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云南省普洱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2)含解析

来源:伴沃教育
云南省普洱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2)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秘色瓷”是中国古代越州(今浙江一带)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精品瓷器,具有质地纯正、釉色清莹,烧制难度极大,生产成本高的特点。越窑生产的贸易“秘色瓷”以碗、罐、壶等日常用具为主,出口到朝鲜、日本、印度、伊朗、埃及、坦桑尼亚等地(下图),从唐朝至宋朝持续了300多年。中国大规模出口“秘色瓷”,提升了进口国家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明州北上至登州的海上贸易时段多选择夏季,这是为了 A.规避海上风浪 C.便于获得物资补给

B.避开暴雨侵袭 D.缩短运输时间

2.越窑生产的“秘色瓷”较少在国内市场销售,大规模出口国外的原因是 A.交通条件改善 C.传播陶瓷文化

B.国内市场需求小 D.获取更多经济利益

3.“秘色瓷”受到贸易对象国家的欢迎,这是由于“秘色瓷”具有较高的 A.实用价值 【答案】1.D 2.D 3.A 【解析】 【分析】

1.据图可知,明州和登州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沿岸洋流自南向北流,由明州北上至登州的海上航运顺风顺水,可以缩短运输时间,所以海上贸易时段选择夏季。综上所述,故选D。

2.据材料可知,“秘色瓷”是中国古代越州(今浙江一带)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精品瓷器,大规模出口国外可以获取更多经济利益,故选D。

3.据材料“提升了进口国家人们的生活品质”可知,“秘色瓷”受到贸易对象国家的欢迎,是由于“秘

B.收藏价值

C.经济价值

D.艺术价值

色瓷”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故选A。 【点睛】

工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下图为高黎贡山东坡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山地垂直自然带与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自然带中,山地针叶林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山的常绿阔叶林带已多被开垦为耕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势起伏小 C.土壤肥力高 【答案】1.C 2.B 【解析】 【分析】

本组试题以高黎贡山东坡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山地垂直自然带与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为背景,考查自然带和土壤的知识。

1.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基本规律,可以判断:①为落叶阔叶林带(或为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带),②为针阔混交林带,③为针叶林带,④为高山草甸草原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同一座山地地势起伏都比较大,A错误。山地因海拔、坡向等因素影响导致水热条件有差异,而结合自然带分布可知,该山中常绿阔叶林带水热条件最好,该山的常绿阔叶林带已多被开垦为耕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水热组合好,B正确。据图可知土壤肥力高的是落叶阔叶林带,C错误。是否被开垦为耕地与交通条件关联度小,D错误。故选B。

3. 2019年9月21日中国和所罗门群岛(下图为)建交,中国多家企业与所罗门群岛合作,建设“玛玛拉首都新城”,该项目计划建造5000套以上国家公务员住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水热组合好 D.交通最方便

1.据图判断,所罗门群岛 A.夏半年受东南风影响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B.多珊瑚岛和火山岛 D.地势平缓平原广阔

2.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考虑。\"玛玛拉首都新城”国家公务员住宅建造可能采用 A.轻钢结构 【答案】1.B 2.A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学生对区域特征的认知。

1.所罗门位于南半球,(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在越过赤道之后偏转成西北风,A错;热带雨林气候,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较小,C错;所罗门群岛境内多火山、河流,地势起伏较大,D错;热带海区,有利于珊瑚的生长,多珊瑚岛,B对。故答案选B。

2.所罗门群岛处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从全性能角度应该从用轻钢结构,A对,CD错;木质结构建高层楼不稳定,B错。故答案选A。

4. 金沙江下游、川滇交界的溪洛渡水电站克服窄河谷、高水头、巨泄量的技术难题,将厂房、道路全设在开挖的巨大地下洞室内,筑坝石料则全源于从洞室挖出的玄武岩。溪洛渡水电站因遵循“质量、廉洁和可持续性”的核心原则,拿下了水电站领域的“诺贝尔奖”,开启了中国水电大坝智能时代。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溪洛渡水电站建设过程中 A.冬季经常因低温冻害影响工期 C.库区蓄水后会淹没大量农田

