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高分子化学 授课专业 30006640 高分子材料 塑料加工工程 班级 2003级 必修课 校级公共课( );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 课程类型 选修课 限选课( );任选课( ) 授课方式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课堂讲授(√);实践课( ) 60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 学 分 数 4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 60 学时; 实践课 学时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出版社及 出版林尚安 林尚安 潘祖仁 张甾城 应圣康 应圣康 胡金生 时间 教材名称 高分子化学 作 者 作 者 潘祖仁 George Odian 李弘等译 化工出版社2003年 指定参考书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高分子化学》 《配位聚合》 《自由基聚合》 《缩合聚合》 《离子化型聚合》 《共聚合原理》 《乳液聚合》 (聚合反应原理)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科学出版社(1987) 科学出版社(1980)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6)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8)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4)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7)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3) 授课教师 王跃川、冉蓉、汪映寒、职 称 赵凌 教授、副教授、教授、工程师 单 位 高分子学院 授课时间 注:表中( )选项请打“√” 2005-2006学年下期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章 节 名 称 第 1 周, 第 1 次课 2006年 2月 20日 第一章 绪 论 前言、1.1基本概念 1.2 聚合反应与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备 注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2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树立对高分子化学学科正确的认识观。 【掌握内容】 1. 高分子基本概念:单体、高分子、聚合物、低聚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主链、侧链、端基、侧基、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等。 2. 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了解内容】 高分子化学发展历史。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前言 1.1 基本概念 1.2 聚合反应与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1学时 1学时 第1页
【教学重点】 高分子科学定义及体系 备 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1.解释单体、结构单元、重复单元、聚合物、聚合度的涵义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George Odian,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2nd. ,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李弘,黄文强,顾忠伟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7年。 2. EEVER, W. H., and STILLE, J.K., “Synthesis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Aromatic Polymers Containing 3, 6-Quinoline Units in the Main Chain,” Macromilecules, 1979, 12, 1033.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2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 1 周, 第 2 次课 2006年2月 23 日 备 注 第一章 绪 论 章 节 名 称 1.3聚合物的分类、1.4聚合物的命名 1.5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目的 1. 掌握高分子化学相关基本概念。 2. 能对几对重要概念进行辨析。 3. 能按规范写出正确的聚合物名称、分子式、聚合反应式。 要求 【掌握内容】 1. 聚合反应;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2. 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3. 常用聚合物的命名、来源、结构特征。 4.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了解内容】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2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1.2 聚合反应与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1.3 聚合物的分类 1.4 聚合物的命名 1.5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1学时 20分钟 15分钟10分钟 第3页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1. 聚合反应;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2. 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3. 常用聚合物的命名、来源、结构特征。 4.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 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的区别与联系;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区别与联系。 备 注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讨论题】 写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涤纶、尼龙-66、聚丁二烯和天然橡胶的分子式。根据表1-4所列分子量,计算聚合度。根据这6种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聚合度,试认识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差别。 【作业】p16-2,6 教 学 手 段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EEVER, W. H., and STILLE, J.K., “Synthesis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Aromatic Polymers Containing 3, 6-Quinoline Units in the Main Chain,” Macromilecules, 1979, 12, 1033. 2.ERGENROTHER, P. M., “Heat-Resistant Polymers,” in 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ol. 7 (H. F. Mark, N. Bikales, C. G. Bverberger, G. Menges, and J. I. Kroschwitz, eds.). New York: Wiley, 1987, p. 639.