基础埋置深度建议为**m。根据**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建议为: 地层编号 岩土名称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采用天然地基方案设计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基坑开挖后,应通知勘察单位,会同各有关部门,做好验槽工作。

(2)在基坑底面普遍钎探,如土质条件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出入或持力层的土质与建议的持力层不符,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并结合钎探成果妥善处理。 (3)应采用标准钎探——轻型动力触探。

(4)基坑范围内可能埋藏井、坟、老房基、防空洞、人防通道等,施工时应妥善处理。 (5)坑底需进行夯拍,持力层均匀密实,当土质较干时,应适当洒水,以提高夯拍效果。 (6)坑底不宜夯拍,防止对土扰动,破坏土的原状结构,使地基承载力降低。

(7)由于基坑下面有承压水,故钎探时应特别慎重,严防承压水冲出顶板,淹没基坑,产生涌砂。 (8)场地地下水位较深,施工时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9)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施工时可采用坑内明排等简易方法排水。

(10)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施工时不得采用坑内明排简易排水方法,以免发生流砂,影响基坑稳定。建议采用轻型井点、管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11)基坑底面下有承压水层,经验算可能影响坑底稳定,应采用降压措施。 (1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应对控制地下水进行专门设计。

(13)为避免差异沉降对结构的影响,应适当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14)根据本工程的地基和结构特点,应进行自由沉降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地基基础设计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15)根椐本工程的地基和结构特点,建议进行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协同作用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地基基础设计。 4.2.2桩基方案

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场地土及周围环境条件,宜采用桩基础。建议用**,直径为**mm,长度为**m,以**为桩尖持力层。各层土的端阻力和侧阻力如下: 单桩端阻力标准值和侧阻力标准值 地层编号 岩土名称 端阻力标准值(MPa) 侧阻力标准值(kPa) ** ** ** ** 采用桩基方案设计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本报告建议的单桩承载力标准值是初步估计的数值,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压桩试验验证,必要时根据试验结果作适当调整。

(2)桩基工程正式施工前,应在现场试桩,以核实施工条件,核实相应的桩尖标高,核实单桩承载力,核实穿透硬夹层的可能性。 (3)当采用挤土桩时,施工时应注意挤土效应对相邻桩和邻近已建工程的影响,应采用有效措施减小挤土效应。

(4)当采用灌注桩时,建议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缩孔、塌孔、孔底沉渣等现象,保证成孔和水下浇注砼的质量;

(5)本场地地下有较多的弧石、块石、旧房基等地下障碍物,施工前应予探明,并清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

4.2.3地基处理方案(复合地基)

(1)** (2)** (3)**

4.3场地地震效应

按国家地震局的有关文件,本场地的基本地震烈度为[DZLD]度。根椐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规定,从场地土的性质和波速测试数据判定,属于[CDTLX]场地土,场地类别为[CDLB]类,属于[有利,不利,危险]地段。

根椐场地土质和地下水埋藏条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初判,本场地**地震液化。

用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值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3.3条作进一步判定,结果[场地不会产生液化,场地可发生液化,液化指数为[YHZS],液化等级为[YHDJ],应根据规范采取抗液化措施]

5.结论和建议

(1)** (2)** (3)** (4)**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