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与审计对策
作者:邵伊君
来源:《财讯》2017年第06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呈日益上涨的趋势,随着而来的是我国甚至整个世界经济范围内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出现。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不断活跃,严重阻碍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经济全球化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资本主义经济原则,给投资者和市场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成为了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通过分析相关公司的财务报告出现舞弊的原因和采取的审计对策及其面对的各种社会环境,结合目前的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为我国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计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努力降低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出现,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添砖加瓦。 上市公司 财务报告 舞弊 审计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分析与意义 (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概念
第一,舞弊的概念。舞弊是当事人有意掩盖事情事实真相的一种不正当行为,财务报表的舞弊可能分为以下几种行为:1.窜改、伪造、或变动编制公司财务报告所依据的会计纪录或支持性的会计凭证;2.有意伪报或漏掉事项,业务交易或其他的相关信息;3.在处理相关金额、类型、表述或披露等方面因为不当的意图故意的将会计准则曲解使用。我们国家在2001年7月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中也对“财务舞弊”进行了阐释,指导致财务会计报表产生不真实反映的有意行为。
第二,舞弊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总而言之,即使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对财务报表舞弊的阐释有非常多种,然而他们的内涵基本上是相似的:即舞弊的主体比如说公司或者相关企业,不依照财务会计的有关报告标准,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运用各种非合法手段,没有事实的反映企业在某一个特定日期的具体财务状况、企业的经营成效和现金资本的流量,对企业的日常的经营生产活动情况没有做出真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导致了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不正确的使用。 (2)国内外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概况
第一,国外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国际上早在20世纪30 年代就开始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舞弊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美国审计准则公告82 号中阐述舞弊性的会计报告是:为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诱骗会计报告使用者而对会计报告中列示的相关数字或其余现象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忽视。美国反财务舞弊报告委员会的一名委员会将财务报告的舞弊性定义为是一种在不良的动机驱动下,有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对财务会计报表的虚报还是漏列,其最终后果是导致重大的虚假性财务会计报告。在美国,其注册舞弊检查师协会对财务舞弊则有另外一种定义,这个协会所指的财务舞弊是:有意图的、有预谋误报和漏掉关键的事实和会计相关数据,从而误导报表的使用者在现有报表信息的情况下会导致其改变自己原有的判断或决策。
第二,国内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与国外深入的财务会计报告舞弊研究相比,我国的财务报告舞弊研究的历史相对较短,而且主要的内容中规范性的研究占大多数,而实证性的比较少。中国财政部对新颁布的《会计法》条文释义中阐释:编制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就是指不把原始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作为基础,私自虚构有关重要数据资料从而编制财务报告的行为。在我国对财务舞弊有了进一步的定义,这种定义出现在我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原则第 8 号第三条中,舞弊是指会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真实反映的有意行为。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与产生原因 (1)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第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基本类型。各种各样的动机产生了不同的舞弊行为,其表现在财务会计报表舞弊上主要有下边几种类型: 1.隐瞒利润类型 2.隐瞒财务状况表类型
总之,财务报表虚假的动机决定了财务报表虚假的不同类型。基于业绩审核、获的信用贷款资金,发行企业股票、以保留有利资源和仕途提升等为目标的类型,通常财务报表的虚假为利润的最大化、利润的均衡化以及高估企业资产和低估企业负债的形式来表现;以减少纳税和推卸企业相关人员责任为目的的,财务报表虚假通常变现为企业的利润最小化。就出示虚假财务报表对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的影响结果来看,对企业造成最大危害的舞弊财务会计报表就是使企业利润实现最大化,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虚盈实亏。 (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具体原因
