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北师大+苏教版)

来源:伴沃教育
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注意:①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385÷5,把385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问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 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 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乘任何数(包括0)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姓名:

6、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7、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8、和差问题:

(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两数差)÷2=较大的数

9、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10、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38÷4=9(条)……2(人) 余下 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11、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 )÷6=6……()求被除数最大是多少?求被除数最小是多少?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 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个红,2个黄,3个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红黄黄绿绿绿‖红黄黄绿绿绿‖红黄黄绿绿绿……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红黄黄绿绿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北师大版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对称轴:

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 轴对称图形特点: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 轴对称图形的有:

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5 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6 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 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7 平移:

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

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8 平移的特征:

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9 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

①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②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平移)现象。 ③妈妈用拖布擦地,是(平移)现象。

④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旋转)现象。

10 镜子内外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苏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2、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

3、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4、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米换算成米,就是在千米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就是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5、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6、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

7、进率: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8、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