2.溪洛渡水电站的“可持续性”体现在 A.提高水电站场内的道路桥隧化 C.在库区设置鱼类增殖放流站 3.溪洛渡水电站的运行可能会

B.场内建设多处工业废水处理厂 D.水电站建设及运行高度智能化 B.喀斯特溶洞危及洞室的安全 D.必须提高大坝、洞室的抗震能力

B.木质结构

C.砖混结构

D.土石结构

A.减少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 C.增加三峡库区蓄水库容 【答案】1.D 2.A 3.D 【解析】 【分析】

B.长江下游河床迅速拓宽加深 D.延长三峡库区的预期年限

本题主要考查流域开发,水电站的建设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水电站的建设对下游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要从水文和环境变化进行分析。

1.溪洛渡水电站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气候温暖,很少有影响工程建设的低温冻害天气,A错。围岩是玄武岩,没有喀斯特溶洞,B错。水电站建在狭窄的河谷地带,河流沿岸耕地不多,C错。附近地壳运动活跃,是地震多发区,需要加强抗震能力,D正确。

2.水电站建在峡谷处,缺少平坦场地,多陡坡,生态脆弱,场内外的交通由明路为主改为隧道为主,提高了桥隧比,可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保护了附近地表的植被,A正确。水电站没有产生工业污水,不需要工业废水处理厂,应是生活污水处理厂,B错。鱼类增殖放流站应该设置在库区下游方向,以方便鱼类洄游,保护生物多样性,C错。信息化、智能化反映的是技术先进,不能体现环境的可持续性,D错。 3.溪洛渡水电站的运行可以调节增加下游枯水期的流量,增加三峡水电站枯水期的发电量,增加蓄水量也可以使下游的三峡供水量增加,增加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A错。长江下游水量和水流速度没有变化,侵蚀能力也不会变化,B错误。溪洛渡库区泥沙淤积,只是淤积的速度比以前减慢了,库容仍会逐渐减少,C错。溪洛渡的运行,会减少泥沙下泄量,三峡库区泥沙淤积的速度会减慢,从而延长三峡库区的预期使用年限,D正确。

5.迪拜世博会以“沟通思想,创造未来”为主题,将于2020年10月20日至2021年4月10日在阿联酋的迪拜(位置如下图所示)举行,其目标之一是可再生能源使用量至少占展馆能源使用总量的一半。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迪拜世博会选择在10月20日至次年4月10日举行的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 A.假日较多,方便出行 B.温度适宜,气候凉爽 C.白昼较长,利于观光 D.降水较多,空气湿润

2.迪拜世博会展馆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最主要是 A.页岩气

B.风能

C.太阳能

D.潮汐能

3.迪拜世博会对迪拜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转变城市职能 C.提高城市等级 【答案】1.B 2.C 3.D 【解析】 【分析】

1.迪拜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炎热,为干旱地区,10月20日至次年4月10日为该地的冬半年,白昼时间较短,太阳光照少,温度适宜,气候凉爽,B正确,CD错误;世界各国的假日安排并不一样,A错误;故选B。

2.迪拜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太阳辐射强,故迪拜世博会展馆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最主要是太阳能;页岩气为非可再生能源;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小,风能少;海湾地区,潮汐能没有优势。故选C。 3.迪拜世博会提高了城市的影响力,提升竞争实力,D正确;迪拜城市职能不会转变;该城市以服务业为主,故对加快产业升级的影响小;城市等级不受影响。故选D。 6.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向的箭头是( )

B.加快产业升级 D.提升竞争实力

A.A 【答案】C 【解析】 考查风向判读。

B.B C.C D.D

读图可知,风都是由高压指向低压,AB错误;南半球风往左偏,结合题中图可知C正确。

7. 郴州网红景区高椅岭地处丘陵地带,为发育于紫红色砂岩和砾岩之上的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霞”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独特外形。右图示意高椅岭植被分布规律:山顶植被最茂密、山麓次之,“赤壁”几无植被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诗句中,描述高椅岭的是 A.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 C.黄金季节千山雪,碧玉溪潭五月秋 2.高椅岭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①地壳上升 ②地壳下沉 ③岩浆侵入 ④风化、侵蚀作用 ⑤沉积作用 ⑥冰川侵蚀 A.⑤→①→④

