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写牡丹的散文三篇

来源:伴沃教育
写牡丹的散文三篇

牡丹花不仅仅是迷眼,更可以入药。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写牡丹的散文,希望您喜欢!

写牡丹的散文一:牡丹花开

提及牡丹花,立刻就会想起她雍容华贵的造型。暮春夏初的季节里,在枝头尽情地绽放。花开,倾其所有,燃烧着蓄集了一个冬天的力量,每一次绽放都是生命最完美的呈现。花瓣恣意地打开,一层又一层,层层叠染。绚烂着生命的花开,“羞杀千花百卉芳”,还未走近,便是阵阵香气飘香而来。既不同于荷花的典雅,也有别于梅花的暗香。冷艳高傲,不媚不俗。宁可被贬,也不愿为权贵折腰。

想当年,牡丹只因不畏权贵,坚守自己的节操。待到百花违心地服从武则天女王的命令在一夜之间开放时,她依然独守着自己的那份执着,守住生命的季节。于是,女王大怒,便将她从高贵的皇宫里贬到洛阳凡间去。她并没有因为被贬到凡间而落寞。依然在凡尘里盛开,进入寻常百姓家。牡丹自被贬入洛阳后,洛阳便成了牡丹的盛产地。洛阳牡丹自古就名扬天下,疑是洛神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牡丹的种植越来越多了。何人不爱牡丹花,在单位附近的公园翠螺湾里就种植了一片牡丹,当然牡丹园里树立了一个“独占天下第一香”的木牌。春天到了,每每走到牡丹种植园。便禁不住侧身去看。初春过后,先是花蕾若隐若现地隐藏在浓密的枝叶之间,过了些天,花蕾最上面的红色已经淡淡地现象了出来。于是就像个小孩每天都期盼着花衣裳的到来。云想衣裳花想容,牡丹的容貌应是花中之王吧。若不是花中之王,又怎能留下那么多关于她的传说和诗句。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也欲与她试比美,有羞花之传说。春天百花开尽牡丹开,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无不赞美她。诗词画意,或工笔,或写意,也无法描绘她巧夺天工、自然天成的美丽。

“花中之魁”名副其实,唯有牡丹真国色。盼望着,盼望着,牡丹花仿佛一夜之间就悄悄地在翠罗湾的牡丹园开放了。那倾城倾国的花色,高贵的芳香,无不吸引着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和朋友结伴而

去,远远地就看见园子里的游人如织。春风吹过,不如有你。都举着手机咔咔拍着 ,当然也有戴着长枪短炮地相机在拍。这么绚烂的花朵又怎能不让她定格在春天最美的季节呀。牡丹花的颜色真多,姹紫嫣红,红的红,白的白,紫的紫,让人目不暇接。有的竟然一株上面就开两种颜色,嫁接技术神奇。花的姿态也是千娇百媚,“千娇万态破朝霞有”。有的高高地扬起脸盘仰视着蓝天,有的轻轻低下头俯视着叶子,有的侧弯着身子看着另一朵花。俯仰之间,千姿百态。或三五成群,或一朵孤傲,都在这最温暖和煦的春天里洋溢着美的笑脸。游人们在花丛里流连忘返,或频频拍照,或俯身探花,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一枚最美的花。

牡丹花不仅仅是迷眼,更可以入药。

在这个春暮的季节,梅花已零落碾成泥,桃花、梨花已化成果实的胚胎。唯有牡丹,在这个季节,“人间姚魏却争春”,给春的生命再添一笔绚烂的色彩,把春天化成一朵最美的花,在春天明媚的时光里定格。

有人喜爱梅花的傲骨,有人喜欢荷花的亭亭净植。人间四月,草长莺飞。我独爱这牡丹之花,用全部的力量尽情绽放的生命之花,开的绚烂,惊世骇俗:卓尔布群,独自妩媚。人生何不就是这样?用尽所有的力量,在尘世间尽情绽放自己的生命之花。

写牡丹的散文二:牡丹

见过牡丹,注定一生难忘,任菊花再如何清高,终比不了牡丹的一袭素雅,即使没有花香,依然阻我侃侃前路,我注定要为此停留。

惊艳于牡丹的美丽却又调侃着它的美丽,因为得不到这份美丽,宁愿不屑于这份美丽。洛阳牡丹,雍容华贵,文者墨客一一持扇摆手,罢看这一袭白锦雅妆,却在扇角闪动的睫毛下偷偷觊觎着那份独一无二的气质。

难怪人多,也难怪少有人直面说它美丽,因为扇面背后的美人总高贵的让凡夫俗子退避三舍,而世上男儿有几个是坦荡君子?或许,最可怕的不是接触和坦白,而是直面自己的气度。没有牡丹,可以有菊兰梅竹,没有了独一份的美丽,或许就有了直面自己的勇气。信或者

不信由你,但是我信了,即使拥有了直面自身的勇气,牡丹花永远撩人心魄,在不知道什么时候

就会浮现脑海,那是什么,是香,是未曾蒙面的香气,是闻得到但得不到的香气。

牡丹花下君子多,但终于得以近身的却没有几个,或者近身但生命堪忧,红颜薄命,为红颜千军缟素的那些人呢,是否性命安然?得到了眷恋又是如何,勇于面对自己并争取自己又如何,谁人可以保障那些些暗念都能换来美满,谁人可以证明那些些美满不是过眼云烟?是福是祸,看来没有定论,或许那些为爱止步的人,也许会过的更幸福。

