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基础 》课程标准
编制人:*** 编制系部:经济管理系
编制日期:2010年 12 月 20 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申照亮 系部主任:陈纪雁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制
2010年 12 月 20 日
目 录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定位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职业技能目标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或态度目标) (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五、教学的组织 六、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一)项目一 (二)项目二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二)教学手段 八、考核与评价 九、说明与建议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教材和参考资料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经济学 开课系别 授课层次 考核方式 理论学时 经济管理系 大专 考试 52 授课学期 第三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 课程学分 4 实验学时 20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 总学时 72 前导课程 市场营销学 后续课程 证券投资,期货投资 适用专业 经济管理类专业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 专业技能 专业拓展 素质养成 二、课程定位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我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商务英语、会计电算化五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其它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对培养学生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
《经济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科学性、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员将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理念,较全面地了解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基层管理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为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序号 项目 主要内容 1. 需求的概念 教学要求 学时 2.需求定理 理论3.影响需求的教学 因素 1、供给的概念 2、供给定理 项目影响供给的供求理论3、1 规律 教学 因素:供给函 数 调查房价上涨实践现象 项目 了解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明确经济学的含义与特征,了解经济学的供求规4 律。 1、把握供给的概念2、掌握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4 通过实训,能够掌握所学内容 4
1.均衡价格的形成 2、需求与供给边际效用理论变动对均衡价递减教学 格的影响 规律 3.效用的定义和特征 1、了解成本的理论分类方法 教学 2、掌握各种成项目成本本之间的关系 2 理论 公交车成本的 实践计算方法 项目 1、了解.效用的定义和特征 2、掌握求职的注意事项 3、掌握、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8 1、了解成本的分类方法 2、掌握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4 通过实训,掌握公交车成本的计算方法 4 1、完全竞争市 场 了解四种市场的条件、案例和之间的理论2、垄断市场 区别。 8 教学 3、垄断竞争市 场 市场 4、寡头市场 理论 设置一些商务通过体验式学习演练,达到掌握分辨实践活动的真实场市场的类型的目的 4 项目 景,分辨市场 的类型 1、垄断 2、信息不对称 理论掌握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对策 3垄断 8 教学 4外部性 市场 失灵 通过实训,能够掌握几种常用的分析项目 实践案例分析—抢座方法 4 3 项目 位、黄金酒等 1、GDP定义和掌握GDP定义和核算方法 国民核算方法 理论生产2、CNP定义 、CNP定义 4 教学 总值 3恒等式
1、cpi的定义及意义 2、通货膨胀的通货理论类型 膨胀教学 3、通货膨胀的理论 影响 4、通货膨胀的对策 1、准备金率 项目2、公开市场业4 理论务 教学 3. 贴现率 货币 政策理论 到和讯网站上去看今年的货实践币政策和利率项目 调整 1、了解cpi的定义及意义 2、掌握通货膨胀的类型 3、了解通货膨胀的影响 4、通货膨胀的对策 8 掌握公开市场业务 掌握贴现率、准备金率 4 使学生培养成关注国家大事和按照货币政策来安排自己理财的规律。 4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经济头脑为主线,阐述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时,只涉及初等数学知识;用语通俗,深入浅出,简洁明快,知识性、趣味性并重。 (二)职业技能目标
本书各章后专门设立了结合各章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设计的能力训练模块,通过具体实践,强化对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方法分析具体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形成符合逻辑的解释,并提出解决对策的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或态度目标)
理论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体现理论的价值。本书的理论阐述多结合鲜活的现实案例展开,不论是导入案例还是相关阅读资料,均来自于现实生活和当前实际,与社会发展保持零距离,体现了经济学的应用性特点,反映了现实发展。全书在体系和内容的安排上,既考虑了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需要,还考虑了为其进一步发展和深造奠定基础的要求
五、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 经济学课程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根据生产一线对经济学专业应用型高技能岗位人才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能力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群的特征,将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的学科型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以任务引领知识、以生产过程组织教学的职业课程模式。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工作任务设计成“学习项目”,采用项目化教学,按项目的不同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
教学组织表 学习项目序号 项目名称 教学项目供求规律 学习型工作任务 任务1-供给规律 学时 12
1 2 3 4 5 任务1-2需求规律 12 12 12 12 12 教学项目2 边际效用、成本、任务边际效用、成本、市场市场理论 理论 教学项目3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教学项目4国民生产总值 教学项目5 货币政策 任务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任务4-1国民生产总值 任务5-1货币政策 :
六、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该课程依据经济学课程的工作任务和作用流程组织学习项目,学习项目的组织与划分与学习型工作任务一致,根据学习项目组织课程教学。学习项目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项目一名称
项目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总学时:10 教学项目1: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总体描述: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10,由3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具备的利用供求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1-1:需求规律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 需求的概念 学时:4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2.需求定理 3.影响需求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1. 需求的概念 2.需求定理 3.影响需求的因素 学习任务1-2:供给规律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学时:4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供给的概念 2、供给定理 3、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2.教学方法 讲授 二、教学内容 3.教学组织 1、供给的概念 2、供给定理 3、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学习任务1-3:均衡价格 学时:2 1.均衡价格的形成 2、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的影响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项目二:边际效用、市场、成本论
