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刊 2011年第4期 TUSHUGUANXUEKAN No.4,201 1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陈【摘雁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北京1 00081) 要】分析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状况,探讨特色资源的特征、建设内容及面临的问 特色资源 特藏室 建设 题,提出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开发的途径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15校图书馆【分类号]G258.6 传统的管理模式造就了特色文献就是特藏文献的错误 观念,其实特藏文献和特色文献有相同的成分,但不完全等 同,特藏文献只是特色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 特藏文献的主要目的是藏,如珍本、善本,这类书具有很 高的收藏价值,但其使用价值不一定很高,特藏是传统图书 馆中最可珍视的资源。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文 化信息的载体由主要的纸质变为多种形态,传统意义的“老 善本”虽然仍是特藏的核心部分,但形式迥异的“新特藏”也 随着学校的发展、图书馆功能的增加、存储和阅读方式的变 化应运而生,使特色馆藏得到了极大丰富,激活了图书馆的 自成一库,以他的名字命名。如:夏目漱石的藏书命名为漱石 文库。各专业特殊文库共有32个,收藏图书约27万册,涉及日 本文化、宗教、考古学、农业经济学、西洋美术史、医学等领 域,其中有很多线装书、古字画、古地图等。 在全世界各种类型的图书馆中,牛津大学图书馆可以说 是独树一帜。牛津大学图书馆无论收藏的数量或质量都在世 界上堪称一流。其中包含现代人文、自然科学的稀有期刊、书 籍等,仅东、西方手抄本就有l6万册,摇篮本约6500册,另有 现刊5万余种,地图约117万件,数量庞大,珍藏无数,是世界 上收藏书籍和手稿最多的图书馆之一。该馆在东方抄本、英 资源,提高了馆藏文献的易用性和共享性。 特色文献是区别于他馆,且具有本馆独特风格的信息资 源,它是组建网络化图书馆的基石。一般是大学图书馆针对 国文学、早期印刷、地方历史方面的珍贵收藏,被研究者视为 学术宝库。_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各高校图书馆陆续建立了 其用户需求,以某一学科、专题、人物,某一历史时期、地域特 点等为研究对象,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搜集)、整理、存 储、分析、评价,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组织、管理,使 其成为该馆独有或他馆少有的资源。 由此可见,特色馆藏建设是开展特色服务的基本保障, 一“特藏文库”,旨在通过收藏本校教师、校友著作和其他藏品, 保存本校历史文化,宣传本校成就。 如南京大学建有南大人文库、民国图书馆藏、民国期刊 馆藏、中大金大文库、南大外国教材中心、本校学位论文等特 色文库。馆藏精品有《名公增修标注南史详节》、《历朝茶马奏 流大学不仅要国际化、标准化,而且要特色化和个性化。 议》、《东海公年谱》、《国朝典故志要》、《西湖佳话古今遗迹》 等历史书籍,还有古代地方志特藏、现当代地方文献特藏等。 还有一些大学依据自身的行业特色或地域差异建立特 色资源。如:海南大学图书馆以“热”为特色,进行热带特色馆 藏资源的建设,覆盖了热带农业、热带海洋、热带旅游、热带 经济和热带资源等多方面信息。 还以海南文献题录数据库 与海南旅游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地方文献建设,主要包括:海 南现存碑碣匾额研究、编纂《黎族藏书》、日本侵琼数据库、海 南旅游资源数据库、海南族谱研究等。I51 任何一所图书馆都具有自己的特色,特色馆藏资源是每 个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并能独立存在的基础。而高校图 1特色资源的表现特征 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图书馆陆续 建立了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特藏室”,强调传承本校文化的 精神力量,肩负保存本校文化传统的责任,在研究本校历史、 支持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建立于l7、18世纪的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 顿大学等老牌学校,在2O世纪初开始收藏本校出版物、文件 记录等。随着各大学长时间的发展经营,手稿、文档资料、出 版物等不断增加,规模逐渐扩大,大学图书馆逐步意识到本 校特藏的重要性,到三四十年代陆续开始建立特藏室,系统 收藏有关本校发展的各种资料,丰富了这项特藏。I1 l在日本,一些大学图书馆也非常注重特色资源的建设。 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特殊文库是其馆藏的特点之一,特 殊文库里收藏着古今名家的私人藏书,每位名家收藏的图书 书馆的特色资源因类型、层次及学科或专业的不同,其文献 资料的收藏也不同,这正是每个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形成的 原因。各大学图书馆的特色资源表现形式各异,大体特征如 表1 【61 图档馆学刊 2011年第4期 TUSHUGUANXUEKAN No.4,2O1l 表1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的特征 类别 特征 栏目举例 各种论著、文献、资料、奖状证书、学科带头人的成果、事迹 等,形成特色馆藏。 