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随文小练笔导练方法与评价策略
作者:张勇杰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38期
摘 要:基于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经过实践研究形成了随文小练笔的基本模式、导练预设的一般思路、学生赖以练写的工具和仿一仿有抓手、补一补有依据、改一改有章法、串词创生有情节、迁移创生有梯度的导练方法。积分晋级系列评价策略,为保持学生长期有兴趣的参与小练笔,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和习惯养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三年级 随文练笔 导学方法 评价策略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课程。随文练笔,作为一种语言运用实践的新策略应时而生。“随文小练笔”是阅读教学中,依据教材语文要素,结合课文表达特点,契合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水平,在课堂短时间“小段”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
基于部编三年级教材语文要素和课文语言材料训练点,如何有效开展随文练笔、怎样保障学生持续参与呢?笔者经过实践研究,基本形成了随文练笔的一般模式和有效的评价机制。 一、随文小练笔的基本原则与模式
1.原则。基于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要素,依托文本训练点、思维启迪、短时完成;兴趣为先、句段练写、小点积累、逐步提能。
2.模式。随文小练笔采用“导、练、评”三步走。导,即为解读文本预设训练题或活动、借助课文句段品悟写法。练,即为课堂随文教学说写句段、课后巩固迁移再练写。评,即为课堂个别展示及时评价、课后教师集中评定通报,个人积分累积晋级。这三步走由两条线索贯穿,即教师解读教材备课设计、课堂导学练写、课后巩固练写的指导线,也有课堂评价、课后评价的激励督导评价线。两线并行保证练写准确、有效。 二、随文小练笔导练方法
1.工具准备——立足随文训练点,建构练写工具单(册)。为了全员参与、人人实践,次次有效,使学生能有兴趣、长期积累和运用语言实践,也便于教师有效评价督导,我们为学生准备随文练写工具,使学生攀着支架提升。①开发随文练写训练单和课后巩固漂流单。随文练写训练单,即统一制式的习作表格,主要是每位学生在课堂,依据教师设计的教学训练题(活动),随堂练写工具。课后巩固漂流单,以日记格式呈现的统一制式表格。用于学完课文后以小组为单位成员轮流练写。小组内每位成员每周代表小组针对某一课训练点,选择自己最成熟的一项练写一段。既练习语言文字运用又渗透写日记习惯。要求当日写的成员先从书写、语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等方面欣赏他人的作品,再落笔练写,以达到相互学习、巩固训练的目的。②随文练笔训练册。即教师依据阅读教学文本特点、语言运用训练点开发的课外训练工具。主要由文本词语、短语推荐积累、练写句段示例和自主模仿练习区三部分组成。训练内容要求基本与课文所学表达同步。学生每人一份,课后围绕课堂学习靶向巩固练写,教师定期评价。
2.导练预设——理清教材语用训练点,巧设课堂练笔实践题(活动形式)。首先全面阅读部编教材,理清教材中的语文训练要素,明确单元训练基点和内容;其次研读课文和习题,梳理三年级阅读教学适合课堂练写的不同训练点。教师依据训练点备课中设计课堂练写题(活动形式),这是保证随文练写取得实效的前提。一般有①先说后写型。依据学生年龄语文储备,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教学中语言实践的环境,以课文为抓手启迪思维先口头说几句,再写下来的训练思路。②激情喷发型。引导学生进入文境的情感世界,经过层层感受,对文中主人公的情感有了一定的体验积淀,然后在某处情感点上顺着文中情感、语言形式引导爆发,换位表达。③情节补充型。即顺延作者故事发展,契合语言文字形态,对故事发展中的某一节点或文本故事的结局进行延伸。④模仿迁移型。模仿使儿童学习、领会语言运用的本能。用好课文例子,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模仿词句运用练习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师在解读文本、预设教学活动时,立足语文要素和课文情境、表达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的练写题(活动),是语言运用能力训练、课文理解、培养语感和思维发展的有效准备。
3.导练方法——立足文本和学情,随文练笔有侧重。随文练写要立足部编三年级语文要素和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积累水平,依据文本语言表达特点,在课文阅读环境下利用预设练习题,指导学生有所侧重进行语言实践。