总学时:10 教学项目2:边际效用、市场、成本论 总体描述: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10,由2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具备的利用供求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2-1:生产要素需求价格 学时:6 的决定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1引致需求与厂商利润最大化 2、完全竞争厂商及其要素最优使用量 3、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二、教学内容 1引致需求与厂商利润最大化 2、完全竞争厂商及其要素最优使用量 3、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学习任务2-2:生产要素供给价格的决定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学时:4 三、教学过程设计 1、生产要素供给价格决定的一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般理论 2、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2.教学方法 讲授 3、土地供给曲线和土地的决定 3.教学组织 供给函数 二、教学内容 1、生产要素供给价格决定的一般理论 2、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3、土地供给曲线和土地的决定 供给函数
项目三: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总学时:10 教学项目3:市场失灵 总体描述: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10,由3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具备的利用供求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3-1:需求规律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学时:4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1、垄断的含义与产生的原因 2、垄断的负面影响 3、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二、教学内容 1、垄断的含义与产生的原因 2、垄断的负面影响 3、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学习任务3-2:外部效应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学时:4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学时:2 一、外部效应的概念及运行特点 二、消除外部效应的市场化途径 二、教学内容 一、外部效应的概念及运行特点 二、消除外部效应的市场化途径 学习任务3-3: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二、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 三、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决策机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制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项目四:国民生产总值
教学项目4: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总学时:10 总体描述: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10,由3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具备的利用供求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4-1:需求规律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学时:4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 2.教学方法 讲授 一、国民生产总值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三、GNP与GDP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内容 一、国民生产总值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三、GNP与GDP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任务4-2:供给规律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3.教学组织 学时:4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供给的概念 2、供给定理 3、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2.教学方法 讲授 二、教学内容 3.教学组织 1、供给的概念 2、供给定理 3、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学习任务4-3:均衡价格 学时:2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一、两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二、三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四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项目五:国民生产总值
总学时:10 教学项目5: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总体描述: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10,由3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具备的利用供求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5-1:财政政策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学时:4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一、财政政策的运用 二、财政赤字及其弥补方法 三、财政盈余以及处理方法 系 二、教学内容 一、财政政策的运用 二、财政赤字及其弥补方法 三、财政盈余以及处理方法 学习任务5-2:货币政策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学时:4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一、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二、货币政策工具 三、货币政策的运用 二、教学内容 四、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五、货币政策工具 六、货币政策的运用 学习任务5-3宏观经济政策的协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学时:2 调 一、相机抉择和临界点 二、菲利普斯曲线及其运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项目六: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总学时:10 教学项目7: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总体描述: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10,由3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具备的利用供求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6-1:产品市场的均衡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学时:4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一、投资函数 二、IS曲线及其代数推导 三、IS曲线的几何推导 二、教学内容 一、投资函数 二、IS曲线及其代数推导 三、IS曲线的几何推导 学习任务6-2:货币供给规律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学时:4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一、货币需求 二、货币的供给及均衡利率的决定 三、LM曲线及其代数推导 四、LM曲线的几何推导 二、教学内容 一、货币需求
二、货币的供给及均衡利率的决定 三、LM曲线及其代数推导 四、LM曲线的几何推导 学习任务6-3: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学时:2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一、IS-LM模型 二、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 三、IS-LM模型的理论价值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1、项目导向 2、任务驱动 3、案例分析
4、启发式、交互式教学 5、现场教学 (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2、网络教学 3、仿真实训 八、考核与评价
进行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可以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以及是否具备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了,从而可以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整体成绩有课程考核成绩和职业技能认证(实践)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课程
考核成绩占课程整体成绩80% ,平时成绩占课程整体成绩的50%。
课程整体成绩表
考核类型 课程考核 项目名称 项目1 知识 技能 态度 项目2 知识 技能 态度 项目3-5 知识 成绩 100 成 绩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权重 0.3 0.5 0.2 0.3 0.5 0.2 0.3 100 0.3 权重 0.8 课程考核成绩表 项目成绩 100 项目成绩权重 0.2 课程考试 成绩 100 课程整体成绩 100
技能 态度 100 100 0.5 0.2 100 0.5
九、说明与建议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 掌握分析常见的一些经济学现象的模型 (二)教材和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1)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2)教育部推荐教材 2、参考书
1)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2)教育部推荐教材 3、相关网站
www.hexun.com www.sina.com
www.fortunechina.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