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垃圾填埋范例

来源:伴沃教育

建筑垃圾填埋范文1

关键词:农村;;处置

如今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大多数农民的情愫情感情结、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就是在有生之年建一幢漂亮宽敞实用的房子,这既是对祖宗们的慰藉,又是对下一代的交待。因而农民拆旧房并在原宅基地上建新房愈来愈多,导致建筑垃圾也愈来愈多。农村建筑垃圾的处置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然而目前破解农村建筑垃圾的难题尚未找到好的对策,部分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的农民便把村庄道路、小溪小河、小坑小洼处当成了建筑垃圾的或堆放场所,有些农民甚至在自家承包的耕地上动起了脑筋。为了掌握了解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真实情况,笔者在所在县乡村作了深入的调查分析。

一、淳安县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现状及问题

(一)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现状调查

淳安县是浙江省经济相对欠发达县,农民生活水平相对偏低,但近几年的农村建房特别是拆旧房并在原宅基地上建新房日益增多。据调查统计,2010年以来,拆旧房在原宅基地上建新房,全县达3826户,占总户数的3.2%;拆房占地面积38.20万平方米,在原宅基地上建新房占地面积达38.01万平方米,平均每户建房占地面积近100平方米,产生的建筑垃圾达15.5万吨;加上全县经审批农村新建房有1800多幢及其他工程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3万多吨,合计超过18万吨。以建筑垃圾主要倒放地点统计,倒在村统一的填埋场有230个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4.1%;倒在自家承包耕地上有107个村,占25.2%;直接倒在小溪小河里有80个村,占18.8%;倒在山坡地上有68个村,占16.0%;倒在村道路上有27个村,占6.4%(有些村几种处置方式兼有)。同时对村现有垃圾填埋场可承受使用年限进行了调查,能承受1-5年的有152个村,占总村数的35.8%;能承受6-9年有73个村,占总村数的17.2%;能承受10年以上的有5个村,占总村数的1.1%;尚有195个村,占总村数的45.9%没有垃圾填埋场。这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没有垃圾填埋场的村该如何处置建筑垃圾。

(二)当前农村建筑垃圾处置存在的问题

一是与耕地分争资源。“八山半水分半田”是淳安县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即农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加之又是山区、千岛湖库区,属于缺粮县,全县吃粮的60%-70%靠外地返销购进,因而绝大多数农民很珍惜耕地,尽可能地提高粮食复种指数。但目前的问题是有些农户因村里没有统一的处置场所而无可奈何地将建筑垃圾堆放在自家的承包地里,且部分农民又不在倒放建筑垃圾的承包耕地上进行复垦,任其荒草杂生侵蚀风化。据调查,有的农民把建筑垃圾倒放在承包的耕地上最长年限近十年。二是破坏地表肥力。建筑垃圾主要是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弃物,不能直接利用,要通过破碎机的处置方可用于种植的土质,而就当前淳安县农民来说为处置建筑垃圾而购置破碎机不太现实,除了可燃烧的旧木料、旧瓦片、旧砖头可用,其他全部作垃圾处置。更可怕的是垃圾中还有对人和牲畜有害的东西,如建筑胶水、涂料、钉子、玻璃、铁丝等,这些东西任其倒放一定程度会破坏土地的表层肥力,进而破坏土壤的肥力。三是长效机制滞后。全县尚有195个村没有建筑垃圾填埋场,而且垃圾处置能力弱、年限短,难以满足日益增多和源源不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的处置,这种态势恐怕不是某个村、某个乡镇、某个县,而是一个地区一个省,对农村建筑垃圾的处置措施可以说是准备不足措手不及,即长效机制欠缺。因为生活垃圾的处置已经够头痛了,哪有时间、精力、经费去考虑建筑垃圾的处置。如今高规格的会议、高规格的宣传、高规格的论坛、高规格的大作专门探索研究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建议意见几乎空白,不得不承认这是体制机制上的滞后。难怪朗咸平教授写道:“虽然我不否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但是今天中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节能减排,而是垃圾围城和水资源短缺。”不仅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困扰着人类,而且人类已面临着海洋垃圾的挑战。四是影响卫生整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其中就有“村容整洁”要求,而农村的建筑垃圾处置混乱肯定是要极大影响甚至于破坏村容整洁,也就是说与“村容整洁”的要求大相径庭。五是缺乏应有的规划,也无考核办法。就淳安县来说,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目前是“户保洁、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置”的全县四级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置一体化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了县、乡镇、村齐抓共管的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置工作新格局。能够初步形成垃圾处置管理体系是与保护千岛湖水质紧密关联。其实十多年来,每年在梅雨期间持续降水而爆发垃圾围湖,令县政府十分头痛。这期间县政府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影响到千岛湖的环境。当前淳安县还没有一个村有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规划,也没有建筑垃圾处置考核办法。六是回收利用困难。淳安县目前来说没有一个村能实行建筑垃圾破碎机后形成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究其原因主要是淳安县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均要靠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行,所以当前不可能去购置建筑垃圾破碎机,农户个体就更不用说了。就全国农村用建筑垃圾破碎机来处置的村恐怕也是微乎其微,因而当前回收利用困难重重。