(1)仿一仿有抓手。仿写看似简单的模仿,却得选好抓点,配好“钥匙”,给学生一个“抓手”。这个抓手就是部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课文中的语言句式训练点。例如部编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课后题“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找样子写一写,例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教师引导品析语言发现表达秘密,落实编者给出的“抓手”随文训练。
(2)補一补有依据。“补一补”即为补白,而“依据”主要是课文情节、主人公的思维情感等。在文境依据中补充,引导学生思维动起来、进入文境,体会情感品质、理解故事内涵,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三年级上《掌声》一文,开头介绍英子因为腿有残疾常坐在角落……上台时犹豫、眼圈红红的,她有心里怎么想?讲完故事后深深鞠躬,鞠躬时又有什么话?神奇的想象带来辽阔的补白空间。
(3)改一改有章法。依托文本学语文,改写是提升思维、理解内容和经验、能力重组的有效方法。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通过适当的“文字变形”,开阔思路、诱发思维火花,进行语言运用训练,而改的章法必须依据课文的情节和语言章法来改,使学习言意兼得。一是文言诗词改一改。古诗词、文言文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内容丰富。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美、意境美,充分想象以自己的经历和思维自我建构意境,以现代语言表达方式呈现原文“面貌”,是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养语感、语言运用能力的好办法。二是文中词句改一改。借课文表达用词和句式改一改。阅读教学中利用文中关键句子,替换用词或改变顺序等方式训练语用。即通过更换、增删有些动词、拟声词,形容词,使学生体会词语的准确形象,理解表达秘密。
(4)串词创生有情节。这一形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表达。教师依据文本和编者要求,给出几个词语或短语,让学生在文本故事启发下,选择有感觉的词自我重建一个场景或利用课文的某一部分内容写说几句话。由词到句、由单句到复句,教师要有循序渐进的训练意识,不可急于求成。三下《赵州桥》一课,利用“坚固、美观、举世闻名”等词语,学生通过勾连加工,做一回小小讲解员等。让学生选择词语,依托课文内容,勾连生活经验,创生画面说写几句。词语提示自我构建的练习,有利于思维的开发,但要顾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先说激活思维,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这也是部编教材说写训练梯度要求。
(5)迁移创生有梯度。三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表达能力培养是等待、渐进的过程。部编教材训练序列遵循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规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后有关表达的要求是说一说,逐步过渡到写几句话,或给出提示词语通过课文内容复述,到第七八组学习时要求围绕一个意思写几句;下册着手理解,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完整写几句话、依据提示较为完整的复述故事等。训练梯度明显:先说后写先几句再一段,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与二年级语用要求相接,螺旋式上升,过渡自然。教师利用教材教语文,积累语言、训练能力具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操作指向。所以教师在落实课堂语用导写中,要秉持由几句话过渡到能围绕一个意思组一段话的小步教学思路,不可操之过急。在仿、补、续、改、串相互交叉运用中创造生成,依托课文表达秘密训练文字运用,构建学生自己的言语系统。
恰到好处的随文练笔,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课堂精彩纷呈。导学从课文表达的细微处设计训练题(活动形式),指导实践的方法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渗透。结合三年级部编教材语文要素梯度,无规无矩写尊重兴趣,有规有矩练尊重书面语言的规范。无论哪种练笔方式,都要学生有兴趣自愿积极的参与,方可行之有效。因而,保护学生写的激情,需要采用适合儿童的评价机制。
