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1.认真做好主体(基础)施工准备工作,在主体(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组织有关的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学习相关的施工规范,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方法。对一些特殊、重要部位,要认真理解设计的技术要求,要有针对性的编制专题施工方案(中标后由专人编制),并作好施工技术交底。主体(基础)施工过程中应编制的专题施工方案有: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脚手架搭拆方案,安全专项方案、混凝土浇筑方案。
2.施工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检修完善,并坚持制定长期性的保养、检修制度,确保其正常使用,以免因机械故障影响工程质量,延误工程工期。
二、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
要把工程建成优质精品工程,除施工管理及操作者技能外,施工材料质量也必须把好关。组织材料应按审核后的计划进场,并做好保管工作。材料按规定分别堆放整齐。水泥、钢材在运输存放时,须保留标牌,按批量分类,出厂证明、合格证书必须对口、齐全、不能混堆。注意锈蚀和污染,进场材料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用于主体(基础)工程。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他施工规范规程进行施工。除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外,应认真履行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向各级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讲解交底,让作业人员真正做到心领神会,施工中准确无误。
2.质量保证技术措施: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和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减少和避免返工现象,抓好一次成优。
(1)工程测量:针对工程标高多、轴线复杂等具体特点,我公司派有丰富测量经验的技师专门对工程基础、主体测量工作进行操作,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把好标高、轴线控制关。
(2)基础工程:严格按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并
以试验室给出的配合比设计数据,控制搅拌混凝土的水灰比、塌落度。为确保混凝土质量,试验室应根据施工现场不同的气温、雨天、睛天调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以满足现场情况需要。
地基回填,应按基础工程替代有关回填土的操作工艺,分层回填分层夯实。一般采用“三打二”,并做好回填土壤试验。
针对该工程特点,特别要加强对承台、底板钢筋混凝土的过程管理。在基础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浇筑时要抓合理布料,分层下料,分层振捣,做好养护三个环节,确保混凝土质量。
(3)主体工程: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有关操作规程,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控制好轴线、标高,不同种类的模板的支撑体系,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大跨度梁、斜梁模板支撑必须进行稳定性验算,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检查钢筋、预埋铁件(或预留孔洞)的数量、位置、间距、钢筋焊接的外观质量、并抽样试验是否合格,梁筋的锚固长度和间距是否符合验收标准和设计图纸要求。经建设、监理、质监站验收合格,混凝土浇筑通知书签认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②由于工程量较大,混凝土浇筑方量多,甩以每次浇筑混凝土时,须制定好浇筑的范围和走向,换班时做好交接工作,阶梯教室台阶及特殊部位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保证连续避免出现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必须外光内实,按规定分层浇筑和振捣,防止烂根、蜂窝、麻面出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在主要走道铺设木架板,混凝土输送泵采用铁马凳架空铺设,避免踩踏钢筋防止钢筋变形。
③本工程基础主体施工正逢雨季,为此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注意天气预报信息,避开雨天。若在浇筑时下雨,除停止浇筑外,一是用塑料薄膜遮盖已浇筑完的混凝土,二是将施工缝留于规范规程允许的部位。
3.认真执行施工验收和施工操作规程,特别对各道工序间特殊结构要求,要组织人员精心施工,严格把关。尤其在阶梯教室的弧型梁、斜梁部位,允许
偏差必须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认真执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的施工文件。基础、主体施工中各道工序都必须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确保施工质量一次成优。隐蔽工程在自检合格后,方可报请建设、监理、质检站共同检查验收,签字认可后方能实行隐蔽。
5.施工时要加强各工种间的联系,认真做好各工种配合,安排好交叉作业,合理组织工种穿插施工。凡需预留、预埋、穿管埋线等,都必须事前明确定位,做好记录,防止遗漏,避免事后凿墙打洞,影响工程结构质量。
6.基础、主体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工程隐蔽、质量检验、材料取样及关检结果。施工记录、工程验收等,都必须及时签证,定期收集归档,形成施工文件,这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
四、施工质量的动态控制
本工程基础、主体工程质量控制应从作业班组入手,组织建立班组型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针对本工程质量实际情况,在“基坑土方雨季回填施工”、 “大跨度梁支模”、“斜梁及台阶的支模及混凝土浇筑”等方面成立“QC”小组,并将此管理工作贯穿施工全过程。基础主体施工分部分项均有明确、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值并进行严密的动态跟踪,以保证工程基础、主体结构验收时达到优良标准,为此,在基础主体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作业班组均应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本基础主体所有分项工程各检查项目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各施工班组均应建立和完善班组内部的自检制度,做到工程质量在班组内有控制,有检查,有记录,实行挂牌施工,对粗制滥造者除教育和处罚外,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实行质量一票否决,返工重来,决不姑息迁就。
3.土建、安装、施工单位都要设置专门的检查部门,并配备质检人员常驻现场,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的各种规定及各项检查,验收工作。
4.质量检查制度,在公司所属质监部门经常性检查的情况下,项目质检员每天进行部分荐工程的跟踪检验和验收,对不合格产品坚决推倒重来。
为了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必须加强内部质量管理,采用ISO9002质量管理模式科学组织施工,严格贯彻公司制定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确保该工程质量目标的顺利实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