B.③→①→④

C.①→⑤→④

D.②→③→⑥

B.云海波澜峰作岛,天风来去雨飞花 D.岛边林木风常绿,岸畔悬崖日映红

3.高椅岭丹霞地貌不同地形部位的植被存在显著差异,其直接原因是各地形部位的 A.热量差异 【答案】1.D 2.A 3.D 【解析】

1.根据材料高椅岭位于我国湖南省郴州市的丘陵地带。碧山长冻地长秋,日夕泉源聒华州描述的是华山景色,故A错误;云海波澜峰作岛,天风来去雨飞花,描述的是黄山的美景,故B错误;黄金季节千山雪,碧玉溪潭五月秋,描述的是大兴安岭的景色,故C错误;岛边林木风常绿,岸畔悬崖日映红,描述的是高椅岭的景色,故该题选D。

2.根据材料高椅岭岩石由砂岩和砾岩组成,砂岩和砾岩都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外力沉积作用的产物,形成沉积岩后经地壳抬升形成山地,再经流水、风力等外力侵蚀以及风化作用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地貌特点,故该题选A。

3.根据材料山顶植被最茂密、山麓次之,“赤壁”几无植被分布,山顶地势较为平坦,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流水侵蚀作用相对较弱,土壤较为肥沃,适宜生长耐旱的硬叶林以及灌木丛,植被茂密;山麓地带,水热条件好,有一定坡度,易遭受流水侵蚀作用,植被比山顶稀疏;“赤壁”地势陡峭,无土壤发育,所以植被最少,故形成不同地形部位的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土壤,热量、降水、岩石性质都能影响土壤的发育进而影响植被分布状况,故该题选D。

B.降水差异

C.岩性差异

D.土壤差异

8. 读我国华北平原西部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低山、丘陵地带以荒山草坡为主,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和太阳能面板清洁度有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甲、乙、丙、丁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板,发电效率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 A.面板清扫频次少 【答案】1.B 2.A 【解析】

1.A、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和太阳能面板清洁度有关。甲坡向朝东,光照时间少,A错误;

B、乙是阳坡,坡向朝南,光照强度大,时间较长,B正确; C、丙是阴坡,光照强度小,C错误; D、丁是阴坡,光照强度小,D错误; 故选B。

2.A、河西走廊地区风沙天气多,华北地区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风沙天气少,面板清扫频次少,A正确;

B、河西走廊降水少,日照时数多,B错误; C、河西走廊地区经济落后,土地价格低,C错误; D、河西走廊降水少,太阳辐射强,D错误; 故选A。

9.根据日本利根川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判断,其河水补给类型分别是

B.日照时数多

C.用地成本低

D.太阳辐射强

A.①积雪融水 ②降水 ③地下水 B.①地下水 ②积雪融水 ③降水 C.①积雪融水 ②降水 ③降水 D.①地下水 ②降水 ③地下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①出现在3-4月份,应该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形成的春汛,②出现在6-7月份,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夏汛,③出现在9-10月份,应该是台风带来的降水,因此,其河水补给类型分别是①积雪融水、②降水、③降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处在不同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地区,会形成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东南亚文化圈的典型景观是 A.吴哥窟

B.东正教教堂

C.麦加清真寺

D.泰姬陵

2.受自然环境和宗教影响,中亚和西亚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为 A.高腰长袍 【答案】1.A 2.C 【解析】

1.A.东南亚属于东方文明文化圈,主要信仰佛教,佛教文化景观是当地典型景观,吴哥窟就是位于柬埔寨境内的佛教文化建筑,A对;

B.菲律宾信仰的基督教是天主教,而不是东正教,因此东正教教堂不是当地的典型景观,B错; C. 麦加清真寺位于沙特阿拉伯,不属于东南亚文化圈的典型景观,C错; D. 泰姬陵位于印度,印度是南亚国家,不属于东南亚文化圈的典型景观,D错。

2.因为中亚和西亚地区沙漠比较多,夏季非常干热,穿长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风沙,还可以有效的散热,白色长袍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射太阳光,当然,这与当地文化传统也有关系,当地居民有不愿意暴露头部和身体的传统习俗,C对。