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4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章 节 名 称 第 2 周, 第 3 次课 2006年2月 27 日 第二章 逐步聚合(stepwise polymerization) 2.1 概述 2.1线性逐步聚合反应机理 备 注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目的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2 掌握逐步聚合反应分类、官能团的等活性、线型与体型逐步聚合、连锁聚合与体型逐步聚合、反应程度与转化率、当量系数与过量分率、结构预聚物与无规预聚物等基本概念 要求 【掌握内容】 1逐步聚合反应分类 2官能团的等活性 【了解内容】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2.1概述 逐步聚合反应分类 逐步聚合反应的单体 2.2线性逐步聚合反应机理 官能团的等活性 反应机理 时 间 分 配 1学时 1学时 第5页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1.逐步聚合反应分类 2.官能团的等活性概念;反应进程; 备 注 【作业】 P213-3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1.HERGENROTHER, P. M., WAKELYN, N. T., and HAVENS, S. J., “Polyimides containing Carbonyl and ether Connecting Groups,” J. Polymer Sci. (A), 1987, 25, 1093 参 考 资 料 2. MARVEL, C. S., “Trends in High Temperature Polymer Synthesis,” Macromil. Chem., 1975, C13(2), 219 3. ODLAN, G.,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3rd ed.), New York: Wiley-Interscience, 1991. 4. STILLE, J. D., “Polyquinolines,” Macromolecules, 1981, 14, 870.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6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章 节 名 称 第 2 周, 第 4 次课 2006年3月 2 日 第二章 逐步聚合(stepwise polymerization) 2.3线性逐步聚合反应动力学概述 备 注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目的 掌握平衡逐步聚合动力学的动力学方程式 熟悉自催化聚合、外加催化剂聚合时的动力学特征 要求: 【掌握内容】 平衡逐步聚合动力学的动力学方程式 【熟悉内容】 自催化聚合、外加催化剂聚合时的动力学特征 2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逐步聚合与连锁聚合的比较 线性逐步聚合反应动力学 20分钟 1学时 25分钟 第7页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逐步聚合与连锁聚合的比较 平衡逐步聚合动力学的动力学方程式 备 注 【练习】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经外加酸催化缩聚,试证明从开始到p=0.98所需的时间与p从0.98到0.99的时间相近。计算自催化和外加酸催化聚酯化反应时不同反应程度p下Xn、[C]/[C]0与时间t值的关系,用列表作图来说明! 教 学 手 段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 参 考 资 料 1.ALLEN, P. E. M., and PATRICK, C. R., 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Polymerization Reactions. New York: Wiley, 1974, Chap. 5. 2. FLORY, P. J., Principles of Polymer Chemistry. Ithaca, N. 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3, Chap. 3. 3.LENZ, R. W., Organic Chemistry of Synthetic High Polymers. 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 1967, Chap. 3.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8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章 节 名 称 第 3 周, 第 5 次课 2006年3月 6 日 第二章 逐步聚合(stepwise polymerization) 2.4 线性逐步聚合反应聚合度的控制 备 注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目的 1 掌握影响线性逐步聚合反应聚合度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2 运用定量关系式计算求解相关参数并提出控制方案 要求: 【掌握内容】 响线性逐步聚合反应聚合度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熟悉内容】 运用定量关系式计算求解相关参数并提出控制方案 2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1 影响线性逐步聚合反应聚合度的因素 2 控制相对分子质量方法 3 某一官能团过量时的定量关系 4 综合分析与计算聚合度小结 20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25分钟 第9页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控制线性逐步聚合反应聚合度的方法与计算 【教学难点】 某一官能团过量时的定量关系 备 注 【作业】 P214-7,9,10,13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参 考 资 料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 1.REMPP, P., and MERRILL, E. W., Polymer Synthesis, Basel:Huthig & Wepf, 1986. 2.张甾城、李佐邦,《缩合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10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章 节 名 称 第 3 周, 第 6 次课 2006年3月 9 日 第二章 逐步聚合(stepwise polymerization) 2.5 重要线性逐步聚合物 (自学) 2.6 体型聚合 备 注 2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目的 1掌握体型逐步聚合、结构与无规预聚物、平均官能度基本概念 2 通过运用公式计算确定凝胶点的控制方法。 要求: 【掌握内容】 体型逐步聚合、结构与无规预聚物、平均官能度基本概念 通过运用公式计算确定凝胶点的控制方法。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1基本概念 2预聚物 3凝胶点的计算 25分钟 20分钟 45分钟 第11页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体型逐步聚合基本概念;凝胶点的控制 【教学难点】 凝胶点的控制 备 注 【作业】 P214-16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参 考 资 料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 1.REMPP, P., and MERRILL, E. W., Polymer Synthesis, Basel:Huthig & Wepf, 1986. 2.张甾城、李佐邦,《缩合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12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 4 周, 第7 次课 2006年3月 13 日 备 注 第二章 逐步聚合(stepwise polymerization) 章 节 名 称 2.6 体型聚合 2.7 逐步共聚反应 (自学) 2.8逐步聚合施方法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目的 1.能正确写出重要结构与无规预聚物的合成反应式 2.比较四种逐步聚合方法的异同 要求: 【掌握内容】 1.重要结构与无规预聚物的合成反应式 2.