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纵横 现代物业・现代经济 2013年第12卷第8期 从《梁陈方案》读城市规制保护思想 钱寒轩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上世纪五十年代关于规划北京的《梁陈方案》并没有得到实施,但它的许多思想已超越时代。至今依旧适 用。我们研究《梁陈方案》希望从中得到关于城市规划的启示。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城市结构调整中。 关键词:梁陈方案;城市规划;古城保护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3)08一O10O一02 一、 《梁陈方案》的逻辑过程及若干论证角度 第三节中证明发展西郊的可行性时,逐一列出了建造新行 政中心的各项支出费用。 (一)《梁陈方案》的逻辑过程 《梁陈方案》开篇提出“早日决定首都行政中心区所 在地,并请考虑按实际的要求,和在发展上有利条件,展 拓旧城与西郊新市区之间地区建立新中心,并配合目前财 政状况逐步建造。”这便是《梁陈方案》历经长篇所论证 的中心论点。方案(《梁陈方案》简称,下同)在后文对 2、城市未来发展潜力:以未来的发展潜力作为重要 的考虑方向。 3、保护旧城规制角度:方案建议在西郊建设行政中 心,避免破坏旧城区,保护北京旧城的全貌。方案中提到 “北京』日城区保留着中国古代规制,具有都市计划传统的 其进行了三方面的论述:一、尽早决定行政中心选址的理 完整艺术实物。欧洲的大城市都是蔓延滋长,几经剧烈改 由。二、开发西郊,建立新行政中心的理由。三、发展西 变所形成的庞杂组合。它们大半是由中古城堡,市集,杂 郊可实施的逐步实施程序。 第一章中,方案提到了北京作为全中国神经中枢的首 以十八世纪以后仿古宫殿大苑,到十九世纪初期工业无秩 序的发展后,又受到工厂掺杂密集,和商业化沿街高楼的 北京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具象外化,凝聚了大 量先人的思想及建造智慧,同时也看到了欧洲大城市的崎 岖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城市古代规制被破坏,新 城的扩张侵占破坏了旧城的城市肌理。 都,行政中心的选址关系重大。行政中心不仅需要为行政 损害,铸成区域紊乱,交通困难的大错。”…方案看到了 事务的繁复机构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还会影响北京的交 通系统和分配原则。 第二章中,方案又分别从四段对建立新行政中心,发 展西郊的理由进行详细阐述。“假使以西郊月坛与公主坟 之间的地区为政府行政中心,就是将它安排在旧城区同现 时的‘西郊新市区’之间的一个适中区域上,利用旧城及 新市区的两个基础。郊外新地址同旧城区密切连接最为合 适。” 二、 《梁陈方案》城市规制保护思想和方法及中国 城市规制保护的现状 (一)《梁陈方案》城市规制保护的思想和方法 方案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两部分,其最核心的部分 第三章中,将在旧城内建设行政中心的费用与新建政 府行政中心的费用进行比较。并提出了建造新中心的步骤 与方法。 是设计中央行政中心,其次是北京城总体规划。其关键 主张是保留62平方公里的北京古城,在西郊建立新行政中 心。 (二)《梁陈方案》的若干论证角度 1、减少开支:方案中大量的建议皆是从经济角度进 行考虑的,这是考虑到建国初期经济紧张的状况。例如在 1OO 方案避开了62平方公里的旧区,它拥有大国首都全部 功能,包括朝仪、礼制、祭祀、行政、文化教育、市井贸 钱寒轩:从《梁陈方案》读城市规制保护思想 易、金融与服务业等等系统要素的城市系统。 旧区形成 了相当完整的城市系统,不仅保存了完整的各种功能的建 筑群体,也遗存了中国明清时期的生活方式。其作为罕见 的极其完整的城市规制,映射了中国王权专制时期的辉煌 文化成就,对我们后人增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是举 足轻重的。 方案指出: 1、“北京为故都及历史名城,许多旧目的建筑已成 理论纵横● 区则与旧区隔街相望,历史仿佛穿梭在街道的两旁。虽然 旧区的面积不是非常大,而且可以看出古城保护运动开展 得也比较晚,旧城区与现代街区没有过渡。但回首《梁城 方案》,我们可以看到,方案中的思想,在当今受到越来 越多的重视。由此可见, 《梁陈方案》是具有可行性的, 在中国城市的结构调整中应该被广泛地研究与应用。 四、结语 为今日有纪念性的文物,……而且它们位置部署上的秩序 和整个文物环境,正是这座名城壮美特点之一,也必须在 保护之列不允许随意掺杂不调和形体,加以破坏。” 2、“因政府中心在城内,人口增加,则供应商业亦 必更加发展,城内许多已经繁荣的地区必更加繁荣起来或 是宁静的住宅区变成嘈杂的闹市,世界上许多商业城市所 犯的错误,都是因人口增加而有过分集中所产生的。” 方案在充分考虑了旧城的重要性后提出“展拓旧城与 西郊新市区之间地区建立新中心”的建议,这与现代城市 多核心发展的规划方法异曲同工。如此使北京的行政中心 从旧城中心分离出来,避免了旧城的过度建设而导致的破 坏。这样既满足了建设行政中心完成行政事务的需求,又 保留了旧城区。假如形成了方案设想的商务中心、行政中 心、旧城文化中心三个功能分区有联系的城市中心区域结 构,可以避免因大量建设造成的破坏,缓解城市问题。 3、“要保护旧文物建筑:在新建设的计划上,必须 上世纪五十年代关于规划北京的《梁陈方案》并没有 得到实施,但它的许多思想是超越时代,至今依旧适用。 我们学习《梁陈方案》,希望从中得到关于城市规划的启 示,并能在今后的城市结构调整中,运用方案中的理论, 保护旧城区的历史街区,同时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思成,陈占祥.关于中央人民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 议[M].1950. [2]李永乐.梁陈方案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J].城 市,2010(3). [3]金磊.可敬的“梁陈方案”[J].重庆建筑,2005 (8). [4]石峰,李强.从“梁陈方案”看历史名城保护与城市 结构[D].山东:青岛理工大学,2007. 兼顾北京原来的布局及体形的作风,我们有特殊责任尽力 保护北京城的精华,不但消极地避免直接破坏文物,亦须 积极地计划避免问接因新旧作风不同而破坏文物的主要环 境。”在这段中方案从保护建筑本体与创建有利于维护建 筑的环境角度来保护旧城区的建筑群。方案也预见若实行 了计划,可能因新区与旧区的生活环境、作风不同而引起 的破坏。实行多中心的发展模式,也是有可能影响。 三、城市规制保护的案例分析 绍兴的城市个性十分鲜明,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 市”、“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一幅传统民俗风情 的画卷”。但是,2O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 不断加快,城市个性的维护受到极大的挑战,城市生活所 需的服务和设施要求也越来越复杂。为此,绍兴市在2001 年开始了“古城保护”项目的探索。项目实施至今,越来 越多的人来到绍兴感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魅力。1万多 户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直接的改善,更多的居民从中受 益,城市知名度和整体形象大幅提升,市民的满意度和自 豪感明显增强。 绍兴将坐落在市区中心的旧城保留了下来,可贵的是 旧区现在还住着居民,依旧保留着旧城的生活方式。旧区 部分将建筑作为商用,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现代化的街 1O1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