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数学《分数除法》教案一等奖精选3篇

来源:伴沃教育
数学《分数除法》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复习题:

1、下面各题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2、用方程解下列各题。

3、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课件出示。二、新授1、教学例1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内有28千克水分,他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

(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水分28千克,水分占体重的4/5。体重?千克水分28千克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χ,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先在小组内独立解答。课件演示计算的算式。

(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4/5=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4/5=小明的体重)。

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7/15,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课件出示线段图)

爸爸:小明:

根据数量关系式:爸爸的体重×7/15=小明的体重小明的体重÷7/15=爸爸的体重

①解方程:解:设爸爸的体重是χ千克。7/15χ=35χ=35÷7/15χ=75

②算术解:35÷7/15=75(千克)课件演示计算的算式。

3、用方程解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弄清题里有哪些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找出题中数量间

的等量关系,再确定设哪个量为χ,并列出方程.4、巩固练习:P38“做一做”课件出示:

学校有科普读物320本,占全部图书的2/5,科普读物相当于故事书的4/3,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图书馆有多少本故事书?(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

三、巩固应用

1、小明看一本课外读物,周末看了35页,正好是这本书的5/7,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多少页?

(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后再进行解答。)

2、一杯约250ml的鲜牛奶大约含有3/10g的钙质,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3/8。一个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多少钙质?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250ml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

3、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是8千米/秒,相当于宇宙飞船的40/57,宇宙飞船的速度是多少?

(引导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4、小军家爸爸每月工资是1500元,妈妈每月工资是1000元,家里每月开支大约要占爸爸妈妈两人工资的3/5,小军家每月开支大约是多少元?

独立完成后订正。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如果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

数学《分数除法》教案13

一、复习

1、同学们,你能口算95930÷362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数据太大,不好口算)

如果已知265×362=95930,你能说出答案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2/7×()=1,括号内填几分之几?为什么?

2、根据这道乘法算式,你能说两道除法算式吗?根据是什么?(引导说出分数除法的意义)3、完成p25做一做

三、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1、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除法

2、同学们已经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你还想学习关于分数除法的什么知识?3、事实上,有一些分数除法同学们是会计算的。下面口算几题:3/8÷3/80÷4/91÷2/53/4÷1你是根据什么知识口算这几道题的?

4、上面这四道题是一些特殊的分数除法,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分数除法。出示例题: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图略)怎样列式?你能根据图说出算式的结果吗?怎样证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证明结果的正确性)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4÷3=3÷34=1/4

你能归纳这种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吗?5、用这种方法口算:3/4÷34/9÷410/9÷56/7÷26、质疑

你认为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分数除以整数吗?能举例说明吗?7、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分数除以整数

用学生所举的例子作为教学例题(例如1/5÷3),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新问题,这时需要考虑如何将新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现在看一看,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分数除法的知识:

(1)分数除以整数,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2)1除以一个分数,结果是该分数的倒数。(3)一个分数除以1,结果是原分数。

你能将1/5÷3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分数除法吗?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8、小组汇报

(1)1/5÷3=3/15÷3=1/15

(2)1/5÷3=(1/5×5)÷(3×5)=1÷15=

(3)1/5÷3=(1/5×1/3)÷(3×1/3)=1/5×1/3÷1=1/15(4)……

你能归纳自己小组讨论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吗?

(1)先将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能整除分子,再用前面的方法计算。

(2)利用商不变性质,将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1除以一个数,再计算。(3)利用商不变性质,将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一个分数除以1,再计算。(4)……

9、观察第三种方法:

1/5÷3=(1/5×1/3)÷(3×1/3)=1/5×1/3÷1=1/15这个计算过程还可以更简洁些,你能看出来吗?

化简得:1/5÷3=(1/5×1/3)÷(3×1/3)=1/5×1/3=1/15观察1/5÷3==1/5×1/3,你能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说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整数的倒数)10、计算方法的优化

刚才小组讨论时,每组用一种方法计算了1/5÷3,现在你能用其他的方法计算一下吗?

学生计算后提问:你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分数乘整数的倒数。11、对其他的方法,你又有什么要说的吗?

(引导说出当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可以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四、课堂练习1、计算下列各题

2/3÷32/11÷23/8÷65/4÷22、练习七第1题3、讨论题

1/3÷a和1/a÷3(a≠0),那道题的结果大?为什么?

数学《分数除法》教案14

教学目的:

使学生会计算带分数除法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下列各题。

2.把下列假分数改写成带分数。3.把下列带分数改写成假分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注意学生发生错误的情况,加强个别辅导。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新课1.教学例5。教师出示例5:

教师:我们学过的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应该怎么办?(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

教师:那么在分数除法中有带分数的,应该怎样计算?(也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教师让学生把例5中的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独立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将除法转化成乘法的同时是否将除数改写成它本身的`倒数,约分是否有错等。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教科书第39页中间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3.教学例6。(1)准备题。

①的3倍是多少?②的是多少?③的是多少?

教师:这三道题按照题意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按照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教师让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2)教学6。教师出示例6:

教师指名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教师:如果例6中的一个数已知的,那么求一个数的几倍应该怎样计算?(应该用乘法计算。)

教师:从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来看,例6怎样解答比较方便?(用方程解答比较方便。)

教师:应该设什么数为未知数x?(设这个数为未知数x。)

让学生列方程解答。巡视时,注意学生设未知数、书写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4.做教科书39页下面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注意学生设未知数和书写规范方面的问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第1题第1行的小题。让学生装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2.做练习十第2题的前2个小题。让学生装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3.做练习十第3题的第(1)~(3)题。

第(1)题:教师先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方程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第(2)、(3)题:让学生装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装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列方程式的?(根据乘法的意义。)

4.做练习十的第5题。

教师先让学生读题和分析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四、作业

练习十第1题第2行的小题,第2题的最后一个小题,第3题的第(4)题,第4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