11. 我国有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分别为1949—1957年、1962—1970年、1981—1990年。由于

B.皮质长袍

C.宽松长袍

D.掉袖长袍

人口的老龄化,2015年我国出台全面二胎政策,根据2014年的人口报告,人口专家针对二胎政策不同的生育率情况分别对我国未来人口总量和老年人口比例作了假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增加速度最大的时期为 A.2015—2025年 C.2035—2045年

B.2025—2035年 D.2045—2050年

2.从2017年的现实情况看,我国的二胎生育率基本落在预期的下限区间,制约我国二胎生育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养育成本 C.女性从业比例 【答案】1.B 2.A 【解析】 【分析】

1.从右图中图像分析,图中时间段相同,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增加速度最大的时期为图像坡度最陡的阶段,为2025—2035年,B正确。故选B。

2.从2017年的现实情况看,我国的二胎生育率基本落在预期的下限区间,二胎生育率较低,制约我国二胎生育率的最主要因素是养育成本,随着经济发展,物价变化,养育子女的成本上升,居高不下的消费、教育、住房、婚嫁等支出,降低了育龄妇女家庭的生育意愿,A正确。故选A。 12.贵州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大批村民走出大山。这种人口迁移形式是 A.劳务迁移 B.难民迁移 C.智力迁移 D.生态移民 【答案】D 【解析】

B.女性社会地位 D.国家养老制度

【详解】

贵州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大批村民走出大山,这些实行移民搬迁的山区动植物资源众多,对当地乃至本区域的生态环境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同时也可以减少这些山区的人类活动利于其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以上分析可知这种人口迁移形式属于生态移民,可知ABC错误,故D正确。 【点睛】

贵州的许多山区的动植物种类众多,其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让这些山区的居民搬出大山不仅利于当地扶贫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

13.2018年2月4日21时56分,台湾省花莲县附近发生6.4级地震,全岛震感强烈。关于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花莲测到的震级比台北大 C.台湾处在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D 【解析】 【详解】

同一次地震,震级相同,A错误;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中距越近,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花莲县台湾东部沿海的中部,距离台北较远,地震烈度大于台北,B错误;台湾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C错误;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多发,D正确。故选D。

14.据报道,华为计划在英国芯片行业中心——剑桥城郊建芯片研发工厂,2021年投入运营,最多可创造400个工作岗位。华为在英国剑桥建芯片研发工厂的主要目的是 ①促进当地的产业升级 ②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③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 ④吸纳当地的高技术人才 A.①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显示,华为在英国剑桥建芯片研发工厂最多可创造400个工作岗位,③错误,排除与之相关的B、D项;华为在英国剑桥建芯片研发工厂,可以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吸纳当地的高技术人才,②④正确;华为在英国剑桥建芯片研发工厂规模小,不会促进当地的产业升级,①错误。故选C。 15.用手机 APP 下单乘坐出租车,可了解附近车辆分布,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PS 和 GIS C.RS 和GPS 【答案】A

B.RS 和GIS D.RS、GPS 和GIS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花莲和台北的烈度相同 D.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根据材料中消息,打车软件可以定位,知道用户和出租车的位置,需要GPS技术,可以计算两者间的距离,寻找最优线路,需要GIS技术,所以A对;该软件不需要RS去拍摄图片,进行遥感,B、C、D错误,故选A。

16. 当地时间2015年8月6日下午,甲国启动新运河开通庆典。这一耗资数十亿美元的“国家项目”被称为“该国献给世界的厚礼”。9月1日凌晨5时,中国海军舰艇首次通过新运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运河开通庆典举行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全球昼半球与夜半球面积相等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2.舰艇上的官兵可观测到当天日出和日落的方向分别为( ) A.正东、正西

B.东北、西北

C.东南、西南

D.东南、西北

3.新运河的通航有利于甲国( ) A.提高湿地面积,改变当地气候 C.提高游客数量,促进旅游业发展 【答案】1.C 2.B 3.D 【解析】

1.晨昏线把全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任何时刻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都相等,故C正确;此时,太

