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作者通过归纳和分析的方法对此问题的原因进行梳理和概括,旨在全面分析并总结出这一棘手问题的真正原因,加强防范。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沪深两市de上市公司的数量超过2300家,总市值超过22万亿,总市值占2011年我国GDp(约47万亿)的近一半。由此可见。
我国资本市场健康规范的发展会对国民经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问题就好像是隐匿在鱼肉中的毒刺一样,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的秩序,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甚至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找到解决办法。本文拟通过对前辈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概括,旨在全面分析并总结出这一棘手问题的真正成因。
一、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一错误与舞弊》中,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管理当局蓄谋的舞弊行为,通过虚增资产、收入或利润,虚减负债或费用,粉饰企业的经营业绩来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并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为少数人或某一利益集团谋取经济利益。
导致他人或经济组织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财务报告舞弊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毒瘤,疏于防范会导致我们的经济遭受严重的毒害。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根本原因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管理层非法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根本原因。财务报告舞弊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动力,上市公司通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银行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我国资本市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步,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总市值超过22万亿,上市公司总数量超过2300家。每家上市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募股或再融资能获得少则几亿、几十亿,多则几百亿的巨额资金。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管理层都是这些巨额资金的受益者,不难想象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采取非法的财务报告舞弊的方式骗取巨额利益。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直接原因舞弊的直接意图具体要达到的财务条件首次公开募股(I。
O)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②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上市后再融资证监会要求拟配股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
避免特别处理(ST)①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均为负值;②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
避免退市《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如果“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将被暂停其股票交易。如“在限期内未能消除,不具备上市条件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提高股票价格公司的财务业绩越好,符合良好预期会相应提高股价。
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客观原因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可以概括为财务报告信息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会计中介机构审计失效、法律惩罚力度不够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1.财务报告信息的复杂性和隐蔽性。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主观判断的产物,具有灵活而又复杂的特性。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权责发生制下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稳健性原则下的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得,缺乏具体的刚性标准;重要性原则下如何界定重要项目与不重要项目;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可选择性等,都使得会计信息呈现出灵活复杂的特性,不同的会计人员在即使是在相同的情况下给出的主观判断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此外,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管理层掌握着一些机密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信息,与外界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外界人士想要发现和掌握完整的企业信息存在非常大的困难。这种复杂性和隐蔽性常常被利用进行财务报告舞弊。
2.会计中介机构审计失效。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会计师事务所为核心,包括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民
间监督体系。然而,这些会计中介机构的有效性常常遭到公众质疑。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上市公司出资聘请会计中介机构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和评估。这些会计中介机构可能会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有所提高,但真实性仍然难以保证。迄今为止,由中介结构发现并曝出的财务报告舞弊的情况还非常罕见。相反,也不排除少数一些会计中介机构为争取到客户,牺牲自己的职业操守和会计准则,帮助上市公司隐瞒虚假财务报告信息的可能性。
3.法律惩罚力度不够。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被曝光后,相关责任人遭受到的处罚过轻,或被象征性的罚款,或被行政性处罚,这些都难以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与遭受巨额损失的投资者相比,这些处罚却如隔靴搔痒。舞弊实施者违法可能获得巨额利益,而被发现也不过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惩罚,如此低的舞弊成本是他们往往选择铤而走险。
此外,我国的法务会计的研究和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再加上执法力度不足也是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原因。
4.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少数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较低,很难坚持会计职业应有的独立性。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或管理层领导的“授意”的压力下,只能言听计从,真实记录反映客观现实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正义如此,才有了朱镕基总理在考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给会计人员提出“不做假账”的校训。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要持续不断的开展和进行,只有
会计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大门才能有效关闭。
五、结语综上所述,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根本原因。而获取上市资格或再融资资格、避免被特别处理甚至退市以及提升上市公司股价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直接原因。结合我国当前现实,财务报告信息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会计中介机构审计失效和法律惩罚力度不够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则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客观原因。本文只是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囿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专业人士和老师批评指正。希望相关人士一起来关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这一重要的课题,为避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公开、公正和公平而努力。
参考文献:
李心合.会计制度的信誉基础仁[J].会计研究,2002(4) 葛家封,黄世忠.反映经济真实是会计的基本职能[J].会计研究,1999(12)
张立民,陈小林.虚假财务报告成因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4)
阎长乐.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分析[J].管理世界.2004(4)69证券投资
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