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公路隧道维修加固平台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伴沃教育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573527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9.25

(21)申请号 201921486314.1(22)申请日 2019.09.09

(73)专利权人 南京康泰建筑灌浆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万

达茂中心C座25幢1608室(72)发明人 陈森森 刘蔚 刘文 田世雄 

霍树栋 连鹏 (51)Int.Cl.

E21D 9/1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573527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公路隧道维修加固平台的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维修加固平台的装置,包括桌身,所述桌身前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第一转动轴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齿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与桌身内壁上,所述桌身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壁上套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滑动块,所述

且桌身上方设置桌身上方外表面设置有滑动槽,

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上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铰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动块、滑动槽、丝杆和活动块,使载物板可以左右移动,提高工作效率,在移动后,通过转动第二转动杆使桌身能够稳定,工作人员站在桌身上,在第二固定块和弹簧的作用下,使结构更加稳定。

CN 21157352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公路隧道维修加固平台的装置,包括桌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桌身(1)前面设置有把手(2),所述把手(2)通过第一转动轴(3)焊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齿合连接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二齿轮(5)通过第一转动杆(6)固定连接与桌身(1)内壁上,所述桌身(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丝杆(7),所述丝杆(7)外壁上套接有活动块(8),所述活动块(8)上设置有滑动块(9),所述桌身(1)上方外表面设置有滑动槽(15),且桌身(1)上方设置有载物板(10),所述载物板(10)上焊接有第一固定块(11),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上设置有铰接杆(12),所述铰接杆(12)内壁上设置有扭力弹簧(13),所述铰接杆(1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4),所述桌身(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6),所述第二固定块(16)右侧连接有弹簧(17)的一端,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连接有桌腿(18),所述桌腿(18)顶部通过第二转动轴(19)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0);

所述活动块(8)内部设置有与丝杆(7)相吻合的螺纹,且活动块(8)通过丝杆(7)构成旋转式滑动结构;

所述第二齿轮(5)外表面设置有与丝杆(7)相吻合的齿条,且第二齿轮(5)在丝杆(7)下方;

所述第三固定块(20)设置有四组,且两组第三固定块(20)内部贯穿有第二转动轴(19),所述载物板(10)左右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四组第一固定块(11),两组所述第一固定块(11)贯穿有铰接杆(12);

所述铰接杆(12)外围设置有套筒,所述扭力弹簧(13)的两端贴合与套筒上下两端;所述滑动块(9)内嵌于滑动槽(15)内部,所述滑动块(9)与滑动槽(15)构成滑动式结构。

2

CN 211573527 U

说 明 书

一种公路隧道维修加固平台的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维修加固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隧道维修加固平台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公路隧道维修加固平台的装置,是维修工人在维修公路隧道过程中重要工具,但是现在维修加固平台,大多需要临时根据环境来搭建脚手架,结构不够稳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现在的维修加固装置,在需要周围进行维修时,还要回到地面上调整装置位置,当地面不平整时不方便工作,装置不够稳定容易发生倾斜,影响工作效率。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隧道维修加固平台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搭建装置繁琐和不能实现移动的问题。[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隧道维修加固平台的装置,包括桌身,所述桌身前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第一转动轴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齿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与桌身内壁上,所述桌身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壁上套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桌身上方外表面设置有滑动槽,且桌身上方设置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上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内壁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铰接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桌身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右侧连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桌腿,所述桌腿顶部通过第二转动轴连接有第三固定块。[0005]优选的,所述活动块内部设置有与丝杆相吻合的螺纹,且活动块通过丝杆构成旋转式滑动结构。[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外表面设置有与丝杆相吻合的齿条,且第二齿轮在丝杆下方。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三固定块设置有四组,且两组第三固定块内部贯穿有第二转动轴,所述载物板左右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四组第一固定块,两组所述第一固定块贯穿有铰接杆。

