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卷】2018年高三理综化学最新信息卷(2)

来源:伴沃教育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最新高考信息卷

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二)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制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A.食盐 B.火碱 C.草木灰 D.胆矾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 g乙酸中含有的羧基数目为NA

B.1 L 0.1 mol·L1 H2SO3溶液中HSO3和SO23离子数之和为0.1NA

C.0.5 mol钾与氧气反应生成K2O2、KO3等多种物质,转移电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 L丙烷所含质子数为13NA

9.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同主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X>W B.阴离子的还原性:X>Y>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Y>Z>W D.Y的单质易溶于WY2、WZ4两种溶剂 10.下列对有机物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生成有机化合物均无同分异构体 B.组成为C7H16的烷烃中仅能由1种单烯烃加氢而制得的结构有2种 C.某烃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数目之比为3∶2,则该烃一定是苯的同系物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键

11.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碳原子数≤10)。已知烃分子中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且

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

12.已知:pAg=-lg c(Ag),Ksp(AgCl)=1×10

-12

。如图是向10 mL 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0.1 mol·L

-1

的NaCl

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实线)。[提示:Ksp(AgCl)>Ksp(AgI)]根据图像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AgCl在纯水和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等 B.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C.图中x点的坐标为(100,6) D.把0.1 mol·L

-1

-1

的NaCl溶液换成0.1 mol·L

-1

的NaI溶液则图像变为虚线部分

13.下列根据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A 实验操作及现象 向KI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0% H2O2及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B 向Na2CO3溶液中加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 将BaSO4浸泡在饱和Na2C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并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时,将湿润的红色石D 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不含NH4 +实验结论 氧化性:H2O2>I2 非金属性:S>C>Si Ksp(BaSO4)>Ksp(BaCO3)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6.(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以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为原料进行如下实验探究。为测定黄铜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将m1g该黄铜矿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铜矿样品。

(1)锥形瓶A内所盛试剂是_________溶液;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D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D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如图则向锥形瓶D中加入过量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Ⅱ是洗涤、烘干、称重,其中洗涤的具体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黄铜矿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3)反应后固体经熔炼、煅烧后得到泡铜(Cu、Cu2O)和熔渣(Fe2O3、FeO),要验证熔渣中存在FeO,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___。

A.KSCN溶液、氯水 B.稀盐酸、KMnO4溶液 C.稀硫酸、KMnO4溶液 D.NaOH溶液

(4)已知:Cu+在强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反应生成Cu和Cu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泡铜中是否含有Cu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碲(Te)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化工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1)下列关于碲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Te 位于周期表的第五周期Ⅳ A 族 B.Te 的氧化物通常有TeO2和TeO3 C.H2TeO4的酸性比H2SO4的酸性强 D.热稳定性H2Te比H2S弱,但比HI 强

(2)25℃时,亚碲酸(H2TeO3)的Ka1 = 1×10‾3,Ka2 = 2×10‾8,0.1 mol/L H2TeO3溶液中H2TeO3的电离度α约为______________

;NaHTeO3溶液的pH__________7(填“<”“>”或“=”)。

(3)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碱。工业上常用铜阳极泥(主要含TeO2,还含有少量Ag、Au)为原料制备单质碲,其工艺流程如图:

①“碱浸”时Te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沉碲”时控制溶液的 pH 为 4.5~5.0,生成TeO2沉淀,酸性不能过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局部酸度过大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酸溶”后,将SO2通入TeCl4酸性溶液中进行“还原”得到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工业上还可以通过电解铜阳极泥碱浸、过滤后的滤液得到单质碲。已知电解时的电极均为石墨,则阴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1)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催化剂Cu/ZnO存在下,CO2和H2可发生两个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Ⅰ.CO2(g)+3H2(g)Ⅱ.CO2(g)+H2(g)

CH3OH(g)+H2O(g) ΔH1=-53.7 kJ·molCO(g)+H2O(g) ΔH2

-1

-1

已知:①CO和H2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 kJ·mol②H2O(l)===H2O(g) ΔH3=+44.0 kJ·mol

-1

和285.8 kJ·mol

-1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反应Ⅱ的ΔH2=________kJ·mol1。

(2)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aA(g)+bB(g)cC(g)平衡的影响,得到

如图1所示关系,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α表示平衡转化率。若此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自发进行,则p1____p2(填“>”“<”或“=”)。

(3)常温下,用0.100 0 mol·L

-1

的盐酸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Na2CO3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

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b、d点分别为用酚酞和甲基橙作指示剂的滴定终点。

①比较b点和d点时水的电离程度b________d(填“>”“<”或“=”)。

②写出滴定过程中c~d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滴定时,加入盐酸10 mL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c(Na)>c(HCO3)>c(Cl)>c(CO23)>c(OH)>c(H)

b.c(Na)+c(H)=2c(CO23)+c(HCO3)+c(OH)

c.c(Na)=2[c(CO23)+c(HCO3)+c(H2CO3)]

d.c(OH)=c(H)+c(HCO3)-c(CO23)

(4)乙醛酸(HOOCCHO)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工业上用“双极室成对电解法”生产乙醛酸,原理如图3所示,该装置中阴、阳两极均为惰性电极,两极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与M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

①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4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了反应,则该装置中生成的乙醛酸为_____mol。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素,C核外

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________(填分子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和B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E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4)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_,单质D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D2A,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a=0.566 nm,F的化学式为________;晶胞中A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列式计算晶体F的密度(g·cm3 )_________。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功能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

(1)A的分子式是C7H8,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E的分子式是C6H10O2。E中含有的官能团: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6)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7)已知:2CH3CHO。

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