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B.<400,〉25 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3.图中河流在A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 B.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 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 D.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 【答案】 1。C 2.A 3.A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C.〉400,<25
D.〈400,<25
3。图中河流是黄河,在A附近河段由于落差大,水流急,但因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A正确。
【考点定位】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处,垂直设立一根竹竿(杆长2米),画一个半径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竹竿端点在地面的投影记录在操场平地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该地地理坐标是 A.45°N,110°E C.21°34′N,106°E
B.45°N,130°E D.21°34′N,110°E
5.这一天,该地同学观测日出、日落时太阳分别位于观测者的
A.正东方、正西方 B.东北方、西北方 C.东南方、西南方 D.东北方、西南方 【答案】 4.D 5.C
【考点定位】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日出日落方位于
【名师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6.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7.该季节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 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 【答案】 6.C 7.D
【考点定位】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地质构造,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
湖沉积的产物。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8.根据该地层剖面顺序,判断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 A.深海 B.浅海 C.陆地 D.无法判断
9.据E层到G层的岩层变化,可推测海平面升降的过程是
A.一直上升 B.一直下降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答案】 8。C 9。C
【考点定位】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成因,主要是因为
A.冷空气南下时受地形阻挡并在此堆积 B.其北侧高大山地对冷空气有明显阻挡
C.该区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D.地势较高,海洋上的暖空气难以到达 11.该区域水稻生产受冷冻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季节是 A.初秋 B.初春 C.隆冬 D.夏末 【答案】 10。A 11。B
【考点定位】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冷冻灾害的影响
【方法总结】地形对寒潮的影响:寒潮在南下过程中受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的阻挡,使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第II卷
36.(24分)据下图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1:分洪区是利用湖泊、洼地修建堤圩或利用原有圩垸在河湖洪水超过某一标准时,用以有计划的分泄超额洪水的工程。荆江分洪区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分洪区,区内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1954年后一直没有分洪,区内人口剧增,经济发展快。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与莱茵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差异及形成原因。(12分) (2)据图1,写出A省的简称为,图中省会城市是。(4分)
(3)三峡水利枢纽控制着荆江上游的来水和来沙,三峡工程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
到百年一遇。读材料1和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三峡水利枢纽在长江中游洪涝灾害防灾
减灾中的具体表现。(8分) 【答案】
(1)长江比莱茵河水量大(2分),长江流域降水量大(1分),流域面积大于莱茵河流域(1分);
长江河水季节变化大(2分),年际变化大(2分),莱茵河季节变化小,长江流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莱茵河流域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季节变化小(1分);长江含沙量大于莱茵河(2分),莱茵河流域森林覆盖第高,长江流域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1分)。 (2)鄂(2分) 武汉(2分)
(3)三峡工程防洪库容大,可拦蓄开游暴雨形成的洪水,使荆江段的防洪标准提高(2分);缓解洪水时武汉等城市的压力(2分);减轻洞庭湖淤积,使其调蓄洪峰功能增强(2分);减少荆江分蓄洪水造成的巨大损失(2分)。
【考点定位】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三峡防洪功能
【方法总结】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⑥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大。)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⑧径流量变化。⑨流速:短促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37.(22分)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单位时间内流域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河水径流量,称作单位面积产水量。它表示流域对径流量的贡献程度。黄河流域面积约为鸭绿江的20倍,而黄河的径流量仅比鸭绿江大3—5倍。鸭绿江是我国北方单位面积产水量最大的河流。
(1)据图2和所学知识,说明鸭绿江产水量大的原因。(8分)
松花江流经吉林市的65千米江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应是江南地区,现在却“选择”了在吉林市不冻江河滩越冬。
(2)试推测赤麻鸭选择在此河滩上越冬的原因?(6分)
山东烟台、威海,有“雪窝”之称,冬天有着不逊于东北的降雪量,2014年12月18—19日,两地迎来大范围降雪,降雪量10.8mm,为暴雪级别,地面积雪深厚。 (3)据图4分析烟台、威海冬季降雪普遍多余周边地区的原因。(8分) 【答案】
(1)距海近(2分);夏季风携带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2分);气温低,蒸发微弱(2分);降水转化为径流较多;有众多支流汇入(2分)。
(2)河水不冻,河里有水生生物(水草、鱼、虾等)作为食物;水质良好;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水域、河滩、沙洲等是赤麻鸭的栖息地。(任答3条6分)
(3)两地北临渤海黄海,南倚东西走向山地(2分),冬季强大的干冷的西北风(2分)越过渤海海面时,增温增湿,性质发生变化(2分),受东西走向山地阻挡抬升(2分),在迎风坡形成持续性降雪(地形雨)(2分)。
【考点定位】产水量大的原因、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4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珠江水系图”及“月平均流量分配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珠江下游洪水多发的原因。(10分) 【答案】
珠江流域6—8月降雨量大(2分),加之台风活动频繁(2分),多暴雨,河流径流量猛增。流域南北跨纬度不大,流域同时降雨,支流水同时汇入干流(2分),支流众多,来水量大(1分);无湖泊调节(2分);干流下游流经平原,河水下泄较慢(2分);海水顶托(1分).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看珠江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大;加上台风影响多暴雨,河流径流量猛增;河流支流多,下游来水量大;从图中看没有湖泊的调节作用;干流下游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流速慢;海水顶托作用强。 【考点定位】洪水多发的原因
【名师点睛】洪水灾害多发的原因可从来水、调蓄、排水三个方面来回答,来水主要是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多支流汇入易出洪水灾害;调蓄作用主要是植被覆盖率和湖泊湿地面积,植被覆盖率高湖泊湿地面积,调蓄功能强;排水主要是地形,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