四种逐步聚合方法的异同 2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1线型与体型逐步聚合的比较 2逐步聚合施方法 3本章总结 20分钟 25分钟 45分钟 第13页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逐步聚合施方法 备 注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练习】 分别用两种方法计算下面三种体型缩聚反应的凝胶点: 邻苯二甲酸酐 甘油 乙二醇 3.0 mol 2.0 mol 0 1.5 mol 0.98 mol 0 1.50 mol 0.99 mol 0.002 mol 教 学 手 段 参 考 资 料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 1.REMPP, P., and MERRILL, E. W., Polymer Synthesis, Basel:Huthig & Wepf, 1986. 2.张甾城、李佐邦,《缩合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14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 4 周, 第 8 次课 2006年 3月 15日 备 注 2 章 节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 名 称 3.1 引言3.2 连锁聚合的单体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目的 掌握单体结构与聚合机理的关系 要求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的类型,活性中心的类型,取代基对聚合机理的影响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活性中心的类型 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和共轭性效应与聚合机理的关系 取代基数目、位置、大小与聚合机理的关系 20分钟 35分钟 35分钟 第15页
【教学重点】 单体结构与聚合机理的关系 备 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讨论】 (1) 为什么苯乙烯能按三种机理进行聚合 (2) 为什么1,2-二取代以及三、四取代烯烃原则上都不能聚合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George Odian,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2nd. ,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李弘,黄文强,顾忠伟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7年 2.高分子化学,王槐三,科学出版社,2002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16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 4 周, 第 8 次课 2006年3月 15 日 备 注 2 章 节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 名 称 3.3 自由基聚合机理3.4 链引发反应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目的 1. 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及特征 2. 主要引发剂类型及引发机理 要求 【掌握内容】 1. 掌握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及特征 2. 主要引发剂类型及引发机理 【了解内容】 热引发,光引发,辐射聚合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 引发剂和引发作用 热引发聚合 光引发聚合 辐射聚合 1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第17页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征 引发剂和引发作用 【教学难点】 辐射聚合 备 注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练习】 偶氮二异丁腈的结构式为_____,加热分解产生自由基的反应式为_____ BPO的中文名称是_____,它的分解反应式为_____ 教 学 手 段 参 考 资 料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1.George Odian,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2nd. ,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李弘,黄文强,顾忠伟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7年 2.高分子化学,王槐三,科学出版社,2002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18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 5 周, 第 10 次课 2006年3月 22日 备 注 2 章 节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 名 称 3.5 聚合速率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目的 掌握自由基聚合低转化率动力学及影响聚合速率的因素;高转化率下的自动加速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要求 【掌握内容】 聚合速率方程及影响聚合速率的因素;高转化率下的自动加速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概述 聚合动力学研究方法 自由基聚合微观动力学 热引发和光引发聚合动力学 自由基聚合基元反应速度常数 温度对自由基聚合速率的影响 自动加速现象 聚合过程中速率变化的类型 5分钟 10分钟 2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第19页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自由基聚合微观动力学 自动加速现象 【教学难点】 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备 注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作业】 什么是自动加速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聚合反应带来什么影响? 教 学 手 段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George Odian,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2nd. ,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李弘,黄文强,顾忠伟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7年 2.高分子化学,王槐三,科学出版社,2002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20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 6 周, 第11次课 2006年3月 27日 备 注 章 节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 名 称 3.6 分子量和链转移反应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目的 自由基聚合低转化率动力学及影响分子量的因素 要求 【掌握内容】 无链转移时的分子量 链转移反应对聚合度的影响 2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动力学链长和聚合度 聚合温度对聚合度的影响 链转移反应 25分钟 20分钟 1学时 第21页
