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本身就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有着异常复杂的心理结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人格,提出了多种关于人格的理论,目前最有代表性的3种人格理论是:特质理论、类型理论、整合理论。
你是否思考过自己的人格?或许你有点难于着手去分析,接下来探讨的理论或许有点苦涩难懂,但对于了解自己的人格还是有帮助的,这里我只介绍人格的特质理论,其它的理论在后面都会介绍。
特质理论主要包括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和现代特质理论。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 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把人格分为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别一类是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s):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分为3种:①、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
性的特质,影响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如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②、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5—10个)。如抑郁、聪慧、清高、直率等是林黛玉的中心特质。③、次要特质: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表现出来。这种特质一般只有身边比较亲的人才知道。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将人格特质的理论分为4个层次: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⑴、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参照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⑵、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①、表面特质指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虽然表面是一些相似的特征或行为,但出于不同的原因,如2个人同样是勤奋学习,一个人可能是为了让爸爸妈妈高兴,而别一个人可能是为了改变自己。②、 根源特质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如“焦虑”是害怕考试和比赛而手脚发抖的同一原因,这是焦虑就是根源特质。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⑶、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根源特质可以细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①、体质特质,由先天因素所决定。如兴奋型、情绪稳定性。②、环境特质,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如焦虑、有恒性。可用“多元抽象变异分析” (MANA) 来确定各种特质中遗传和环境分别影响的程度。
⑷、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这3种特质位于型的最下层,同时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①、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②、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③、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气质。
(三)、现代特质理论。现代特质理论包括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塔佩斯的五因素模型、特里根的七因素模型。
⑴、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①、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②、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③、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艾森克根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1986)
⑵、塔佩斯的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以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OCEAN – 人格的海洋),这5种因素是:
①、开放性。想像、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 ②、责任心。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
③、外倾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④、宜人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 ⑤、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心理学家根据这一理论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测量表”(NEO)
⑶、特里根的七因素模型
特里根等用选词原则提出七因素模型,这7个因素分别是: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 、因袭性。
现代特质理论在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和工业心理学等方面都显示了广泛的使用价值。
学校:川师文理 专业:应用心理学 姓名:朱建春 QQ:
2012年2月1日星期三20:07于东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