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北电建二公司鄂州项目部技术标..

来源:伴沃教育


湖北鄂州电厂二期2×600MW机组#4机组

设备安装工程投标文件

技术方案

技术标目录

1、施工组织设计 (1)、作业任务

(2)、编写依据

(3)、施工准备、作业条件 (4)、劳动力计划 (5)、施工进度

(6)、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及检验要求 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质保体系

2、安全、质量管理网络图

3、本工程管理机构及主要负责人情况表 4、现场项目经理表 5、主要施工机械

施工组织设计

1、作业任务:

1.1、 工程名称:湖北鄂州电厂二期2×600MW机组#4机组设备安装工程; 1.2、 工程地址:鄂州市葛店镇;

1.3、 工程项目:2×600MW机组锅炉本体受热面安装; 1.4、 承包方式:固定综合单价;

1.5、 工程规模及性质:扩建工程2×600MW机组;

1.6、 工程质量:按《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和《火电施工质量检验

及评定标准》评定,要求达到优良等级;

1.7、 工程工期:依照鄂州电厂二期2×600MW机组里程碑计划组织施工; 1.8、 工程范围:详见招标文件中标段划分。 2、编写依据

2.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2.2、《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规定》; 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2.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及评定标准》; 2.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6、《焊接技术考核规程》;

2.7、《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2.8、施工组织专业设计; 2.9、施工图及说明; 3、施工准备、作业条件:

3.1、施工组织: 3.1.1、施工机构:

指挥部、技术组、安装一班、安装二班、安装三班; 3.1.2、工作内容划分:

(1)指挥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计划、安全、质量控制以及工程验收等;

(2)技术组:负责每项工程的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技术指导以及配合验收等;

(3)按分项工程划分施工任务、分组施工; 3.1.3、施工工、机具: (详见施工机械配备表) 3.2、力能配备:

3.2.1、0.7—0.8MPA压缩空气; 3.2.2、380V、220V施工电源; 3.2.3、氧气、乙炔充足; 3.2.4、施工用水源充足; 3.3、作业条件:

3.3.1、设备按时到达现场、在指定地点摆放整齐,不得混放,以便于设备清点和查找。

3.3.2、及时提供详细的施工图纸及供货清单、质量合格证、说明书等。 3.3.3、设备清点及时、数量准确、质量合格;各合金钢部件材质复核结束。 3.3.4、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认真学习作业指导书、熟悉图纸,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记录;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要全面、细致、针对性强。

3.3.5、工器具准备齐全,组合架搭设完毕。

4、劳动力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设备到货情况制定 5、施工进度:

依据鄂州电厂二期2*600MW机组施工组织总设计、总工期、里程碑计划及现场设备到货情况拟订施工进度计划。 6、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6.1、施工方法:参加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图纸及作业指导书。 6.1.1、组合架搭设:

搭设组合架时,地面要平整、夯实,组合架要焊接牢固,工字钢支撑面不平整度≤5mm。 6.1.2、设备清点、检验:

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后,要根据图纸和供货清单对设备进行开箱清点检查,做好记录;对急需、未到的设备要及时上报。

设备检查时,要着重检查设备表面是否有裂纹、撞伤、龟裂、压扁、重皮、锈蚀、凹坑、砂眼和分层等缺陷,并对制造焊口着重检查,如果发现设备缺陷要及时填写设备缺陷单,上报专业技术人员。 6.1.3、缺陷的校正:

对于发现的设备缺陷,要按规定进行填报,并根据反馈到的缺陷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6.1.4、管口的清理和通球:

施工前,必须对管口进行清理、对管子进行通球,彻底清除其中的异物,以确保管子畅通。

通球试验用钢球的球径 单位:mm

弯 曲 管 子 半 径 外 径 D1≥60 0.85D0 0.85D0 0.75D0 0.70D0 0.65D0 32<D1<60 0.80D0 0.80D0 0.75D0 0.70D0 0.65D0 D1≤32 0.70D0 0.70D0 0.70D0 0.70D0 0.65D0 R≥3.5 D1 2.5D1<R<3.5D1 1.8D1<R<2.5D1 1.4D1<R<1.8D1 R<1.4D1 注:1、D0—管子内径(进口管子D0应为实测内径);D1—管子外径;R—弯曲半径。

