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世界级跨海通道工程 深圳至中山的深中通道跨海工程采用东隧西桥方 案,线路全长24公里,总投资460亿元。深中过江通 道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 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公里,是“隧、岛、桥、水下互 通”的四位一体集群工程,是世界级跨海通道工程。 深中通道跨海工程开工 此次先行开工建设的就是位于桥梁和沉管隧道过 渡区的西人工岛。西人工岛位于矾石水道西侧,东侧 与隧道衔接,西侧与伶仃洋大桥非通航孔引桥衔接, 人工岛轴线长度625米。作为主体工程的重要环节, 西人工岛不仅是沉管隧道首节管节对接的前提,还承 载着隧、桥快速交通转换的重要功能。 西人工岛岛长为625米,呈风筝形,最宽处456 米,陆域高程为4.9米,海域使用面积为25-3万平方米, 其中人眼可见的岛体面积13.7万平方米,岛体面积 相当于19个国际标准足球场。按照设计文件,西人 工岛从2016年12月开工,建设工期为70个月。 海上“风筝”将威 坐标 为尽可能减小阻水效应,西人工岛岛形采用了分 水效果较好的菱形,形似中国传统的风筝。从设计图 上看,桥梁段构成了风筝线,枢纽立交轮廓就像线盘。 “箭头”造型建筑内空,中央用作监控室,两翼作为设 备用房。未来,人们无论在周边,或乘飞机或驱车到 达该地区时,都能从不同角度看见通道桥梁和人工岛。 未来将在西人工岛设施隧道建设管理站、救援站、 通信站等必要的运营管理设施,以及路政、交警和消 防执勤点等。岛上建构筑物主要包括主体建筑、风塔、 直升机停机坪等,并配套建设办公楼、宿舍等管理用 房以及各类配套用房。岛上设环岛路,主要满足消防 救援以及运营期巡视要求。西人工岛东北侧设救援码 头一座,长度为65米,宽度为24米,可停靠200吨 救援艇船。 建设难废超港珠澳 桥 深中通道作为连接珠江两岸战略性通道,项目 前期工作历经13年之久。2002年开始项目前期论 证工作,2004年正式启动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研 究工作,2008年开展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2015 年12月,深中通道项目工可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 委批复。 深中通道项目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世界级 “隧、岛、桥”集群工程,其中8车道特长海底沉管 隧道将开创世界先例。此外,还要面临主跨1666m 超大跨度海上悬索桥建设;离岸深水人工岛快速成岛、 钢圆筒人岩难度大;地下互通立交、海中钢围堰深基 坑开挖、支护、防渗技术难度大;隧道运营里程长, 交通量大,货车比例高,运营安全、防灾救援难度大; 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海陆空三维视点多,工程景观 设计要求高等诸多挑战。从施工技术难度来看,比港 珠澳大桥更难。 专家表示,项目8车道特长海底隧道目前世界上 尚没有先例,海中特大跨径悬索桥国内设计、施工经 验也非常少,项目工程规模宏大,建设条件异常复杂, 技术难度大,景观要求高,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史上的又一巨大挑战。 深中过江仅用20 钟 深中通道项目采用东隧西桥方案,起自广深沿江 高速机场互通,向西跨越珠江口,以约7公里的特长 海底隧道穿越机场支航道及矾石水道,经中滩西人工 岛桥隧转换后,再以特大跨径桥梁方式跨越伶仃西航 道及横门东水道,最后登陆于中山市马鞍岛,与中开 高速公路对接。线路全长24公里,全线采用双向8 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 项目概算总投资约为460亿元。 深中通道的建设将大大缩短珠江东西两岸的时 空距离,缓减虎门大桥等过江通道交通压力。项目 建成通车后,中山、珠海、江门及粤西等地区通往 深圳、粤东以远地区的过江时间从目前2小时缩短 为20分钟左右,直接连通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经 济圈。 圜 (来源:深圳新闻网 武文卿编辑整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