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诚信的故事篇五:曹操断发示诚信
一次,曹操统领大军去打仗,途中要经过一片麦田,曹操下令说:“所有将士都必须小心,凡有践踏麦子者,不论是谁,立即斩首示众。”老百姓开始并不相信,都躲在暗处暗自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
只见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走过麦田,没有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纷纷称颂。
突然,从麦田里飞起一只小鸟,将曹操的坐骑惊得一下子蹿入麦田。受惊的马儿嘶鸣着,践踏了一小块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过。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如果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众将领赶忙拦住。
这时,有一位叫郭嘉的大臣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刎呢?”
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现在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挥剑割断了自己的一绺头发,扔在地上说:“我就以割发代替砍头吧。”
古时候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头发和皮肤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随便割掉头发被视为大逆不道,是不孝的表现。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断头发和砍头是一样重的刑罚。从此以后,军中将士对曹操更加信服了。 历史上关于诚信的故事篇六:山涛守信培养朋友儿子
三国时期,曹氏家族与司马昭为了争夺国家的统治权而明争暗斗。官场腐败,许多有才学的人都不想卷入其中,纷纷逃避现实。其中,有七个很有名的文人——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贤、王戎,这七个人经常在竹林里闲游,一边喝酒,一边做诗弹琴,试图寻找乱世中的一份清静,史称“竹林七贤”。
当时的朝廷,表面上是曹操的后代在当皇帝,实际上是由有篡位
野心的丞相司马昭把持大权。司马昭为了扩大势力,想请“竹林七贤”出来做官。司马昭首先请山涛出山,由于他和山涛有点儿亲戚关系,山涛不好拒绝,就答应了。
后来,山涛推荐嵇康到朝中做官。由于山涛事先没有征求嵇康的意见,嵇康非常生气,便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给山涛(山涛字巨源),断绝与山涛的朋友情谊,并在信中强烈抨击了司马昭。
后来有个叫钟会的小人在司马昭面前说嵇康的坏话,司马昭就趁机找了个借口把嵇康抓到监狱里,并判了他死刑。山涛几次上书司马昭,请求为嵇康减免罪行,但是司马昭仍一意孤行。
临死前,嵇康把自己只有十岁的儿子嵇绍托付给山涛,山涛答应了。
嵇康死后,山涛对嵇康一家老小悉心照顾,把嵇康的儿子更是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嵇康被杀的二十年后,司马炎当了皇帝,朝廷的混乱局面有所扭转。山涛就上书给司马炎说:“父亲有罪,但和儿子没关系。嵇绍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品德高尚,才华横溢,应该重用。”司马炎采纳了山涛的意见,任命嵇绍为秘书郎。 历史上关于诚信的故事篇七:陈策追骡的典故
