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提高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 张忠莲 (河北沧县中学) 【摘要】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因此课堂上的舞台主角 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高效的政治课堂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至少让学生能做到“知无不言”。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课堂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都在探索一个问题: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过去的政治课教学中,老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教学目标, 使得政治教学变成了在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勾勾画画,学生死记硬背课本 知识,这显然不适应新课标的目标要求,更谈不上课堂效率的提高。所以, 要有效提高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转变教学理念势在必行。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 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因此课堂上的舞台主角不是教师, 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高 效的政治课堂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至少 让学生能做到“知无不言”。有研究表明,80%的学生学习困难与过重压 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若学 生感觉课堂气氛不安全,生怕说错话,担心发言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 斥,那么学生就不敢敞开胸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妨碍学生的 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甚至会使学 生封闭自己的心灵,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 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 望以极其自然的最佳的状态流露出来。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支持、赏 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一位教育家说得 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 对一个教师来说,要敢于转变教学理念,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 的成长环境,这需要教师不妨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可以当学生,学会倾 听,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的 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在过去的政治课教学中,有些政治教师也在讲课,但却是“满堂灌”, 教师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不顾学生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及他们的理解能力 和认知水平,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结果老师受累,学生受苦,教学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改变教学方式。 新的课程观认为,教材内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课程 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活动;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 与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包含学习客观知 识点之外,还应该包含师生运用课堂资源共同探讨知识和人生的学习过程。 基于此,笔者认为,组织适度的课堂活动非常必要,活动的目的是引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勇气,在活动中学生应该是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活动要寓教于乐,每一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知识、能力和德育目标。学生在 学习活动主体的角色体验中能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度的活动热情,不 仅学会了学习,而且学会了合作,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创造。学 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把不完全知识变成了完全知识。课堂过 程中的活动,可不拘一格。可以是查资料:通过查阅报刊、图书、上网等, 掌握一定的事例、数据、图文,分析说明实际问题,如搜集材料说明“世 界的多极化趋势”;也可以是探究讨论,如讲授“企业经营成功的措施”时, 请学生假想自己是公司老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采取哪些手段赢得 市场。我们也可以通过作调查、作实验、作设计、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 为重要途径。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和指导者的双重身份参 与活动。当学生们在活动中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时;当他们 在活动中发展个性、锻炼自我实践能力时;当他们能在活动中产生观念、 证实观念,进行积极意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建构,体会到从体验 到思维创造的快乐时,他们就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而全面的基础, 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也自然而然达成。 教学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其最终要达到“不教”也能学的目 的。古人云:“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切创造性思维始 于“疑”。所以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创设情境,应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 活紧密联系的“问题”,选择具有发散、逆向和迁移的内容,用恰当的提 问方式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产生新奇感和探 索感,往往会想出一些具有闪光性的观点或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逐 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出现为教师改变单调的教 学方式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以各种漫画、录像的形式呈现 教材内容。政治教学有很强的时代性、时政性,运用信息技术,展现一些 教材内容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政治教学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教师要带着新思想、新认识、 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课堂教学,只要我们尊重新 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就一定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浅谈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实践与研究 赵香平 (河北省魏县双井镇中心校)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采用的一种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 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真正有效的两个关键性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合 作学习的研究不仅仪是推广和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 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 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 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 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 都得到发展的目标。那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有效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 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积极创设能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态度 和能力。比如,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创设合作情境,如:动手操作、 估计、讨论、课题学习……。在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要充分的肯定与表扬, 而更重要的应突出小组合作的成功。交流时,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教师要 仔细地倾听学生的想法,激发讨论,耐心启发,直至成功。这样,学生尝 到了“合作学习”的甜头,从“尝试——合作学习”逐步走向“养成——合作学 习”的模式,以后便会在课堂中自发地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 262 认同感,这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对此,我的策略是:首先对初 始年级学生要求每天写“数学日记”,重点记录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其 次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作好记录(预习日记、合作日记、复习El记、作 业日记),角色以小组内每天轮流,通过记日记使学生认识、体验到与人合 作的重要性。 2教师要明确自己合作学习中的多重角色 2.1“学习的导师”包含“知识的引领”和“活动的组织”两个方面。前者即 给小组分好工或指导小组分好工,协调好各小组之间的关系,维持和促进 小组研究活动能够持续进行 后者即启发和点拨每个小组都根据自己的需 要选择一个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式,指导和帮助每个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或寻找解决的途径。合理的活动时间安排、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具有参 考价值的合作程序,都是保证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基础。 2.2“合作的伙伴”包含老师也以学习一员的身份进行研究或参与研究, 并向学生展示研究结果。学生见此定会惊讶,惊讶于老师的介入,那样悄 然无声、水波不惊,惊讶于老师的技能,那样超凡脱俗、炉火纯青。在不 经意中,老师很自然地成为同学们的一名合作伙伴,师生分享交流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