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地理
本试卷共12页,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下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变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2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大 A.甲;盛行风、洋流
西 丁 B.乙;纬度、地形 洋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丙 错误!未指定书签。.“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
甲 乙 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 B.乙
C.丙
图1 D.丁
图2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3~4题。
气温℃ 30 20 10 0 -10 -20 0 1 3 5 7 9 11(月) 年降水量 554mm 降水mm 气温℃ 300 30 20 200 10 0 -10 -20 降水mm 气温℃ 300 30 20 200 10 0 -10 降水mm 300 200 100 100 100 0 1 3 5 7 9 11(月) 年降水量 230mm 德黑兰(36°N,51°E) -20 0 1 3 5 7 9 11(月) 年降水量 312mm 喀布尔(35°N,69°E) 耶路撒冷(32°N,35°E) 图2
1
错误!未指定书签。.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错误!未指定书签。.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势 C.洋流 D.人类活动 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5~6题。
120° E 32° E90° W 4° E 24° N 甲 乙 31° N 丙 丁 44° N 30° N 图3 错误!未指定书签。.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错误!未指定书签。.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
图4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4,完成7~9题。
图4
7.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2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8.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洲。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10~12题。 10.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 D.交通运输 11.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 D.方便产品运输
12.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A.原料生产环节 B.加工环节 C.运输环节 D.销售环节 图5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图6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13~15题。
气温/℃ 30 25 乙 甲 海 洋 20 33°S 15 10 5 0 1 4 7 图6 ① ② ③ ④ 0 161km 图5 10 月份 13.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14.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 B.草原带 C.常绿硬叶林带 D.荒漠带
3
图7
图7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 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17. 有关图示第七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18. 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B. 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 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图8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19~20题。
110°W 80°W 50°N a b c 港口 图图7 8 d 19.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洋流 20.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c>d>b B.d>c>b C.c >b >d D.b>c>d 读图9,完成21~22题。
21.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带海洋性气候 22.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图9
4
图10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23~25题。
4月15日 4月15日 4月10日 4月10日 4月10日 4月5日 4月5日 M 3月31日 4月5日 4月15日 P N 3月31日 图10 图10 23.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24.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25.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图11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27.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28~29题。 中国某产区 美国某产区 北半球最适宜区 年平均气温(℃) 8~12 15~17 8~12 年降水量(mm) 490~660 470~520 560~750 1月平均气温(℃) ―1~―8 6~8 >―14 95° 105° 100° 甲 20° 图例 河流 国界线 10° 图11 生产成本(元/千克) 0.64 2.05 1.20 夏季平均气温(℃) 19~23 18~21 19~23 28.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B.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29.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0.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5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31.(19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2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分)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3分)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4分)
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4分)
(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6
32.(19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占总产量比例(%) 水稻 8.0 5.0 玉米 12.0 4.9 杂粮 74.2 88.8 其他 5.8 1.3 合计 100 100 图13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5分)
7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5分) 33.(17分)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③ ② ① 1000 200 500 0° 5897 200 200 ④ 要城市 主山峰 河流 200
10° 6768 0 80° 70° 高线 等550 1100千米 60° 50° 40° 图14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4分)
(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5分)
(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4分)
(4)简析图中60°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4分)
8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1 D 21 C 2 B 12 C 22 A 3 A 13 C 23 B 4 B 14 B 24 B 5 B 15 B 25 A 6 D 16 D 26 C 7 B 17 A 27 D 8 A 18 B 28 A 9 D 19 C 29 C 10 A 20 A 30 B 31.答题要点(19分)
(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1分),冬季(7月)多雨(1
分);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1分),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1分)。 (2)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1分);丙区有河流(水
资源较丰富)(1分),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1分)。 (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甘蔗种植区)(1分)。接近原料地(原料指向)(1分),接
近港口(1分),接近市场(1分)。 (4)资源:周边有其他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好(1分);区位及市场:交通便利(1分), 靠
近国内外客源市场(1分);基础设施: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1分)。
(5)东岸污染由近岸向大洋扩散(向东、向南扩散)(2分);东部海区主要受由低纬(西
北)向高纬(东南)的洋流(暖流)影响(2分)。
32.答题要点(36分)
(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1分)。
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 (1分);少支流汇入(1分);河水下渗严重(1分)。
(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1分)。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1分),地处山地迎风地带(1分),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1分),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1分),降水较少。
(3)水稻种植经验不足(1分),生产技术落后(1分);水利设施不完善(1分).机械化程度低(1分);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1分)。 (4)地形平坦(1分);草原广阔(1分);河流水资源较丰富(1分);灌溉农业及牧业较发达(1分);处于古代贸易的交通要道(1分)。
33.答题要点(36分)
(1)有利条件:纬度低(1分);海运便利(1分);地形平坦开阔或人口稀少(1分)等。 不利条件:天气多变(1分)。 (2)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1分);水位季节变化大(1分);沿河多沼泽(1分)。 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1分);多滩涂(1分)。 (3)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1分),气温变暖加剧(1分);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1分)。 (4)东侧:沿海(1分),航运便利(1分);西侧:安第斯山区(1分),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1分)。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