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平台课程 课程代码: 教学时数:48 学分:3
制订人: 完成时间: 一、课程标准的制订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非机械类各专业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工程制图》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在非机械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工程制图课程是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属于岗位核心能力训练层次,也可作为专业群内其它专业的核心课或选修课。本课程是基于非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制造所需的制图能力和读图能力分析,以实际生产中典型的零部件为载体,采用项目式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有关课程、标准和规范等知识进行制图和识图的初步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序号 1 前期课程名称 立体几何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 需要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 绘制和识读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能力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1 各专业课程 四、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能围绕工程实例,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方式,把理论教学所获得基本知识应用于项目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
1.专业能力
(1)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2)具备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3)具备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4)具备掌握和应用相关的国家标准的能力
(5)具备查阅、使用、管理相关的技术资料的能力。 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2)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综合实践能力; (3)团队合作及协作能力;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5)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自我推介的能力。 3.方法能力
(1)具备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具备创新设计能力;
(3)具备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4)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表1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情景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学习情境 绘制三棱锥三面投影 绘制和识读基本体的投影 绘制平面图形 绘制和识读组合体三视图 绘制和识读各种图样 绘制轴类零件图 绘制轮盘类零件图 识读箱体类零件图 绘制和识读装配图 学时分配 总计 理论 实践 4 4 4 8 6 6 4 4 8 2 2 2 4 2 3 2 2 2 2 2 2 4 4 3 2 2 6 理实一体 教学形式 讲练结合,边学 边做,训练为主 讲练结合,边学 边做,训练为主 讲练结合,边学 边做,训练为主 讲练结合,边学 边做,训练为主 讲练结合,边学 边做,训练为主 讲练结合,边学 边做,训练为主 讲练结合,边学 边做,训练为主 讲练结合,边学 边做,训练为主 讲练结合,边学 边做,训练为主 备注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六、课程教学设计
表2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设计
序号 学习情境 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正投影基本理绘制三棱锥三面投影 论及基本特性;理解并学习内容及训练项目 学习内容: 教学载体 学教学方法及时 资源 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法,结合项目的完成达三棱锥 4 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法,结合项正五棱柱 圆柱体 目的完成达4 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资源: 多媒体、课1.能提供多媒体; 2.提供正五棱柱、圆柱体实物 考核方式: 考勤、项目的完成 考核标准:以考勤定学习态度;以作业、项目完成情况给定成绩 成绩权重:0.01 教学环境 1.能提供多媒体; 2.提供三棱锥实物 考核评价 考核方式: 考勤、项目的完成 考核标准:以考勤定学习态度;以作业、项目完成情况给定成绩 成绩权重:0.04 1 1.投影的基本知识 (1)正投影 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2)正投影基本特性 影规律;掌握简单形体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画法;掌握点、3.点的投影及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线、面的投影规律及投4.直线的投影 5.平面的投影 影特性;掌握正三棱锥训练项目: 视图的绘制和识读方绘制三棱锥三面投影,并分析其上直线与直线法。 的空间位置及投影特性 理解并牢记基本体的形体特点和投影特征;熟练掌握其投影图形的绘制方法;掌握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和、取线的作图方法;掌握用辅助素线和辅助圆法在曲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的方法。 学习内容: 1.基本体的概念及种类 2.棱柱体的结构、三视图特点 3.圆柱的形成、结构特点、三视图特点 4.圆锥的形成、结构特点、三视图特点 5.球体 的形成、结构特点、三视图特点 训练项目: 1.绘制和识读正五棱柱三面投影 2.绘制与识读圆柱体的三面投影 2 绘制和识读基本体的投影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序号 学习情境 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及训练项目 教学载体 学教学方法及时 资源 件 教学环境 考核评价 熟悉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中有关图纸幅面和图纸格式、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并在实践中严格遵守;正确理解和掌绘制平面图形 学习内容: 1.机械制图的国标一般规定:图纸幅面和图纸格式、比例、字体、图线 2.尺寸标注 3.平面立体的尺寸标注 4.圆弧连接方法 训练项目: 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法,结合项目的完成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资源: 机床手柄 4 多媒体、课件 1.能提供多媒体; 2.提供机床手柄实物 考核方式: 考勤、项目的完成 考核标准:以考勤定学习态度;以作业、项目完成情况给定成绩 成绩权重:0.03 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绘制机床手柄平面图形 和《机械制图》中关于尺寸注法的内容以及常用几何图形的作图原理及方法;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及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及草图的绘制。 3 4 绘制和掌握特殊位置平面截切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学习内容: 1.截交线的概念及性质 顶尖 三通管 支架 教学方法:8 项目驱动1.能提供多媒体; 考核方式: 考勤、项目的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序号 学习情境 识读组合体三视图 教学目标 截交线的画法;掌握两圆柱正贯和同轴回转体相贯的相贯线和立体投影的画法;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和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学会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和尺寸标注;熟练掌握识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学习内容及训练项目 2.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1)圆柱截交线:圆柱截交线的形成及画法 (2)圆锥截交线:圆锥截交线的形成及画法 3.相贯线的概念、性质 4.两圆柱及圆柱与圆锥相贯线的求法 5.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及组合形式 6.组合体尺寸标注方法 7.