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应急救援预案
煤矿是高危行业,为确保我矿在遭受自然灾害和人员伤亡事故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抗灾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抵御和控制事故的蔓延,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法》,结合我矿安全生产现状,特制定本预案。
第一章 应急救援策划
一.应急救援预案启动
(一)矿井概况
金鸡山煤矿位于新化县桑梓镇大坪村,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矿井分一,二两个采区,主采湘中涟邵煤田北段偏西部,区内地层整体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南北,倾向西东,倾角在450左右,无大断层,地层倾角变化平缓,对矿井开采无大的影响,浅部为低瓦斯矿井,深部为高瓦斯矿井,无煤尘爆炸危险与煤层自燃现象.矿井正常涌水量23m3/h,最大涌出量61m3/h,主要涌水来源是地表大气降水和断层水,岩层水,水文地质较简单.
(二) 矿井灾害危险源种类
1 瓦斯爆炸
2 火灾;
3 水灾;
1
4 机电与运输事故;
5 顶板与支护;
6 爆破事故.
(三) 救援预案启动条件
当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下列灾害情况之一时,本预案立即启动
1 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或安全监察部门深入井下地面对该矿井安全生产全面评估,认为有可能造成重大危险发出预报并责令停产整顿时;
2 矿区范围内有发生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或遭受罕见自然灾害袭击时;
3 上级人民政府发布启动指令时.
二. 预案启动方式
生产调度室接警后,报请矿长批准启动.矿长不在家时报生产矿长或安全矿长批准启动.
三. 应急救援级别
Ⅰ类: 一般非死亡事故
2
Ⅱ类: 1人以上或特别重大伤亡事故
第二章 应急准备
一. 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 组织机构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矿长任总指挥,主管安全、生产、技术负责人及地面矿长任副总指挥.调度室人员相应转为指挥部成员,成员还包括财务、材料保管员、机电技术员、保卫、医疗人员等;并相应成立应急救援小分队,由安全矿长任队长,成员由值班长、有经验的大工、安检员、机电工、医疗人员组成.
(二) 职责
矿长任总指挥,全面负责救援工作,发布各项救援措施指令
生产矿长任第一副指挥长,协助矿长制定抢救遇险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调集人员、车辆与物资器材.当矿长不在家时担任总指挥.
分管技术矿长,任第二副指挥长,负责提供事故地点、图纸资料、协调矿长、生产矿长制定抢险作战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矿长担任前线指挥长,负责按指挥部的命令直接指挥现场抢救工作.组织所需的救援人员和调集救护器材.
3
地面矿长负责地面救援、车辆运输、医院救援的组织联系和指挥,以及抢救人员的食宿、遇难者家属安抚食宿的安排.
调度室组织各值班长、安检员、通风管理工、电工等负责通讯维护、人员、抢险物资调集并按指令组织运送至事发地点,按指令完成必要的通风工作;监视和维护安全监控系统,保障抢险顺利进行.
机电负责人,组织机电人员完成指挥部对机电方面各项指令,负责改变主扇的工作方式,并掌握井下及地面的停送电工作等.
保卫人员,负责工业广场、配电房、抽风机房、地面事故现场、有关领导的保卫工作.
财务人员、保管人员,负责抢险救灾工作的资金保障及发放抢险物资和器材.
(三) 应急资源准备
1 煤矿应按要求配置双电源,抽风机房、水泵房和主要提升机房必须安设双回路.
2 通讯设备:必须有2部与外界连通的程控电话,并张贴联系号码;井下应有不少于8门程控防爆电话机,分布于井底车场、绞车房、采区、中央变电所等作业地点,制作各作业点联系号码.
3 防灭火器材:井下各主要硐室及地面配电房、抽风机房、绞车房、压风房应配备不少于100Kg灭火沙,主要提升机房、水泵房、地面配电房分别配备2个以上灭火器.
4
建立健全井下洒水防尘、消防管理.
各采区掘进工作面应储存备用支护材料,地面建有消防应急支护材料库.
4 各采区均设避灾硐室,应备有自救器、压风管、水管,建立健全通风瓦斯监控系统、监测瓦斯、CO2及风速等.
5 中央水泵房按要求配置工作泵一台、备用泵一台、检修泵一台,铺设两趟排水管路.