2、通球时的注意事项:

a:钢球要有专人负责,通球时对钢球进行清点,防止钢球遗留在管排中。 b:通球前管内锈垢、尘土较多,要先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送球人与接球人联系、管排对准、注意接球,防止钢球飞走。

c:接球人站在管子侧面,以免钢球飞出伤人。 d:通球时要按顺序通气、放球,防止漏通。

e:通完球的管子要及时做好标记、封好管口;通不过钢球的管子要另外作出标记,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f:通球时必须有电厂或监理公司的质检人员在现场监督。 g:通球结束后填写通球签证。 6.1.5、联箱清理、划线:

联箱到达现场后要清理内部杂物、积水、锈皮等,保证安装前联箱内部的清洁,各接管座应无堵塞,并彻底清除“钻孔底片”(俗称眼镜片);仔细

检查联箱接管座的角焊缝焊接质量。

受热面管排在地面组合时,应按图纸要求先将联箱摆放在组合架上、找正、找平、并在联箱上划线,打出铳眼做好标记。 6.1.6、坡口打磨:

管子通球合格后,应组织人员对坡口进行清理、打磨,管端内外壁10—15mm范围内应打磨出金属光泽,无铁锈、油垢。打磨好的管口涂抹漆片并封盖好管口。 6.1.7、管排编号:

按照图纸对管排进行编号,并按顺序摆放在组合架上。 6.1.8、光谱分析:

合金钢部件要进行光谱分析实验,并做好记录;确认材质无误后方可施工。 6.1.9、管排组合焊口:

将管排按顺序放置在组合架上,按图纸尺寸测量好组件长度、宽度、对角线、联箱间距等尺寸以及调整组件平整度;在焊口位置搭设防风蓬布。

为防止组件焊接应力变形,在调整好组件整体尺寸后,应在组合架上安装限位装置并对集箱进行加固;限位装置及加固一定要非常坚固。

为保证对口时不发生错口,对口时采用对口卡子。

对口结束后,探伤焊口是否有裂纹、咬边、砂眼、夹渣、未融合等缺陷,对检查出有缺陷的焊口应及时处理,以免后患;

对口结束后,进行防磨瓦安装及密封焊接;防磨瓦要按要求焊牢并留有足够的膨胀间隙,密封焊接时要根据组件焊接应力进行对焊、段焊, 以防止焊接应力变形;密封焊接完毕要对组件尺寸进行复核,与图纸尺寸不

符时应及时调整至达标。 6.1.10、吊装加固:

组件组合完毕,应根据组件吊装方案对组件进行加固,以防止组件在吊装过程中受力不均而变形。 6.1.11、吊杆穿装:

穿装前认真核对图纸,熟悉穿装的位置所在,根据图纸对吊杆进行清点、编号、分类、组合以及穿装。

本机组的吊杆大部分从地面穿装,与大板梁统一吊装,部分吊杆可与过渡梁组合好穿装,小部分吊杆需单根穿装。 6.1.12、组件吊装:

受热面组件吊装前,应做好吊装准备,复查各支点、吊点的位置和吊杆的尺寸。

受热面组件吊装时,应采用抬吊,即用主车大钩吊住组件上部(最好选用四个吊点),用龙门吊或主车小钩抬吊组件下部加固工子钢的四个吊点。两台吊车缓慢将组件水平抬起100mm,检查吊点选取是否合适,组件是否有变形,吊具及钢丝绳是否牢固。若无异常,则继续将组件抬高至2米后,龙门吊或主车小钩停止上升,主车大钩继续上升,将组件扳直。在组件扳直过程中,组件下部不能触地。组件扳直后,龙门吊或主车小钩脱钩,由主车大钩直接将组件吊起由炉顶空档放下,一直到位,穿上几根吊杆或用钢丝绳抛挂好后脱钩,组件就位。

6.1.13上部垂直管屏水冷壁及刚性梁安装

上部垂直管屏水冷壁及刚性梁采用散装为主,水冷壁上集箱、下部过渡集箱与管屏、水平烟道底部水冷壁与支撑钢结构地面组合为辅的施工方案,刚性梁及组合后的管屏先进行高空吊挂,水冷壁找正、对口焊接、拼缝完毕,安装刚性梁,四周水冷壁安装完后,及时进行整体找正固定。