二、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的几点思考

(一)实施规划,用低洼质差的土地建设垃圾填埋场所

城乡统筹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经批准立项的中心村、特色村等投入资金在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的村均有,规划中考虑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村很少,更不用说有建筑垃圾填埋场。为保护千岛湖环境使水质更清山色更秀,淳安县已启动实施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方案,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置”的全县四级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置一体化管理体系。但农村建筑垃圾处置目前还是处于空白阶段,有部分村利用原生活垃圾填埋场来处置部分建筑垃圾,有相当部分村建筑垃圾处置呈现束手无策状态。这就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用低洼质差的土地规划好建筑垃圾处置的场所,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把垃圾填埋场一并与城乡统筹项目同步实施,未雨绸缪全盘考虑,否则全县每年农村有3000-4000户的农民在拆房基地上建新房、1800多幢农村新建房,二十多万吨的建筑垃圾如何处置?多等一天就对村庄环境保护、对承包地的侵吞破坏、对千岛湖保护的长效机制建设等均带来严重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我们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我们必须认真正视,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解决建筑垃圾处置的问题。

(二)对于垃圾倒放在自家承包耕地上的处理要求

对一些村庄没有垃圾填埋场或一时无好办法处置建筑垃圾,农民迫于无奈才倒放在自家承包耕地上的,村两委不能视而不见。。二是不能破坏土地农业生产性质,严禁以倒放堆放建筑垃圾为由而改变耕地的农业用地性质,借机趁机搭建第二、三产业生产生活用房,甚至使其荒芜弃耕。三是不能影响村容整洁卫生,影响人与牲畜的安全,防止污染环境,因为建筑垃圾倒放一般在村庄周边附近,极易使人把死猪死家禽等抛在此处,使臭虫滋生,苍蝇蚊子满天飞,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建筑垃圾中有铁钉铁丝木料玻璃渣滓等,在恢复耕种时影响人与牲畜的安全。四是不能影响土地整片发展规划,在粮食生产功能保护区内严禁乱倒乱堆建筑垃圾,不仅侵占耕地面积,而且还影响到粮食生产功能区性质,进而严重影响到粮食安全生产的红线。

(三)统筹城乡中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我国已于2005年3月1日第53次建设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况且就淳安县生活垃圾处置来说,已建立并实施“户保洁、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置”的全县四级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置一体化管理体系,而农村建筑垃圾统一处置目前是个空白,这个问题不仅是淳安县在全国绝大多数村庄也是如此,这务必要求从制度层面甚至从法律层面未雨绸缪立法建制来实行农村建筑垃圾的统一管理,莫要出现了大问题再来解决农村建筑垃圾处置问题,届时行政成本、管理成本、信誉成本、公信成本之高或损失无法估量或挽回。因此,基层党委政府不仅承担清理转运农村生活垃圾的责任,而且要有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前瞻性理念清理处置农村建筑垃圾,解决农民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问题。

(四)实行严格的处罚措施

从理论上说,建筑垃圾是不允许倒在自己的承包地上,其实农民也不想这样,但因没有建筑垃圾填埋场从而导致了部分农民建筑垃圾乱倒行为,这有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也有农民有意或无意行为。但无论何原因,作为村级两委组织必须要用制度来规范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一是村两委要千方百计建造垃圾填埋场,使拆房建房农民有场所、按规定、履公德处置垃圾行为,严禁个人随意倾倒堆放建筑垃圾;提倡并实行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处置。二是在法律法规允许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乡规民约,不允许农民乱倒垃圾哪怕在自己承包耕地上也不准乱倒垃圾,否则要承担经济代价;即使有垃圾填埋场也要有专人负责看管;参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行政村经审批在制定乡规民约中可收取一定的押金,对不按规定的农户拆房建房乱倒建筑垃圾的要收取二次搬运费,或与之签订协议书,使拆房建房农户建筑垃圾全部倒放在村统一填埋场后,再退还押金等。对个别农户不按乡规民约规定行为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严重的应参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相关条款处以罚款。

(五)大力推广并运用再生技术

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集中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例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可以重新回炉后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用于农民柴火;砖、石、混凝土等废料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因此,行政村、乡镇或企业公司可尝试组建筑垃圾处置实体或服务中介,政府应加快出台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对这类实体企业应给予奖励或资金补助,尤其是鼓励奖励象北京市民黄小山自掏腰包14万元建生活垃圾处理厂的个人。其实如果将建筑废弃物加以聚集、分类、回收利用则可成为财富。因此处置建筑垃圾有利于我国循环经济机制的建立和制度创新,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综合利用的目的,直至运用再生技术可使建筑垃圾零浪费工程的实现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朗咸平.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M].东方出版社出版,2010.

