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数学

来源:伴沃教育
6.4 用数学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P47《用数学》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含义,并能用6、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2.能在图中区别加减法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能用6、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

加减法含义的区别,正确理解图意。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圆片、小棒、小三角形、问号卡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媒体出示)看图列式:

★★★★☆☆ △△△ ▲▲▲▲

□○□=□ □○□=□ □○□=□ □○□=□ 师:学习新本领之前,我们先来看图列算式。

(学生口答。点击图形,出示2组算式。)

师:(1)说说第一题的图意,你怎么想到用加法计算?算式表示什么? 师:(2)说说第二题的图意,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算式表示什么?

师:我们要看懂图意才能正确列出算式。这些关于6和7的加减法你们都会算吗?我们来口算一组。

2.(媒体出示)口算:

5+1= 7-3= 0+6= 6-3= 1+6= 7-1=

4+3= 7-7= 7-5= 2+4= 6-0= 6-4=

(学生开火车口答,点击算式,媒体出示答案。)

师:今天我们就用6和7的加减法来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揭示课题,板书:用数学。)

[设计意图说明:用上节课的看图列算式为今天的理解图意打好基础,也让学生明确看懂图意的重要性,又复习了6和7的加减法,为之后的学习扫清计算上的障碍。]

1

6.4 用数学

二、新授

探究一:用6、7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1.(媒体出示书本47页图片。)

师:小朋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哪里?他们在做什么?

(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

(学生可能回答: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旁边有2个小朋友在玩。) 师:看着这幅图,你能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在图上怎么表示这个意思呢?我们请出一个新朋友: 。这个大括号就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

(点击“男孩手上的网”,媒体出示大括号,并在大括号下面写上“?人”。) (学生认识,并说说这个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师:(1)现在你知道这个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吗?

(2)这个大括号再加上这个?表示的是? (3)谁能完整的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遍? (多请几个学生说清图意,再同桌互说。)

2.师:看懂了图意,那谁会列式计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学生可能回答:4+2=6,或2+4=6。点击“?”,媒体出示答案,师并板书。) 师:你怎么想到要用加法进行计算的?

(学生可能回答:把捉蝴蝶的4个小朋友和2个玩的小朋友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计算。)

师:对呀!求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我们用加法进行计算。 师:算式里的2、4和6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这两个算式大家都同意吗?你是怎么想到的?

(学生可能回答: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计算的结果是不变的。) 师:对呀!只有理解了各部分的含义才能正确列式计算。 3.试一试。

2

6.4 用数学

(媒体出示书本47页图片):

师:刚才我们根据小朋友抓蝴蝶的情景,提出了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进行了解决。那么这幅图的意思你能看懂吗?和你的同桌相互说说。

(学生可能回答:先有5只蝴蝶飞到鲜花上,又有2只蝴蝶飞来了,现在一共有多少只蝴蝶飞到鲜花上呢?)

(多请几生汇报。)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是求一共有多少只蝴蝶的? 师:这个大括号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师:请你试着来列式计算,写在本子上。

(学生交流汇报:5+2=7。点击“?”,媒体出示答案,师并板书。) 师:算式中的5、2和7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题怎么想到也用加法计算?

(学生可能回答:原来有一部分,又添加了一部分,算现在一共有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师小结:看来这个大括号的作用还真不小,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图意,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说明: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理解大括号,初步体会大括号的作用,在交流、分析、讨论的过程中理解图中所表示的加法含义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探究二:用6、7的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1.(媒体出示书本47页图片):

师:刚才在大括号的帮助下,我们根据图上所表示的含义,用加法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计算问题。接着再来看看这幅图。找到大括号了吗? 师:仔细看看,和刚才的两幅图有什么区别?

3

6.4 用数学

师:问号的位置发生变化了,大家看到了吗?那么这道题求的是什么呢? 师:谁能完整地来编这道题?

(学生可能回答:原来有7个向日葵,叔叔摘了3个,还剩下几个向日葵呢?多请几生来编一编。) 师: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回答:7-3=4。) 师:你怎么想到用减法计算?

(学生可能回答:从7个向日葵了去掉摘了的3个,求还剩下几个,用减法计算。) 师:对,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我们用减法计算。 (点击“?”,媒体出示答案,师并板书。)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算式,算式中的7、3和4分别表示什么?

师小结:我们要根据题目的意思,看清楚问号的位置,其实也就是告诉我们要求什么,然后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列出算式。 2.试一试。

(媒体出示书本47页图片):

师:图中问号的位置在哪里?能根据这幅图编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和你的同桌相互说说。

(学生可能回答:树上一共有6个石榴,摘下了3个,树上还剩下几个石榴?多请几生来编一编。)

师:算式怎么列?请你在本子上写一写。

(学生可能回答:6-3=3。点击“?”,媒体出示答案,师并板书。) 师:算式中这2个3所表示的含义相同吗?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看图,我们一起认识了新朋友:大括号,它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同时我们还要看清楚问号的位置,因为它告诉我们求的是什么,然后我们再根据题目所表示的含义用加法或减法进行计算。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一练。

[设计意图说明:在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上,对问号位置做了修改,让学生仔细观察,得出问号位置不同所求的也就不同,感受减法的含义,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能正确列式计算。]

4

6.4 用数学

三、练习 练习一:

1.(多媒体出示书本51页图片:

师:这里还有两幅图,每幅图的意思你能看懂吗?自己说说图的意思,并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汇报、核对。) (点击“?”,媒体出示答案。)

师小结:图中的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但我们要看清楚“?”号的位置在哪里,才能知道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所以仔细看题很重要! 2.(媒体出示练习纸/1)说一说、算一算。

(1) (2) 7只

?只 2只 ?只

□○□=□ □○□=□

要求:(1)先自己轻声说一说题意,再与同桌交流,然后在练习纸上列式计算。 (2)交流汇报。(点击“?”,媒体出示答案,全班核对。)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再次观察图片,理解图的含义,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合作中掌握本领。]

练习二:

(媒体出示练习纸/2)比一比、算一算。

○○○ ○○○○ ? ○○○○

? ○○○○○○○

□○□=□ □○□=□

师:这里有2幅圆片图,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幅图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和你的同桌相互说说。

师:对呀!第二幅图告诉我们总数是7,求是的其中的一部分;而第一幅图告诉我们两

5

6.4 用数学

部分,求的是总数。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请你独立思考后算一算。 要求:(1)在练习纸上列式计算。

(2)交流汇报。(点击“?”,媒体出示答案,全班核对。) 小结:在做题时要看清楚求的是什么,也就是要看清楚问号的位置。

[设计意图说明:从具体形象的图片抽象到图形,又以一组对比练习加以辨析,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三:

(媒体出示)编一编、算一算:

师:想不想自己也来编一编题目啊?拿出学具和问号卡片,在练习纸上摆一摆,编一道题给你的同桌做,再大家一起列出算式。

(练习纸上给出一个大括号,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说明:从基础练习到对比练习,再到拓展练习,从具体到抽象,有层次、分步骤地帮助学生练习巩固今天所学的本领,对加减法图意的理解又更进了一步。]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要与同伴们分享?

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6和7的加减法,认识了“大括号”这个新朋友,知道图中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含义,不仅看懂了图意,还能正确列式计算。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用数学 4+2=6 5+2=7 7-3=4 6-3=3 2+4=6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