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选自《肥皂泡》
(1)“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读这段话时,要用( )的语气。
A. 慷慨激昂 B. 快乐骄傲 C. 恋恋不舍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作者想象的部分。
(4)根据短文内容,想想下列加点词语分别指什么? 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快乐:________ 骄傲:________ 希望:________
(5)假如你看到这些肥皂泡,你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 【答案】 (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2)B
(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
(5)略
【解析】【分析】(1)连用三个以上(那么……)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2)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3)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结课短文内容,想像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排比,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2)B
(3)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4)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为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愿望
(5)略
【点评】(1)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这个语段主要写了( )
A. “我们”静静地欣赏吹起来的美丽的肥皂泡。 B. “我们”玩吹肥皂泡的游戏时产生的美好想象。
(2)作者想象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都飞去了哪里?用“________”在语段中画出来。
(3)展开想象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写一写。
【答案】 (1)B
(2)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3)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可以仿照第二题的答案,展开想象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求句式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B(2)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3)略
【点评】(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想像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________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__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仅……还…… 尽管……但……
________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________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2)填一填。(填数量词)
___放出的_____ 蜜蜂 ___飞回的_____ 蜜蜂 (3)读句子,说说划线词的好处。
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4)“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蜜蜂的记忆力很好。 B. 蜜蜂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C. 蜜蜂能够辨认方向,克服困难找到回家的路,不是因为它的记忆力有多好,而是因为它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这种生来就有的本领。
【答案】 (1)尽管;但
(2)二十只左右;至少十五只
(3)表示概数,体现了用词的严谨。 (4)C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尽管……但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二十只左右、十五只”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尽管、但 (2)二十只左右、至少十五只 (3)表示概数,体现了用词的严谨。 (4)C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
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_的细雨 ________的露珠 ________的绿叶 ________的海洋
(2)把写银梨果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①形状:________
②颜色:开始呈________,后来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6)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拇指汤姆(节选)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樵夫,夫妻俩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孩子生下后身体相当健康强壮,但个头却比大拇指大不了多少,所以他们叫他大拇指汤姆。他做事总是有条不紊,令父母很满意。
有一天,樵夫准备到树林里去砍柴,他说:“我真希望有一个人能帮我把马车赶去,这样我就快多了。”
“嗨,爸爸!”汤姆叫道,“我来帮你,我会按你的要求及时把车赶到树林里的。”樵夫大笑起来,说道:“这怎么可能呢?你连马的缰绳都够不着呢。”汤姆说道:“只要妈妈把马套好,我就待在马的耳朵里,告诉它往哪条路走。”爸爸只得答应:“好吧!那就试一次看看。”说完,他自己一人先去了。
出发的时间到了,妈妈把马套在了车上,将汤姆放进马的耳朵里。小人儿在里面坐好后,便开始指挥马匹上路。当他要走时就喊“喔驾!”要停时就叫“吁――”所以马车有目的地向树林走去,就像樵夫自己在赶车一样。就这样,马车走进了树林,来到了樵夫所在的地方。大姆指汤姆马上喊道:“爸爸,来看呀!我把马车安安稳稳地赶来了。”他爸爸一手挽住马,一手将儿子从马耳朵里
拿出来,把他放在麦秆上面,汤姆坐在上面高兴极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井井有条——________ 平平安安——________
(2)汤姆的办法是什么?请你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3)短文描写了关于汤姆的一件什么事?
(4)从短文描写的事情中,你可以看出汤姆是个( )的孩子。 A. 诚实 B. 强壮 C. 聪明 D. 勇敢
6.【答案】 (1)似 ;像 ;若
(2), 。, 。 (3)一般 ;雪白 ;艳丽 (4)茎 ;叶子 ;花
;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5)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洁白如玉”的“如”意思是“好像”。带着问题细读语段就能找到答案。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似;像;若 (2),。,。
(3)一般;雪白;艳丽
(4)茎;叶子;花;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5)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7.【答案】 (1)nì;zhá;jìn;zuān (2)新鲜;和煦;迷人 (3) , , , 。
(4)一只蚂蚁想“我不行了,我完了……”另一只蚂蚁想:“我怎能就这样死去呢?哪怕有万分之一的生存弟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势力!如果不与逆境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
(5)要敢和厄运抗争,为自己嬴回生命。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限制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nì;zhá;jìn;zuān (2)新鲜;和煦;迷人 (3) , , , 。
(4)一只蚂蚁想“我不行了,我完了……”另一只蚂蚁想:“我怎能就这样死去呢?哪怕有万分之一的生存弟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势力!如果不与逆境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
(5)要敢和厄运抗争,为自己嬴回生命。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答案】 (1)野菊花
(2)喜欢;绽开(开放;坚强
(3)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人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4)①消炎止血;②清热败火;③治感冒;④泡茶喝。 (5)朴素、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评价人物野菊花要应做到通观全文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野菊花
(2)喜欢、绽开(开放)、坚强
(3) 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人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4) ①消炎止血;②清热败火;③治感冒;④泡茶喝。 (5) 朴素、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什么是反问句,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野菊花精神或品质。
9.【答案】 (1)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梧桐树 ;芽苞 ;许许多多
(3)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芽苞的绽放;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4)首尾呼应;这样写能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校园里的梧桐树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表示时间类词语的归类。细读语段找出即可。
(2)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这类题实际是要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做好此类题,首先应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再结合关键词语,联系相关段落、前后句来深入理解其思想内容及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对比喻这个修辞的运用。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要多积累常见的文章结构类型和作用,此处是首尾呼应, 可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内容更加完整,强调主题,加
深印象,引起共鸣。
故答案为:(1)春天、夏天、秋天、冬天(2)梧桐树;芽苞;许许多多(3)比喻句: 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芽苞的绽放;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4)首尾呼应;这样写能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校园里的梧桐树的喜爱之情。
【点评】(1)此题考查对表示时间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季羡林的故事
季羡林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作为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他却没有半点架子。
在北大校园里,季老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一个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在住院期间,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季老马上吩咐身边人去买,他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都给。”“买去。”季先生发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获是无价之宝。”最后,一趟一趟买了600本,他也一笔一画地签了600本。
白岩松在1995年做《学者访谈录》时,在掏名片准备递给季老的一刹那,季老就站起来,弯腰等着。白岩松掏名片的时间,季老就一直弯腰等着,这个场景令在场所有人感动不已。后两次采访季羡林时,大家每次走的时候,他依然会站在家门口,很有礼貌地望着大家渐渐走远,周兵感叹道:“做人做到这份儿上,真让人敬佩。”
(1)短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划线词语“架子”的意思是( )
A. 由若干材料纵横交叉地构成东西,用来放置器物、支撑物体或安装工具等
B. 比喻事物的组织、结构 C. 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 D. 架势、姿势
(2)用“________”画出描写季羡林外貌的句子。
(3)季羡林为什么自己掏钱买600本《留德十年》?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季老是个( )的人。(多选)
A. 生活简朴 B. 平易近人 C. 关心青年人成长 D. 待人接物周到有礼
【答案】 (1)C
(2)季老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一双圆口布鞋,出门时提一个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
(3)因为医院的护士说很爱看这本书,季老觉得只要书对大家有益,就值
得买。
(4)A,B,C,D
【解析】【分析】(1)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C;(2)季老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一双圆口布鞋,出门时提一个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 (3)因为医院的护士说很爱看这本书,季老觉得只要书对大家有益,就值得买。(4)ABCD
【点评】(1)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