教 【教学重点】 备 注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无链转移和有链转移的情况下计算分子量的公式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作业】 讨论动力学链长和聚合度的区别 教 学 手 段 参 考 资 料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1.George Odian,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2nd. ,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李弘,黄文强,顾忠伟等译,科学出版社,1987年 2.高分子化学,王槐三,科学出版社,2002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22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6 周, 第 12 次课 2006年3月 29日 备 注 章 节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 名 称 3.7 阻聚和缓聚3.8 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目的 掌握阻聚和缓聚的基本概念 要求 【掌握内容】 阻聚剂和阻聚机理 阻聚效率和阻聚常数 【了解内容】 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2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阻聚剂和阻聚机理 烯丙基单体的自阻聚作用 阻聚效率和阻聚常数 阻聚剂在引发速率测定中的应用 反应速率常数 25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第23页
教 【教学重点】 备 注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阻聚剂和阻聚机理 阻聚效率和阻聚常数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讨论】 为什么烯丙基单体有自阻聚作用? 教 学 手 段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George Odian,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2nd. ,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李弘,黄文强,顾忠伟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7年 2.高分子化学,王槐三,科学出版社,2002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24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 7 周, 第 13 次课 2006年4月 3日 备 注 2 章 节 第三章 自由基聚合 名 称 3.9 分子量分布 3.10 聚合热力学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目的 了解聚合热力学及分子量分布 要求 【了解内容】 聚合热力学及分子量分布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从热力学的角度研究单体的聚合能力与单体结构的关系 分子量分布 1学时 1学时 第25页
教 【教学重点】 备 注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单体的聚合能力与单体结构的关系 【作业】 p70-1,2,6,12,13,14,15,19,20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George Odian,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2nd. ,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李弘,黄文强,顾忠伟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7年 2.高分子化学,王槐三,科学出版社,2002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26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 7 周, 第 14 次课 2006年4月5日 备 注 章 节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名 称 4.1 引言 4.2 二元共聚物组成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2 目的 掌握二元共聚物微分组成与单体组成的关系,竞聚率的意义 要求 研究共聚合反应的意义;二元共聚物微分组成与原料单体组成的关系:共聚物组成的微分方程的推导,共聚物组成方程式的其他表达形式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共聚物的类型与命名 研究共聚反应的意义 共聚物组成方程 20分钟25分钟1学时 第27页
教 【教学重点】 备 注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共聚物组成的微分方程的推导 【讨论】 在共聚反应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George Odian,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2nd. ,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李弘,黄文强,顾忠伟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7年。 2.高分子化学,王槐三,科学出版社,2002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28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 8 周, 第 15 次课 2006年4月 10日 备 注 2 章 节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名 称 4.2 二元共聚物组成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目的 掌握典型的共聚物微分组成曲线类型以及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共聚物组成均一性的控制方法 要求 共聚行为类型——共聚物组成曲线 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共聚物组成曲线类型 共聚物组成与转率的关系 共聚物组成均一性的控制方法 20分钟25分钟25分钟 第29页
教 【教学重点】 备 注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共聚物组成曲线类型 【作业】 已知一对单体在进行共聚反应时获得了恒比共聚物,其条件必定时 A. r1=1.5,r2=1.5 B.r1=0.1,r2=1.0 C. r1=0.5,r2=0.5 D.r1=1.5,r2=0.7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George Odian,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2nd. ,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李弘,黄文强,顾忠伟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7年 2.高分子化学,王槐三,科学出版社,2002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30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 8 周, 第 16 次课 2006年4月 12日 备 注 章 节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名 称 4.5 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2 目的 掌握自由基及单体的活性与取代基的关系及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要求 【掌握内容】 影响单体、自由基活性的因素 【熟悉内容】 反应速度常数的次序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单体的相对活性 自由基的活性 取代基对单体活性和自由基活性的影响 20分钟25分钟 1学时 第31页