上部垂直管屏水冷壁与其对应的上集箱、下部过渡集箱,水平烟道底部水

冷壁与支撑钢结构在组合场组合。利用低架平板车将吊装件从炉后通道运输至炉底。

水冷壁管屏用拉杆(或手拉葫芦)吊挂,水冷壁对口焊接用标准固定脚手架,拼缝用高空作业吊篮。

水冷壁吊装完后,及时找正、对口焊接、拼缝,安装刚性梁,四周水冷壁安装完后,及时进行整体找正固定。

在屏过、高过、高再管屏吊装到位后,水平烟道底部组件从炉后通道运输到炉底,用卷扬机滑轮组提升,炉底吊车辅助起吊,提升到位后用葫芦接钩就位。

螺旋管圈水冷壁安装前,过渡集箱及以上部分的垂直管屏已安装找正完毕,过渡集箱标高、炉墙与炉架的相对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并和钢架之间有可靠的固定支撑。施工必需的升降式施工平台已安装结束,载重试验合格,自锁制动装置动作灵敏,升降平稳可靠。

下部螺旋管圈水冷壁及刚性梁采用散装为主,下部螺旋管圈水冷壁地面预组装为辅的施工方案,先吊挂找正刚性梁,并在刚性梁上标出锅炉中心线的位置,然后吊挂螺旋管圈水冷壁管屏,以刚性梁上标识的中心线和管屏拼装标记为基准找正管屏,并复核管屏螺旋升角,符合要求后进行对口焊接。 螺旋管屏按设计要求进行地面预组装,复核螺旋升角、组件几何尺寸,并根据实测情况进行调整。划出管屏的基准中心线,对每片管屏进行编号并做出拼装标记作为安装时的依据。

在吊装螺旋管圈水冷壁管屏前,将刚性梁临时吊挂在相应标高位置,并进行找正固定,划出锅炉中心线的位置。刚性梁吊挂在临时梁上,临时梁一端放在钢架梁上,另一端生根在上部垂直水冷壁上。刚性梁之间用扁钢连接固定。

四周相应刚性梁找正固定,形成框架并和钢架有可靠支撑后,吊装螺旋管圈水冷壁管屏,以刚性梁上标识的中心线和管屏拼装标记为基准找正管屏,并复核螺旋管屏的螺旋角度,符合要求后对口焊接。水冷壁安装自上而下,按照管屏的螺旋方向逐层安装。一层水冷壁吊装完后,及时找正,对口焊接,拼缝,安装刚性梁;然后进行下一层的安装;四周水冷壁安装完后,及时进

行整体找正固定。

6.1.14.组件就位后,以汽包纵横中心线及标高为基准,对各件组件进行安装、找正、加固,作好自检记录。安装完毕后,有电厂或监理人员统一进行检查、验收。

6.2.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及作业指导书 开具开工报告 设备清点做好记录 管排摆放 设备检查 缺陷处理 管子通球打磨坡口 施工准备 组合架搭设

光谱分析 整体找正 地面组合 地面验收 单件吊装 整体找正 总体验收 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及检验要求

1.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及检验要求应符合 (1)施工图及其说明

(2)《火电施工质量检查及评定标准》(锅炉篇) (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 (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及评定标准》; (5)《焊接技术考核规程》;

(6)《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2.受热面设备组合、安装检验及评定标准: 2.1.吊挂装置安装:

检验指标 零件(吊耳、吊杆、吊板销轴等)外观 零件外形尺寸 零件材质 吊杆弯曲度 厂家焊缝 吊挂装置连接 球形垫接合面 弹簧安装高度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合格 优良 表皮无损伤、裂纹、观 察; 重皮等缺陷;吊杆 吊杆螺栓与螺母逐个试螺纹表面无碰伤,装 与螺母配合良好 符合图纸 用钢尺检测 核对产品技术资料; 无错用 合金元件光谱分析 ≤1‰吊杆长, 再互成90o两个方位,mm 切全长≤4 拉线、钢板尺检测 按《验标》焊接篇 符合图纸要求 观 察 涂有黑铅粉类润滑 观 察 剂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 用钢尺检测 用手摇动吊杆或手锤震动吊杆判断,最少进行三次 1、 加荷载后; 2、 锅炉水压上水后; 3、 蒸汽严密性试验时; 主要 主要 吊杆受力 主要 符合分配合理