牡丹,牡丹,佳人是否平安?若然牡丹有情,也不会眷恋,因为它向来高贵,哪怕花残叶落,哪怕只剩孤茎潺潺。花落的时节,想起牡丹,花开的季节想起牡丹,只是,花开花落都不再是牡丹。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朝朝暮暮,还是咫尺天涯?若然可以选择,还是相濡以沫,还是朝朝暮暮,只是事事总无法选择,无奈之下宽慰自己,还是淡于江湖。不是我们由衷的选择,却是最终唯一的选择,寒心的是离开的人,更寒心的是留下的人。牡丹,你的孤寂可有几人懂得?

可是春华秋实,春去冬即,年华易老,难挡岁月寒气,在某一个日子里,牡丹花死了,隔壁却静的半点无声,隔壁的隔壁正开满了耀眼的芍药,似乎比牡丹有过之而无不及,遥远的乡镇里那些坦荡之人,在牡丹死寂的夜里,醉死在其它花圃里,口中还吟着诗句:倾城为何,一人足矣。

一缕幽香盖过俗气,“若无牡丹,龙井茶又怎能留我?” 写牡丹的散文三:洛阳牡丹花似锦 春季去洛阳,当看牡丹花。

牡丹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花卉。其花朵硕大,品种繁多,姿色万千,冠压群芳。观古今花谱,佳丽360余种,无一可与之伦比,因此,牡丹被誉为“花王”。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宋代欧阳修的诗句道出了洛阳牡丹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据记载,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听导游介绍,洛阳盛产牡丹,民间有个传

说。天授二年腊月初一,西京长安大雪纷飞,武则天饮酒作诗,乘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连夜开放,独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大怒,将牡丹贬出长安,发配洛阳,并施以火刑。牡丹遭此劫难,枝干虽被烧焦,但到来年春天,反而开得更盛了。这个传说显示出牡丹坚贞不屈的品格。

唐宋以来,不少文人骚客为牡丹留下了千古佳句。“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即是当时人们观赏牡丹之风日盛的写照。“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丛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珠花。”、“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天涯。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牡丹花开酒增价,夜半游人犹未归。”唐代诗人刘禹锡、宋代文人司马光、宋代理学家邵雍的一句句、一首首诗,充分描绘出唐宋时期洛阳牡丹的珍贵及人们对牡丹的挚爱之情。在诸多牡丹中,有的已二三百年,有的已上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牡丹品种不断细化丰富,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也与日俱增。“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1980年由乔羽作词、吕远作曲、蒋大为演唱的《牡丹之歌》,曾红遍大江南北,这再次说明人们对牡丹花十分看好。

如今,四月的洛阳是牡丹的海洋。放眼望去,王城、西苑等公园一畦畦、一片片,红的、白的、黄的、油墨、粉红、海蓝等姹紫嫣红,蔚为壮观。二乔、魏紫、黑花魁、姚黄、西施等牡丹名品争奇斗妍,占尽人间春色,俨然一个牡丹王国。看花的人们你来我往,摩肩接踵,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我和团友小吴观牡丹万事全忘自不知,直至团长打电话叫我们快走,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告别牡丹园,跟上了正在等我们的团队。上车后,有团友戏称:“这俩人看花看的掉到花堆里了”,众人大笑。按说我不大喜欢花,可面对花枝招展、香飘四处的牡丹,我要说百花中只有牡丹配称国色天香,它真有看过此花不看花的夺人心魄。

“洛阳牡丹天下最”,洛阳牡丹除了花色、品种各地无法与之媲

美外,洛阳牡丹文化节也驰名中外。据《经济日报》报道称,30年来,牡丹节从一个市民游园活动到2010年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会节,牡丹已从简单的观赏发展成为特色支柱产业,形成了产业链条,年年上台阶。2012年4月10日是第30届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之日,中外宾客在共同欣赏牡丹花的同时,也不由赞叹洛阳牡丹产业化的发展。

在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催生下,牡丹花种植规模由小到大,目前已发展到9大色系、10种类型、110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1.6万亩发展到现在的7万多亩,建成牡丹催花基地、盆养牡丹基地100多个,年销牡丹100余万株。形成了精品观赏、生产种植、资源保护、科学实验、产品加工的系列牡丹产业。

一荣俱荣。由牡丹产业的发展而衍生的产业链不断拉长,较突出的是牡丹旅游系列产品,如牡丹书画、牡丹摄影、牡丹邮票、牡丹饼、牡丹茶等,这些系列旅游产品已形成近亿元的产业。牡丹产业从业人员已达3万余人,年产值10.8亿元。此外,洛阳市还围绕花会的举办借商招商。2011年全市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99个,投资总额1051亿元,接待游客177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87亿元。

迄今,洛阳牡丹不仅走出了国门,而且还远销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彻底结束了牡丹能看不能卖的历史。随之,牡丹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各项技术均有了新突破。牡丹花期由原来的10天延至20~30天,甚至更长,这为洛阳牡丹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洛阳牡丹花似锦,观之能平添几多风雅几多乐趣,令人遐思万端。 愿洛阳牡丹花常开不衰,芳香永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