2.4专题数据库 “《清华周刊》数据库”、“珍 稀有性 稀有甚至独有,是有别于他馆 贵西文文献”、“珍稀期刊 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书目”、“聚珍厅”、“岭大珍 藏馆”等。 数字化是图书馆现代化的方向,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 不仅应该提供光盘数据库,还应该根据学校办学特色提供数 据库服务。例如,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立项信息 数据库,863项目、973项目、高新技术等纵横向科研成果数据 库,兵器数据库、交通数据库等等,为教师从事科学研究、项 目申报以及研究生培养提供特色服务;同时对用户需求量 大、使用频率高、有特色的馆藏资源也可有计划、有步骤地建 立专题数据库。 2.5非纸质资源 充分体现地域、民族特色,揭 “巴蜀文化”、“潮汕文献”、 地域性 示本地区独有的特色资源“北京历史地理”、“西夏文 。 化”等。 “建筑数字图书馆”、“医学 展示本校的优势学科、重点 学科信息门户、病理学学 学科性 学科,或专业特色,为学科化 科门户”、“机械制造及自 服务增强信息基础。 动化特色数据库”、“矿业 工程数据库”等。 誊一 根据某个主题,集中学校各 “机器人信息数据库”、“航 专题性 部门收藏的各类文献资源, 空百年专题文献信息服务 以满足特定用户的特定需 平台”、“摩托车信息特色 求。 资源数据库”等。 反映本校历史名人、专家学者、 “钱学森特色数据库”、“李 人物性 社会知名人士、政界要人的成 政道图书馆”、“曹禺与话 长过程、学习状况、成就等。 剧研究数据库”等。 主要包括电子资源、视听、音像资料的采集。现在很多图 书都附有光盘,这些光盘、U盘、SD卡、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也 是图书馆财产的一部分,应该妥善、统一保管,根据载体不同 分别分类排架。还有一些网络资源,如网络学堂、博客、BBSi ̄ 坛、新闻媒体网站的报道等也应合理收藏。 2特色馆藏资源的内容 图1示出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特色馆藏资 源。 3特藏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目前各学校非常重视特色资源的开发,发展也很快,但 是仍面临很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复合型人才缺乏 @ 纽铭 《。{ 一矗 罄t| {| 开发馆藏特色资源的步骤很多,牵涉的方面也很广,对 图书馆相关人员的要求不再是原来特藏室的“保管员”了。仅 姻 有基本的业务知识已经不够 还需要计算机操作、图像处理 扫描、网络技术等基本技能;对于开发专题来说,还需要具有 一赫・蟪鸯春 一一一 …——一 些学科专业化的知识;更需要了解学校历史、发展历程和 学科专业方向。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图书 嘲睁; ≤ 0 馆的到来,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逐步减少,而特藏岗位的编制 有限,这种情况下亟需与编研部门联合起来,进行馆内特色 资源的开发。编研人员应在开发的过程中熟悉馆藏,了解相 i・工艺蓑术I●色餐膏 }・—色聋膏量墨摩 ・接肉其蚀降色瓷 詹蛄 一… } 图1清华、北大、武大图书馆的特色资源 2.1珍本、善本、手稿 关文献,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知 识。图书馆也应该以此为契机,抓紧培养人才,锻炼队伍。 3.2资金、设备和空间不足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关于善本图书的收录范围明确规 定了“三性”:①历史文物性;②学术资料性;③艺术代表性。 古籍文献因其特殊性应以藏为主,特别是价值珍贵的善本, 性质特殊的禁书,一般不供浏览,只有特殊需要才可查阅。 2.2教职工、学生、毕业校友的论著 在特色资源的建设方面,各图书馆近年已开始投入一定 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相对于图书馆整体的数字化进程来 看,特色资源的建设仍显得基础设施不足、技术落后、人员数 量少。比如,要开发一个“国内机车车辆发展历程”的专题,首 先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这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甚 收集教职工、学生、校友的个人论著、毕业论文、科研成 果,以及社会名人的捐赠等等。学校一般制定有相应的作品 收集、呈邀、颁发证书或奖励等制度,有时还通过各种媒体定 期公布和宣传所捐论著师生校友的名单。 2.3重点学科文献 至时间;第二步要进行加工,录入、扫描;第三步,编研整理; 第四步,出版、展出电子版或纸质件。由此可见,开发一个专 题花费的时间长,人力、财力投入都很大。另外,由于信息技 术的快速发展,图书资料等迅速膨胀,所需空间越来越多。建 议经费问题可以通过项目申请、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学校投 围绕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和重点实验室收集整理相关的 图书馆学刊 2011年第4期 TUSHUGUANXUEKAN No.4,201 1 资、个人或企业资助等多种渠道解决。 理一些实物性的特色资源,集中摆放在展厅内,供人们参观 3.3版权、标准问题 学习、阅览、利用。 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速度相当惊人,校园网络及大量的 四是课题研究。