教 【教学重点】 备 注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取代基对单体活性和自由基活性的影响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练习】 单体上的共轭效应越强的取代基,单体的聚合活性 ,而生成的链自由基活性 教 学 手 段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George Odian,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2nd. ,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李弘,黄文强,顾忠伟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7年。 2.高分子化学,王槐三,科学出版社,2002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32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 9 周, 第 17 次课 2006年4月 17日 备 注 教 学 时 数 2 章 节 第四章 自由基共聚合 名 称 4.6 Q-e方程概念 授 课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目的 了解Q-e方程的物理意义及用途 要求 【掌握内容】 Q-e方程的物理意义及用途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增长速率常数的 Q- e 表示式 自由基-单体共聚反应的结构与活性的定量关系 用单体的Q、e值,估算出r1、r2值 1学时 1学时 第33页
教 【教学重点】 备 注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用单体的Q、e值,估算出r1、r2值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作业】 p98-4,5,12,13 教 学 手 段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George Odian,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2nd. ,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李弘,黄文强,顾忠伟等译,科学出版社,1987年 2.高分子化学,王槐三,科学出版社,2002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34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9 周, 第 18次课 2006年 4月 19日 备 注 2 章 节 第五章 聚合方法 名 称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掌握内容】 1本体、溶液、悬浮、乳液聚合的特点;悬浮聚合:体系组成,各组分的作用。 2 乳液聚合:体系组成,各组分的作用,聚合机理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5.1 本体聚合、溶液聚合 5.2 悬浮聚合 5.2.1 体系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5.2.2 液液分散和成粒过程 1学时 1学时 第35页
教 备 注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掌握悬浮聚合的组成及分散剂的作用 【教学难点】 本体、溶液、悬浮聚合场所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练习 1 悬浮聚合的基本成分是哪些? 2 本体、悬浮、溶液聚合的优缺点及其聚合场所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 LLEN P. E. M., and PATRICK, C. R., 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Polymerization Reactions. New York:Wiley, 1974, Chaps. 2, 3, 7. 2. FISCHER, H., “The Persistent Radical Effect :A Principle for Selective Radical Reactions and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s,” Chem. Rev., 2001, 101, 3581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36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10 周, 第 19次课 2006年 4月 24日 备 注 2 章 节 第五章 聚合方法 名 称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掌握内容】 1.本体、溶液、悬浮、乳液聚合的特点;悬浮聚合:体系组成,各组分的作用。 2.乳液聚合:体系组成,各组分的作用,聚合机理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5.4乳液聚合 1 乳液聚合的基本组分、2 乳化剂和乳化作用 3 乳液聚合机理、4 乳液聚合动力学、5 乳液聚合技术进展 1学时, 1学时 第37页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掌握乳液聚合的基本组分和乳化剂的作用 【教学难点】 乳液聚合机理及其动力学特征 备 注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练习 1. 乳液聚合基本组分是什么? 2. 典型的乳液聚合机理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1.SCOTT, G. E., and SENOGLES, E., “Kinetic Relationships in Radical Polymerization,” J. Macromol. Sci., Rev. Macromol. Chem., 1973, C9, 49. 2.应圣康、余丰年,《共聚合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3.胡金生、曹同玉、刘庆谱,《乳液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参 考 资 料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38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10 周, 第 20次课 2006年 4月 26日 备 注 2 章 节 第六章 离子聚合(ionic polymerization) 名 称 6.1 引言 6.2 阳离子聚合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掌握内容】 1阳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 2阳离子聚合聚合机理 【熟悉内容】 1. 假阳离子聚合、异构化聚合。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6.1 引言 6.2 阳离子聚合 1阳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 2阳离子聚合聚合机理 15分钟 30分钟 1学时 第39页
【教学重点】 阳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 【教学难点】 阳离子聚合聚合机理。 备 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练习 1为什么阳离子聚合反应一般需要在很低温度下进行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 ARIUNAN, P., MCGRATH, J. E., and HANLON T. L., (Eds), Olefin Polymerization: Emerging Frontiers,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0. 2. HALASA, A. F., SCHULZ, D.N., and TATE, D. P., “Organolithium Catalysis of Olefin, and Diene Polymerization,” Adv.Organomet. Chem (F. G. A. Stone and R. West, Eds), 1979, 18. HSIEH, H. L., Anionic Polymeriz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1996.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40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章 节 名 称 第11 周, 第 21次课 2006年 5月 1日 “五、一”放假 备 注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2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第41页