B.提高通航能力,加大劳务输出 D.提高劳动就业率,增加经济收入

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A错。夏季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B错。太阳直射点正向赤道移动,故赤道与直射点之间的区域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错。故选C。

2.本题考查日出、日落方位判读。日出、日落方位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此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B正确。ACD错。故选B。

3.新运河的通航有利于提高当地劳动就业率,增加经济收入,故D正确;新运河拓宽河面,增加吃水深度,主要是为了提高运河通航能力,使更大吨级游轮及货船能够顺利通过,而非加大劳务输出与发展旅游业,B、C错。新运河的通航不能改变当地气候,A错。故选D。 【点睛】

日出日落方位变化规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直射北半球:东北升,西北落。直射南半球:东南升,西南落。直射赤道:正东升,正西落。 17.大型购物商场里多的电影院多布局在顶楼。电影院如此选址多的主要原因是顶楼( ) A.租金相对低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电影院占地面积较大,成本高,顶楼租金相对低,为电影院最佳选址。故A正确。 B. 购物商场的中下楼层人流量更大,故B错误。

C. 商场中各楼层环境没有较大差别,且电影院对环境没有太大要求。故C错误。 D. 顶楼交通相对不便,商业集聚不好。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18.文化深受欧美、印度和中国影响,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文化圈是 A.非洲文化圈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东南亚地区由于历史上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和殖民统治的影响,该地区的文化显得杂糅、开放,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乃至西方文明都对该地区产生不小的影响,形成多元共生交织的状态。故B正确。 【点睛】

东南亚多民族混杂,宗教多为佛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语言主要为汉语和印欧语系;文化发源地为中国和印欧。难度一般。

19. 通过大数据 、人工智能 、互联网技术等广泛运用 ,法国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人机飞过一片田地,就能知道土地的水肥状况;坐在家里利用互联网就可以选购农具、化肥、种子。经过多年的

B.东南亚文化圈

C.伊斯兰文化圈

D.东欧文化圈

B.人流量大

C.环境优美

D.商业集聚好

发展,法国农业正着力打造一个“大农业”数据体系,这一数据库涵盖了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甲地的农民在7月份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最想获取的信息是 A.种植方式的优化 C.低毒杀虫剂喷洒量

B.有机肥的施用量 D.农作物抗旱需水量

2.农业大数据信息对自然条件近似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最可能借鉴乙地农业大数据信息的区域是

A.德国北部平原 C.印度德干高原

B.中国东北平原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3.丙地为著名的葡萄产地波尔多,在使用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当地葡萄种植仍未放弃传统,即使是浇水也要经过农业部门的严格审批,其主要目的是 A.节约淡水资源 C.提高作物耐旱能力 【答案】1.D 2.A 3.B 【解析】

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份该地高温少雨,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降水远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因此此时农民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最想获取的信息是农作物抗旱需水量,其他信息相对次要,故D正确。故选D。

2.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乙地气候最接近的是德国北部平原,因此最可能是德国北部平原借鉴乙地农业大数据信息,指导本国的农业发展,A对,其他选项国家和地区与乙地气候等自然条件相差较大,不适合借鉴。故选A。

3.因为在波尔多,葡萄是“看天吃饭”,当地葡农种植葡萄几乎都是生态种植,不合理的喷药或浇水,都会影响到葡萄品质,因此必须经过农业部门的严格审批,以保证葡萄的品质,B正确。丙地区淡水资源较为丰

B.保证葡萄品质 D.扩大作物种植规模

富,并非是为了节约淡水资源,A错误。丙地气候并不干旱,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高作物耐旱能力,C错误。葡萄浇水严格审批与扩大作物种植规模无关,D错误。故选B。

20.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可知,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答案】A 【解析】 【详解】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故A项正确。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801年3月至1802年秋,著名自然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及其探险队踏上南美洲大陆,对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的安第斯山脉的探险。他们攀火山、踏荒野,观察到热带山区的气温、气压、植物和农业随高度不同而明显变化的现象,发现了植物的垂直分异性。下图为哥伦比亚等高线地形图。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1)说出探险队在哥伦布峰东坡山麓和山顶分别看到的自然带。

