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
作者:张峰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5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这一层面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又慢了一拍!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深有感触,虽然是是现代青年,但是往往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犯愁。因为,在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并且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他们的家庭教育是比较落后的。很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暴露出了心理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知识传输的困难,而是老师与学生合作沟通的问题。心理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健康成长。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却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这就造成了客观的阻碍。我试着去发现有心理障碍的每一位同学,通过自己与他们的交流,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在不断的探索中,结合小学生特点,总结了几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
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为目的的普通课程,它是着眼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全面发展。教师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设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成立心理咨询小屋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排除心理障碍,使其回复到健康状态。可以利用心理咨询小屋,鼓励学生主动前来咨询。教师通过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认真分析,耐心疏导,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促进个性心理健康、和谐、平衡发展。
三、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团体活动
四、五年级正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 ,为了帮助这些同学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心理老师可以设计了这样一节主题班会。通过讲解别人的优点,同时指出别人的不足来猜测那个人是谁,就这样在互相评价的活动中,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勇敢的站出来,提升了自信心,同学之间增加了一份信任和鼓励。一片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风形成了。集体的力量给了每一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人都得到了发展。 四、学科教学辅导,给予学生及时心理疏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近年来,已有中学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科目中尝试渗透心理辅导,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五、增强校园、班级文化建设
建设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氛围,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学生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就会感到很快乐,很充实,自然心理问题就不会存在。我校的班级文化和走廊文化都是学生自己设计,自己亲手装扮的,在班级文化评比中,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在合作中增进了友谊,提高了情商。真正让学生感觉到学校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就是学校的主人。 六、开通校园心灵信箱
让学生们写周记,把每周的自己的开心事或者烦心事,用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已。 七、校方积极沟通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心理学专家指出:家庭是在儿童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对儿童影响昀早、影响时间昀长的环境。显而易见,各个家庭均不相同,家庭教育也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相当部分家长没有注意到自身的言行和教育方法对孩子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之大,因此缺乏方法、错误指导。这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学校应该和家长应该多进行如此家校互动、积极配合,则能事半功倍。学校可以向家长传授如何提高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常识,昀好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家长了解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的重要性。 八、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精神环境建设
教师只要能尊重学生,宽容对待他们,以朋友的身份同学生进行交流,在课堂中多一个真挚的微笑、多一句温馨的鼓励、多一次亲切的引导,真心面对每个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他们一定会愿意对教师敞开心扉。无论是数学、语文、外语,还是比较感性的音乐、美术、体育等,只要能根据教材特点合理安排课程结构,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老师和同伴的尊重,同样能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达成了精神环境的和谐。
总之,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目标是奠定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当然,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创设平安社会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境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想只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小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重视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一定会培育出他们的健康心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