陈策,是宋时的建昌南城人。有一天,陈策去集市上买了一匹骡子。这骡子精壮精壮的,毛色发亮,走起路来四只蹄儿像翻花。喜得陈策连声说,好骡好骡。他就只会说好骡好骡。第一次用这骡子,是要从西城运一些丝绸到他的铺子。伙计将鞍放上骡子的背,想不到骡子突然暴怒起来,上蹿下跳,连鞍都摔在地上,把几个伙计吓了一跳。
这骡怎么了?伙计把骡捉住,又试了几次。只要鞍一上骡背,它就发怒一般暴躁地蹦跳。“这是一匹伤鞍的骡,老主人整的。”陈策说。骡不能负重,废物。邻居说:“怎么来,怎么去。”可陈策这个人不忍心这样做。受了欺骗,可他就这样认了。他叫伙计把骡子关到城外闲置的老屋子里,每天供给它草料。他说,就等它慢慢地老死吧。对畜生这样狠,真是畜生!他的儿子对父亲的做法很有些想法,他还是想怎么来,怎么去。谁都会这么想。但这个念头他不会跟父亲说,他有
点怕父亲,所以后来做的事他都是瞒着父亲干的。他找到平时极相熟的一个人——驵。驵就是市场经纪人。
他说,你想法把我这头骡子卖了,二一添作五,钱分你一半。这个驵答应了。机会来了。有一个路过南城的官人的马死了,便来到骡马市场,想再买一匹。驵瞄见了他,上前说,有一匹上好的骡子,因为负重时受了点伤,把背磨破了,主人要赶生意,急着把它卖了,你要不要看看?官人就随他过去。一匹精壮精壮的骡子,毛色发亮。官人连声夸,好骡好骡。驵说,就是背上有些伤,稍养一养就好了。骡子的背上有一些新鲜的血痂,是陈策的儿子和驵叫人磨出来的。脱毛,破皮,见血,多痛苦。骡子凄伤,可它不会说话。官人和当时的陈策一样,毫不犹豫就买下了。他说,我的行程宽裕,暂不用它,只与我随行即可。陈策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可知道也已经晚了,那官人早已离开南城,已经离开五天了。陈策骑上马,沿官道追。日夜兼程,沿路打问。他花了两天时间,赶上了那匹骡子。那骡子见了他,不走了,挨挨蹭蹭要靠近他。想说什么说不出来,只知道犟着不走。陈策向官人行礼,说,这是一匹伤鞍的骡子,不能负重。官人疑心他舍不得这精壮的骡子,要反悔,就说,伤鞍的骡子我也要。陈策解下自己的马鞍,递给官人:不信,你试试。官人说,我不试。
陈策叹一口气,我以诚待你,你却疑我欺诈,既如此,我在家等你。说完策马回头,原路归来。又过了三天,官人返回了南城。他找到了陈策,说,我来并非为讨回银两,特为谢罪而来。你待我以至诚,竟受我小疑。哎,惭愧呀!陈策这个人就是这个样子。 历史上关于诚信的故事篇八:魏国乳母守义护幼主
秦将王贲在水攻开封之后,魏王他召集众王子,准备率王子们作最后一搏。但他不忍让最小的王子也玉碎身亡,于是把小王子和他的乳母叫到身边,让孩子给乳母跪下,恳求她保住魏王室的唯一血脉。危急之时,乳母只简短而果断地对魏王说:“主公放心吧,只要奴婢有一口气,一定要守护王子,为魏国留下一支血脉。”说完乳母背着魏王子,从暗道出城了。
很快魏王瑕和他的王子们被秦军逐一诛杀。可是当秦军一一清点
人数后,却发现还有一个魏国王子没有抓到,并禀告了秦王,于是秦王贴出告示捉拿小王子。
小王子和乳母从暗道出城后,乳母把小王子秘密地藏起来,其兄长负责为他们传送情报。
但是魏国的奸细一直紧盯乳母的行踪并威胁她。乳母镇定自若,坦然回答:“我不知道小王子在哪里,就算是知道,我宁可一死,也不会把小王子献给秦军的。我听说,一个勇敢的人是不害怕死亡的,一个忠义的人是不会背叛自己的主人的。我虽然卑贱,也绝不会贪生怕死,背叛做人的基本原则。”
秦王知道后,决定放长线钓大鱼,并下令不要为难乳母,秘密跟踪。兄妹二人知道真相后连夜带着小王子逃到山里。秦军发现乳母逃进深山,便生一计,他们抓了乳母的儿子,妄图用乳母之子引诱威逼她交出小王子。乳母和其兄长并不上当,于是秦军杀死了乳母之子。
之后秦军封锁了进山的所有道路,不久便被秦军团团围住,秦军张弓搭箭,要求乳母交出小王子。可是,乳母知道秦军早就下令,见到小王子,只要死的,不要活的。她紧紧抱住小王子不肯松手,于是秦军乱箭齐射,乳母身中十二箭而亡。小王子却因为被乳母用身体遮蔽而未被射死。
魏国乳母死后,秦王用最隆重的礼节,用猪牛羊三牲来祭祀乳母,并且加封乳母的兄长为大夫。魏国乳母守义护幼主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成为诚信的典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