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下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摘要】:目前,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相当高的重视。但旅游景区在开发和深入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造成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景区的整体质量不高。这就需要我们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新型模式来进行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旅游景区; 规划设计;问题;开发; 创新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经济开发型景区,主要以主题公园为代表,体现一种现代人造景区:二是资源保护型景区,主要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等为主。在体制结构上,旅游景区主要以公有制为主,占全国旅游景区比例的80%以上,同时还承担着休闲、保护和科研等功能;体制和规划模式比较传统。但随着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一体制已不再满足现代所需,导致旅游景区在开发和深入发展过程中遇到重重问题,没有实现旅游景区价值的最大化,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一、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现状
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依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有关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实践课题研究和理论课题研究都非常有限,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性指导,导致一部分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盲目化,造成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旅游吸引力大大减弱和景观
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在我国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及建造过程当中,还普遍存在着规划实施困难和规划设计质量偏低等许多问题。我国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本绝大多数内容千篇一律,十分空洞贫乏,甚至照搬其他建成景区的规划,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过分夸大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艺术性”,缺少严谨的分析,创新意识不够,导致旅游景区规划设计随意性过大,科学性严重不足。就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来看,许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上重点放在完善和健全城市营销服务体系,而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则将重点放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所以,发展旅游的主要目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树立城市美好形象。
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形式化严重
目前我国的多数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当中,人们往往过度重视景区设计方案的平面效果,片面的追求旅游景区的表现形式,却忽视了人们的心理感受。旅游景区的好坏不能只用精美的平面效果来评价,应当用人们的切实“感受”去体会,体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创新型的加入一些点睛之笔,则可以让景区的规划设计显得更有意义。现今的旅游景区设计的重点应强调人在景区中的体验,要明确人的主导地位。 2.理论研究缺乏
目前能用于科学指导我国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面的理论基础非常缺乏,旅游特色不能得到很好的显现,很难合理有效的指导旅游景区规划实践工作的进行。此外,在目前的旅游景区建设过程中,我国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仍然存在着许多束缚旅游开发的规划性文本,这些规划文本之间在相互协调方面存在很大困难。 3.盲目性大
如今我国大多数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都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重视结合旅游景区当地的地貌地形状况,一味大兴土木,忽视了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原有的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我国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人员应当积极采取科学的态度,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尽可能的因地开发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保留原有植被,最大限度的保持生态平衡。 4.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人员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寻求有效的途径对景区作创新模式的设计。仿照其它旅游景区进行表面形式的设计,忽视与当地实际状况有机结合,缺乏对当地文化底蕴和历史的了解,缺乏人文关怀,使旅游景区缺乏设计依据和人文理念,失去了地方特色。还有一些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理念太陈旧,没有充分结合当地特色,不能创新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开发。 5.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我国很多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差的问
题,旅游作为一项精神消费活动,应当配备完善的服务和洁净的景区环境,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这就对相应的规划设计人员提出了不小的要求,要尽可能的考虑到旅游景区的实际意义。 除此之外,我国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当中还存在着景区环境综合评估不足、设计雷同等许多问题。一个好的旅游景区,应当综合考虑当地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创新型的进行规划设计。 三、创新模式下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创新是一个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动力,要坚持以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本。在创新模式下,打破常规的思路和规划操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对旅游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1.理念模式创新下设计 (1)进行景区资源整合
在进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时注重把景区资源引入到区域发展理念中去,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资源作为主体进行深度挖掘,设计出独具特色的风土文化、动植物以及历史遗迹等诸多资源。避免资源雷同产生恶性竞争,扩大区域市场竞争力,增加旅游吸引力。 (2)坚持社区参与
在进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时注重景区与社区的协调发展,为景区的开发和保护创造有利条件。因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在进行规划设计时,景区的开发要从社区利益出发,追求景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的相平衡,促进景区的和谐发展。
(3)切实做好保护工作
保护是为了进一步的开发,以景区保护是开发的前提的理念指导整个规划设计过程。保护自然环境,确保资源的真实完整性,使景区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时考虑到保护的实施,运用科学的方法维护景区原生态的文化,保障社区居民的利益,使景区经济、社会与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4)保障各方面和谐发展
景区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规划时,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情况,立足人际间的和谐,为游客创造安全细致的服务,营造出务实、和谐的良好氛围。
(5)注重塑造特色品牌
景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适当调整景区结构,整合优势,体现自身特色,树立品牌,提高景区竞争力。 2.体制模式创新下设计 (1)管理体制创新
在进行景区的规划设计时,明晰旅游主管部门的职权,赋予相应的权责;将管理部门与经营部门分开,保持开发与保护并举;规划做好地区接待设施和交通建设的设计,方便游客住行。 (2)经营体制创新
规划设计时明确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使景区经营者与管理者的直接经济利益分离,从而保证政府的监督权落到实处,避免旅游景区遭到破坏。 3.产品模式创新下设计 (1)产品结构创新
对旅游景区产品进行选择性设计规划。整合原有产品组合状况,规划设计中结合度假、商务、会议等多种旅游模式进行产品的开发,完善产品结构。 (2)产品功能创新
在规划设计中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多角度的开发旅游景点和文化内涵,对一些特殊景点和服务设施进行多功能化的综合设计。 (3)产品主题创新
在景区资源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推出新的产品主题,增强旅游吸引力。 4.服务模式创新下设计 (1)加强服务设施建设
住、食、行、游、娱、购是旅游的六大要素,旅游景区要不断的完善景区的硬件配套服务设施,给游客营造一个舒适、安全、方便、卫生的旅游环境。
(2)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旅游景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切实以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为前提。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游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项目,一切从客人的实际需求出发。 (3)开发个性化服务
我们现在所推行的是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而真正提升旅游服务档次的是个性化服务,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 结语
没有创新,旅游景区就没有发展动力和竞争力。所以,进行创新模式的规划设计则显得非常迫切。景区规划设计时要通过理念创新、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来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是旅游开发的灵魂,只有与科技、生活习惯的改变而不断创新、调整景区旅游方式及景区主题,才能带给景区持续的活力并拥有长久的吸引力,这样才会脱离乏味陈杂在众多景区中脱颖而出,不但会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乐趣,为地区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崔风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与发展.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8
[2]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11
[3]王昆欣:旅游景区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
[4]潘肖澎:旅游景区开发模式的创新思考,中国旅游报.2008,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