2.2.水冷壁、包墙过热器(包墙水冷壁)组合:

工序 检 验 指 标 刚性梁与水冷壁连接 焊 接 密封件 组合 组件水压实验 性质 主要 主要 单位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符合图纸,无漏焊、错焊、膨胀自如 符合《验标》焊接篇 符合图纸、平整、牢固,煤油试验严密不漏 严密不漏 检验方法和器具 观 察 观 察 实验压力为1.25倍工作压力,试验观察或检查水压试验记录

2.3.水冷壁组合件、包墙过热器(包墙水冷壁)组合件安装:

工序 检 验 指 标 联箱标高偏差 组 联箱纵横水平度偏差 合 联箱纵横中心线与 炉中心线偏差 安 联箱中心线距离偏 差 装 管排垂直度偏差 性质 单位 主要 mm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5 ±3 检验方法和器具 以上联箱为主,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2条规定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3条规定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以炉顶主梁纵横中心线为基准,拉线、吊线锤分别检测联箱两个端头位置 拉线、吊线锤,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 主要 mm ≤2 主要 mm ±5 ±3 mm ±5 ±3 ≤≤1‰0.7‰长度,mm 长度,且≤且≤15 10 吊线锤,用钢尺检测 吊挂装置 主要 符合《验标》炉3—1规定 联箱内部清洁 连接装置 密封件 焊接 主要 散件安装 无尘土、锈皮、封闭前,用灯光、反射积水、金属余屑镜检查 等杂物 符合图纸 ,膨观 察 胀自如 符合图纸,平整、牢固,煤油观 察 试验严密不漏 符合《验标》焊 接篇 2.4.锅炉本体管路安装:

工序 设备检查 检验指标 设备检查 阀门检查 管子对口 立管垂直度偏差 Dg≤水平100mm 管弯Dg>100m安 曲度 m 成排管段间距偏差 管排平整度偏差 装 支吊架 阀门 焊接 性质 主要 主要 主要 mm 主要 mm mm ≤1.5‰,且≤20 ±5 ≤10 符合图纸,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符合《验标》管道篇 符合《验标》焊接篇 每组管段抽查2处以上,用钢尺检测 观察, 对明显偏差管子拉线,用钢板尺检测 观察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符合《验标》炉 3—6规定 符合《验标》管 道篇 符合《验标》炉 3—7规定 mm ≤2‰,且≤15 单位 ≤1‰,且≤20 检测方法和器具 观察,对明显偏差管子拉线,用钢板尺检测

2.5.立式过热器(再热器)组合:

工序 检验指标 设备检查 性质 主要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合格 优良 符合《验标》炉3—6规 定 在联箱两端面有纵横中心线,中心点有标记(铳钢尺、玻璃水平管 眼);在锅炉对称中心有复核 标记(铳眼) 符合《规范》锅炉篇3、1、对口焊接前检查试 4条规定 验记录 符合《验标》炉3—7规 定 按《验标》本篇附mm ≤3 录I第3条规定 单位 ±5 ±3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 检验方法和器具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检测联箱中心线间两头的距离 观 察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用钢尺检测两边管上、中、下三处中心线间距离 观察,在明显不平整位置拉线,用钢板尺检测 观 察 联箱划线 蛇形管排通球试验 主要 管子对口 联想纵横水平度偏差 联箱纵向中心线不垂直度和水平距离偏差 检验指标 主要 主要 主要 mm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10 ±5 ≤±5 联箱间对角线差 管排间距偏差 主要 mm mm 组合件宽度偏差 mm ±10 管排平整度偏差 mm ≤20 符合图纸、安装牢固、整齐 符合《验标》焊接篇 附件(梳形板、管卡、 吊挂铁板等)组合 焊接 主要

2.6.立式过热器(再热器)组合件安装:

检验指标 联箱标高偏差 联箱纵横水平度偏差 联箱纵横中心线与炉中心线距离偏差 联箱纵向中心线垂直度和水平距离偏差 边缘管与炉墙间隙 蛇形管底部弯头向下膨胀间隙 联箱内部清洁 吊挂装置 性 质 主要 主要 单位 mm mm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5 ≤3 ±3 检验方法和器具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2条规定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3条规定 以锅炉中心线为基准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 拉先吊线锤,分别检测与联箱纵横中心线两端的距离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检测两联箱中心线两端的距离 用钢尺检测若干点 用钢尺检测若干点 主要 mm ±5 ±3 主要 主要 主要 主要 mm ±5 ±3 符合图纸 符合图纸 无尘土、锈皮、积水、封闭前,用灯光、反射镜检金属余屑等杂物、 查 符合《验标》炉3—1 规定 2.7. 屏式过热器(再热器)安装:

检验指标 设备检查 联箱划线 屏过联箱接管座对口 屏过联箱纵横水平度偏差 屏过联箱纵横向中心线间水平距离偏差 屏过联箱纵横位置与炉中心距离偏差 性 质 主要 主要 单位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符合《验标》炉3—6规定 联箱两端面纵横中心线交点有标志《铳眼》 符合《验标》炉3—7规定 ≤3 ±5 ±3 检验方法和器具 用钢尺、玻璃水平管复核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3条规定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分别检测联箱中心线两端头间距 以锅炉中心线为基准,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拉线、吊线锤、分别在联箱两端头位置,检测与联箱纵向中心线的距离 主要 mm mm 主要 mm ±5 ±3 2.8.卧式过热器《再热器》安装:

检验指标 设备检查 联箱划线 管子对口 整体通求试验 联箱标高偏差 联箱纵横水平度偏差 联箱纵横中心线与炉中心距离偏差 管排间距偏差 管排平整度偏差 防磨装置 联箱内部清洁 密封件 吊挂装置 焊接 性 质 主要 主要 主要 单位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符合《验标》炉3—6规定 联箱两端面纵横中心线交点有标志《铳眼》 符合《验标》炉3—7规定 符合《规范》锅炉篇3.1.4条 ±5 ≤3 ±5 ±5 ≤20 ±3 ±3 检验方法和器具 用钢尺、玻璃水平管复核 试验观察或检查试验记录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2条规定,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3条规定, 以锅炉中心线为基准,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拉线、吊线锤检测 观察 观察,在误差明显位置,用钢尺检测 主要 mm 主要 mm 主要 mm 主要 主要 主要 mm mm 符合图纸,焊接牢固,观察 平整,不影响热膨胀 无尘土、锈皮、积水、封闭前,用灯光、反射镜检查 金属余屑等杂物、 符合图纸,平整牢固 观察 符合《验标》炉3—1 规定 符合《验标》焊接篇 2.9.顶棚过热器安装:

检验指标 设备检查 联箱中心划线 性 质 主要 单位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符合《验标》炉3—6规定 联箱两端面游园中心铳眼,在锅炉对称中心为只有铳眼 符合《规范》锅炉篇3.1.4条 符合《验标》炉3检验方法和器具 用钢尺、玻璃水平管复核 对口焊接前进行检查试验记录 单根管通球试验 主要 管子对口 主要 联箱标高偏差 联箱纵横水平度偏差 联箱纵横中心线与炉中心距离偏差 管子间距 管排标高偏差 管排平整度偏差 边排管子与锅炉受热面管间隙 管排与前水冷壁间隙 吊挂装置 密封件 主要 mm 主要 mm —7规定 ±5 ±3 ≤3 主要 mm 主要 主要 主要 主要 mm mm ±5 均匀 ±5 ±5 ±3 ±3 按《验标》附录I第2条规定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3条规定 以锅炉中心线为基准,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拉线、吊线锤、在联箱两端头检测与联箱纵横中心线的距离 观察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在前.中.后三处,随机抽查数点. 观察,在误差明位置拉线,用直检测 用钢板随机抽若干点 观察 符合图纸 符合图纸 符合《验标》炉3—1规定 符合图纸,平整牢固,密封焊接严密不漏 无尘土、锈皮、积水、金属余屑等杂物、 符合《验标》焊接篇 联箱内部清洁 焊接 主要 主要 封闭前,用灯光反射镜检查 2.10.汽—汽加热器组合:

检验指标 设备检查 筒体,联箱划线 管子通球试验 管子对口 筒体纵横水平偏度 性 质 主要 主要 主要 单位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符合《验标》炉3—6规定 筒体、联箱两端分别有纵横中心线铳眼 符合《规范》锅炉篇第3.1.4条 符合《验标》炉3—7规定 ≤3 检验方法和器具 用钢尺、玻璃水平管复核 对口焊接前进行检查试验记录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3条规定 主要 mm 与小联箱 纵向中心线间距离偏差 相互间对角线 连接管 支撑板 主要 mm ±5 ±3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分别检测筒体与小联箱间两个端头位置 以筒体,小联箱边缘管端头为基准,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 观察 用1.25倍工作压力作水压试验观察或检查试验记录 主要 mm 主要 主要 ≤10 ≤7 间距均匀,管子平直 平直,无漏焊,螺栓连接牢固 严密不漏 符合《验标》焊接篇 一次汽测严密性试验 焊接 2.11. 汽—汽加热器组合安装:

检验指标 筒体标高偏差 筒体垂直度偏差 性 质 单位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5 ≤2‰长度 ±5 ±3 检验方法和器具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2条规定,检测筒体顶部接管座端面位置 吊线锤,用钢板尺,检测互成90度两个方位 吊线锤,拉线, 按《验标》本片篇附录I第1规定,分别检测筒体上、下两端头中心与锅炉中心线间距 主要 mm 筒体中心线偏差 主要 2.12.锅炉联箱安装:

检验指标 外观检查 外表接管座 局部缺陷联想筒体 深度 联箱接管座位置,外形尺寸 联箱,接管座、内部清洁 联箱划线 性 质 mm ≤1 符合图纸 无尘土、锈皮、积水、金属余屑等杂物、 联箱两端由纵横中心线标志(铳眼) 用钢尺、有游卡尺检测 用灯光,反射镜检查 单位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无裂纹、撞伤、龟裂,压扁、砂眼、分层 ≤10%设计厚度 用游卡尺测量 检验方法和器具 观 察 用钢尺,玻璃水平管复核 喷孔畅通,喷头方观 察 向正确 符合厂家设计要合金钢元件材质 主要 光谱分析 求 联箱标高偏差 主要 mm ±5 ±3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3条规定 联箱纵横水平度主要 mm ≤3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2条规定 偏差 以锅炉中心线为基准,按《验标》联箱纵横中心线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拉线、吊与炉中心线距离主要 mm ±5 ±3 线锤、分别检测与联箱两端头纵横偏差 中心线距离 符合《验标》炉3吊挂装置 主要 —1规定 无尘土、锈皮、积联箱内部情洁 主要 水、金属余屑等杂封闭钱、用灯光、反射镜检查 物 减温器喷管 2.13.省煤器组合:

检验指标 设备检查 联箱划线 管子对口 蛇行管排筒球试验 联箱纵横水平偏差 上、下 垂直联箱纵方向 向中心水平线间距方向 偏差 联箱中心线至蛇形管弯头距离误差 组合件各平面对角线差 管排间距偏差 组合件边排管垂性 质 主要 主要 主要 单位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符合《验标》炉3—6规定 联箱两端有纵横中心线标志(铳眼) 符合《验标》炉3—7规定 符合《规范》锅炉篇第3.1.4条 ≤3 检验方法和器具 钢尺、玻璃水管复核 试验观察或检查试验纪录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3条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分别检测联箱中心线间两端头距离 吊线锤,用钢尺检测,随机抽查若干点 以联箱纵向中心线两端引出边管等距离点为基准,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检测 观察 吊线锤,用钢尺检测,随机抽查若干主要 mm 主要 mm ±5 mm mm ±10 ±3 ±7 主要 mm mm mm ≤10 ±5 ≤5 ≤7 ≤3 直度偏差 组合件宽度偏差 管排平整度偏差 防磨装置 焊接 组件严密试验 主要 主要 mm mm ±5 ≤20 符合图纸,焊接牢固,凭证,不影响热膨胀 符合《验标》焊接篇 符合《规范》锅炉篇3.4.9 点 用钢尺,在组件沿管排长度方向三点,检测两边管中心线间距离 观察,在误差明显位置,拉线,用钢尺检测 观察 观察或检查试验纪录 2.14.省煤器组合件安装:.

