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书画家
作者:颜咏梅 赵智强
来源:《理财·收藏版》2018年第04期
清代“扬州八怪”大多为布衣,但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尽相同,或终生为民,或先官后民。前者如汪士慎、金农,后者如郑燮(板桥)、李方膺。
汪士慎一生潦倒,晚年目瞽(双目失明)。但其瞽后不囿窠臼,恣意纵横挥洒,书愈工,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言:“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旧日情怀,今日不再,但他们的精神总会让人感悟一些东西出来。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画家、书法家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号巢林、左盲生、晚春老人等,安徽歙县人,流寓江苏扬州。与“扬州八怪”中的金农、高翔相友善,笔墨习染,遂臻妙境,诗、书、画、篆刻均有很高成就。他一生清贫穷窘,酷嗜茶,性爱梅花,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从他的一首《岁暮自嘲》诗,可以了解到他的生活情况与情趣。诗曰:“何幸栖迟客,常年梦转清。一椽深巷住,半榻乱书横。欲与寒梅友,还同野鹤行。自怜闲处老,安用占浮名。”他这样安贫乐道,不幸在54岁时,左眼因病导致失明。67岁时,余下一目又盲。 汪士慎擅画花卉,尤擅画梅花,以繁枝见胜,千花万蕊,神腴趣足。他平日嗜苦茶成癖,一生“爱梅兼爱茶,啜茶日日写梅花”。终生未入仕途,不求名利。晚年虽双目失明,但还摸索着大写狂草书法,这样顽强的精神,在古今艺坛上还是少见的。
清代严廷中在《药兰诗话》中称赞汪士慎曰:“近人(汪士慎)暮年双目失明,犹能以意运腕作狂草,金冬心(农)谓其盲于目不盲于心。”清代阮元《广陵诗事》亦赞道:“巢林(汪士慎)老而且瞽,然为人画梅,或作八分书,工妙于未瞽时。”清代樊榭《巢林八分歌》赞汪士慎曰:“手摹心追笔成冢,坐卧三日难同科。悬腕仍似蚕头篆,笔磔稍存隼尾波。” 汪士慎著有《巢林集》。清代张庚所著《国朝画征续录》有汪士慎小传。汪士慎的楷书、行书用笔尝含隶书笔意,而且在书法中参见画笔,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隶书,古拙厚朴,雄浑而有气魄,自成一家。
笔者近查我国著名古书画鉴定专家刘九庵先生所编著《宋元明清书画传世作品年表》(上海书画社出版)和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所编《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出版)诸书,所著录全国各大博物馆(院)、文物商店收藏的汪士慎绘画作品多于书法作品,其书法作品共有17幅,而隶书作品仅有6幅:
1.清雍正三年(1725年)40岁时所书《隶书七古一章》轴,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 2.清雍正八年(1730年)45岁时所书《隶书蔡邕东巡颂》册,真迹现藏北京市文物商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书《隶书七言》(无年款)对联,真迹现藏四川省博物馆。 4.书《隶书试泾县茶诗》(无年款)轴,真迹现藏扬州市博物馆。 5.书《隶书咏牵牛花五律诗》(无年款)轴,真迹现藏上海博物馆。 6.书《隶书五言律诗》(无年款)轴,真迹现藏济南市博物馆。
其中济南市博物馆所珍藏汪士慎所书《隶书五言律诗》轴,纸本,纵140厘米,横27.5厘米。
笔者认为所书内容是一首五言律诗:“春流双涧深,晓色十峰阴。胜地青莲宇,千年静者心。焚香入空翠,鸣磬出幽林。去路白云满,禅宫何处寻。”末款用行书署:“庄节先生过天衣寺诗。巢林士慎。”下钤一方朱文印“富溪”,一方白文印“真心”。
近日,笔者查检《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文物出版社出版)一书,发现该书所收录的汪士慎书画真迹中,不同形式的印鉴竟80余方,而唯独没有上述汪士慎这幅真迹中所钤的“真心”印鉴。笔者认为,这方“真心”印鉴为我们今后辨别汪士慎书画作品真伪,提供了一个新的辅助依据。
这幅汪士慎所书《隶书五言律诗》轴作品取法汉隶,大小一致,字形修长,端秀温婉。结体清劲方整,纤细秀郎,波挑一丝不苟,法度谨严。笔画多具波磔,碑意较浓,运笔洒脱,横竖成行,藏锋逆起,中锋行笔,遒健重穆,横粗竖细,为其隶书的典型风格。章法勇破隶书字距大于行距旧规。此为清代端庄派隶书之代表之作。此隶书精品入选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所编《中国法书全集》(文物出版社出版)之文物图录书中。该法书藏品曾经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专家鉴定,被确定为汪士慎真迹,为国家二级文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