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学模拟题1

来源:伴沃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 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1.当个体看到他人忍受痛苦或交好运时,自己也能体验到不安或愉快的感情,这称为 A.同化 B.移情 C.迁移 D.顺化 2.学生利用早晨时间背英语单词,记忆效果很好。根据遗忘的规律分析,是因为早起读书没有 A.前摄抑制 B.倒弩抑制 C.内部抑制 D.外部抑制 3.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照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种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表征学习 D.动作学习 4.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有关的学习材料,进行独立思考,获得概念、公式和原理。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机械学习 D.被动学习 5.在桑代克的实验箱中,猫通过抓、咬、碰等手段不断尝试,最终学会了打开门吃到食物。这种学习属于 A.条件作用 B.信息加工 C.顿悟 D.试误 6.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的分类,描述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属于 A.程序性知识 B.动作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7.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了“中国的首都是北京”。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属于 A.态度 B.言语信息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8.小明看到同学努力学习受到老师表扬,自己也努力学习。这种强化称为 A.正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直接强化 9.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A.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感觉运动期 B.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 C.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湖、形式运算期、具体运算期 D.前运算期、感觉运动期、具体运算期、形式运算期 10.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A.能否美注自己的生在适应性 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景 C. 能否和学生处好关系 D.能否自觉的关注学生

1

1l.动作技能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A.复述 B.反馈 C.强化 D.练习 A.小李痴迷于数学题 B.为考上好学校努力学习 C.为考高分努力学习 D.为不辜负父母期望努方学习气 13.小李的性格是友好、开朗、热情等,这些特征可以归纳为“乐群性”。根据卡特尔的理论,“乐群性”属于 且根源特质 A.表面特质 B.根源特质 C.次要特质 D.共同特质 14.在学校里,学生为了满足求知欲而努力学习,根据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理论,这属于 A.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自我实现的内驱力 15.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基本原理的教学。这种做法遵循的迁移理论是 A.经验泛化说 B.相同要素说 C.形式训练说 D.试误说 16.学生学习了四边形的概念,然后学习长方形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17.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故事力求尽善尽美的愿望或趋势属于 A.主导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成就动机 18.经典条件反射的提出者是 A.斯金纳 B.华生 C.巴甫洛夫 D.加涅 19.在学习有关钢的性质的材料前,教师先呈现了有关金属和合金异同比较的材料,这样更有助于后面材料的学习,按照奥苏伯尔的观点,先前呈现的材料称为 A.螺旋式组织 B.先行组织者 C.层级组织 D.阶梯组织 20.下列关于人类学习的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A.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在反映内容上存在本质区别 B.人类能用第二信号系统进行学习 C.人类没有反射水平的学习 D.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在结构上有本质不同 12.下列情景中代表内部动机的是 二、填空题(诸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题号的横线上。每空1分,共20分) 21. 奥苏伯尔的理论认为,已有认知结的变量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主要的 2

认知结构变量有 、 和稳定性。 22.问题解决过程的阶段可分为提出问题、明确问题、 、 和做出结论。 23.托马斯、切斯等人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 、 和迟缓型。 24.桑代克在动物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有练习律、 、 。 25.按照迁移的影响方向来分类,学习迁移可分为 和 。 26.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可分为有趣、 和 。 27.班杜拉所提出的观察学习可分为 、 复现和动机四个过程。 28.根据价值观辨析学派的观点,价值观的形成必须依次经历 、 和行动的过程。 和行动的过程。4.-,,;_川沪抽气J 29.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相反的倾向组成,一种是 的动机,一种是 的动机。 30.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当教书育人、行政管理 、 等角色。 三、简答题(回答要最,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31.简述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能力。 32.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对象应作哪些分析? 33.简述自我调节过程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34.简述道德情感的作用。 35.简述学习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四、论述题(任选做一题,要求观点鲜明,层次清楚。10分) 36.学生的非正式群体有哪些类型,如何测量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结群倾向? 37.结合实际论述如何管理运用个人竞赛和团体竞赛来激发学习动机。 五、案例分析题(10分) 38.临近高考,学生都很紧张。有的学生在模拟考试时,出现“怯场”现象,连平时熟悉的题目都回答不出来。 (1)请结合有关学习和记忆的理论分析学习动机的水平对学习效果的影响。(2)结合学生实际分析面对不同难度的考试,如何调整许文胜的动机水平。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