检验指标 联箱标高偏差 联箱纵横水平度偏差 联箱纵横中心线与炉中心线距离偏差 性 质 单位 质量标准 合格 ±5 ≤3 优良 ±3 检验方法和器具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2条规定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3条规定 以锅炉中心线为基准,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拉线、吊线锤、测量联箱两端头位置与锅炉中心线的距离 用钢尺检测若干点 封闭前,用灯光,反射镜检查 主要 mm 主要 mm mm ±5 ±3 组件边排管(或包主要 墙管)间隙 联箱内部清洁 主要 符合图纸 无尘土、锈皮、积水、金属屑等杂物 符合图纸,焊接牢固,凭证,不影响热膨胀 符合《验标》路3—1规定 防磨装置 吊挂装置 主要 观察

2.15.吊挂管组合件安装:

检验指标 联箱标高差 联箱纵横水平度偏差 联箱纵横中心线性 单位 质 主要 mm 主要 mm 主要 mm ±5 质量标准 合格 优良 ±5 ±3 ≤3 ±3 检验方法和器具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2条规定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3条规定 以锅炉中心线为基准,按《验标》偏差 管垂直度差 吊挂管联箱内部清洁 吊挂梁安装 吊挂装置 主要 主要 主要 mm ≤5 ≤3 附录I第1条规定,拉线、吊线锤、分别测量联箱两端头位置,联箱纵向中心线距离 吊线锤,用钢尺随机抽查不少于2根 封闭前,用灯光,反射镜检查 无尘土锈皮积水金属屑等杂物 符合《验标》炉4—8规定 符合《验标》炉3—1规定 2.16.吊挂管组合: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和器具 合格 优良 符合《验标》炉3设备检查 主要 —6规定 联箱两端面有纵联箱划线 横中心线标志用钢尺,玻璃水平管复核 (铳眼) 符合《验标》炉3管子对口 主要 —7规定 符合《规范》锅用标准球试验,观察或检查试验纪单根管通球试验 主要 mm 炉篇3.1.4 录 联箱纵横水平度主要 mm ≤2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3条规定 偏差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联箱中心线间距 mm ±5 ±3 拉线,吊线锤,分别测量联箱两端离偏差 头间的距离 按《验标》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管排总宽度偏差 mm ±5 ±3 测量管排上、中、下三处两边管中心距 以各联箱中心线为基准,按《验标》组合件对角线差 主要 mm ≤10 ≤7 本篇附录I第1条规定测量 管子间距差 mm ±5 用钢尺检测两相临管中心距 观察,在误差明显部位,拉线,用管排平整度偏差 mm ≤20 钢尺检测 符合《盐标》焊焊接 主要 接篇 检验指标 性 质 单位

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1.安全施工措施:

1.1.进入施工现场要带好安全帽。

1.2.高空作业要扎好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

1.3.在夜间施工及光线不足的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主要通道上装设行灯。 1.4.对口及打磨口时要戴好紫外线防护眼睛。

1.5.遇有大雾、雷雨等恶劣气候及六级大风应停止工作. 1.6.登高作业时要挂好安全绳及安全网.

1.7.夏季、雨季应做好防风、防雨、防火、防暑降温等准备工作。 1.8.高出作业区的平台、走道、斜道等应装设防护栏杆。

1.9.凡参加高空作业人员应进行体格检查,经医生诊断患有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空作业。

1.10.高处作业地点、各层平台、走道及脚手架上不得堆放超过允许载荷的物件,施工用料要随用随吊。

1.11.高处作业不得坐在平台、空洞边缘、不得坐在栏杆上,不的躺在走道板上或安全网内休息,不得站在栏杆外工作或凭借栏杆起吊物件。8.1.12.高处作业时,点焊的物件不得移动,切割的工件、边角余料等应放置在牢固的地方或用铁丝扣牢并有防坠落的措施。