三、评价激趣,自信练写有保障
评价督导在激趣,自信实践有效益。评价督导是为激趣,让兴趣保鲜是为了落实练写、提升能力。课题组通过讨论、实践,总结出“口头评价、不吝赞誉;督查展示、积分晋级;发表出版班级宣传;千里传音家校共促”的督导系列评价策略,赢得了极好的反响。
1.口头评价,激发兴趣。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书面语言积累不足,随文练写效果与教师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课堂练写作品哪怕只是言片语,或空洞无物,教师也要“因材激励”,不吝赞美之语。保持其“写趣”是学生习作能力培养长期工程中的首要任务,应该重视表达书写兴趣的保护和激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我们的评价还是要把好度,评价语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方式形态要起伏。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同一种评价策略,我们以不同的面目与学生见面,避免他们产生“麻木感”,恰当运用“阿伦森效应”,是评价渐进有力。
2.督查展示、积分晋级。单一的评价方式用久了,学生就会产生抗体,产生审美疲劳,影响评价的效果。因而我们采用课堂展示口头评价和课后教师集中评定、积分晋级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课堂练写后往往因时空等因素,只有个别学生展示、教师予以评价鼓励,多数学生练写成果不能得到展示。因此,我们首先采用课堂展示评价轮换制。即教师有意对课堂展示学生予以排序轮流展示。其次,课后全员评定通报。即对学生作品(课堂练笔训练单)下课全部收回,教师集中评分定级,第二天课前通报记录得分。例如,班级有三十名学生,这节课随文练写课堂展示的是1.3.5号,下节课则让2.4.7、9号展示,第三次在换几个......依次轮换,教师记录已经展示过的学生,让全班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有一个轮回(有意安排谁展示教师自己知道即可)。下课后将学生随堂练习单全部收回,教师予以审阅,给予分数或等次评价,或再写句激励评语,第二天上课全班前予以通报并由组长为每一位成员依据相应等次在积分登记表中记录相应分值(如:A记3分,B记2分,C记1分)。练写漂流训练单,教师每周一收回检查评级;练习册每单元教师评价定级一次,针对作品等次为个人记录相应分值。每月底将个人积分汇总晋级(开学初种子积分每人10分,以后月底通报依据得分表彰奖励,依次逐步晋级为萌芽、明星、状元....)予以通报表彰。个人积分获得除常态化积分评价外,针对后进生还设有激励加分(或加分卡)。例如某后进学生在某次练写质量高、书写认真,即可获额外加1-3分的奖励(或得一张加分卡,月底一次性累计加分)。期末举行学期总结表彰。本办法使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快感,同时可以使其表达兴趣持续“保鲜”。
3.发表出版班级宣传。一是作品结集,成果“出版”。此活动一般一学期一两次。主要目的在于选择优秀作品进行整理展示提升学生成就感,巩固兴趣自信。即在中期或期末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堂训练单、习作漂流单收集分类、文中配图、设计封面封底、编写目录,最后统一装帧,形成学生成果专著。二是创建班级发表平台。创办班级“语文学报”发表平台,每月一期。内容为学生课内外优秀练笔片段,每期班报3选择10-15个片段予以刊登班级传阅、展示,同时发布到班级读写群共享激趣。每月为发表或月获奖学生家长发贺信,让这些同学体会到努力喜悦,感受到表达的成就感,授予“小作家”称号,增强学生学习表达的幸福指数。 4.千里传音家校共促。为了让学生觉得读写有趣、练写持久,鼓励学生大胆勇敢的表现信心,实验班级建立读写展示分享群。每周末父母利用手机录制孩子课外读书或朗读自己习作片段,将音、視频以个人名字命名分享到展示群里相互交流。教师适时的做以简单指导、评价鼓励。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分享好的朗读音频,以供学生模仿朗读。这种“千里传音”的交流形式,使家长与家长、学生与家长、家庭与教师多了一条及时交流、相互欣赏的渠道,更是让孩子面对父母大声朗读锻炼自信勇气的训练机会,也形成家校共促语文能力、培养读写习惯的亲密氛围,深受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随文练写需要有规有矩练。这个“规矩”就是语文要素梯度线、编者目的和课文中句段表达秘钥。通过随文小练笔,在课文情境中唤醒学生沉睡的词汇和思维,扩充词汇积累,学习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积攒语言表达智慧,本方法和评价策略是有效的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