[0008]优选的,所述铰接杆外围设置有套筒,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贴合与套筒上下两端。[0009]优选的,所述滑动块内嵌于滑动槽内部,所述滑动块与滑动槽构成滑动式结构。[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滑动块、滑动槽、丝杆和活动块,使载物板可以左右移动,避免工人重新调整装置,提高工作效率,在移动后,通过转动第二转动杆使桌身能够稳定,工作人员站在桌身上,使铰接轴转动,在第二固定块和弹簧的作用下,使结构更加稳定,能够承载更多的力,并且在地面不平整的地方更加稳定,防止意外发生。

3

CN 211573527 U

说 明 书

2/3页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静止时正视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下正视结构示意图;[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0017]图中:1、桌身;2、把手;3、第一转动轴;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第一转动杆;7、丝杆;8、活动块;9、滑动块;10、载物板;11、第一固定块;12、铰接杆;13、扭力弹簧;14、第二转动杆;15、滑动槽;16、第二固定块;17、弹簧;18、桌腿;19、第二转动轴;20、第三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9]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公路隧道维修加固平台的装置,包括桌身1,桌身1前面设置有把手2,把手2通过第一转动轴3焊接有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齿合连接有第二齿轮5,第二齿轮5通过第一转动杆6固定连接与桌身1内壁上,桌身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丝杆7,丝杆7外壁上套接有活动块8,活动块8内部设置有与丝杆7相吻合的螺纹,且活动块8通过丝杆7构成旋转式滑动结构,使活动块8能够在丝杆7上滑动,第二齿轮5外表面设置有与丝杆7相吻合的齿条,且第二齿轮5在丝杆7下方,活动块8上设置有滑动块9,桌身1上方外表面设置有滑动槽15,滑动块9内嵌于滑动槽15内部,滑动块9与滑动槽15构成滑动式结构,当需要左移动时,通过转动把手2带动第一转动轴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第二齿轮5和丝杆7转动,活动块8在丝杆7上移动,通过滑动块9在滑动槽15上滑动,使载物板10向左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的时候,活动块8阻挡载物板10移动,此时移动距离为最大化,第二转动杆14不在被桌身1挤压,扭力弹簧13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第二转动杆14将自动弹开,与地面接触,使结构更加稳定,且桌身1上方设置有载物板10,载物板10上焊接有第一固定块11,第一固定块11上设置有铰接杆12,铰接杆12内壁上设置有扭力弹簧13,铰接杆1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4,铰接杆12外围设置有套筒,扭力弹簧13的两端贴合与套筒上下两端,在使用该装置时,工作人员站在载物板10上工作,此时第二转动杆14被挤压在载物板10内部,扭力弹簧13受到挤压,将压力转化为弹性势能,桌身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6,第二固定块16右侧连接有弹簧17的一端,弹簧17的另一端连接有桌腿18,桌腿18顶部通过第二转动轴19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0,第三固定块20设置有四组,且两组第三固定块20内部贯穿有第二转动轴19,载物板10左右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四组第一固定块11,两组第一固定块11贯穿有铰接杆12,工作人员站在桌身1上时,桌腿18受到压力,通过第二转动轴19转动,弹簧17被压缩可以起到减震作用,使结构更加稳定,能承载更多的力。[0020]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装置时,工作人员站在载物板10上工作,此时第二转动杆14被挤压在载物板10内部,扭力弹簧13受到挤压,将压力转化为弹性势能,当需要左移动时,通

4

CN 211573527 U

说 明 书

3/3页

过转动把手2带动第一转动轴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第二齿轮5和丝杆7转动,活动块8在丝杆7上移动,通过滑动块9在滑动槽15上滑动,使载物板10向左移动,当移动到一定位置的时候,活动块8阻挡载物板10移动,此时移动距离为最大化,第二转动杆14不在被桌身1挤压,扭力弹簧13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第二转动杆14将自动弹开,与地面接触,使结构更加稳定,工作人员站在桌身1上时,桌腿18受到压力,通过第二转动轴19转动,弹簧17被压缩可以起到减震作用,使结构更加稳定,能承载更多的力。[002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

CN 21157352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6

CN 21157352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图4

7

CN 211573527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5

图6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