2.海洋垃圾,人类如何面对挑战[N].报刊文摘,2011-04-29.

建筑垃圾填埋范文2

建筑垃圾的产生主要集中在生产施工过程以及装修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混凝土、石灰、砂石、渣土等,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比较利于处理;但是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2、建筑垃圾的目前处理方式

目前每个城市都划有垃圾填埋场地,建筑垃圾绝大部分跟生活垃圾等采用相同的填埋方式处理掉了,这种填埋的方式弊端很多。首先是占用大量土地。仅以北京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回填场,需要大量征用土地,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其次是回填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运输过程中汽车排放尾气等问题同样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再次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另外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境保护部门面临的一道难题。

3、再生处理方式

行业上按照可再生性和可利用价值,通常将建筑垃圾分为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废料三类,那么我们处理建筑垃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些分类,有目的性的进行合理处理。

首先可直接利用的材料一类,由于此部分建筑材料还可再次进行利用,我们姑且称之为建筑余料,排除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其次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此部分材料包括废钢筋、废电线、废竹木料、废旧板材等,废钢筋、废电线可以从新回炉,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料和板材可用于制造人造木材(日本做法),也可作为热电厂发电原料(美国做法);

但是很多时候以上两类建筑垃圾经常与其他建筑垃圾掺杂在一起,比如钢筋混凝土块等,这样我们处理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粉碎,然后进行分拣归类。

(1)如果此部分废料不存在掺杂有毒有害物质,我们可以作为回填材料代替部分级配砂石、土方回填基础;如果掺杂了有毒有害物质,我们需要经过中和、融解等措施处理后再使用;

(2)可经粉碎后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上海市在某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后,将废渣碎块粉碎与标准砂按1:1的比例拌合作为细骨料,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经检验砂浆强度极高,足够满足建筑要求;

(3)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还可替代混凝土制作材料中的粗骨料进行回收利用,经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的研究试验结果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当采用建筑垃圾中的过筛砼碎块替代混凝土材料中粗骨料的比例在0%-40%之间时,混凝土的强度不仅没有降低,甚至在砼碎块的掺入率在20%左右的时候混凝土的强度有所提高;而且由于砼块较碎石或者卵石的空隙率大、吸水率高、表面粗糙、外表面积大等特性,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塌落度。由于砼块的表观密度较碎石和卵石要低。这样有益于减轻混凝土的自重,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能;

(4)将此部分废料粉碎后制作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真正的做到变废为宝;

(5)现在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均有成熟技术和机械将废沥青混凝土处理回收继续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利用率可达到100%。

4、再生处理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研究,目前建筑垃圾的再生处理方式的发展速度之所以没有跟上我国的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以及建筑垃圾增长的速度。主要集中在经济问题。目前的建筑垃圾的分捡工作基本上处于一种表层上面的原始方式。只是仅仅将易分捡出来的钢筋进行回收,甚至由于没有破碎机械,混凝土中的钢筋甚至都不能进行回收,经过这样分捡后的建筑垃圾处理起来非常困难。砖、石、混凝土等建筑垃圾,如果直接进行土方回填,掺杂以及附着在回填料中的对于地下水以及土壤有毒、有害物质——涂料、油漆、胶等大量存在。如果对回填料在现场再次进行处理,除现场不具备机械、技术等因素外,繁琐的处理方式以及高额的处理费用会将大多数施工单位阻挡在再生处理方式的大门之外;如果将此部分垃圾制作成建材制品,且前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的工厂少之又少,就算有,高额的运输费用再次阻挡在面前,所以最终还是一埋了之。新晨

5、应对方式

建筑垃圾填埋范文3

关键词 循环利用 再生资源 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建筑垃圾

1建筑垃圾特征

(1)时间性。任何建筑物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垃圾处理所有建筑物最终都会变成建筑垃圾。另一方面,所谓“垃圾”仅仅相对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除少量有毒有害成分外,所有的建筑垃圾都可能转化为有用资源。

(2)空间性。从空间角度看,某一种建筑垃圾不能作为建筑材料直接利用,但可以作为生产其他建筑材料的原料而被利用。

(3)持久危害性。建筑垃圾主要为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的混合物,如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运往建筑垃圾堆场堆放,堆放场的建筑垃圾一般需要经过数十年才可趋于稳定。在此期间,建筑垃圾粉碎机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中含有的大量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使渗滤水呈强碱性,废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废金属料可使渗滤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从而污染周边的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受污染的地域还可扩大至存放地之外的其他地方。