(2)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为保障自身安全,洪堡一行考察安第斯山脉需要防范的问题。

(3)为纪念洪堡诞辰,某科考队携带仪器组织“重走洪堡路”的科学考察活动。考察发现基布多附近地区植被茂盛,当地居民却说土壤贫瘠。请分析原因。 【答案】(1)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2)气候:暴雨、中暑、晒伤;地质: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生物: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环境:

食物中毒、疫病、瘴气等。

(3)植被茂盛原因:全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光合作用强,植被生长繁殖快。

土壤贫瘠原因:生物循环旺盛,土壤中养分大部分被植物吸收;高温多雨气候,土壤中有机物质分解快;雨水淋溶作用强,地表径流侵蚀搬运作用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哥伦比亚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山地垂直差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

(1)该地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多雨的湿季;冬季时,气压带和风带南移,该处受到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但该处为高原地形,水汽难以进入,故形成了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草原气候,故哥伦布峰东坡山麓热带草原带;哥伦布峰海拔较高,终年气温在0℃以下,形成积雪冰川带。 (2)经过热带雨林地区、热带沙漠地区,应防洪暴雨、中暑、晒伤;安第斯山脉处在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火山等,应防范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地区,多毒虫和野生动物,应注意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沿途野生植物不能随意食用,以防食物中毒,自然环境恶劣,注意疫病、瘴气等。 (3)基布多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光合作用强,植被生长繁殖快,植被茂盛。

热带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中养分大部分被植物吸收,储存在植物体内;高温多雨气候,土壤中有机物质分解快;雨水淋溶作用强,地表径流侵蚀搬运作用强,土壤肥力流失快,土壤贫瘠。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代表景观有 “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市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占全市GDP的44% ,2015年12月黄山市政府正式推行 “旅游+”战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简述黄山“旅游+”战略实施的旅游资源优势及经济意义。

【答案】资源优势:知名度高;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好、集群度高。

经济意义:改变以旅游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延长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实现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资源共享,提高交通等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以及意义。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通过评价,可以确定旅游资源是否值得开发,如何开发,是近期开发还是中远期开发。 【详解】

旅游资源优势可从资源价值、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经济发达程度、交通服务设施以及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黄山旅游资源丰富(“四绝三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表明其知名度较高,地域组合较好,集群度高。采用“旅游+”实质是通过旅游业发展多种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延长产业链,提高了其附加值,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互补,促进区域经济更稳定的发展。 【点睛】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沙漠蝗虫是具有高度迁徙性的大食量草食动物,在食物充足时散居生活,在食物减少时群体迁飞,它们能受激素诱导而“切换”,并借助风力长距离迁徙。沙漠蝗虫大约能活90天,以禾本科的绿色植物叶片、嫩茎为主食。在干旱时,蝗虫产卵量很大,第二年春天回暖后,随着降雨的增多,便会导致蝗虫迅速繁殖,若当地没有了足够的食物,蝗虫便群体长途迁飞寻找食物。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20年2月10日的最新报道,“非洲蝗虫”目前在非洲东部、阿拉伯半岛以及印巴边境等大范围内快速迁移与繁衍.FAO警告:非洲之角的沙漠蝗虫数量一年半内将暴长6400万倍,蝗灾将导致1900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目前,巴基斯坦境内的蝗虫已蔓延至我国邻国印度(下图)。

(1)说明图示东非地区常年干旱面积分布广的原因。

(2)简述2020年开春印巴边境和东非蝗虫灾害形成的联系与差异。 (3)分析2020年开春东非和印巴边境出现历史罕见蝗灾对当地的影响。 (4)蝗灾逼近中国,你认为蝗群是否会向东侵袭我国造成蝗灾?说明理由

【答案】(1)盛行风如西南风、东北信风常从干热的大陆吹来;长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地貌以高原为主,水汽难以登陆,缺少迎风坡降水。

(2)联系:2018年沙特夏半年气旋活动频繁,沙蝗异常繁殖,来年干旱大量迁飞;受全球性大气环流影响,印巴边境和东非先后旱雨交替,蝗灾接踵而来。

差异:印巴边境:2019年夏半年蝗虫乘西南风大量迁入,因西南季风异常强大,导致蝗虫大量繁殖,进入旱季时大量迁飞而成灾;

