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先张法
(钢绞线)张拉施工监理要点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先张法
(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
一、计算依据
1.根据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D62-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二、计算过程
1.计算控制应力Kcon和张拉力PP
已知:直径15.24mm钢绞线公称截面面积AP=140mm2
直径15.24mm钢绞线公称抗拉强度RY=1860N/ mm2
则得
控制应力Kcon=1860N/ mm2×0.72=1399 N/ mm2
控制拉力PP=140mm×1399 N/ mm=187.46KN
22
2.计算理论伸长值△L
已知: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
钢绞线下料长度L=92米
则得
△L=(PPL)/ APEP=(187.46×103×92×103)/ (140×1.95×105)=631.7mm
三、张拉程序:
1.计算油表读数
1根据“预应力千斤顶油泵标定试验报告”,编号LX200604-03-1,油泵型号YB2×1.5-63A型,千斤
顶编号7070,油压表编号4191,标定油压表读数与千斤顶力值读数关系方程式为Y(KN)
=4.68345X(MPa)-1.43434,将PP=187.46 KN代入上式得: Kcon=40.33 Mpa
2根据“预应力千斤顶油泵标定试验报告”,编号LX200604-03-2,油泵型号YBZ2×1.5-63A型,千斤
顶编号70701,油压表编号4192,标定油压表读数与千斤顶力值读数关系方程式为Y(KN)
=4.738646X(MPa)+4.11111,将PP=187.46 KN代入上式得: Kcon=38.69 Mpa
3根据“预应力千斤顶油泵标定试验报告”,编号LX200604-06-1,油泵型号YBZ2×1.5-63型,千斤
顶编号0,油压表编号37893,标定油压表读数与千斤顶力值读数关系方程式为Y(KN)
=4.46340X(MPa)+1.49495,将PP=187.46 KN代入上式得: Kcon=41.66 Mpa
4根据“预应力千斤顶油泵标定试验报告”,编号LX200604-06-2,油泵型号YBZ2×1.5-63型,千斤
顶编号22,油压表编号37895,标定油压表读数与千斤顶力值读数关系方程式为Y(KN)
=4.48205X(MPa)+3.55556,将PP=187.46 KN代入上式得: Kcon=41.03 Mpa
2.张拉程序及顺序
1张拉程序
对于使用具有自锚性能的锚具和低松弛钢绞线规范规定的张拉程序是:0→初应力→Kcon(持荷2分钟
锚固),但考虑到安全因素并使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渐近受力,实际操作张拉程序:
0→15% Kcon→43 %Kcon→72 %Kcon→100 %Kcon(持荷2分钟锚固)
即:
油泵型号YB2×1.5-63A型,千斤顶编号7070,油压表编号4191的张拉控制应力程序及伸长值:
0→6.05 Kcon→17.34Kcon→20.04 Kcon→40.33 Kcon(持荷2分钟锚固)
0→94.8mm→217.6mm→454.8mm→631.7mm
油泵型号YBZ2×1.5-63A型,千斤顶编号70701,油压表编号4192的张拉控制应力程序及伸长值:
0→5.80Kcon→16.64Kcon→27.86 Kcon→38.69 Kcon(持荷2分钟锚固)
0→94.8mm→217.6mm→454.8mm→631.7mm
油泵型号YBZ2×1.5-63型,千斤顶编号0,油压表编号37893的张拉控制应力程序及伸长值:
0→6.25Kcon→17.91Kcon→29.99 Kcon→41.66 Kcon(持荷2分钟锚固)
0→94.8mm→217.6mm→454.8mm→631.7mm
油泵型号YBZ2×1.5-63型,千斤顶编号22,油压表编号37895的张拉控制应力程序及伸长值:
0→6.15Kcon→17.64Kcon→29.54 Kcon→41.03 Kcon(持荷2分钟锚固)
0→94.8mm→217.6mm→454.8mm→631.7mm
2张拉顺序
张拉时用两台千斤顶、油泵,分别从左右两侧对称,按上述控制应力程序张拉,张拉顺序如图所示:
中板张拉顺序图 边板张拉顺序图
3.张拉过程控制
在张拉前,对台座、台面、横梁、砂箱、钢绞线、锚具、油泵、千斤顶,依据设计和施工规范进
行详细的检查,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要检查是否水平;千斤顶与油泵要检查是否能正常运转;钢绞线
在调整初应力后要检查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砂箱要检查灌砂是否饱满;锚具要检查其外形尺寸,是否
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台座、台面要检查是否有变形;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张拉操作,切不可疏忽大
意。
张拉时,应预先调整每束钢绞线的初应力,使其应力一致。
在张拉过程中,必须控制应力与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
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在张拉过程中,要抽查钢绞线的预应力值,其偏差的绝对值不得超过一片空心板全部预应力总值的5%。
钢绞线先张法质量实测项目如下表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L﹥20m 1 镦头钢丝同束长度相对差(mm) 20≤L≤6m L﹤6m 2△ 张拉应力值 L/5000及5 L/3000 2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6% 1% 查油压表读数,每束 尺量:每束 目测:每根(束)检查 尺量:每批抽查2束 项次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和频率 3△ 张拉伸长率 同一构件内断丝根数不超过钢丝总数的百分数 4 4、放张
1.放张强度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在浇筑过程中,应按规范要求每片空心板抽取试样制作试件,作为检测空心板标
准强度的依据。同时还必须每片空心板抽取试样制作试件一组,空心板浇筑完毕后放在空心板下缘处
或端头与空心板同期养生,测试其七天的强度作为放张钢绞线的强度依据。当混凝土强度达到
50mpa×80%≧40mpa时,并经监理确认,方可放张。
2.放张方法
放张时,两侧砂箱要对称、匀速、分次、分阶段放张,不得骤然快速放张。放张完毕后,必须使用砂
轮切割机切断钢绞线,严禁使用电焊机切割钢绞线,否则会造成钢绞线的烧伤。一槽空心板全部放张
完毕后,监理要逐一检查每片空心板的跨中反拱,上缘、下缘,端部及其它部位是否有裂纹,预应力
失效措施是否可靠,钢绞线有无滑动。
五、安全措施
1.在固定端和张拉端都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挡板;
2.在张拉槽上间隔3~6米必须用钢管横扣台面(注意:钢管不要压住钢绞线);
3.张拉工必须要经过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要熟练操作规程,要懂得预应力先张法
知识。严格执行张拉程序,认真填写张拉记录;
4.凡参与张拉作业的人员必须头带安全帽,精力集中,时刻观察现场的一切动态;
5.张拉时千斤顶后严禁站人或穿行。严禁敲击张拉后的钢绞线。严禁在张拉后的钢绞线上站立或行
走。钢筋绑扎应在张拉结束8小时后进行,以策安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