备 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参 考 资 料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42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章 节 名 称 第11 周, 第 22次课 2006年 5月 3日 “五、一”放假 备 注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2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第43页
备 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参 考 资 料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44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12 周, 第 23次课 2006年 5月 8日 备 注 2 章 节 第六章 离子聚合(ionic polymerization) 6.2 阳离子聚合 6.3 阴离子聚合 名 称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掌握内容】 1阳离子聚合离子对平衡式及其影响因素 2阴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 3阴离子聚合聚合机理 【熟悉内容】 阴离子聚合的自发终止;溶剂、温度与反离子对反应的影响。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6.2 阳离子聚合 3阳离子聚合离子对平衡式及其影响因素 6.3 阴离子聚合 1阴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 2阴离子聚合聚合机理 30分钟 30分钟 15分钟 第45页
【教学重点】 阴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聚合聚合机理。 【教学难点】 阴离子对平衡式影响规律。 备 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练习 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能否出现自动加速现象?为什么?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 SZWARC, M., Living Polymers and Mechanisms of Anionic Polymerization, 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 Serie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3. 2. BRINTZINGER, H. H., FISCHER, K., MULHAUPT, R., REIGER, B., and WAYMOUTH, R. M., “Stereospecific Olefin Polymerization with Chiral Metallocene Catalysts,” Angew. Chem. Ed. Engl., 1995, 34, 1143.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46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12 周, 第 24次课 2006年 5月 10日 备 注 2 章 节 第六章 离子聚合(ionic polymerization) 名 称 6.3 阴离子聚合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掌握内容】 1阴离子聚合聚合机理 2活性阴离子聚合聚合原理、特点及应用 【了解内容】 其它类的活性聚合。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1阴离子聚合机理 2活性阴离子聚合原理、特点及应用 3其它类的活性聚合。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第47页
【教学重点】 阴离子聚合常见单体与引发剂;聚合反应特点;离子对平衡式;活性聚合应用 【教学难点】 活性阴离子聚合条件、特点及其应用 备 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练习 在离子聚合反应中,活性中心离子和反离子之间的结合有几种形式?其存在形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不同存在形式和单体的反应能力如何?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3. SZWARC, M., Living Polymers and Mechanisms of Anionic Polymerization, 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 Serie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3. 4. BRINTZINGER, H. H., FISCHER, K., MULHAUPT, R., REIGER, B., and WAYMOUTH, R. M., “Stereospecific Olefin Polymerization with Chiral Metallocene Catalysts,” Angew. Chem. Ed. Engl., 1995, 34, 1143.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48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12 周, 第 25次课 2006年 5月 15日 备 注 第六章 离子聚合(ionic polymerization) 章 节 6.4 离子聚合的典型工业化品种 名 称 第七章 配位聚合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 7.1 聚合物的异构现象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2 【掌握内容】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概念、命名及立构规整度 【熟悉内容】 离子聚合的典型工业化品种。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第六章 离子聚合(ionic polymerization) 6.4 离子聚合的典型工业化品种 第七章 配位聚合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 7.1 聚合物的异构现象 聚合物的立体异构概念、命名及立构规整度 45分钟 45分钟 第49页
【教学重点】 聚合物的光学异构 【教学难点】 聚合物的光学异构 备 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练习 1. 简要解释以下概念和名词 ① 有规立构聚合和立构选择聚合 ② 光学异构、几何异构和构象异构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1.林尚安、于同隐、杨士林、焦书科,《配位聚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参 考 资 料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50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13 周, 第 26次课 2006年 5月 17日 备 注 2 章 节 第七章 配位聚合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 名 称 7.2 配位聚合与定向聚合 7.3 Ziegler-Natta催化剂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掌握内容】 1配位聚合、络合聚合、定向聚合、有规立构聚合,Ziegler-Natta聚合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组成与活性 【了解内容】 配位聚合及催化剂发展史。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7.2 配位聚合与定向聚合 7.3 Ziegler-Natta催化剂 7.3.1 Ziegler催化剂与Natta催化剂 7.3.2第一代Ziegler-Natta催化剂-二组分 7.3.3第二代Ziegler-Natta催化剂-三组分 45分钟 15分钟 20分钟10分钟 第51页
