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作者:李微
来源:《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年第06期
【摘 ; ;要】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黄金五分钟”。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多加揣摩,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本论文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践当中,探寻、反思、总结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类型4类、课堂教学导入策略15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创设快乐的教学氛围,提高小学音乐教师高效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堂实践 ;有效策略 ;导入类型 ;导入方法
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是众多教育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总结长期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虽然在每节课中所占的时间不多,但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铺设桥梁,衔接旧知识与新知识,以旧知识带动理解新的知识;恰当的导入对学生起诱导作用,让学生的追求和情绪沿着教师预先设想的方向前进;有效的导入对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起着总领作用。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因此,重视音乐教学的导入,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情景设置类
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的学习场所”。情景导入教学,是一种通过设置具体的、生动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置身于某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帮助学生用音乐审美的眼光关注情境,为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音乐感受体验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情景设置类的导入策略包括: 1.影音、图像导入法
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音乐、视频、图片等元素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烘托学习气氛,给学生带来新奇的感受,让他们在兴趣最佳状态下完成学习。如在教唱《草原上》时,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内蒙古辽阔草原的壮丽景象,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氛围,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领悟。 2.生活经历再现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音乐起源于生活,音乐中的音响取材于生活中的声音,通过回顾生活中经历过的一些情景和场面,如:学习《军民大生产》一课,导入时请同学们回顾在劳动或拔河比赛时的情景或声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音乐情绪。 3.诗意渲染法
诗意渲染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在一开课就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方法。例如,在学习《采菱》这一首歌曲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利用富有水乡诗情画意的语言和图面渲染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唱出水乡的水“蜿蜒流畅”的感觉。 4.示范表演导入法
示范表演导入法是指教师示范演唱、示范演奏或示范舞蹈,用自身的专业美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桔梗谣》时,教师用一段朝鲜舞蹈作为导入环节,并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朝鲜族的歌曲是什么样的?”,从而成功而有效的导入新课。 二、启迪思维类
富有创意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智慧,使之善于思考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因为教师有重点地导入新课,能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集中探索知识的本质,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启迪思维类的导入策略有以下几种: 1.温故而知新法
温故而知新,利用教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引出新知识,加强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这样既可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也可增强对旧知识的新认识,起到知识巩固、补充的效果。 2.类比求异导入法
将同类事件进行比较,找出其不同点,既能巩固已学的旧知识,也能于比较中鉴别,于鉴别中明本质。这种做法,不但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知识,还能在导入环节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 3.游戏竞赛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争强胜的心理特点,采用游戏竞赛导入方法,既可增加课堂趣味性,又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4.设疑提问导入法
设疑提问导入法是教师从侧面不断巧设带有启发性的悬念疑问、疑难,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 三、活动体验类
《音乐课程标准》(2011)指出:音乐课程具有实践性。音乐的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实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创编等多种实践形式也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导入环节作为音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遵循音乐学科特点,通过各种聆听、演唱、舞蹈、动作律动等 ;活动体验类导入方法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 活动体验类导入策略包括: 1.动作律动导入法
在音乐声中动起来,是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动作律动导入这一过程是在“动”中产生,又在“动”中感受,律动强调的是对音乐的旋律特点的体验感受。如《乃呦乃》一课,在导入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跳起哈尼族的摆手舞,体验歌曲情绪,感受歌曲风格,极大调动学生学习本课音乐的兴趣。 2.节奏游戏导入法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舒展宽松的节奏可以表达宁静平稳的心情。而密集紧凑的节奏则可以表达一种激动、不安定的情绪。因此,在教学歌曲时,根据其特点,适当地从节奏来导入歌曲,更能让孩子们领会出歌曲想要表达的意义。以学习《共产儿童团歌》为例,在导入时可以先让学生听歌曲的伴奏音乐,分辨出各种乐器演奏出的节奏,并挑选出一种最典型的节奏来,大家一起拍一拍。学生很快就能选到歌曲最典型的那一种节奏,而且因为伴奏音乐的不断重复,增加了孩子们的无意注意,让他们很容易就记住这个节奏,因此他们很快就可以将这个节奏拍出来,解决了这一难点。 四、语言描述类
别出心裁、引人入胜的语言设计可以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语言类导入根据小学内容,可以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景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知上的需要,有的放矢的进行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
语言类导入策略包括: 1.故事引趣法
根据本课学习的内容转述或创编一些简单、生动、活泼的小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消化乐曲的情绪和内容。例如:在学唱歌曲《摇篮曲》时,我就先给学生讲述了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小故事,让学生了解了舒伯特凄凉坎坷的一生,和舒伯特相比,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再通过聆听歌曲《摇篮曲》,学生们不但感受到了歌曲柔美、舒缓的旋律和在妈妈怀抱里的温暖,也理解了舒伯特当时创作这首《摇篮曲》的心情,从而顺其自然地引入课题。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唱歌曲的强烈愿望,就连歌曲表达的静谧的意境学生一下子也理解了。 2.标题直接导入法
开头直接点出课题,这是音乐教学中最直接、最简洁的导入方式,也是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导入方法。这一教学方法比较单调、乏味,缺少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教师在措辞、语气、表情方面能生动形象一些,再加上一些幽默色彩,相信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名燕.小学音乐美术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孙伟.实用现代音乐教育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