2建筑垃圾的危害

2.1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易产生安全隐患

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

2.2建筑垃圾影响空气质量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环境,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空气质量。

2.3建筑垃圾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

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而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垃圾与人争地的现象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3中国建筑垃圾的排放与利用情况

(1)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我国从2003年7月1日起已在170多个城市全面禁止生产实心粘土砖,作为建筑垃圾主要存放场所的砖块锐减。另一方面,大量有再生价值的材料也因填埋而浪费,如北京在重建西直门立交桥和大北窑立交桥时,拆除的数千优质混凝土没有作再生处理,直接买地填埋。核心问题是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在我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将它归于只能用于路基的低档材料,没有充分合理的利用,也没有将建筑垃圾循环再生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尽管如此,近年来我国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面和装备的研究工作已经逐渐展开,并取得进展。

(3)国外建筑垃圾的利用情况,发达国家已经正在积极探索将垃圾变为一种新资源,一直发展成一个新兴产业。

4建筑垃圾的处理对策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该如何处理就需要有组织进行协调解决,各建筑施工有关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工明确,齐抓共管;要建立健全渣土设置与管理专项方案。

(2)政府要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资金保障。建筑垃圾废料不是商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过加工处理再利用后才会产生新的价值。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利用过程中,常常使处理单位无利润可图,缺少了积极性,直接影响利用工作的进行,因此必须由政府通过某种渠道在利用过程中给予经济补助,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及回收利用率较低,建筑垃圾大部分被运往垃圾填埋场堆放或填埋,不但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而且对土壤、水源、植被等自然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同时,在运输过程中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

(4)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法规。近些年来,我国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虽已有清醒认识,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处罚条例,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及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的条款还不完善。所以,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实行有效地奖惩制度。

5结语

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项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快速、广泛的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创建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杨明生.多管齐下 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J].建筑,2016(16).

建筑垃圾填埋范文4

(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宁 810016)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

摘要: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西宁市城市化进程导致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工程随处可见,因而在施工阶段产生大量的建筑施工垃圾。如果对这些垃圾不进行有效分析和管理,产量加剧会更加严重,对环境污染也会更严重。本文针对西宁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现状,提出相对应的有效对策。

Abstract: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Xining makes the projects of new con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extension, demolition everywhere. So, a larg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waste is produced in the project phase. If the effectiv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are not carried out to the waste, the production aggravation will be more serious, and th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lso will be more serious. Aimed at the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in Xin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lated effective strategies.

关键词 : 建筑施工垃圾;产量分析与预测;西宁市;有效管理;对策研究

Key words: construction waste;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yield;Xining City;effective management;strategy study

中图分类号:X7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8-0038-03

0 引言

建筑业是典型的资源、能源消耗型工业[1],同时也是巨大建筑垃圾产生源。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展,建筑垃圾每年急剧增长。建筑垃圾分为建筑施工垃圾,建筑拆除垃圾和建筑装修垃圾。建筑施工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或拆除各类建的筑物、道路管网、园林绿化等以及居民修建、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2]。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城市,顺应国家号召发展城市化建设,新建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施工垃圾也逐年增加。这些施工垃圾如果管理不当,将会对生活和环境各个方面造成严重影响。据调查,十一五期间建筑施工垃圾产量为132.657万吨[3],西宁市2012年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已达600万吨,则施工垃圾至少达到60万吨[4]。而且“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新兴建材及制品,支持建筑垃圾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的建设”。因此要根据西宁市建筑垃圾的实际及预测情况研究对其有效的管理对策。

1 建筑施工垃圾的产量分析与预测

1.1 国内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虽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相应的在建筑物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也空前增加。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2013年施工建筑面积113亿多平方米[5],以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为500~600吨的标准计算,我国建筑施工垃圾以每年至少5.65亿吨增长,到2020年预计还新增建筑面积约600亿平方米[6],新产生的建筑垃圾30亿吨[7]是天文数字。我国垃圾管理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城市化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8],现有的管理制度、政策、法律和法规都不够健全,绝大部分垃圾未经任何垃圾处理则进行简易填埋,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1.2 国际

据统计,在世界多数国家,建筑施工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5%~10%。美国每年产生建筑施工垃圾约为3250万吨,经过分拣、加工转化,再生利用的约占到 70%,其余30%的建筑垃圾即约根据需要进行填埋。新加坡每年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约为6万吨,98%的建筑垃圾都得到了处理,其中50%-60%的建筑垃圾实现了循环利用。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十分重视资源的再生利用,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日本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要尽可能的就地重新利用,对重新利用有困难的按照有关规定适当予以处理。[9]而欧洲有着先进的垃圾管理技术的国家,如丹麦,爱沙尼亚,荷兰,在2008年,丹麦建筑垃圾约为10万吨,荷兰60万吨,但垃圾回收指标超过90%。在7年前两个国家建筑施工垃圾经处理后最只有0.1万吨和0.6万吨进行填埋。如今垃圾处理技术更是先进,值得学习。[10]