可以针对某一主题、专题等对学校或社 电子书刊、电子资源在现代意义的图书馆中起到非常重要的 会开放进行课题研究,资源共享。 作用。同样随着特色资源建设数字化程度的提高,版权问题、 各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都希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标准问题凸显。一些单位和部门花费很大力气做特色资源的 人精我全,以此来优化馆藏,突出馆藏特色,提高图书馆的学 开发,并出版或提供网上阅览,结果被一些人员轻而易举地 术、科研地位,提高学校的影响力,推动优势资源的多元化发 拿来他用,严重侵犯开发者的利益和权利。 展。 3.4无整体、长远、全面的规划体系 但是特色资源的开发难度大、要求高,可以结合本馆实 由于所处区域、形成历史、自身地位各不相同,每个图书 际,先做一些短平快项目。建议各高校特藏机构要对特色资 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收藏特色,有些以 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要避免校际之间特色资源的重 地方文献为主,有些以民族特色为主,有些以重点学科或者 复建设,加强相互问的资源共享。同时采取措施,对特藏资源 某个专题为导向,形成自己独特的馆藏资源。 进行整理,加强可数字化部分的数据库建设,和非数字化资 在研究资料上,特色资源因强调其特色,各图书馆之间 源的分类与保护,以体现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文化效应。 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差异,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更 没有给出一个较为完善的合理规划。各高校之间基本上是各 5结语 自为政,自由发展,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特色是大学图书馆核一Lt,竞争力的主导因素,走特色强馆 建议由中国高校图书馆学术分会统筹规划,每年定期召 之路应该成为中国一流大学图书馆追求与发展的目标。建设 开会议,探讨开发特色资源,形成整体全面的规划体系,各高 特色资源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资源、开发资源、利用资源;更好 校图书馆应及时就本校的开发计划与有关组织机构沟通。 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为用户的信息资源获取提供一个 3.5共享渠道不畅通 开放、捷便、实用的平台与环境,切实支持学校的学科建设, 特色资源建设还面临一个瓶颈——由于知识产权问题 为学术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与保障。 没有解决好,导致各高校图书馆花很大力气开发的特色资源, 认为是自身的“秘密”,不愿通过印刷、出版或电子网络发行 参考文献: 出去,让大家共享。导致共享渠道不畅,利用率不高,造成人 [1]韦庆媛.美国著名大学图书馆“高校特藏”资源建设研究 财物的浪费。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88—92. 4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杨晓红.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图书馆,2006 (4):l14—116. 特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章静雅.牛津大学图书馆管理特色借鉴.中小学图书情报 一是数字化资源。在网络环境下,资源电子化已经成为 世界,2008(1):56—58. 一种趋势,馆藏特色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独有性,容易被列入 刘小香等.特色馆藏建设探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 优先开发的行列。各个图书馆根据自身情况,在确定开发方 科学版,2008(6):61—62. 向后,自行申请资金或者依托一些项目完成数字化的过程, 卢莉华,钟哲辉.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图书馆 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并通过图书馆网页、学校网站的专题 建设,2007(4):63—67. 等形式提供对外开放利用。 张丽霞,李明珍,5t4旭.中国一流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探 二是出版纸质资源。可以出版专题图书资料,如论文集、 微.情报杂志,2008(9):66—68. 成果集、珍本善本的翻印等。在具体的操作上,一种是由图书 石咏梅等.西域文献特色馆藏建设的思考.图书馆学-T'1, 馆独立出版,即图书馆自己定选题、自己出资、自己开拓市 2010(5):30—31,53. 场;另一种方式是和出版机构或企业联合出版。有条件的图 陈梅梅.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图书馆学刊, 书馆还可以将本馆收藏的珍稀线装古籍影印出版,既可以使 2010(8):37—39. 这些珍稀文献得以面世为读者所知所用,同时图书馆也可以 获取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陈雁女,1977年生。博士,馆员。 三是实物特藏。根据本馆特藏、珍本、善本、录像、照片、 (收稿日期:2010—1l一24;责编:张欣。) 音像等资源,以及学校优势或知名度,或行业特色,收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