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伴沃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来源:伴沃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作者:王玉莲

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23期

摘 要:为适应变革调整的大趋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抓住机遇,主动应对全球化挑战,企业文化建设更要注重用科学发展理念引领、支撑企业,使其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内动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加行之有效的作用,并在培育品牌、提升商誉、打造企业软实力、形成竞争优势方面要产生更大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文化 价值观 以人为本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植根于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实践,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全球化挑战中,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结构调整压力不断加大,转变发展方式日益紧迫,资源、能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强,全球化变革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这些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同时也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促进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支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企业文化建设既具有丰富的内涵,又呈现出多样的个性。企业文化包含四层内涵: 一是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决策者主导和倡导的,支撑企业发展的使命、宗旨、核心价值观、战略愿景等一系列价值观念、价值主张。共同的价值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支撑着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指引。这些价值理念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不断适应内外部挑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为企业大部分员工一致认同的努力目标;同时,这些深入人心的理念体系也是企业转型变革过程中引发一系列问题的深层原因所在。

二是共同的行为模式。共同的行为模式包括由共同的行为意识、行为能力、行为实践构成的行为习惯和相应的行为结果。共同的价值观为企业发展的愿景目标提供了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指引,但是,价值观、价值主张的实现是通过员工的具体行为模式来体现的,正是由于全体员工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支撑组织生存发展的行为结果,才形成全体员工认同并习以为常的心智模式,才使得企业文化得到真正延续,成为支撑企业生存的组织凝聚力。同时,员工的行为习惯、心智模式,在保证企业延续的同时,导致了文化转型的阻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是共同的感觉氛围。组织群体共同的心理契约,形成了习惯的感觉氛围,这个氛围是通常讲的文化氛围。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在带来支撑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效行为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内部的员工之间建立起共同的思维习惯、交流习惯、工作习惯,甚至是生活习惯,形成大家舒适的、喜欢的感觉。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相比,文化氛围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从表面来看,是这个直接感受得到的文化氛围对企业的运行方式产生着影响,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转变企业文化时,比较容易将对企业文化的关注集中在对文化氛围的关注上,转变文化的工作也会集中在对文化氛围的改变上。但是从本质上,文化氛围是企业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带来的结果,文化氛围的管理和改变需要从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来入手。

四是外在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感受和认识。在共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文化氛围的作用下,企业的组织特征也会以其特定的企业形象向外部展示,向企业的客户、供应商、其他利益相关者展示。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形象也是市场营销、公共关系部门和专业机构关注的内容。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实质问题——企业形象同样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员工行为模式的结果和表现,是员工共同感觉氛围的外在延伸。企业形象需要用专业系统的方法建设和管理,但是不可能通过营造、包装的方法改变其实质,企业形象的基础和支撑还是企业价值理念和员工行为模式。 二、培育和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无形资产,会产生无形的力量和最大的效益。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实施企业战略中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体现企业文化的价值,支撑企业健康、持续生存和发展。 (一)以健康发展为目标,建设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思考企业文化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借鉴、吸收、融汇优秀企业文化的长处和智慧的同时,根据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加以创新、改进和提高,赋予企业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企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共创共享”的原则,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通过对原有的文化进行整合、提炼与创新,深入细致地做好文化融合工作,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注重实效的文化融合模式。

(二)以经营理念为中心,建设具有品牌特色的企业文化。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只有全力打造出企业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强的竞争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品牌是企业的骄傲,是企业的资本。同时,要打造好品牌,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产品是品牌的实物载体,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企业视质量为生命,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追求一种“今天的质量,明天的市场”的质量意识,塑企业优秀的品牌。企业在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的同时,更注意每道工序的管理,不仅要求结果出精品,还追求过程出精品。凭着严细的管理和优质的产品,才得以和各大企业竞争,才能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实现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生存下去,并且要越做越好、越做越强大,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了。

(三)以素质管理为基础,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一要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二要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三要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四要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企业机制搞活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加大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

(四)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方向,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一是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二是员工主体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而员工的福利、员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三是团队的价值观。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爱企业,爱产品、视企业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五)以诚信经营为主,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

企业的道德文化水平是衡量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尺度。一直以来,企业诚信、道德问题备受社会的关注。企业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出现以后,社会公众对加强市场环境治理、规范企业行为、加大力度打击不法商业行为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强烈呼吁企业加强自身的道德约束。从更深一层面看,在诚信道德缺失的背后是道德文化的缺失。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把诚信经营、文明经商作为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一要坚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观。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重信义、讲道德的国家,人们常用“一诺千金”来形容信守诺言的分量。企业在道德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弘扬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教育干部职工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诚信意识,树立严于律己、诚实做人、坦诚相待、忠实履行责任义务的良好风气。坚持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为企业做大做强积累深厚的道德底蕴。二要坚持“以德治企”,完善企业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企业道德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教育上,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道德行为规范,制定职业道德标准,明确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同时,与用人制度结合起来,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任用人才,并通过建立考核和奖惩机制,激励职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不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三要建立健全道德监督机制,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控管理。道德文化建设不应只限于企业内部,还应辐射到所在行业及与企业利益相关的社会各方,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检测与检查,并对商业合作伙伴进行道德监督和全程信用监控与管理,防止弄虚作假、相互欺诈等不道德商业行为。

参考文献:

《本土化管理实践》2008,经济日报出版社,谈乃成 《企业文化建设》2009,清华大学出版社,张德

作者简介:

王玉莲(1966-),女,青海省民和县为党校,讲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