【教学重点】 配位聚合与定向聚合的区别与联系 备 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练习 聚乙烯有几种分类方法?这几种聚乙烯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何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何种聚合方法生产的?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 林尚安、于同隐、杨士林、焦书科,《配位聚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周其凤,胡汉杰,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丛书《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52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14 周, 第 27次课 2006年 5月 22日 备 注 2 章 节 第七章 配位聚合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 名 称 7.3 Ziegler-Natta催化剂 7.4 α-烯烃的配位聚合机理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掌握内容】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组成与活性 【熟悉内容】 单金属、双金属活性中心模型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7.3 Ziegler-Natta催化剂 7.3.4 第三代Ziegler-Natta催化剂-载体型 7.3.5 第四代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 7.4 α-烯烃的配位聚合机理 25分钟 20分钟 45分钟 第53页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种类、组成与活性 【教学难点】 丙烯的配位聚合机理 备 注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练习 为改善а-TiCl3/AlEtCl2体系催化丙烯聚合的引发活性和提高聚丙烯的立构规整度,常添加哪些第三组份?如何确定这种第三组份的用量和加料顺序?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 林尚安、于同隐、杨士林、焦书科,《配位聚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周其凤,胡汉杰,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丛书《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54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14 周, 第 28次课 2006年 5月 24日 备 注 2 第八章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章 节 名 称 8.1 概述 8.2 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掌握内容】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8.1 概述 8.1.1聚合物反应的分类 8.1.2 聚合物反应的意义 8.2 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 8.2.1 聚合物的反应特征 8.2.2 影响聚合物反应的因素 25分钟 20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第55页
【教学难点】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聚合物反应分类 备 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练习 1. 聚合物化学反应有哪些特征?与低分子化学反应有什么不同? 2. 2. 根据反应发生前后聚合度和官能团的变化情况,可将聚合物化学反应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 GUILLET, J. E., “Studies of the Mechanism of Polyolefin Photodegradation,” Pure Appl. Chem., 1980, 52,285. 2.RANBY, B., and LUCKI, J., “New Aspects of the Photodegradation and Photooxidation of Polystyrene,” Pure Appl. Chem., 1980, 52, 295. 3. 周其凤,胡汉杰,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丛书《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56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第15 周, 第 29次课 2006年 5月 29日 备 注 2 第八章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章 节 名 称 8.3 聚合物的相似转变 8.4 功能高分子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掌握内容】 重要的聚合物的相似转变反应:纤维素、聚醋酸乙烯、离子交换树脂 【熟悉内容】 功能高分子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8.3 聚合物的相似转变 8.3.1 聚合物的基团转变反应 8.3.2聚合物的链反应 8.3.3聚合物的立构转变 8.4 功能高分子 25分钟 20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第57页
【教学难点】 聚合物的基团转变反应 备 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练习 1. 写出强酸性聚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和交换反应方程式 2. 从醋酸乙烯酯到维尼纶纤维须经哪些反应?写出反应式、要点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 GUILLET, J. E., “Studies of the Mechanism of Polyolefin Photodegradation,” Pure Appl. Chem., 1980, 52,285. 2.RANBY, B., and LUCKI, J., “New Aspects of the Photodegradation and Photooxidation of Polystyrene,” Pure Appl. Chem., 1980, 52, 295. 3.周其凤,胡汉杰,跨世纪的高分子科学丛书《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58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 次 章 节 名 称 第15 周, 第 30次课 2006年 5月 31日 第八章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8.5 聚合度变大的反应 8.6 聚合度变小的反应 8.7 老化与防老化 备 注 授 课 教 学 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方 式 时 数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掌握内容】 1重要的聚合度变大的反应:橡胶硫化,过氧化物交联, 2重要的降解反应:PMMA,PE,PP,PVC 【熟悉内容】 老化与防老化 2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8.5 聚合度变大的反应 8.6 聚合度变小的反应 8.7 老化与防老化 35分钟 30分钟 20分钟 第59页
【教学重点】 聚合度变大的主要方法;主要单体降解类型 备 注 教 学 重 点 与 难 点 讨 论 、 练 习 、 作 业 教 学 手 段 练习 1.PMMA、PS、PTFE热降解的机理分别是什么? 2 抗氧剂的作用和机理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 参 考 资 料 1. COLLMAN, J. P., HEGEDUS, L. S., COODE, M. P., NORTON, J. R., DOLCETTI, G., and MARQUARDT, D. N., “resin-bound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J. Am. Chem. Soc., 1972, 94, 1789. 2. EVANS, D., and CROOD, M. A., “Iraadiation of Plastics: Damage and Gas Evolution,” Mater. Res. Soc. Bull., April 1997, 36.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6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