1.3 西宁市

西宁市为大美雪域高原青海的省会,但多年以来仍处于三线城市。城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城市发展水平与内地城市还有一定差距。垃圾管理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更不用说与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作比较。根据有关调查报告,可了解到西宁市建筑施工的垃圾逐年大幅度增长。据调查,而十一五期间建筑施工垃圾产量为132.657万吨,西宁市2012年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已达600万吨,则施工垃圾至少达到60万吨。现根据西宁市2002~2010施工垃圾产量,利用MATLAB与EXCEL找出预测公式[11],以2012年60万吨的施工垃圾作为预测检验,预测西宁市2015年与2016年施工垃圾产量。(图1、图2)

根据数据拟合模型,拟合优度判定系数R2=0.9992,确定公式为四次多项式如下:

y=-0.0064x4+51.223x3-1.5E+5x2+2.1E+8x-1.0E+11

2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的影响

2.1 提高工程项目成本

施工垃圾包括不可避免与可避免垃圾。不可避免垃圾产量接近项目设计中预算垃圾产量,其计划量与实际量相差不大,工程预算成本的浮动不大,对项目成本影响甚微。而可避免垃圾的产量受施工现场天气环境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其产量增加将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现今,项目施工垃圾大幅度上升的大多数为可避免垃圾,以至于工程项目成本在不可预测与很大风险的提高。

2.2 占用大量土地

西宁市的施工垃圾以固体非可燃性物质为主,在处理上不同于一般生活垃圾。据调查,西宁市的建筑垃圾达80%以上未处理就被转移到郊区堆放填埋,随着建筑垃圾的增加,垃圾堆放点也在增加,垃圾堆放场的面积也在逐渐扩大,据了解,每年1万吨建筑垃圾需占6.5亩地[12]。则西宁市2015年占地将达到774.61亩,2016年将达到923.52亩。照这样下去,不到20年,西宁市将会变为垃圾场。

2.3 影响市容市貌

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无秩序,未能及时转移和处理的施工垃圾往往成为卫生死角,与西宁市夏都的形象极不协调,严重影响城市的美好形象。

2.4 污染环境

建筑施工垃圾易造成空气污染,水体污染,降低土壤质量,亦会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3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现状

3.1 垃圾产量急剧增加

近几年,西宁市新建规模巨大,伴随每年产生至少60万吨的施工垃圾,应当加大对垃圾管理的重视,尽量从源头上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3.2 缺乏对施工垃圾的循环利用

目前,西宁市还未出台有关建筑垃圾大量的施工垃圾产生,技术与措施落后的西宁,对大量的垃圾只做简单处理,就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而西宁市至今只有四个填埋场,加之,垃圾处理不科学,使得垃圾急剧增加。

3.3 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缺乏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较低

西宁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的专业水平和就业经验较内地相比相差甚远。而现场施工人员大部分为农民工,一小部分是有多年施工经验的低学历人员。他们节约资源意识薄弱,公家资源乱用,在现场作业时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建材的浪费。

3.4 垃圾管理体系不健全

施工阶段垃圾产生过量不仅与现场的施工有关,而与整个管理系统有关,直接有关的是垃圾管理系统,该体系不健全。

4 西宁市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管理对策

4.1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的基本原则

①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减量化”。西宁市的建筑施工垃圾主要是由施工现场产生的,应该加大宣传和管理,从源头上引导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同时合理进行利益、责任分配,这样是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的。②建筑垃圾管理的“资源化”。建筑施工垃圾大部分是可再生利用的资源,是可以进行就地利用或重新处理加工使用的。由于西宁市技术的原因,其利用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以长远的可持续的眼光来看,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是一种趋势,最终可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取得双赢。③是建筑施工垃圾清运的“集约化”。建筑施工垃圾应当与生活垃圾一样,由政府负责清运和管理,清运费用由垃圾产生的单位承担。这样西宁市的建筑施工垃圾处理周期将大大缩短,成本大大降低。