读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方法 (1)形体分析法 (2)线面分析法 训练项目: 教学载体 学教学方法及时 资源 法,结合项目的完成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境 考核评价 2.提供顶成 尖、三通管、考核标准:以考轴承座、支勤定学习态度;架实物 以作业、项目完成情况给定成绩 成绩权重:0.06 骤。 绘制支架的三视图 正确理解视图、剖视图、学习内容: 断面图及其图样画法的绘制和识读各种图样 概念、标注方法、读图和画图方法;熟练掌握以主、俯、左视图为主的基本视图及局部视图、斜视图的画法及标注;熟练掌握剖视图(用单一平面剖切)断面图的画法及标注,能看懂机件的视图、剖视图及1.视图: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 2.剖视图的概念、剖切面的种类 3.剖视图的种类、画法及标注 4.断面图 5.其他规定画法及简化画法 训练项目: 1.识读压紧杆零件的视图 2.识读传动轴的零件图 压紧杆 转动轴 6 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法,结合项目的完成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资源: 多媒体、课件 1.能提供多媒体; 2.提供压紧杆、转动轴实物 考核方式: 考勤、项目的完成 考核标准:以考勤定学习态度;以作业、项目完成情况给定成绩 成绩权重: 5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序号 学习情境 教学目标 断面图。 掌握零件图的内容、视图选择及尺寸标注方法;掌握零件图上表面学习内容及训练项目 教学载体 学教学方法及时 资源 教学环境 考核评价 学习内容: 1. 零件图的内容 2. 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表达方案 3. 轴类零件的尺寸标注 4. 轴的工艺结构 5. 轴上的键槽 6. 表面结构 7. 几何公差 8. 公差与配合 训练项目: 1.绘制泵轴的零件图 2.识读齿轮减速器从动轴零件图 转子油泵泵轴 6 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法,结合项目的完成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资源: 多媒体、课件 1.能提供多媒体; 2.提供转子油泵泵轴的实物 考核方式: 考勤、项目的完成 考核标准:以考勤定学习态度;以作业、项目完成情况给定成绩 成绩权重: 6 绘制轴类零件图 结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的标注与识读方法;掌握绘制和识读轴套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掌握轴上键槽的结构和图形画法;了解轴的工艺结构。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序号 学习情境 教学目标 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计算方法、单个和啮合的学习内容及训练项目 学习内容: 1. 齿轮的种类、用途 2. 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计算 3. 单个直齿圆柱齿轮规定画法及两个齿轮啮合画法 训练项目: 1.绘制转子油泵传动齿轮零件图 2.绘制转子油泵泵盖零件图 3.识读法兰盘零件图 教学载体 学教学方法及时 资源 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教学环境 1.能提供多媒体; 2.提供直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轮盘实物 考核评价 考核方式: 考勤、项目的完成 考核标准:以考勤定学习态度;以作业、项目完成情况给定成绩 成绩权重: 7 绘制轮盘类零件图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图形的规定画法;掌握轮盘类零件图的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掌握轮毂上的键槽的图形画法及尺寸注法。 直齿圆柱齿轮、转子油泵传动齿轮及泵盖 4 法,结合项目的完成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资源: 多媒体、课件 8 识读箱体类零件图 9 绘掌握螺纹的形成、规定画法及标记;掌握箱体类零件和叉架类的结构特点、图形表达特点、尺寸分析等;了解零件上的铸造工艺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了解斜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等。 学习内容: 1. 2. 3. 4. 螺纹的要素、规定画法、种类及标注 箱体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 斜度 转子油泵泵体 4 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法,结合项目的完成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资源: 多媒体、课件 1.能提供多媒体; 2.提供转子油泵泵体实物 考核方式: 考勤、项目的完成 考核标准:以考勤定学习态度;以作业、项目完成情况给定成绩 成绩权重: 训练项目: 1. 识读转子油泵泵体零件图 2. 识读杠杆零件图 掌握装配图各项内容、学习内容: 转子油泵 8 教学方法:1.能提供多考核方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序号 学习情境 制和识读装配图 教学目标 规定画法及特殊画法;绘制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掌握螺纹紧固件的种类、标记及连接图形的画法与应用场合;掌握配合的概念、性质、种类及在装配图中的标注与识读方法;掌握键、销连接的图形画法;掌握滚动轴承、弹簧的作用及图形画法等。 学习内容及训练项目 1. 装配图的内容 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4.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及明细栏 5. 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 6. 配合尺寸 7. 常见装配图结合面与配合面结构的合理性 8. 键连接 9. 销连接 10. 滚动轴承 训练项目: 1. 绘制转子油泵装配图 2. 识读齿轮油泵装配图及拆画泵体零件图 教学载体 学教学方法及时 资源 项目驱动法,结合项目的完成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 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境 媒体; 2.提供转子油泵 考核评价 考勤、项目的完成 考核标准:以考勤定学习态度;以作业、项目完成情况给定成绩 成绩权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七、课程考核
表3 《工程制图》课程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评价项目之一:过程性评价(满分100分,占总成绩 40%) 评价项目 态度(纪律、团队合作) 任务完成(作业、、任务、项目) 评价标准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分值 20 80 评价项目之二:终结性评价(满分100分,占总成绩60%) 评价内容 相关技术、知识理解等 评价方式 闭卷 分值 100 总评=过程性评价*40%+终结性评价*60% 八、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的能力要求
能根据教学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掌握《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的国家标准;具有较强的制图和识图能力;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具有理论与实践教学丰富经验,具有强烈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建议选用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具备双师资格专职教师共同承担。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1)机械制图教室一间(100m2);
(2)基本几何体、组合体、机件、标准件、转子油泵等教学用的模型及实物;
(3)多媒体教学设备设备。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教材:《机械制图》(非机械类)及《机械制图习题集》(非机械类)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刘宏丽主编
网络资源:机械制图习题答案、测试题及答案 课件: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围绕工程实例组织课程教学,指导学生采用“教、学、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三位一体化的方式,把理论教学所获得机械制图基本理论知识应用于项目教学中,结合项目的完成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
2.教材及参考资料
《机械制图》(非机械类),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刘宏丽主编,2011年4月出版
《机械制图习题集》(非机械类),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朱凤艳主编,2011年4月出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