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级阅读写作(3)

来源:伴沃教育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

姓名:

为下列句子填上正确的标点。

1.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 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这是不是很有趣 2.她高声喊道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3.老人说 你问的那只骆驼 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4.来吧 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尔基说 5. 是个小男孩吗 高尔基问

6. 快点收拾行装 妈妈说 大部队要出发了  博览群书。

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 》,《 》,《 》,《 》。 2、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房四宝是:( ),( ),( ),( )。 4、有一个皇帝听信了骗子的话,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还跑到大街上去游行,让别人看个够。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

5、有一位穷人家的少年得到了一盏旧油灯,只要轻轻一擦,油灯里就跳出一个魔怪来,魔怪神通广大,帮他找了个老婆、建了个城堡,后来的日子过得像王子一样。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

6、有个小男孩长了个非常古怪的鼻子,只要一说谎鼻子就会长一寸。他说了一堆谎话后,小鸟就飞到他的鼻子上歇着。它们以为那是个树枝呢!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

7、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嫉妒的继母所害,逃到大森林里,与七个善良的小矮人生活在一起。可是她因为误吃了毒苹果而死去。幸好一位王子的吻救活了她,他们从此一起快乐地生活。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  短文阅读.

掩(yǎn)耳盗(dào)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 ”画出来。 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面“√”。

1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1)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 (2)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 (3)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 3.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想一想,写一写。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不好。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朵聋了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闻名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老人对埋怨命运不好的孩子说了哪些话,使他们开始了新的追求,用“ ”把老人的话画下来。 2、从这篇短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你有什么话要对两个美术家,音乐家说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用“终于”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习作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神笔马良”是一个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马良自幼勤奋好学,但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他用树枝画画的刻苦精神感动了神仙。神仙给了他一枝神笔,马良用这枝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后来这枝神笔被贪婪的皇帝抢走了。皇帝拿着这枝神笔却是画一样,就多了一样与自己作对的东西。 请以“假如我有一枝社笔”为作文范围,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我有一枝神笔”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喔。张开想

象的翅膀吧! 3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