4.2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的具体对策

①制定鼓励建筑施工垃圾“减量化”相关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和鼓励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补贴政策。一西宁市政府应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减少垃圾产生,进行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而建筑公司和施工单位不仅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还要依据政府的法律法规制定属于自己垃圾管理体系的法规。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政府主导,鼓励建筑企业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和落实各项法律和政策;市场辅助,提供绿色节能建材和新技术;建筑公司、施工单位实施采用耐久性材料,优化施工方式和建筑设计。在源头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②加强建筑施工阶段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施工人员的素质。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是在施工阶段产生的,因此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工作绩效直接影响施工垃圾的产量。首先要增强管理人员专业的管理水平,具体体现在提高个性素质、专业技术等级、管理技能三方面,也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保证因管理人员的疏忽而造成的垃圾产量最低。其次,要增强施工人员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意识,并落实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可定期开展节约资源宣传活动,实行工作奖励惩罚制度,加大管理人员对其工作的监督力度。

③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垃圾管理工作机制。建筑施工垃圾的管理,应当明确管理机制和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西宁市市容局作为建筑垃圾的主管部门,建筑垃圾的清运、填埋、再生利用的政策制定。规划局负责建筑工地建筑垃圾的管理,对建筑企业产生垃圾量进行核准,对超过平均水平的予以一定的处罚。城管执法局、交管及公安部门应当按照以上各职能部门审批的事项加强执法,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④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和德国已经将建筑垃圾作为一种新的资源,以至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大产业。因此,西宁市也应加快建筑垃圾处理和利用的科研工作,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和有毒建筑垃圾,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坚持走循环之路。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不仅能够保护环境,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若采用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将其减量化和再利用,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和资源。

5 实力运用

《西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8月6日西宁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13]2013年7月初,西宁市政府分别组织召开了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专项整治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城管、公安、建设、食品药品监督、农牧、环保、工商、区(县)政府组成的餐厨垃圾、建筑垃圾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专项整治工作。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区(县)政府、市直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和工作任务,组织全市垃圾专项整治活动,协调各职能部门进行执法检查,有效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查处违规拉运建筑垃圾车辆500台次,违规处置建筑垃圾案件50余起。整治工作累计处罚金额达25万元,对253家在建工地(含拆迁工地)监督覆盖率达100%,主城区在建工地出入口硬化、冲洗设备配备率达100%。各城区组建的夜巡队实行常态化巡查,市、区两级城管110,实行24小时值班制,实现了应急处置及时到位。措施得力,成效显著。[14]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的管理体系需以之为模范继续修正完善。

6 结语

西宁市建筑施工垃圾的管理,要从四方面着手:一要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减量化,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施工人员的素质,确保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垃圾产量最低;三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垃圾的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各管理机制和部门的职能;四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把建筑垃圾作为一种新能源利用。

参考文献:

[1]秦小艳.建筑废弃物分类及其对环境污染影响关联因素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西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J].西宁政报,2012(9):10-12.

[3]龚志起,丁锐,陈柏昆,崔云华.西宁市建筑垃圾的特征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1):288-290.

[5]国家统计局,2014年统计年鉴.

[6]杨敬帅,马晓霞.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304-305.

[7]李聪,张欣.浅谈施工企业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中的重要性[J].施工技术,2014,S2:534-537.

[8]朱东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9]国外建筑垃圾再利用一览[N].经济参考报,2010-07-21.

[10]Tojo, N., Fischer, C., 2011. Europe as a Recycling Society: European recycling policies in relation to the actual recycling achieved.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European Topic Centre o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Copenhague, Denmark.

[11]左浩坤,付双立.历史数据缺失下的建筑垃圾产量预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05):106-109.

[12]虞扬.孝感市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水泥,2015(01):278.

建筑垃圾填埋范文5

关键词:城市固体废弃物 处置 利用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141-01

1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概述

城市环境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已经成为环境问题的一大重要内容,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很多城市的发展:(1)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产出量非常大。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固体废弃物正以惊人的数量逐日产生并且大量堆积。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出现固体废弃物包围城市的情况,对其造成了严重的污染;(2)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置能力较弱、利用水平不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城市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式就是简单堆放和填埋,这给城市的土地、空气和水体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3)城市固体废弃物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固体废弃物不仅会污染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还会造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机会的丧失。

。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旧电池、厨房垃圾、废弃包装袋等;(2)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的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废渣、废建筑材料等,这些废弃物的成分复杂,而且多含有有毒成分,如果随意在城市堆积或者是填埋,会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3)危险固体废弃物。危险固体废弃物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认定其具有危害性的固体废弃物,如医院的废弃药瓶和注射器等。

2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城市固体废弃物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1)城市固体废弃物每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产生和堆积,这不仅会占用城市有限的建筑用地,而且也会减少城郊的耕地。同时有很多城市由于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都简单堆积或者掩埋在城郊,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耕地和水中,使得耕地的肥力下降,同时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一些病菌甚至会通过这些被污染的水和农作物传给人类,从而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2)城市固体废弃物经焚烧或者腐烂后会产生大量的毒臭气体,这些气体不仅会令人作呕,而且给大气造成严重污染。此外以微粒存在的固体废弃物在风的作用下,会扩散到大气中,不仅会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会玷污城市建筑物和数目等,影响整个城市的市容;(3)城市固体废弃物本身特别肮脏,特别是生活垃圾组成复杂,而且含有大量病菌,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这些垃圾会招致蚊蝇乱飞,影响整个市容的整洁和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3 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与利用