6 与就近救护队和医疗点签定救护医疗协议.
7 所有安全设备和救灾器材必须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四) 职工培训、教育与演练
1 新职工入矿必须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下井须知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及各工种操作规程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培训不得安排上岗;培训考核不合格不安排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年对井下职工进行2次以上的安全培训.
2 及时编写年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各作业地点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采区设计规划并组织实施.
3 每年组织一次救灾演习.
4 应急小分队应配备专用自救器和光学瓦检仪
5
第三章 应急响应
二 报警系统
(一)井下或地面任何人发现事故后,应立即向调度室报告.报告内容:事故地点、遇险时间、类别、遇难人数及姓名等.
(二)调度室接警时应作好记录,立即发出事故警报,并把记录情况告知指挥中心、应急分队.事故现场值班长或安检员在前线指挥长未到位情况下,担任临时前线指挥长,组织力量、器材等就地抢险.
(三)判断警报级别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小分队着装出发或通知专业救护队带机搜索救援.
(四)报告顺序
矿内通知顺序:矿长→安全矿长→技术负责人→生产矿长→应急分队→机电负责人→地面矿长→财务→保管.
矿外报告顺序:县煤炭局→县安监局→镇或县医疗救助中心.
若被通知人当时未能及时联系上,应立即往下通知,最后再联系未通知上人员.
三.救援行动
井下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所有人员切忌惊慌失措,首先必须保障井上下通讯联络通畅,应急分队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展开事故侦察、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应急救援
6
工作,现场的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或值班长、安检员,应根据指挥部的要求及时赶到现场,及时指挥井下所有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同时将情况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抢险救灾指挥部接到灾情后,全体救灾人员必须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组织救灾工作.
(一) 瓦斯事故处理
1 瓦斯积聚的处理
(1)井下任何地点瓦斯超限时,应立即停止该处工作,撤出人员,瓦斯浓度在3%以下时,由瓦检员负责排放;超过3%时应制定排放措施,报县局总工批准后,由救护队员带机排放.
(2)发生瓦斯窒息事故时,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同时组织有经验的人员佩带自救器赶赴灾区抢险.救出窒息人员后,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送地面医务室抢救前,先将伤员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解开领口、放松腰带,注意保护体温,腰背要垫上软的衣服,使起胸部张开,把舌头拉出口外,采取侧府卧位,使口中的瓦斯流出,同时给予氧气呼吸.
2 瓦斯燃烧、爆炸事故的处理
(1)井下人员必须熟悉巷道布置和避灾路线,在班队长和有经验的工人带领下,按避灾路线迅速撤离现场,同时切断灾区的所有电器设备的电源,并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危险程度、人员避难情况向调度室汇报.
(2)调度室接到灾情后,立即有步骤地通知指挥部全体人员进行抢救,并设法通知井下所有作业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到地面.
(3)救护队应根据指挥部预先制定的抢救方案,佩带好必要的救护器材奔赴灾区抢险救
7
灾,发现遇难人员要迅速抢救,带离灾区,运输部门应作好运送人员准备,保证人车安全行驶,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4)抢险人员在抢救中,如发现火区附近有低压区和瓦斯积聚时,应命令全体抢救人员火速撤离灾区,防止瓦斯再次爆炸.