1.13.施工应避免交叉作业,无法避免的垂直交叉作业,层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隔离层。

1.14.交叉作业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有危险的出口应设围栏或悬挂警告牌。 1.15.非专业人员不得搭、拆脚手架。

1.16.起吊重物应帮牢,吊沟悬挂点与吊物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严禁偏拉斜吊。

1.17.起重作业区无关人员不得停留或通过,在伸臂或吊物下放严禁任何人员停留或通过。

1.18.吊起的重物不得在空中长时间停留,在空中短时间停留时,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均不得离开岗位。 2.文明施工:

2.1.施工现场设备要摆放整齐。

2.2.清理的管接口封盖,不要随地乱放,要集中存放。 2.3.吊装通道要保持畅通,不能堆放设备和杂物。 2.4.电焊、火焊皮线,胶皮管要整顺,不能混放。 2.5.施工人员应相互监督,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6.施工现场要及时清理干净,制作废料要及时请走。 2.7正确处理安全防护用品,不得损坏安全网、安全绳。

质 保 体 系

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为保证工程的安装质量,建造优质工程项目,达到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8%的质量目标,针对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以下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班组建立质量管理网络,不断学习公司质量管理作业文件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明确本工程的安装质量目标,增强职工的施工质量意识。

3、工程技术人员及施工班组应做好详细完整的施工记录。包括设备领

用记录、设备缺陷及处理结果记录、合金材质光谱分析委托单、设备安装自检记录、通球实验签证、分项工程验收评记录、材料代用和设计修改记录等。

4、工程开工前认真阅读图纸,组织图纸会审,向班组施工人员做详细、明了的施工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掌握图纸和《规范》、《验标》中的各项规定和技术要求。

5、设备出库和安装前,要根据设计图纸对每一组件的外形尺寸进行复查,检查设备外观质量,不能有凹坑、重皮、撞伤、变形等缺陷,检查设备管子的内外壁锈蚀情况,如锈蚀严重,应磨光后测量壁厚是否超差,对有问题的设备,应及时填报〈设备缺陷单〉,使问题尽快解决。

6、设备使用前,必须对合金管子及部件做光谱分析实验,确定设备材质无错用。管组安装前应进行吹扫和通球实验,管口及时封闭,并办理〈通球签证〉,通球实验专项专人负责,同时管子通球应做到当班对口当班通球。对于管子或集箱内部锈蚀严重的,要使用钢丝刷清理锈皮,并吹扫干净。在系统最终封闭前还应进行最后检查,办理《隐蔽工程封闭签证》。

7、加热面组合平台要搭设牢固、平整,各支撑点的高度误差用水平仪检验不能超过5CM,保证管排组合后的平整度。

8、提高加热器组件的对口焊接质量。

9、受热面管子对口安装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即焊口偏折度和错口值超标。产生上述问题的一大原因是设备的质量问题,设备集箱的管坐偏斜或间距误差,以及管排的管端角度、平整度偏差太大,这些误差在安装现场有时无法彻底校正,从而导致对口质量问题。因此,上述设备安装前要仔细检查其外观质量、外形尺寸和各部件的位置偏差及角度,对发现的严重质量问题及时填写《设备缺陷单》,并与有关部门研究问题的处理方案,将设备安装的质量隐患消除在安装之前;其次,应保证我们的对口方法和对口工具正确、有效。对口前仔细打磨破口,使用强度高、咬合效果好的对口卡子,管子点焊后一定要用钢板尺检查对口效果,在施工中班组长、技术员、质检员还应加强日常施工的质量监督,提高对口的一次合格率,从安装方面保证组件的对口质量。

10、锅炉包覆过热器统一找正,找正时必须以一个基准点进行,防止出

现累计误差。

11、安装过程中不能在设备管道上使用火焊、动用割把,不能在设备管子上焊接临时加固件等,同时防止电焊皮线或焊把打伤管子。

12、施工中,对所有的设备缺陷及处理结果做好记录,对于严重的设备缺陷或质量问题要有可靠的、并经有关部门审批的修复措施。

13、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所有计量器具都应经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