。堆肥处理就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固体废弃物保温至70℃储存、发酵,借助固体废弃物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养分。堆肥处理的工艺比较简单,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但是其规模不宜太大;(2)焚烧处理。焚烧处理就是将固体废弃物作为燃料送入炉膛内燃烧,在高温下固体废弃物中的可燃成分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并转化为少量性质稳定的固体残渣。焚烧的处理效率比较高,其产生的高温气体可以回收利用,但是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3)填埋处理。填埋处理分为直接填埋和卫生填埋两种,其中直接填埋就是将固体废弃物直接填入已挖好的坑中盖上压实,使其含有的有机物通过各种反应得以分解,其优点是处理费用低,方法简单,但是容易造成地下水源的污染;卫生填埋法就是将固体废弃物倒入具有一定地形特征的场地中,通过采取防渗、覆土和气体导排设施,消除对地下水源和大气的污染,其具有投资少、容量大和见效快的优点。

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是薄弱环节,固体废弃物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管理较差,导致城市固体废弃物总是处于被动处理的状态。也就是只有当城市固体废弃物已经严重影响到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才能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而且处理成本过高,没有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工业固体废弃物中的无害废物,应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出发,对其中可以回收的部分要进行回收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中的部分危险废物,要对其使用和处理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委托具有资格的单位进行处理,严禁将其当做一般固体废物物进行随意堆放和填埋;其次,要构建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各个城市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3)加强对医疗固体垃圾的监管和处置。医疗固体垃圾是一种特殊的废物,其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可能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对其的监管和处置,需要对其进行单独的收运,由特殊部门进行专门的处理;(4)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随着城市建筑物的不断增加,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大,必须实施建筑工程的全程监管,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对部分建筑材料回收利用,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的使用,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垃圾的生成量。

参考文献

[1] 殷兴军,许桂珍.论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9,9(4):54~55.

建筑垃圾填埋范文6

现象:建筑垃圾数量惊人

在浙江,随着“三改一拆”深入推进,大量的建筑垃圾随之产生。据“三改一拆”办统计,到2014年3月底,全省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68亿平方米。按照每万平方米产生建筑垃圾7000―12000吨的标准推算,从2013年开始,我省各地拆除违建产生的建筑垃圾超过了1.5亿吨。

这些数量惊人的建筑垃圾该如何处理?

2014年4月1日,浙江省委派驻浦江的第12督查组接到了当地群众举报:浦南街道宋溪村道两边堆满建筑垃圾,已经堆放8个月,无人清理,影响周边环境。

督查组到现场证实,通向宋溪村道两旁,确实堆放着4座小山般的建筑垃圾。路过的村民说,大雨把建筑垃圾冲刷到田里,把灌溉渠道都堵塞了。

据浦南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宗汇介绍,截至今年3月底,浦南街道共拆除违法建筑60万平方米。由于缺资金和堆放场地,80%的拆违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垃圾处理成了“三改一拆”中的新难题。

同样的建筑垃圾处理难题,让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上马村的村干部也很为难。

上马村是路桥区拆违力度最大的城中村。村里统计的9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在2013年的“三改一拆”行动中,几乎全部拆完。拆后的建筑垃圾堆积成山,总量超过1万吨。

“垃圾堆村里时间久了,天热的时候,苍蝇蚊子嗡嗡飞,影响村里的环境卫生。”村干部杨义辉说,“而且建筑垃圾夹杂着废木料、纸板,长期堆放,存在很大的消防隐患。”

村民迫切想把垃圾运出村,但成堆的垃圾该运往哪里?。

经过一番论证,垃圾中转堆积点选在远离村民居住的上马村东边和南边角落。但很快这两个临时堆放点也达到最大负荷。

“没办法,我们只好向邻近南岸村借了一处空地,和他们说好堆放时间,这才暂时将上马村的建筑垃圾堆放妥当。”路南街道宣统委员徐桂生说。

建筑垃圾露天堆放终究不是处置办法,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造成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污染。据了解,建筑垃圾中的水泥和混凝土需要经历100―200年才能有效分解,黏土砖甚至要500年以上。另外,建筑垃圾含有约10%废金属和10%可燃废料,无论填埋还是堆放处置,废金属和塑料产生的有毒物质不仅难以降解,还会以渗滤液的形式污染地下水,破坏土壤结构。