东非地区:2019年冬半年沙特、印巴进入旱季,蝗虫乘东北风迁入东非,恰逢多雨季蝗虫大量繁殖。 (3)影响:蝗虫灾害,大量啃食农作物叶片,导致农业绝收、绝产;蝗虫灾害,破坏生物多样性,形成区域性生态灾难;蝗虫灾害,使本地区社会更加动荡,恶性社会事件增多。

(4)观点一:否(不可能)。我国与巴、印接壤地区地形多为高海拔的寒冷地区,蝗虫很难越过;我国蝗虫监测预警强,灭蝗药械充足、手段多样,国家因灾组织调动能力强。

观点二:是(有可能)。我国西部有大面积的干旱区,草原面积辽阔。历史上我国多次发生严重的蝗灾,损失惨重。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蝗灾侵袭为知识背景,考查了区域气候成因、蝗灾成因、蝗灾的危害等知识。要求学生在充分剖析材料信息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对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综合信息运用地理原理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 【详解】

(1)该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从纬度(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下垫面(海陆分布、地形、植被覆盖率、洋流)、人类活动等方面来分析。结合该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可知,该区域盛行风南部为东北信风,北部为盛行西风,但都来自大陆内部,水汽含量少;此外大部分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下垫面地形以高原为主,少地形雨。

(2)两地蝗灾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图示信息可知,2018年沙特的气旋活动带来了大量的降水,沙蝗迅速繁殖,为来年外迁做好的准备,印巴边境和东非的沙蝗均来源于此;沙特蝗灾先随西南风进入印巴边境,造成蝗灾,又在此大量繁殖后,随东北风迁入东非。但两地蝗灾又有一些差异,时间上存在差异,印巴边境先发生、东非后发生;动力机制上,乘西南风先迁入印巴边境,再乘东北风进入东非。

(3)由题干信息可知,蝗虫以禾本科的绿色植物叶片、嫩茎为主食。由此可以从对农业收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安全等方面分析其蝗灾产生的影响。

(4)该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若认为不可能造成蝗灾,则需从蝗虫迁飞的自然障碍、我国的抗灾能力等方面做分析。若认为可能造成蝗灾,则需思考我国的哪些区域的哪种地理特征可能为蝗灾的发生提供条件。 【点睛】

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 3、海陆分布。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

4、地形地势。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5、洋流因素。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2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数千年的茶叶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茶天化旅游资源。茶区的自然资源为茶文化研学旅行的开发提供了艮好的先天条件。如大红袍的产地武夷山、西湖龙井的产地西湖群山和黄山毛峰的产地黄山等都是我国重要的风景名胜区。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茶叶历史发展过程中,茶叶与民俗、宗教、历史等相互交融,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下图示意研学茶区景观。

设计两项茶文化研学旅行的项目,说明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对茶区当地经济和研学体验者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

【答案】生态茶园观光;传统茶叶加工(手工制茶)观赏;茶艺表演活动;品尝茶餐饮;茶文化体验(种茶、采茶、制茶、炒茶、泡茶、制作茶食等)。我国多数茶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相对闭塞,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能拉动茶区当地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产业的发展,为茶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帮助茶农脱贫致富;茶文化研学旅行集合了科教、历史、民俗等多方面的元素,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解析】 【分析】

【详解】

茶文化研学旅行的项目的设计可围绕观光、观赏、品茶、体验茶文化等,如生态茶园观光,进行传统茶叶加工(手工制茶)观赏和茶艺表演活动;品尝茶餐饮;进行种茶、采茶、制茶、炒茶、泡茶、制作茶食等茶文化体验。

根据材料,“大红袍的产地武夷山、西湖龙井的产地西湖群山和黄山毛峰的产地黄山等都是我国重要的风景名胜区”说明茶叶产地都是交通、经济等条件相对落后的山区,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对茶区当地经济的带动主要是拉动当地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产业的发展,为茶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根据材料“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茶叶历史发展过程中,茶叶与民俗、宗教、历史等相互交融”,说明开展茶文化研学旅行对研学体验者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