第一,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基本原因。“利益”是制度制约和诱导个人不当行为的最主要手段,是人们各种行为以及目标的最终核心,是每个个人和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利益”不仅会使人们合法经营,取得正当的利益,也会驱使人们铤而走险,获得取大量不正当的利益。舞弊性虚假性的财务报表产生的最根本诱因可以说也是当事人对利益的一种追求。舞弊性虚假性的财务报表是否产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是指相关当事人在对利弊得失做出了更加细致的对比之后所作出的一种选择,他的本质可以说也是一种违法的经济行为。是一个单独个体的趋利性行为。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所产生的。我们所说的利益驱动既包含了经济领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利益的驱动又包含了政治领域利益的驱动,这些原因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性虚假性财务报表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第二,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其他原因。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融资制度最终决定了其独特的供需矛盾,一个公司新股票的发行额,以及配股资格的得到对一个上市公司来说都是十分稀缺的资源,而对上市公司来说,股票一旦被捕牌就意味着丧失了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这种情况的出现对股东来说也是十分的严重的损失,所以对中国的众多上市公司来说,股权融资是在现有市场环境和经济制度条件下的一种最正当的选择。这便使得即将上市的公司难以抵挡股权融资所带来的巨大诱惑。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融资渠道和财务危机规制的安排给企业的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上市公司对证监会的股权融资方面的要求进行财务报表得舞弊。一是用舞弊的方式得到企业的上市资格,是上市公司在创建之解决企业资金来源困难的一个主要方法。二是为公司筹集更多的资金从而实施舞弊,一家公司能够募集多少资金这个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三是为得到再融资资格条件,一个企业通常会实施舞弊配股或者是增发新股的方法。发展下去。因此,我们很容易得出,净资产的收益率资格线成为了现阶段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增发管理层所实施舞弊的首要目标。 第三章 万福生科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和审计对策 (1)分析万福生科舞弊案件的内容及造假手段
第一,万福生科舞弊案件的内容。万福生科企业的全称为湖南万福生科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主要的经营领域有粮油加工和绿色食品的供应,由于经营得当该公司于2011年的9月27日成功上市,在经营的几年中该企业先后被评为“绿色先锋”“小米粒享有高价值”在相关的领域中享有极大地声誉。被众多机构所看好。
在2013年年初所公布的《关于重大披露及股票复牌公告》中,经过调查,万福生科在2008年到2011年短短的三年中,通过财务舞弊非法获利7.4亿元,有此获得的营业利润达到了1.8亿元,其中净利润有1.6亿元.在调查中还发现,单在2011年一年中,该公司的营业利润就虚增了2.8亿元,其中净利润占到了80%,这些数据不由得让人感到吃惊,让大家更意想不到的是,该公司竟然隐瞒了长达半年的停产。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曾经有着辉煌业绩的上市公司中所能发生的事情。
第二,万福生科舞弊案件的造假手段
1.虚报营业收入2.制造虚假的客户资料3.制造虚假的交易合同4.增加虚假资产详情见下图 (2)万福生科事件的影响
开创了投资者损失先行补偿的先例平安证券作为万福生科上市的推荐机构,主动做出3亿元的赔偿作为投资者的损失基金,这一做法开创了投资者损失先行补偿的先例。开辟了中国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证券市场由推荐机构先行赔付再有责任方赔偿的先河。这一新途径的开辟,为以后社会处理此项事情开辟了一条新兴之路。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无序万福生科最终造成这样的结果与其董事长的个人性格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了解龚永福是一个退伍军人,在部队里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但是部队里的一套并不适合对一个企业的管理,在经营过程中龚永福还始终坚持一个人说的算,更没有虚心的接受企业其他经营管理层的意见,始终以打仗的方法来经商,殊不知商场和战场有天壤之别。对万福生科进行审计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其的评价中指出,万福生科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来对公司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但是在众所经济学家看来万福生科的财务舞弊不仅仅是因为内部控制上的监管不严所造成的,这一系列严重后果的产生需要一系列人一起造假。从原始凭证,到最后的会计账目和财务会计报告,很显然是一件有预谋有规划的时间。企业的内部管理不仅和企业是否遵循事业规范有关,更适合企业经营者的道德良知息息相关。
万福生科也并不是我国上市公司中唯一一个存在舞弊事件的公司,从最开始的银广夏企业,到后来的蓝田股份,每一件舞弊事件的产生无疑不对我国的上市公司的经营敲响警钟。每一次舞弊事件的暴露都体现出我国会计规范制度的不完善和社会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力度的薄弱。因此,在当代中国对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完善,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1]姚泽凯.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审计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0). [2]陈晓刚.市公司收入舞弊分析及审计对策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10). [3]王学慧.市公司会计报表舞弊及审计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5(5):91-94. [4]陈天.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197-197. [5]张卫星.业财务舞弊识别及审计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4):180-1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