办法: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建筑垃圾处置虽然令人头痛,但在一些人眼中,建筑垃圾却被视为最具开发潜力、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位于台州市黄岩区的浙江百全工贸有限公司是家制砖厂,但厂里烧砖从不挖土,更不开山。公司副总经理鲍晓长说:“建筑垃圾浑身都是宝,我们工厂制砖的原料就用建筑垃圾,生产的砖块每块可以节约8分钱成本。”

在生产车间,工人们先将建筑垃圾中的砖块和混凝土碾轧成碎粒,再与建筑渣土掺和,送入砖机压制成型。成型砖露天晾晒两三天后,再送入砖窑内高温烧制成新型墙体材料――渣土砖。

据了解,目前这种渣土砖已经过浙江省发展新兴墙体材料办公室认证,各项指标均达标,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项目。

靠点“渣”成砖的本事,百全公司日均“吃”掉建筑渣土1500吨。

在永康市红卫铸造炉渣处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慧慧眼中,建筑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黄金”。她说,建筑垃圾经过泼水、筛分后,可以形成不同规格的再生骨料:中碎材料可以做路面,小碎材料可以铺地基、做路面,细沙能拌水泥,还可以做粉煤灰添加料。“在欧美国家,建筑垃圾的资源再利用超过90%,这么高的比例,让人眼红。”

“我们公司配有建筑垃圾破碎机,一个月能加工上万吨建筑垃圾,但现实情况是机器经常‘吃不饱’。” 李慧慧说。

建筑垃圾能“变废为宝”,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建筑垃圾该往哪里送。。城管局把每个工地的渣土类别、数量等信息公布在信息平台上,买家通过平台可以迅速找到卖家,实现建筑垃圾再利用。

据悉,平台运行半年来,慈溪市已完成建筑垃圾交易量140万立方米,这些建筑垃圾被用于绿化用土、地面回填和建材原料。

在义乌,专“吃”建筑垃圾的再生资源利用公司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除了资源再利用,义乌人还把“三改一拆”产生的建筑垃圾,巧妙地“塞”入100多座废弃的矿洞、矿坑中,洞坑填满后再覆上表层土即可复绿。

建议: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据工信部统计,2012年我国共产生建筑垃圾15亿吨,其中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不足5%。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同志介绍,虽然这些年我省再生资源企业增多,但消纳建筑垃圾的能力有限,利用率不高,资源化利用率不超过10%。

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并不比国外差,为什么利用率会这么低?

政策层面上,《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四条规定:“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然而在市场上,劣币再次驱逐良币。

开发商出于工期和成本考虑,往往将建筑垃圾清理工作交由清运公司,而清运车辆为了节省“进场”费用和运输成本,渣土车司机们往往钻空子,随意在路旁、桥下、郊区等地倾倒垃圾。

专家分析,建筑垃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牵涉拆除、运输、处理再利用等整个链条,涉及住建、发改、环保、经信等多个管理部门,各方权责不明晰,没有形成流畅的管理体制。另外,浙江多数城市没有专业的建筑垃圾回收机构负责分拣回收,建筑垃圾依然混合收集,利用率很低。再次,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不够完整,产业化发展程度低,也是导致利用率低的主因。

中国城市环卫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家珑表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难题的根本解决之道,是要实现建筑垃圾处置产业化,国外成功的经验是法律的强制力量与市场相结合。。

“企业需求主要在3大环节。。其次是出口问题,建筑垃圾再生制品毕竟是新产品,市场接受起来有困难。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出台政策推广应用。”陈家珑说,比如政府出资的工程先做表率,“新东西总要有被接受的过程,等到真正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政府可以再撤出。”

“最后,中间环节应解决地的问题。建筑垃圾处置用地应有相应规划,建筑垃圾处置是储存、加工的过程,也是垃圾消纳场,垃圾存放需要用地,而且用地面积还不小。政府应帮助解决用地,要给建筑垃圾堆放的场所。”陈家珑说。

有专家建议,浙江要加快开展加强建筑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立法调研工作,通过立法禁止建筑废弃物直接填埋,明确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实施资源化利用。要尽快制定浙江建筑废弃物科学治理和综合利用中长期规划,列入各地政府的实施方案中。

另外,要加强综合监管。建立健全建筑废弃物全过程监管制度,对建筑废弃物种类、数量和去向等情况实行联单管理;实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标识制度;建立完善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置资质许可制度;严格执法,加大对建筑废弃物乱堆乱放和就近填埋行为的查处力度。

一些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曾出现过严峻的建筑垃圾“围城”问题。这些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逐步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建筑垃圾处置产业链。

日本政府在1977年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1991年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并在2002年开始实施《建筑材料循环法》,将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

美国政府出台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倒。其做法有四种:一是综合利用,二是分级处理,三是高级利用,四是法律规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