(5)发生瓦斯燃烧时,救灾人员应按火灾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二)火灾事故的处理
(1)发生火灾的现场人员首先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值班长应尽快弄清楚发生火灾的原因、性质、地点,采取一切控制火势的紧急措施灭火.在抢救火灾的同时,派人向调度室汇报,并向各险区的人员发出警报撤离,全体人员在区、队、班长和有经验的工人带领下,按避灾路线撤出危险区。
(2)调度室接到灾情后,迅速召集救灾指挥部全体成员到调度室集合,抢救人员应带好抢险救灾的必要器材,其他人员准备好各种物质和组织人员做好抢险救灾准备。
(3)在指挥长的组织下,研究制定救灾方案,及时下达各种救灾命令。
(4)救护人员必须按指挥部指令进行抢救,并先抢救遇难人员,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火灾。
(5)井口值班人员接到命令后,严格控制下井人员,充电员必须迅速清点下井人数,控制矿灯发放。
8
(6)抢救工作中,必须加强瓦斯,CO的检查,监视顶板压力情况,防止引发瓦斯爆炸和其它事故。
(7)独头巷道发生火灾时,不得停止局扇,以防瓦斯积聚而发生爆炸。
(8)必要时调整风量、风路或启动反风装置。
(9)火势不大,无瓦斯爆炸危险时,直接用水、砂、矸石、灭火器进行灭火。
(10)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且不能用水灭火。
(11)不能直接灭火时,应封闭火区,且进风侧和回风侧同时封闭。
(三)水灾事故的处理
1、现场人员发现险情,应立即向调度室汇报,若险情较轻,应组织人员立即抢救,若水较大,所有人员应尽快往高处走,并按避灾路线撤离。
2、调度室接到灾情后,及时通知抢险指挥部全体人员,并引导附近有危险的区域内人员迅速地方撤到安全地点,并通知水泵司机做好一切抗灾准备。
3、救护队应带好各种救灾器材赶到灾区,查明水源性质、影响范围,排水时,每班取一个样,当水位接近井巷最高处时,每二个水时取一个样,这时,排水工作由救护队进行。
(四)冒顶事故的处理
9
1、当工作面出现冒顶预兆时,所有人员应在班队长带领下,迅速紧急抢救。如压力大,顶板破碎无法控制顶板时,所有人员应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2、调度室接到事故电话后,如有人员伤亡或遇险,应尽快通知救护队、医院及救灾指挥部人员进行抢救,抢救时,首先在冒顶处加强支护,防止顶板再次冒落。
3、独头巷道出现冒顶时,被困人员必须保持冷静,排矸突围或静坐待救,同时用铁锤岩石敲打轨道或风水管,与外界取得联系,压风机必须保持正常运转,通过风管给遇险人员供风。当无法向灾区供风,遇险人员感觉呼吸困难或存在有害气体威胁时,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
(五)放炮事故的处理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调度室报告,组织人员抢救,在抢救人员前,先检查放炮器钥匙是否取下,母线是否短接处理好,观察有无冒顶危险,发现伤员,立即运到安全地点,止血抢救后,迅速护送到地面抢救。
(六)机电运输事故的处理
1、查明原因,处理故障,采取临时补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发生后,先要切断电源,发现受伤人员迅速营救。
3、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应向急救中心求救,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10
第四章 应急恢复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正式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
一、 现场清理
救援行动结束后,应急救援队一方面清点人数,撤除警戒,疏散人员撤至地面。另一方面对全矿井各巷道和作业场所的CH4、CO2、顶板、支护情况及电器设备有关失爆现象进行全面检查,针对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报请指挥部和上级机关批准。
二、 善后处理
1、矿长、地面矿长、会计配合镇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对伤亡者予以赔偿。
2、安全付矿长、技术负责人配合上级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提供资料,并制定防范措施。
3、生产矿长组织对重要设施如配电房、抽风机房、水泵房的保卫和值班人员的安排,并按批准的整改方案和措施组织施工,做好恢复生产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尽快恢复生产。
4、地面矿长负责饮食住宿安排和组织人员保护和装殓死难者遗体并做发好死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11
5、事故调查期间,全矿停产整顿,学习安全知识,分析事故原因,制订整改措施。
三、应急结束
当善后处理与事故调查完毕后,由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第五章 事故报告统计制度
一、必须建立事故统计与报告台帐,要求记录时间、地点、责任人、事故性质、损失情况、处理意见、防范措施等,目的就是总结经验,教育职工,防微杜渐。
二、非伤亡设备事故(2000元以下)及重伤1人以下人身事故,由班里写出分析意见,由矿安全矿长组织当事人、班长、班组长认真分析,总结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划定责任人责任,登记在案。
三、非伤亡事故(2000无以上,10000无以下),重伤1人以上,3人以下,事后24小时内,由矿里组织写出书面报告,报告送县煤炭局安监站登记在案。
四、非伤亡设备事故在20000元以上或1人及1人以上死亡事故,按救援预案实施,应在事发1小时内,报告县煤炭局、安监局和地方人民政府。
金鸡山煤矿
12
金 鸡 山 煤 矿
应
急
救
援
方
2009年元
13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